查看原文
其他

益友原创 | 刘玄奇:以岳麓书院精神再造现代大学——教育创新思考万言书

益创家
2024-08-23

 益创商学 · 创益天下

公众号「 益创家 」,ycuapp  

    

【作者回顾】:

     这是写于去年9月底的一篇长文,当时处在一个非常低谷的状态,以废寝忘食的精神,硬是痴痴的孤独的花了两个多星期查阅相关资料写成。现在重读一番我不觉笑自己当时的天真和简单,甚至有点觉得幼稚。但很可能正是因为有这种精神才使得我敢于去做一些梦,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才有了再次燃起做益创商学院的决心。既然改变不了传统大学那就再创造一个,抱着这样的心态再次踏上征程。也许有一天,我可能又会嘲笑自己此时的天真和简单,但我想到了那一天,心境会和我此时的一样,决不后悔。

     独立人格,拒绝平庸,从自己做起。把成天在脑海里想的那幅图画创造出来,我觉得这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amazing的事情!不管怎样,感恩有你,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014年3月14日刘玄奇

     2013年9月与几位湖大校友聊到教育创新的话题,我们从岳麓书院的过去聊到现在,从西方大学教育聊到国内教育,感慨良多。朋友们启发我把这些思考写下来,我欣然受命。

     为此,我又多次重游岳麓书院,在这个神圣的千年庭院,与古今对话,感慨万千。教育问题万言书,李开复写过,教育专家们写过,匿名的大学生也写过。我搜到一篇看一篇,启发很大。教育问题的存在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大本大源”的社会问题,甚至有专家说:“中国教育不改变,人种都会退化”!除认识到这一点外,我觉得更重要的还在于“怎么办?”需要更多的人一起思考出可以“由点带面”的实施方案来。于是我想以湖南大学教育创新为例来思考如何回应“大学教育问题万言书”之类的问题。

     因为教育这个本源出了问题,才会导致社会“人心的堕落、人欲的泛滥、道德的沦丧”,这些将成为我们这个国家的巨大隐患。而价值观的沦丧和国民精神的缺失又反过来将继续败坏我们的教育。习总适时提出“中国梦”的执政方针,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新心运动”,目的是革新人心世俗。“中国梦”要实现,必须凝聚共识开始,从正人心开始,从革新教育开始。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的岳麓书院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教育创新的高地,这种精神和沉淀理应推动湖南大学的教育创新、变革,这种变革创新又将推动整个国家大学教育的创新,这才是岳麓书院的精神!它不只属于湖南大学,而是这个古老国家在教育创新方面的积累和沉淀。想到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应该找回岳麓书院的“魂”,“承朱张之绪,取欧美之长”,再造现代大学。

     中国教育研究专家露丝·海霍教授在对中国文化考察后对中国的书院制度情有独钟,她说“中国大学建设必须基于中国文化,必须要建设中国大学模式,中国大学模式建设必须借鉴中国历史成功的教育制度,她特别提到要从书院制度中汲取智慧。这样才可以使中国大学走上一流大学的地位。”这个观点我非常认同。

     中国大学复兴还必须进行中西文化的对话和融合,“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借鉴西方教育的优点,从而才能真正超越西方大学模式。一味的照搬西方可能会成为“邯郸学步”的笑话,所以21世纪的中国大学不应该是欧美大学的凯旋。岳麓书院学生魏源还有一句经典的话,“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习近平在最近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说:”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对于教育创新也是如此,唯有做出了“中国好教育”,才会有“中国好未来”,这个国家的根基也才能够稳固。

     接下来我想从岳麓书院的精神、西方教育的精髓、教育发展的趋势、教育创新的案例等来阐述一些思考,以抛钻引玉,期待更多人的参与,我们一起探讨“怎样办一所好大学”这个话题。

     岳麓书院的精神

     岳麓书院的精神是什么?有人说,“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校训,有人说“传道而济斯民”的社会责任,有人说“兼容并包”开放精神。

     从其千年历史看来,最让我佩服不已的是岳麓书院“不断演进,承旧升新的变革能力”,这便是岳麓书院教育创新的核心所在。

     关于岳麓书院的发展历程我整理了六个具 有代表意义的阶段:

     1、创建阶段。北宋初,统治者注意力用在发展科举,对教育发展十分不利,官学没有任何进展,民间书院适应了文化教育发展需要,蓬勃发展,岳麓书院把握时势,在这一浪潮中创建。所以,岳麓书院一开始就有“顺势而为”、“兼容并包”的精神。开宝九年(976年),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因袭增拓”而成岳麓书院。999年,潭州太守李允则重新扩建书院,奠定书院“讲学、藏书、供祀”的三大基本规制,这在当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创新”,后为其他书院所仿。岳麓书院取得官方支持,并开始“设置学田”,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用当今流行的词来说,这是岳麓书院探索“用社会企业的模式”来运营的开始。从此,岳麓书院成为湖湘学术中心、高等教育创新的高地。

     2、繁荣阶段。1012年,周式任岳麓书院的山长,周式是书院教学、行政的主持者,所以从此岳麓书院进入“教授治校”的阶段。周式是当时著名的学问家,办学成绩卓著,风闻天下,1015年受到宋真宗召见。真宗要任命他为国子监主簿,周式坚持要回岳麓执教。真宗为其精神所感动,赐书“岳麓书院”匾额。这可以说是岳麓书院历史上非常成功的一次营销。

     3、巅峰阶段。南宋乾道年间,和朱熹、吕祖谦齐名的“东南三贤”之一张栻成为“院长”。张栻主教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创新”。首先是教育宗旨的变化,他旗帜鲜明地反对科举考试为目的,反对以汉唐的传注经学为教学内容,在《岳麓书院记》指出:“盖欲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这便是岳麓书院的灵魂和信仰,每每读此,肃然起敬。其次教学方法的改变,南宋以前,岳麓书院传习传注经学和文辞章句,以应付科举考试。内容决定教学方法主要是诵习辞章之类,呆板单一的教学方法与官学毫无差别。南宋乾道以后,教学方法变得灵活多样,“使四方来学之士得以传道授业解惑焉”,师生间通过问难论辩的方式答疑解惑,这大大活跃了学生的思想。第三机构功能的变化。除了实现教育功能,又增加了学术研究的功能。注重“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张栻和学生一齐讨论学术上重要的、疑难的问题,从而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入。不同学派大师也在书院“会讲”,使得岳麓书院成为闻名全国的学术基地。“朱张会讲”开创不同学派会讲之先河,成为岳麓书院历史上最成功的“营销”之一,所以湖南大学校歌有“承朱张之绪”的说法。

     4、完善阶段。1194年,朱熹任湖南安抚使再至长沙,任期内振兴岳麓书院教育。除了聘请名师,增加额外生名额,购置50顷学田,乞赐九经御书等,最大的教育创新是颁布“朱子书院教条”,使岳麓书院第一次有了正式的学规。朱熹反对当时官学中“务记览,为辞章,钓声名,取利禄”的流弊,反复要求“讲明义理”,修养心性,恢复古昔圣人教人为学之意,在学规中提出了“修身”、“处世”、“接物”之要,包含着重人格教育、提倡言行一致,克己为人,道德自律等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形成了书院教学的“注重自学、独立思考、问难论辨、学思并重、知行统一”等特色。这些学风和精神,至今依然不过时。

     5、延续阶段。元明时期,岳麓书院办学继续延续。并且坚持特色办学,坚守“传道济民”的办学方针,不以“熟于记诵,工于辞章,优于进取”为目的,坚持“博问于人、慎思于己、明辨而笃行之”的办学程序,教学较有成效,不同于一般官学化的书院。加之历史悠久、规制宏整,岳麓书院依然称誉海内。明正德二年(1507年),王阳明被贬途径长沙,来到岳麓书院讲学,这正是他宣传心学理论的开始,岳麓书院对王学“兼收并蓄”。明末,20岁的王夫之入读岳麓书院,深受书院“重践履、务实学”的文化影响,在读书期间创办“行社”,躬行实践,从此船山先生给湖南人树立了一个知行合一的标杆。这是一个继承并发展岳麓书院精神的人,他全面扬弃程、朱、陆、王,批判的终结了宋明理学,发明两句话:“天下惟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意即一切真知均来源于行。读得书来,口会说,笔会做,都不济事,须是身上行出,才算学问”。“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他的经世致用的概念照亮了后世湖南人的变革和创新之路。从王船山开始,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传统,遗传为湖南读书人的基因。

     6、丰收阶段。清朝开始,岳麓书院进入大丰收时期。自清初始,岳麓书院更多的得到官方的支持。康熙御书“学达性天”,乾隆御书“道南正脉”,岳麓书院在原有规制下进一步发展,成为全国很有影响力的教育创新中心,位居全国前列。从人才培养角度来讲,清末岳麓书院毫无疑问位居全国第一。陶澍、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焘、熊希龄等一个个彪炳史册的人物登上历史舞台,于是就有了“中兴将相,什九湖湘”的历史奇观。清末继续探索“教育创新”,道光年间,吴荣光不满当时书院专课八股,在岳麓书院内创建“湘水校经堂”,后发展成为“校经书院”,使它的“有用之学”发展为近代自然科学,校经书院开始向近代学校过渡。从此岳麓书院开始了“取欧美之长”。  

    “传道而济斯民!”,我脑海里常常回响着张栻山长的这句岳麓书院的使命,我们岳麓书院精神的继承人,湖大人有没有都理解了这个使命,有没有活出这个使命呢?我们有没有扛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社会责任呢?反观自己惭愧得很。当然这不仅仅是湖南大学所存在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的问题。你能想象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2012年只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进入全球大学排名100强,且全球排名分别为44位、48位、90位吗。

     教育问题在中国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了,正如湖南大学的发展一样。对于湖大的教育创新而言,我们应该从岳麓书院的发展找到许多灵感。值得庆幸和骄傲的是我们有数千年丰厚文化的积淀,而中国大学精神就导源于此,这也是我们变革和创新的根基。因此对中国的教育问题也大可不必绝望。

     著名教育家梅贻琦曾说:“今日中国之大学教育,溯其源流,实自西洋移植而来。顾制度为一事,而精神又为一事。就制度言,中国教育史中固不见有形式相似之组织;就精神言,则文明人类之经验大致相同,而事有可通者。”制度、组织、管理我们可以多向西方学习,但精神本源我们要向自己的文化中探求。

     回顾岳麓书院的发展历程,发现它不止具有历史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岳麓书院有以下一些特点:“开放办学”、“教授治校”、“使命优先”、“社会企业模式运营”、“知行合一”、“承旧升新”等。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很多大学对于过去岳麓书院的很多品质都没有得到继承。尤其是使命、价值观的影响和创新变革的精神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

     所以,对于湖南大学而言,其发展最大的障碍不是现代大学制度不完善、区位优势不明显等之类的问题,而是丢掉了自己“魂”,没有了自己的大学精神!没有了这种精神,我们从西方学再多“术”,我们发再多论文也是枉然。没有了这种精神,大学的教育就不是真的教育。没有了这种精神,才会导致很多毕业的学生盲目逐利、精神空虚、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而这样的社会又反过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如此的恶性循环将迟早把我们带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所以岳麓书院的创新脚步不可以停止,进入21世纪,岳麓书院的形式还需要继续演进、承旧升新的变革。除了找回自己的“魂”,还有很多方面我们还需要创造性的“取欧美之长”。这便是岳麓书院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核心精神。那到底西方教育有那些值得学习的?为了探索这个问题,我买下了《当代比较教育学》、《现代教育学》、《中美大学教育体验与比较——美国知名华裔学者访谈录》等7本书,网上查阅了大量文章,我想把西方教育的精髓挖一些出来。

     西方教育的精髓

     在我看来,中国的大学教育要崛起,它的模式必定非中非西,或者亦中亦西。只有将“承朱张之绪”和“取欧美之长”很好的结合,基于中国文化和历史上成功的教育制度,吸收借鉴现代大学教育发展的成果,才可能真正使中国大学走上一流大学的地位。正如同令狐冲练就的“三大绝学”。“承朱张之绪”是独孤九剑,相当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取欧美之长”是吸心大法,善于学习别国的经验教训,中西结合凝练成的大学精神就是易筋经,相当于高深的内功。有了这三者方能“笑傲江湖”。

     我首先重新去了解了美国教育。翻阅多本书,发现美国高等教育的魅力主要集中于私立高教系统中,且不仅仅在于其私立研究型大学对美国社会乃至全世界所做的种种巨大贡献,还在于美国高等院校类型的多样化。在这种类繁多的高校群体中,美国四年制私立文理学院(private four year liberal arts college)是一类不可缺少的角色,可以说是美国本科教育的精髓。接触到了文理学院让我有些激动,我仿佛看到当年吴荣光在岳麓书院内创办的“湘水校经堂”。

     文理学院以私立的居多,以本科教育为主,特征是注重全面综合教育,强调教育并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某种具体技能,而是进行自由教育。自由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所谓有教养的有文化的人,而不是培养从事具体工作的工作人员。所以这类学院所设立的专业中没有医学、商学、法学等职业教育专业。美国私立文理学院的基本特征如下:

     1、建校历史悠久,不断与时俱进。根据2000年卡内基分类中文理学院的概况介绍进行整理和总结,得知美国现存的私立文理学院中,最早建立的是圣约翰学院(st. John’s College),建于1696年,最晚建立的是皮肯学院(Beacon College),建于1989年,历史相差将近300年。在中国,唯一能与文理学院比历史的就是古代书院了,可惜我们并没有好好的将其中优秀的品牌、文化、精神传承,很让人惋惜。

     2、学校规模小,量虽少质更优。美国学院的毕业生只有约3%就读于文理学院,但文理学院内的校友在很多重要领域占据较高的比重。按人均计算,文理学院培养出来的获得科学领域的博士学位的学生将近其他院校的两倍。文理学院的毕业生在国家科学界的领军人物中占据很大的比重,被选入久负盛名的国家科学院的科学家中,约有20%曾在文理学院接受本科教育。福布斯排行榜CEO约占10%,美国总统约19%,美国和平队(Peace Corps)志愿者8%。

     3、师资雄厚,优质的本科教学。美国2011年文理学院排名中位居前十名私立文理学院,其师生比在1:7至1:11之间。美国四年制私立文理学院的生师之比小,且师资队伍非常优秀。相对于人数众多的综合性大学,私立文理学院的学生与教授间的互动更多,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到或请教教授。

     4、校董事会管理制,师生高度参与管理。私立文理学院董事会权力很大,有关学校的规章制度、人事任免、财政方面等都享有决策权。董事会人员构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使董事会的决策能够较全面地反映社会各界的要求,使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更为紧密。从管理的效率方面来说,董事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私立高校管理的效率。美国私立高校的董事会成员以社会知名人士为主,且校外人士占大多数,学术专业人员较少。校长由校董事会选举产生。除了校董事会制,师生高度参与管理。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三方建立的是合作以及互相信任的关系。学校在重视教师高度自治的同时,也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鼓励和吸引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相关管理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5、重视实践教育,校园文化丰富多彩。文理学院除了有非常浓厚的学习氛围,还有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美国私立文理学院非常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美国高等教育通常把教学活动划分成正式的教学和非正式的教育两种,旨在培养全人(whole person education),培育良好公民、成为博学之士及专家。非正式的教育在课外活动中能够很好的体现出来。如文理学院的大四学生很多已经做过社区服务或志愿者工作,学过一门外国语言,出国留学,开展独立研究等等。有的已经达到了顶峰的相关经验。文理学院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老师的相关项目研究,有更多的渠道、更多的机会参加各种学习活动。

     6、社会企业运作模式,资金来源多元化。学校除了接受到政府给以其一定数额的经常性拨款外,还必须通过争取捐赠、学费、企业的科研项目来获取办学资金。随着院校数量的增长,学校之间的竞争越加激烈。在这种环境之下,竞争逐渐内化成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一种文化。正因为是根据市场中的优胜劣汰规律,所以各院校都力求以积极健康的竞争方式增强自己的实力。因为非常重视校友资源的充分挖掘,非常积极地去宣传本校所取得的一系列优异成绩,非常注重本校公共关系的处理,因而比较容易获得社会上拥有教育资助项目的基金会的资助、地方政府的补贴、校友会或家长委员会等的支持、社会团体甚至教会或其他慈善机构的帮助、政府在评估后给予的奖励等。其他的来源还包括将科技发明的优势转化为经济上的优势;产学研合作收入;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开展相关的合作等等。

     作为不以赚钱为目的非营利性私立文理学院,这便是“社会企业运作模式”。这些特征我们在岳麓书院的发展历程中都能找到或多或少的影子。可惜岳麓书院在往现代大学转型的道路上却没有进行更深的探索和变革。

     文理学院给我最大的启发是,我们国家也需要少数的精英学校,来培养高科技的人才和国家未来的思想家,领导者和管理者。更重要的是由文理学院这种模式可以带动整个高等教育的变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教育不能搞一刀切,把所有的学校都办成一个模样,不能用一个模式来实施全部的教育,也不可能只有一种方法来满足国家不同的需要。私立文理学院的存在告诉我们,原来大学模式还有这样一种存在!

     我们将岳麓书院的精神、历史办学模式和美国文理学院的特征相对比,会发现真的有很多相通之处。历史悠久、教学至上、师资雄厚、小班教学、教授治校、注重实践、社会企业模式运营等这些文理学院的关键词都可以在岳麓书院的历史经验中找到。西方教育的精髓在于“博雅教育”、“通识教育”或“全人教育”,蓦然回首,这些精髓我们从自己的历史也可以找到许多线索。虽然我们现在也在积极学习西方教育探索自己的“素质教育”,但更多的是流于形式,没有学到精髓。不追本溯源,依西方葫芦画瓢永远是个“山寨品”。所以我们不应妄自菲薄,要找到自己的“魂”,当在历史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的精髓,进行本土化创新,革新自我。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除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我们还要把握在线教育即将带来的大变革机遇。

     2013年7月9日,在线教育发展国际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上海交大校长张杰在主题报告中表示,在线教育是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更重要的是,在线教育将改革五百年的大学教育,重塑高等教育版图。在线教育的特征与教育创新不谋而合。它无时无处,公众可随时随地聆听名师讲课;它教学相长,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它亦学亦师,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者相互学习。张杰提到,中国大学应致力于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大规模在线教育背景下的大学教学、管理根本性变革。对教育工作者来说,要善于利用好的教育资源。可以预计,全世界的每一个领域、每一门课程都会出现一些经典的视频,这些视频,将成为最受欢迎的学习材料。未来的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讲授者,更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学习的引导者,而后一种技能,可能更加重要。

     在线教育预示着教育领域有发生颠覆性变革的可能性。它不会取代大学校园教育,但对传统大学的挑战无疑是空前的,给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方式将带来颠覆性的变化。大学如不改革,可能就会沦落为一流大学的教学实验室和辅导教室。

     国内教育创新的探索

     进入21世纪以来,有不少高校积极拥抱变革,国内高校也不乏充满远见的教育创新家。不管是博雅教育、专业教育还是在线教育,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北大、复旦、中山、华中科大等大学的教育革新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教育创新的经验,非常值得总结和借鉴。这里重点选取了复旦学院、中山博雅学院、华科启明学院、北师大UIC的创新案例。

     1、复旦大学复旦学院的“书院制”

     复旦学院成立于2005年9月,是复旦大学下属院系之一,复旦学院是学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教学、研究和管理机构。2012年7月,学校正式宣布组建新的复旦学院(本科生院),原复旦学院、教务处、本科生招生办公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学生服务联合体教材中心职能整合,机构并入。除承担全校本科教学发展和管理职能外,新复旦学院还下设志德书院、腾飞书院、克卿书院、任重书院和希德书院等5个贯穿本科教育阶段的住宿书院,书院成为复旦大学推行通识教育的重要支点之一。每一位新同学经过在复旦学院一年的学习生活,树立远大志向,夯筑宽厚学养,塑造完善人格,陶冶复旦精神,并为后三年的专业学习和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2、中山大学的“博雅学院”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成立于2009年,是中山大学为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精英教育模式而专门设置的学院,每年从入校新生中精选30名学生。博雅学院的学习,课堂的教学仅仅是一个部分,另一个同样重要的部分是学生自己的课外阅读与写作。博雅学生第一学年除完成课堂要求的作业以外,要求每月提交一篇课外阅读的读书报告。写作读书报告的目的,一是训练学生的中文写作能力,二是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进展,三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读书报告的题目要求学生从自己课外阅读中自选。阅读范围不限于推荐书目,学生可提出自己喜欢的书籍写作读书报告。每篇读书报告的字数不低于5000字。必要时学院将根据学生的特点与兴趣联系有关博雅导师进行课外指导。博雅学院的课堂教学一般以经典著作的精读为主,但学生平时的课外阅读则建议大量泛读。

     3、华中科技大学的“启明学院”

     与复旦学院、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北大元培计划等通识教育不一样,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的拔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探索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和创造教育等方面有许多颠覆式的创新,在我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本土创造,数十年对教育创新的坚持,使得华中科技大学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后发展最快的大学之一。

     启明学院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创新是引入社会力量办学。创立之初,丝宝集团慷慨捐资2200万港币建设启明学院大楼。由与此同时,还合作成立了华中科技大学丝宝教育与科技创新促进中心。该中心对启明学院的教育模式及人才培养方式进行总结研究,进新的教育模式及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与完善,探索高等院校科研模式创新的途径和方法,并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科研模式的创新有机结合,建立新的与教学相结合、与科研成果应用转化相结合的科研模式。该中心的主席、理事会理事长,分别由丝宝集团董事长梁亮胜先生和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亲自担任。

     启明学院的特色和模式有:以开放办学、创新机制、学科交叉、拔尖示范为办学思路,着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未来杰出人才。学院将从观念上、根本上改革大学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训练”学生向“开发”学生潜能转变;将构建更加和谐的大学教育生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到业界中去,让业界人士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将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面对社会的重要问题,引导学生开展主动实践和研究型学习,注重学生的团队学习、团队研究、团队合作。

     4、北师大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联合办学模式

     对于UIC这所中外合作办学的学院,熟悉的人可能不多。但我因为两次参加UIC承办的中国富强社会创业奖励大赛,有幸与这所规模很小但无比创新的学校有过一定的接触,留下无比深刻的印象。UIC带给我很多“震撼”的感觉。UIC被誉为“教育界的一国两制”,2005年5月获国家教育部特批以中外合作办学形式成立。UIC采用国际惯用的“校董会制度”,免除大学须由党委主导的限制,现为中国大陆唯一,一所没有设立党委的大学。校董会成员分别由香港浸会大学以及北京师范大学主要领导出任。

     UIC的创新博雅教育,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全人教育几个主要部分。全人教育是 UIC创新博雅教育的核心,旨在培养具广博的知识背景、能独立思考、能解决实际问题、具社会责任感、价值观念和道德操守的完整、健康的人。

     

     湖南大学教育创新的思考


     对湖南大学教育创新的思考开始于7年前。当时就发现了湖南大学的许多问题,无比惋惜湖南大学明明可以做得更好,但它却没有做得更好。于是写了一封长信给我所在学院的院长,当然没什么结果。后来每当回想起这件事常不知不觉的笑自己当年的天真。但这7年里,我发现自己对教育创新居然没有停止思考,竟还阴差阳错的做了相关实践探索。7年后的今天,经过对中外教育精髓的整理、借鉴,我又兴奋了好几天。可能我又要再次天真一回了,即便有些遥远,但我依然决定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去探索和尝试,因为这才是岳麓书院的精神。

     湖南大学在教育改革并非毫无作为,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浪潮下有一些谨小慎微的创新:贯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办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推进弹性学制下的学分制,实施了“两班四计划”。即李达实验班、本硕连读班、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访学”计划、士英计划。2003年,湖南大学开始启动拔尖人才培养试验计划,在本科新生中选拔基础扎实的优秀学生组成李达实验班,可惜的是十年来李达实验班没有进一步的发展创新。十年一个轮回,是到了该升级的时候了。

     上有国家对教育改革创新的大力支持,下已经有众多兄弟高校的探索,湖南大学 “真刀真枪干一场”正当时。而中国高校教育颠覆创新的机会也就在这几年,中国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现代化的教育,绝对离不开一批又一批杰出的、真正的知识分子。时代呼唤教育创新,我们需要直面“钱学森之问”。希望湖南大学能继承岳麓书院的精神,构造现代大学典范,再次成为中国教育创新的高地,以点带面,推动国家教育改革。

     实施教育创新需要一个核心载体,类似复旦学院、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我们可以成立一个类似的学院。最首要的是取名的问题,“岳麓书院”无疑是湖南大学最优质的品牌,但因为岳麓书院已开设历史、哲学系,所以可考虑继续沿用“岳麓”品牌。如取名为“岳麓博雅学院”。岳麓书院内曾经创办“湘水校经堂”,后发展成为校经书院,并开始向近代学校过渡。在湖南大学设立岳麓博雅学院有历史传承,并可期待将其做成现代大学创新的典范。

     以岳麓博雅学院为核心抓手,重点在博雅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等方面创新,并对于“在线教育”带来的大变革机遇加以充分利用,从而推动全校乃至全国的教育创新。集百家之长,我来尝试着构想一下“岳麓博雅学院”的模式和特点:

     1、开放办学,创新机制,实行学院董事会制,构建大学教育生态。

     主动邀请校友、企业家、教育家、社会知名人士等加入学院董事会,邀请业界人士参与到教育创新中来。发展高等教育仅靠大学内部力量是不够的,关起门来办不好教育,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跨界协同创新,构建教育生态。岳麓博雅学院为独立建制,直属学校管理,不设党委,保证学院的自主权,有“官办民营”的特色。

     “校董会制度”为国际惯用制度,在岳麓书院也可以找到传承的地方。岳麓书院创立之初属于“民办”,与“官学”互为补充。后取得官方支持,依然有很大的自主权。书院的负责人一般称为山长,书院的管理人员除山长外,还设有副山长、助教、讲书等,协助山长管理书院教育教学等事宜。书院的主持人往往又是书院的主讲人,一般由著名学者担任。可设综合办公室,管理学院日常行政事宜。

     学院董事会的人员构成多样,使董事会的决策能够较全面地反映社会各界的要求,使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更为紧密。有关学院的规章制度、人事任免、财政方面等都享有决策权。岳麓博雅学院的董事会成员可以以社会知名人士为主,且校外人士需一半以上,院长由学院董事会选举产生。最高管理层包括院长、董事会、终身理事、名誉理事等。第一任创始人院长需由湖南大学校长亲自担任,学院进入正轨之后,可以由下一任候选校长担任,保证该学院教育创新的重要地位。

     院长必须以国际视野来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除此之外,还有以下职责:结合学院使命、历史和文化,提出学院愿景,制定五年、十年规划;把学院的愿景和需求及时传达给赞助者;募款以确保学院有足够的资金来维持不可超越的高质量博雅教育;“牵一发而动全身”,以岳麓博雅学院为核心,影响全校的教育创新。

     过去,岳麓书院的山长往往自筹办学经费,其经费来源多元,有名人捐款,也有官方赐学田、赐房屋等。广泛的动员了社会各界力量,这一点尤为值得当今许多大学的学习。岳麓博雅学院可享有一定的经费自主权,筹到的款专款专用,主要用于教学、设备改善、教育创新研究等。岳麓博雅学院可以开创以社会企业运营的模式。

     2、形成独具的办学特色,设置严格学规,师生高度参与管理。

     历史上的岳麓书院既是教学基地,同时学术研究的基地,许多著名的学者在主持书院的时候,都注意形成自己书院的鲜明个性,形成独具的教学、科研特色。所以“岳麓博雅学院”既是教育教学组织,又是学术研究机构。学术研究是学院教育教学的基础,而学院的教育教学,又是其学术研究成果得以传播和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二者密切相联,共生互动。“岳麓博雅学院”之下可以集合跨领域的研究中心,为博雅教育提供学术支持。

     关于学规,可以在岳麓书院学规基础上加以创新,建立学院的使命、愿景,建立“传道而济斯民”共识,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所订学院学规要求师生共同遵守互相监督,实施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岳麓博雅学院”选择的教师要求有主动参与教育创新改革的精神,所以不止要求从事教学和科研,还要求参与到学院的教育创新实验中来,这也是“教授治校”的一种体现。教师不仅仅是个学者、研究人员、而且是管理者和领导者。

     教师在专业和学术上高度自治,突出大学教师在学术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使他们在各自学科领域拥有发言权。在教学上,教师可以有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可自行安排课时、课程目标、参阅资料、课外作业、考核方式等等。教师对课程的设计和评估,对学生的学术指导、为学生提供的咨询服务方式等都由教师委员会自主管理。

     学校在重视教师高度自治的同时,也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鼓励和吸引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相关管理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3、教育模式创新,优质本科教育,充分用好在线教育资源。

     成立湖南大学岳麓博雅教学研发中心,负责学院师资的选拔、培训、管理和课程体系的设计、研发、安排等。继承“注重自学、独立思考、问难论辨、学思并重、知行统一”的教学特色,相比一般的大学教育过早地涉及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培养,岳麓博雅学院将更加重视在优越的人文学术环境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如社会适应能力、组织领导能力、沟通能力、演讲能力、判断是非能力、建设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极强的社会责任感等。不同于一般的综合性院校的本科部里教授“研究为主,教学为辅”,支持博雅学院的老师把绝大多数精力放在教学上。岳麓博雅学院的师生比控制在1:7到1:11,突出小班教学特色,控制在25人每班之类,保证师生间充足的互动,为优质本科教育打下基础。

     教师选拔可以借鉴华中大启明学院,岳麓博雅学院的教师以各院优秀教师为主,建立专任教师与非专任教师相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实施聘任制;专任教师以在博雅学院上课为主,优秀导师授予“岳麓教授”称号,享受学校特聘教授待遇,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学院的指导教师向社会、业界和国际开放,吸引社会、业界或国际优秀人士走进学院讲坛,指导创新人才的培养,形成高等学校与外部、交叉学科、研究与教学、学生与教师团队构成的高等教育生态。

     教学创新一方面要继承书院传统,注重讲明义理,多采用问难论辩式,注重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人格教育、修养身心。同时,注重知行结合,讲求“躬行践履”师生之间关系紧密、融洽,以道相交,感情深厚。对学生的考查,注重德才兼备和平时考核。作为考核的体现,要求学生每日坚持记日记或笔记,记下当日所学所思所感所惑,每周“博雅学堂”课程以老师互动答疑为主,以学生展示、主讲为主,总结一周所学,相互考察并互动交流。相当于传统班会,但又要胜于班会,这是一种同辈教育,同龄人之间相互学习、勉励,“博雅学堂”课程可记为2学分。

     课程考核方式除了借鉴岳麓书院的一些方法:“对学生的考查,亦注重德才兼备和平时考核。学生有日记册,书院里的季考或岁考的成绩要参照平时成绩斟酌给定。”还要结合时代的特征加以创新,课程的考核可以设计得如同游戏中的过关环节。将课程设计“游戏模式”化,每一节课都有得分,从开课到结课有若干关卡,最终的考试相当于总决赛。如此,可使学生保持始终如一的学习状态,而不是只在考前突击一两周也可的高分。关于各个环节所占比重可以由老师自主设计。比如最终考试占比40%,平时每一节课都打分,总占权重30%,课外作业和阅读权重占20%,课程收获、心得及应用占10%。加分环节10分可采取“博雅学子分享会”的模式。该项目定位为:课程期间,学生就所学到的某一主题进行演讲分享,将学生每三人一组,听众可以公开招募,这样博雅的课程通过同伴影响到更多学生。分享会的打分也可以以“游戏模式”设计,通过“教学相长”,让学生加深对课程的理解、运用,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演讲能力,创造性思维等。

     另一方面积极利用“慕课”平台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随着在线教育的发展,可以说全世界的每一个领域、每一门课程都会出现一些经典的视频,这些视频,将成为最受欢迎的学习材料。岳麓博雅学院的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讲授者,更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学习的引导者,而作为引导者的功能,可能更加重要。对于湖南大学来说,把自己最优秀的课程与全世界分享很重要,积极有效利用好全世界的精华课程资源更重要。

     4、学生选拔与管理,“种子班”与“创新班”模式并驾齐驱。

     在学生选拔上,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从大一学生中选拔学员进入岳麓博雅学院。选拔的时机为新生入学的9月,以及大一下学期3月份的选拔。以9月为主,3月为淘汰和补录。借鉴湖大已有的“李达实验班”模式,实行“2+2”的培养模式,一、二年级进行通识教育,三年级进入宽口径专业教育。一年后考核不合格者淘汰至原专业学生班;考核合格的学生可在相应学科门类中选择专业。“李达实验班”予以保留,该品牌以培养理工科创新人才为主,人数控制在2个班,每个班25人。关于博雅学院的招生人数,从50人开始试点,逐步可以扩大到200人,与李达实验班合称“种子班”,每个班可以选取特色名字,如国藩实验班、船山实验班、宗棠实验班等。每个班配一个导师班主任、2个研究生助教。每个导师的选择应该以“中国好声音”选择四大导师一样的标准来选择“种子班”的导师,可以实行全校竞聘制,两年轮换一次。各“种子班”品牌行成后,每个班可以建立自己的文化、特色。“种子班”所有学员住在一起,学籍由博雅学院统一管理,如果被淘汰,其学籍返归原学院。

     博雅学院的学生前两年以通识教育为主,鼓励学生可以试听3门~5门左右专业课,以有助于学生找到自己的方向。学生到大三大四分流到各个专业,由学生转入专业所在学院全面管理,开始进入专业的学习和实践。但同时可以选择进入博雅学院针对大三大四学生的“创新班”项目及针对大三大四学生的通识教育。“创新班”的设计是主要是对实践教育的创新,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创新。

     博雅学院不止文理兼容,她的创新应该还在于可以给所有年级的学生进入博雅学院的机会。博雅学院可从全从全日制各年级在校学生中选拔具有创新意识和主动实践能力的本科生进入各类“创新班”,如:与业界紧密合作的创新实验班、基于项目的创新实验班、理工复合型人才创新实验班、本硕博连续培养创新实验班、学生优秀创新创业团队的成员等均可参加选拔获得进入学院的机会。所以,博雅学院针对大一大二学生为主是“种子班”项目,针对大三、大四的学生,主要以设置若干创新实验班或团队为主。博雅学院“创新班”的学生与“种子班”不同的是采用“联盟式管理”,相当于创新创业支持基地,孵化基地,“虚拟学院”。学生的学籍及日常管理仍然在原学院,对于创新团队,博雅学院的支持以指导、咨询、圈子、平台搭建、博雅教育为主,集合湖南大学最优秀的创新精英,可以统称“创新班”项目。

     比如,“创新班”旗下的核心项目有:技术创新班、公益创新班、本硕连读班、“士英计划”、“访学计划”、“夏冬令营计划”等。还可以开设与业界紧密合作的创新实验班、基于项目的创新实验班等。“创新班”还可以根据学生需求开展相关特色培训计划项目。

     借鉴多所高校的教育创新实践,尝试着为湖南大学教育创新需要做短中长期规划,仅供参考。短期规划可以分为六步走:

     一、举行“岳麓”杯湖南大学教育创新设计大赛。集思广益,挑选湖南大学教育创新设计方案。参与对象以湖大在校师生及湖大历届校友为主,关心湖南大学发展的社会大众也可以报名参与。

     二、举办“湖南大学岳麓教育创新论坛”。邀请湖南大学教育创新设计大赛中选10名获奖代表参加,邀请10名湖南大学知名校友参加,10名校外人士参加,20名学校代表参加(含校长领导层),举办60人规模左右的论坛,由校长亲自主持。在湖南大学岳麓教育创新论坛的基础上选举产生湖南大学教育创新委员会(30人)。除此之外,募款是最重要的任务。所以在论坛上还可以在湖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旗下设立子基金:岳麓博雅学院发展基金,专款专用于博雅学院发展。

     三、成立岳麓博雅学院。作为湖南大学教育创新的抓手,搭建管理班子。成立学院理事会,邀请校友、企业家、教育家、社会知名人士等加入学院董事会。至少含校外教育家代表2人,如可邀请UIC创始人、香港浸会大学郭少棠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杨叔子教授等进入理事会。成立岳麓博雅学院综合办公室,负责学院的日常事务。成立学院教师委员会,学生委员会等。

     四、启动第一批“种子班”招募。最快可从2013年12月底开始。李达实验班已有100人,再补招50人,分成7个班。同时开始吸纳创新团队进入“创新班”。启动“岳麓博雅学院”大楼建设。前期可将湖南大学利用率不高的知心楼(岳麓书院附近)作为博雅学院院楼。该楼有适合做seminar的小教室。原政管院一楼空出来的办公室可以留给“种子班”实践创新活动办公用,原政管院旁的电气院研究基地已破败不堪,办公室浪费严重,可考虑改造成“湖南大学创新大楼”,提供给博雅学院“创新班”使用。老图书馆旧址、东楼旁的闲置八年的亚太研究所和实验室可以辟为“书院9号”咖啡,可以作为学生文化交流中心。

     五、启动“岳麓博雅暑期夏令营”。2014年暑假可以启动夏令营项目,面向全国招收非“岳麓博雅学院”大学生、即将升大学的大学生。扩大博雅学院的影响力,将博雅模式往校外推广。未来“岳麓博雅暑期夏令营”可以做成品牌,走出省外,在其他城市举办相同模式的夏令营。利用暑期推广人文教育、博雅教育。博雅学院的学生可以做夏令营项目的助教,同时也可以成为学生社会实践的好项目。

     六、招录选拔新生进入“种子班”。从2014年9月开始,可招录新生。“种子班”含李达实验班,定位为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精英教育,总规模控制在200人左右。以精英教育试点推动整个大学的教育创新。产生一定成果之时,成立岳麓大学教育创新研究中心(院),将岳麓博雅学院的模式加以完善、论证、整理、研究和推广,将“岳麓博雅学院”做成高校教育创新典范。

     如果母校湖南大学积极启动教育创新,相信会有更多的湖大校友、企业家等会大力支持有着千年历史学府的教育创新,其他大学也是如此。这里抛砖引玉,希望更多人参与,一起来破这个题。

                                      

 

   湖南大学09届行政管理毕业生刘玄奇 

           2013年10月10日

                              

  

参考书籍和文章:

《岳麓书院》湖南大学出版社  朱汉民主编

《中美大学教育体验与比较——美国知名华裔学者访谈录》

《中国传统文化导论》湖南大学出版社  朱汉民主编

《当代比较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冯增俊、陈时见等主编

《现代教育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扈中平、李方、张俊宏等主编

《“上大学值不值”引发大讨论 呼唤加快教育改革》新浪网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8月20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温家宝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讲话》

《教育是中国最大的假冒伪劣品》

《柯领:中国教育究竟比美国教育差多远》

《刘道玉:中国高等教育需要“启蒙性改革”》

《威廉姆斯学院:为什么我们是全美最好大学》 外滩画报

《一个清华博士生的退学申请---我们的大学价值何在?》

《美国在线教育的启示:教育领域正在革命》南方都市报

《试论大学通识教育实践——以香港中文大学下属学院为例》

《在线课程:打造没有围墙的大学》 中国教育报

《在线课程“慕课”来袭,专家称中国大学应主动参与》

《“MOOC”挑战传统大学教育,内地高校酝酿变革》

《大数据如何颠覆传统教育?》

《大数据时代的教育革命》

《陈丹青:两千年文脉已断》

《资中筠:中国教育不改变,人种都会退化》

《钱颖一:中国教育扼杀创造力》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VS中国教育》

《卢新宁: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

《在美国读了四年大学后对中国教育的感悟》

《墙内的中国高校究竟少了什么》

《什么才是教育的根本,才是成功的教育》中国教育报

《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开启教育改革大幕》

《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百度百科》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百科》

《试论大学通识教育实践——以香港中文大学下属学院为例》

《哈佛凌晨4点半》安徽人民出版社 韦秀英

《彻底整顿高等教育十意见书》 武汉大学老校长 刘道玉

《耶鲁大学教授评述:中国教育只能培养最低端的劳动力》

《刘瑜:大学精神的本质是恢复人类的天真》

《医心校长:专访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

《林格: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感谢您关注益友和创客的生态家园——益创家的官方微信平台!交益友,做创客,欢迎来到益创家。我们聚合一群有共同价值观的益友、创友,以道相交,真诚平等,独立人格,拒绝平庸。

无论是来自政界、商界、学界、团体、媒体还是个体,无论是企业家、创业者、老师,还是公益人、学生的身份,无论你在哪里,只要我们的价值观认同,你就可以成为我们大家庭的一员。我们每一个成员都是这大家庭中的重要一份子,从一生到一世我们始终是一家人,汇成一个生态,一起同修同学同成长。在益创家生态平台,我们可以搭载很多APP,但最核心的是益创商学院。益创家的使命是:汇聚天下益创家,益人益己益众生。益创商学院的使命是:助益创业,共赢未来,让更多人成为益创家。

益创商学院的发展主要有三大支撑:益创家·益友汇(社群)、益创家社会企业生态基地(物理空间)、益创家影响力投资基金(资金)。

目前开展的项目有益创讲坛益创项目风暴汇,即将推出的项目有益创商学院·创客训练营。规划的项目有针对机构创始人、总裁、大型企业中高层的“益创商学院·社会企业转型高级研修班”等。敬请期待!

益创商学院联系方式:

微信:18684879421

电话:18684879421

邮箱:18684879421@163.com

扫一扫,关注益创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益创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