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向“疫”而行,绽放最美芳华

点击上方“蓝字”共建美丽中国




记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抗疫的18个日夜



1月8日,天津市津南区出现奥密克戎新冠肺炎疫情确诊病例的消息刷爆了市民的朋友圈,面对奥密克戎这位陌生的敌人,天津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整座城市一夜之间按下“暂停键”,此时,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近百名同志却开启了“快进键”,他们身披战袍,逆风而行,默默守护我们的家园。


闪闪发光的“红马甲”



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疫情防控没有局外人,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心24名同志挺身而出,下沉西青、河西等区协助社区开展大筛、流调工作,另有37名干部群众志愿参加所在社区抗疫服务。凌晨四五点钟,抗疫群里开始了“已到岗”接力赛,“红马甲”成了他们共同的名字。


搭建检测帐篷、维持现场秩序、引导协助居民进行信息登记……从白天到黑夜,再到天明,都能看到“红马甲”们的身影。51岁的薛娇娆自1月9日起至1月20日,已累计在社区志愿服务超过56小时。“大筛”时,她配合社区高质高效完成检测任务;在没有核酸筛查的日子里,她坚持到社区值守,认真完成居民信息录入、流调核实、上门服务等工作。数九寒冬,薛姐的脸因为吹冷风过敏而变得通红,年轻的网格员想要替她站岗,她却说:“你家里还有孩子,先回去做饭吧,一会儿再来。”暖宝宝、巧克力,暖心市民送来的“礼物”都被她留给了年轻人,晚上十一点半,社区负责人对疲惫的她说,“薛姐,还有最后两栋楼没通知完,留下年轻的小伙子们继续,您这一天嗓子都喊劈了,腿也冻僵了,您回家休息,明天再来!”


在这寒冷的战场上,还上演了一场别样的“浪漫”。中心实验室的赵一是尖山街尚城社区的“守门人”,负责协助三个小区开展防疫工作,繁重的工作让他无暇照看两个孩子,他的妻子是一名医务人员,从疫情爆发开始就奔波在各个社区之间,进行核酸采样。1月11日,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结束一天防疫任务的赵一来到了妻子的工作驻地,闲暇之余让同事为他们拍下了这张宝贵的照片,二人同在前线,赵一笑言“革命者的爱情分外浪漫”。


 “大白”,出发!


“津南区需要支援,援军马上集结!”1月14日至19日,中心党委接到支援津南区疫情防控紧急任务,立即部署,先后三批共38名同志闻令而动,一个半小时内迅速集结,他们告别幼小的子女、年迈的父母、亲密的爱人,化身英勇的“大白”,逆行迎战奥密克戎。




第一批下沉队员在封控区内共协助8次核酸筛查,连续4天上午筛查下午物资保供,“4点起床,5点到岗,6点筛查准备到位,只有上班时间,没有下班时间”是他们的工作常态。穿防护服对韩龙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深吸一口气,收起“将军肚”,他把自己塞进了防护服,由于不方便弯腰,只能由同伴帮他穿上鞋套,“别看我穿着费劲,我可是个灵活的‘大白’!”核酸筛查、搬运物资、上门配送……他与队员们连续作战、冲锋在前,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浸透了一遍又一遍,没有一次叫苦、一句怨言。夜幕降临,他草草吃过晚饭,又立即进入夜晚值守的工作状态。在天津这个“第二故乡”,韩龙曾说觉得天津太冷,冬天不喜欢出门旅游,但在抗疫场上,他已经在寒夜里伫立了五个小时。



为民服务无小事,桩桩件件暖人心。1月20日中午,第二批下沉队伍发布紧急任务:“紧急通知,大家迅速穿戴防护服,按照表格分配,到达指定楼栋口执行任务,急急急!” 90后韩彤顾不上吃饭,只喝了一口酸奶,快速穿戴好防护服,与同志们一起为72户居民运送物资。“*01需要购买药品”“1*04煤气卡需要充值”“*04的鸡蛋到了”……一条条信息在抗疫群中传递,他们一趟又一趟统计信息、记录需求、运送物品、倒扔垃圾。“垃圾太多了,电梯装不下,我先下去一趟,你在这看着。”韩彤边说边进了电梯,虽然累得口干舌燥、直不起腰,但他并没有停下脚步,背上垃圾袋向楼外走去。晚上8点,韩彤拿着刚买到的药给楼里的独居老人送去,老人感激的说:“忙了一天,快回去歇歇吧,看你们忙前忙后的,我心里真不是滋味,你们也是父母呵护,温室长大的孩子呀。”




易晓娟是第三批下沉队员中唯一的女同志,1月19日凌晨3点半接到任务时,她二话没说便答应了:“我一直在社区志愿服务,对防疫知识和工作流程也比较熟悉,我已经做好了准备,相信自己没问题!”到达津南封控区,她与队员们一起按照工作安排在小区指定点位执勤站岗。对楼的老两口每天都会跟她打招呼,见她已经站了快4个小时,老两口打开窗户,冲她喊道:“‘大白’!冷不冷呀?我们家有暖宝宝和小板凳,给你扔下去吧!”“叔叔阿姨不用啦!我不冷!”又过了两分钟,一瓶装满热水的矿泉水瓶扔了下来,易晓娟捡起瓶子揣在手里,眼眶渐渐湿润。


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刘茂辉将守护封控区120户居民的健康作为女儿最好的生日礼物。李巍与妻子齐上阵,一个在一线保津南,一个在后方作保障。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是技术骨干,在抗疫战场上是无所畏惧的战士,在父母眼里是孝顺的孩子,在妻女心中是伟大的英雄,他们很普通却不平凡,他们是血肉之躯,筑起的却是长城堡垒。



 战“疫”中的你不止“亿”点点可爱


“岁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静好,世间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稚嫩面庞却有着坚定的目光,再寒冷的冬天也挡不住他们火热的信念,监测中心的年轻人积极投身抗疫一线,用青春力量担当抗疫使命。




95后姚馨蕾是个可爱又乐观的姑娘,在下沉津南的这段日子里,朋友圈就是她的“抗疫日记”。1月19日:“下沉第一天,虽然晚上住的条件比较艰苦,但吃的是真饱了呐。嗖,很快单位的物资就来了,住的问题也解决了,效率真的很高!领导也很关心我们的生活,总是打电话或微信询问,有任何需求都会很快解决。赞!”1月20日:“穿上严丝合缝像铠甲一样的防护服,瞬间觉得自己像个200斤的大胖子,几个小时不能吃喝,不能上厕所……但转念一想,这可是我最酷的装备了!”1月21日:“上午打了流调电话,下午晚上给居民送物资、扔垃圾、买电、买药。垃圾流汤汤……总之,渐渐忙碌起来了,还有一件大事,今天洗头了!”1月22日:“今天发生了一件高兴的事,我负责的楼栋内有一家新生儿黄疸,医生让回来晒两天太阳,没想到刚回来就被隔离了,那么小的孩子怪可怜的,我主动留下他们的电话,联系120帮忙解决了!”


第二批下沉的宋伟是物资保障运转组的一员,到达点位后,快递车成了他的“御用座驾”,只要有物资到达社区门口,他都会装车上货,再拉到指定楼栋,忙的不亦乐乎,偶尔遇到同事问他:“第几趟啦?”,他总说:“没数过,闲不住!”1月22日,津城的第一场雪装扮了疫情笼罩下的津南,却给他带来了不小的难题,前挡玻璃都是雪水,遮挡了行进视线,这可把宋伟急坏了,耽误了居民的物资可不是小事。就在这时,他发现了后视镜旁的手动雨刷器,“骑上我心爱的小摩托,它永远不会堵车……!”伴随着轻快的歌声,宋伟又上路了。




此时第一批下沉的尹彦勋、李泽利、李立伟、卞少伟、韩龙、郝鑫借来了超市的手推车,他们化身“大白快递员”,整齐划一的向社区进发。年关将至,居民对蔬菜、水果、米面的需求陡增,最轻的袋子也要15斤左右,服务队在上货点和居民之间多次往返,闷在隔离服中的“快递员”早已大汗淋漓。防护镜和口罩凝霜,有人无法识别楼号,小伙伴立即充当“领航员”,一手推着自己的车,一手拉起另一辆车,团结协作,一天下来为社区50多户居民运送生活物资近100件,总重量达1000多斤。



“14、8、6、5、1、0”随着新增病例持续降低,胜利的曙光渐渐到来,下沉同志即将结束他们的抗疫时光。监测中心的几名小伙子用幽默的方式发来了新春祝福视频:“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祝您新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虎年大吉!新年好!”


冬将尽,春可期,愿海河无恙,津城皆安。


往期精彩回顾











天津生态环境

策划设计:宣教与信息室

编辑: 王怡然 郝英男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