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津这十年 • 生态环境 | 净土篇


天津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土壤污染防治作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的贯彻实施,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强化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聚焦“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坚持农用地、建设用地风险“两控”治土,农用地、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一、做好详查监测,摸清土壤状况“家底”

全面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摸清土壤污染状况,构建土壤、地下水监测网络,掌握土壤环境质量变化,为我市土壤污染防治奠定基础。


地下水监测井规范化建设


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圆满收官。2017年天津市建立了生态环境部门牵头,自然资源、农业等部门参与的土壤污染详查工作小组,在全市布设4725个土壤点位、207个农产品点位和2037家企业开展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2017年到2018年,农用地详查全部完成,结果显示,全市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2017年到2020年,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详查全部完成,形成了高中低风险地块清单和优先管控名录。


土壤、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初步建成。“十三五”我市整合部门监测点,构建了分类分级、统一设置的土壤地下水环境监测网。土壤环境监测网国控监测点位286个,市控监测点位33个,实现16个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全覆盖。地下水监测网均为国控监测点位共37个,同时,在两个国控监测点位开拓性地建设了2套地下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开展自动监测试点。


天津市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例行监测现场

二、把好源头防控关,严控新增土壤污染

切断各类污染物进入土壤途径,是遏制新增土壤污染的根本措施,天津市狠抓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污染物监管,从源头杜绝污染物与土壤接触,有效切断土壤污染途径。


加强土壤污染重点企业监管。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管理机制,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实施土壤环境自行监测和周边监测,累计382家次企业纳入名录,以石油化工、固体废物处理行业为试点,推动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绿色化改造工程,129家完成隐患排查整改。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以化肥、农药、地膜和养殖为重点,加强农业生产过程环境监管。强化秸秆综合利用,利用率达到98%,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使用量连续实现负增长,农田残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2921个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全部完成,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1.7%。


加强重金属污染物管控。严格落实重点重金属排放“等量替换”政策,实施重金属减排工程90多个,开展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工作,印发实施《天津市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实施方案》,175家重点企业纳入日常排查,实行动态排查、动态更新。


天津市土壤详查样品库

三、守好安全利用关,全力保障人居和生态安全

土壤环境安全利用事关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天津市以风险管控为抓手,加强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强化用地准入管理,守住土壤环境安全利用底线。


严格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严格实施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在全国率先出台《天津市暂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工作方案》,暂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全部采取风险管控措施。加强腾退土地环境监管,27家人口密集区危化品关闭退出企业全部完成腾退场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机制。出台了《天津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细则(试行)》,建立生态环境和规划资源部门联合评审、专家会审制度,做好土地用途变更和流转环节监管,1394个地块土壤环境质量经调查评估符合土地规划用途。


严格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类制度。全市10个涉农区全部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建立了分类清单。出台了《天津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指南(试行)》,对优先保护类耕地,采取有机肥替代化肥、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措施,实施严格保护,对安全利用类耕地,采取农艺调控、替代种植等措施,实施跟踪监测,确保安全利用。

四、抓好体系建设,综合提升土壤污染防治能力

突出立法先行。2019年颁布了《天津市土壤污染防治条例》,为土壤精准治污提供法律保障,提出了建立京津冀土壤污染防治协商机制、加强对名特优新农产品产地的土壤环境保护、建立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措施,明确细化了土壤污染调查范围。


突出制度建设。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天津市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技术指南》、《天津市暂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风险管控技术指南(试行)》、《天津市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土壤及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指南》等指导性文件。


突出信息公开。加强对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从业单位的监管和信息公开,规范接受社会监督,全市154家从业单位纳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信用记录系统,对外公开业绩情况,对规范市场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突出服务保障。在确保土壤风险可控、治理效果基础上,创新采用健康风险模型评估、分地块分阶段评审等环境修复+开发建设模式,支持地铁等重大民生工程建设。同时,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我市土壤治理和修复。

全市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供稿: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环境处




往期精彩回顾










天津生态环境策划设计:宣教与信息室编辑:郝英男 王怡然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