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增6名国家级人才、4位正教授,拿下60多项省部级奖——这个班,牛!


新增6名国家级人才

4人晋升正高职称

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65项

2人获北京高校教学成果奖

6名学员到教育部、地方和校内挂职锻炼

提任正处级干部2人

副处级干部2人

……

这是中石大第一期“本熹班”学员两年来的阶段性成长汇报


目前第一期“本熹班”26名学员中,中共党员21人(占比80.8%),国家级人才18人(占比69.2%,教授22人(占比84.6%,处级干部9人(占比34.6%


为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对青年人才的团结、引领和服务工作,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3月8日下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举办第一期青年人才“本熹班”结业式暨第二期开班式。

党委书记王同奇,校长、党委副书记金衍,青年人才“本熹班”第一期、第二期学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党委副书记蒲俊霖主持会议。


王同奇在讲话中指出,学校党委按照“一人一策”的思路,为“本熹班”第一期26名学员制定并实施特色培养方案。两年来,组织学员参加各类高层次辅导报告近10场,聘请19位院士担任学员的业务导师,选派6名学员参加挂职锻炼,发展1名国家级青年人才入党,学员中涌现出一批管理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优秀青年人才,新增国家级人才6人、晋升正高职称4人、获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奖励65项。

王同奇以“坚守初心,矢志报国,立志成为‘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为题作“本熹班”第二期开班第一课报告。他深入讲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从教育强国建设的六方面重点任务到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八个坚持”,全面系统阐释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重大战略意义。

王同奇详细介绍了学校人才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他指出,学校持续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基本形成了与学校发展目标和“双一流”建设相适应的人才工作体系,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他强调,青年人才是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学校党委坚持党管人才,以优秀青年人才“本熹班”等为抓手,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力度,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千方百计解决好青年人才反映的实际困难。他对青年人才提出四点要求。

要又红又专,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树牢报国为民情怀。

要敢创新、善创造,培养实干争先本领,始终保持“本领恐慌”“知识饥饿”。

要讲担当、挑重担,保持艰苦奋斗定力,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要修品德、讲美德,锤炼向善向上人格,立志成为“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会上,金衍为第一期青年人才“本熹班”学员逐一颁发结业证书。


第一期“本熹班”学员代表围绕理论学习、实践锻炼、个人成长等方面作了结业汇报


刘汇川

为期两年的培训和挂职锻炼让我在政治理论、学术学业、服务意识等方面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挂职期间一直在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工作,对如何破解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瓶颈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冯永存

学校不仅为每位班级的成员制定了特色的培养方案,还邀请到了一批优秀的院士导师,院士导师们指导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路径,“本熹班”帮助我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学术进展等方面快速成长。

张玉明

学校提供的挂职锻炼增长了个人的见识,拓展了视野,提升了干事创业的信心和能力。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两个部门的挂职经历,使自己更好地了解了学校与学会等不同单位以及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特点,使个人能够有机会从不同角度来学习、理解、体会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能够有更为丰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王彧斐

“本熹班”为我提供了一个与优秀年轻人共同学习交流的平台,激发了我追求进步的决心,也促使我于2023年12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加入“本熹班”后,我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投入了更多的工作热情。在过去两年中,我积极参与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科研攻关,聚焦“双碳”目标,实现了科研方向的转型。

王琳琳

两年来,我的思想境界得到了大幅的提升,教学和科研的视野得到了拓宽,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青年人才成长成才没有捷径,珍惜学校提供的平台,在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需求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未来科研工作中,我也要勇做“拓荒者”,开辟“新战场”,主动融入教学科研团队,融入油气行业圈,在校企合作中传承前辈衣钵,承担起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需求的重任。

徐泉

我坚持以最高的工作热情投入到理论学习中,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理论成果,及时更新自己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思路;结合自身科研工作实际,深入研究相关专业知识,不断完善自身的学术体系;积极指导学生开展科研课题,通过学生科研项目的指导,进一步强化自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拓宽了自己的学术视野,也有助于培养更多的优秀学术人才。

王建良

“本熹班”上,学校主要领导担任讲师团成员,从新中国后国家石油工业的艰难曲折发展、石油人融入国家需求大会战、中石大因油而兴与国家重大需求相融合、曹本熹先生的报国志等,这些对于青年人才牢记使命,将自身科研与国家和学校的发展结合起来,站在更高的层面来思考问题,立大志、干大事,成就“大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彭超

“本熹班”的学习让我打破了专业的壁垒,结识到来自学校不同专业的优秀学员,在他们的身上,我也感受到石油人的风采。从专职教师成长为挂职干部,从专注教学科研到学会统筹协调,极大地锻炼了我的组织协调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抗压能力和大局观。


第二期“本熹班”学员代表作了表态发言。

黄文君

作为“本熹班”的一员,我深知自己肩负着责任和使命。我们将以曹本熹院士为榜样,学习他鞠躬尽粹、丹心报国的崇高品格,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为祖国和人民事业奋斗。我将虚心向各位老师和学员请教,汲取智慧和经验,激发思想火花,拓宽认知边界,实现自我超越。

张行

在“本熹班”,将投入心无旁骛的真心,增强攻而必克的信心,坚定久久为功的恒心。集体的事是最大的事,真心真诚对待我们的事业,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事,竭尽全力推动学科学院学校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金洲

怀着满满的期待开始这趟旅途,希望能够站在更高的视角思考问题,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明确发展目标、找准发展路径、坚定教书育人理想,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大格局和大视野,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1953年1月,高等教育部指示成立“北京石油学院”,曹本熹被推选担任筹备委员会委员兼校筹备处副主任,主持或参与了院址选择、校园规划、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等多方面的工作。从1953年到1963年,曹本熹先后担任学校教务长、副校长,为中国石油高等教育奠基铺路,为国家造就了一大批石油科技人才。学校高层次优秀青年人才的培训班取名“本熹班”,就是希望学员学习本熹院士鞠躬尽粹、丹心报国的精神,立志成为“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

来源:党委组织部

摄影、编辑:罗子怡

责任编辑:华南

审核:李丽平 刘志庆



金奖北京高校第一,7000+就业岗位又来了!

春龙翘首,来中石大寻“龙”

一年,365天,9889条,4小时内响应!

这位年轻的全国人大代表,毕业于中石大!

这条推送,限定给“她”!

 坚守初心,矢志报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