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凤凰艺术 | 18个国家31位艺术家,来McaM舞动空间

2017-06-18 凤凰艺术 凤凰艺术


  就地起舞 : 日常空间中的舞与影 

2017年6月17日下午,《就地起舞: 日常空间中的舞与影》于上海明当代美术馆开幕,展览关注“舞蹈影像”这一自上世纪初即出现的艺术形式在当代日常空间和公共空间中的实践。该展邀请了来自18个国家的31位/组艺术家参展。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相关报道。

▲ 展览海报


明当代美术馆(简称McaM)一直致力于推进以表演为核心的当代艺术实践,继2015年推出《实验剧场30年》展览之后,美术馆继续探索当代语境下剧场与舞蹈的边界及其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相关性。


《就地起舞: 日常空间中的舞与影》,关注“舞蹈影像”这一自上世纪初即出现的艺术形式在当代日常空间和公共空间中的实践。展览由舞蹈影像研究者蔡昀庭策划,德国文学和舞蹈学学者、柏林自由大学戏剧学院教授加布里埃尔·布兰德施泰特(GabrieleBrandstette)博士和柏林舞蹈电影节(POOLTanzFilmFestival)组织人与评委萨拉·默勒(SarahMöller) 任学术顾问,由王霁青博士协助文本翻译及学术沟通,邀请来自18个国家的31位/组艺术家参展。展览期间美术馆还将推出一系列与舞蹈影像相关的学术讨论和工作坊,以及一个由青年艺术家联合呈现的现场项目。


开幕现场


此次《就地起舞:日常空间中的舞蹈与影像》一展汇聚了国际范围内选取的当代舞蹈电影,它们反映出这种艺术样式的丰富面向,反映出舞蹈艺术与电影艺术的多维交织。


▲ 鲍里斯·帕沃尔·科南(Boris Paval Conen)在讲座现场发言

▲ 鲍里斯展示的电影拍摄工作中的照片


在开幕式之前,明当代美术馆特意安排了一场由鲍里斯·帕沃尔·科南(Boris Paval Conen)主讲的讲座——《舞蹈影像:精心编排的人类行为》。作为电影编导,鲍里斯通过一些影像案例,向大家介绍了构成一部好的舞蹈影像的核心元素,分别为:编舞与人类行为;舞蹈与表演;戏剧构作;创造电影拍摄场域;配乐与“自然”声。此外,他还结合自身与编舞者合作的经验,探讨与分享了合作中的一些有效的方法,如:舞蹈和电影之间的区别;导演与编舞,谁说了算;平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了解各自(舞蹈与电影)的语言等。在讲座过程中,鲍里斯通过放映他工作中的拍摄、彩排、脚本等记录影像,声情并茂地带领大家一探舞蹈影像的工作情况。


▲ 开幕现场,展览出品人凌菲菲(图片来自雅昌)

▲ 开幕现场,明当代美术馆馆长、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艺术家邱志杰致辞(图片来自雅昌)


开幕仪式之后进入策展人导览环节,此次展览由来自台湾的舞蹈影像研究者蔡昀庭策划,她在“策展手记”中写道


舞蹈影像透过摄影观点,运用场景调度(Mise-en-scène),启动审美对话,摄录编舞者与舞者在公共空间或特定的场域,现场即兴实验现地(site-specific)创作;或为摄影机而舞、或与摄影机共舞、或凭摄影机而舞;经后制剪辑再一次编舞,完成不可分割的整体艺术。被建构出来的空间,占据美术馆既有建筑的表面;重复播映的影像,回还往复的记忆之诗,提供观者随意进出的时间罅隙;置身其间,感知与再现身心位移或置换的可能,召唤舞动的本能,解放受生活日常禁锢的身体,灵魂深处表演的欲望。


▲ 台湾策展人蔡昀庭导览


行礼如仪,表情达意的手势、姿态;疯狂着魔出神忘我地颤动奔走,是舞吗?本能冲动,爱欲缠缚因缘生灭,死亡倏忽而过。身体袒露生命和生存的状态与处境,展现生命难以言诠的面貌,映照自我/人我之间,渴望被关注的需要,现身的觉受,关乎此身于此生的存在。即使害怕被看见、低调隐藏自身,承受不被看见、不受在意的可能,内心仍或渴望被看到;倘若全然不感到被看见,人是否能够看见自己?设或丧失视力,该如何观看/想象舞蹈?


▲ 就地起舞:日常空间中的舞与影 展览现场


身体智慧(somaticintelligence),倾听先行于观念,感受先验于知觉。舞蹈影像编录身体的真实、转瞬即逝的当下,探索身体更多的可能/不可能,通过剪接的时间轴,映现身体无法自行建构的时间性叙述,意义或者在「影像被观看的当下」产生?数码的舞蹈语汇,改变时间,舞动空间,过滤生命的曲折,重设生活的现场,期待更多舞蹈影像,颠覆既往,继续质问既野性也优雅的身体,起舞生命幽微的所在,探索险以远的未达之境。


▲ 表演现场


傍晚的开幕酒会之后,活动进入了最后一个表演环节,首先登场的是小珂x子涵组合带来的舞蹈剧场《Dance Deco Co》。基于2015 年剧场作品《Dance Deco》的深入发展,《Dance Deco Co》是小珂x 子涵舞蹈剧场类型作品在2017 年的最新创作。DECO 在艺术领域中,不只表示装饰或修饰,更用于表示古典元素与精神在现代艺术里的应用。《Dance Deco》旨在运用舞蹈中的传统元素调制一出不仅仅是“舞蹈”的身体反思。《Dance Deco Co》的 ”Co” 运用语言的联想突出项目的Collaboration(合作),Communication(交流), Correction(修正)等多重含义。此次作品,小珂x 子涵邀请身边舞者好友共同创作,探索舞者身体的个体与集体记忆,并尝试从中剥离出个体特征。作品强化提炼舞者个人真实经历的片段,从而激发创作者与观众对于“中国式舞蹈教育”,对于“何为舞蹈”,“谁在舞蹈”等问题的思考。


▲ 表演艺术家小珂(左)与表演者、视觉和声音艺术家子涵(右)


小珂×子涵的合作,将创作的触脚延伸到摄影,影像,现场行为及装置中。他们关注个人身体,探索在中国公众语境下的表达极限。艺术家将艺术观念还原于生活当中,完成观念本身“从生活中来,消逝在生活中”的生命过程。


▲ 表演现场


舞蹈与电影



▲ 参展作品 The Wake


作为此次展览的学术顾问,萨拉·默勒(Sarah Möller)在谈到舞蹈与电影的关系时说道:


“舞蹈与电影——显而易见,运动是两者的“公共点”:如果说编舞(Choreo-graphy:“舞列-书写”)讲的是运动塑形,那么这一点对于电影(Cinemato-graphy:“运动-书写”)本身正是根本性的。


▲ 参展作品 The Art of Defining Me


舞蹈是电影一开始就钟爱的主题,蛇形舞的众多影像版本可以证明这一点,它确实使人们得以在范例中直观到电影那种矛盾的能力:拼接单帧图像并使之运动起来,就能够对运动进行固定。这又从来不只是对舞蹈的纯粹再现,因为电影(Kinema:“运动影像”)不仅意味着运动,还意味着改变。摄像机镜头所见的情形,随后在银幕上会显现为一种跨形(transformiertes)的他者,它处在电影专属现实和对应参照物所构成的张力场之中。影片(Film:“显影层”)把运动素材添写进编舞中:摇镜,变焦,剪辑(对单帧图像、从而也对舞步顺序进行一种可能的重新安排),动画,通过改变单帧画面的韵律来快进或慢放。在舞蹈电影,或者说电影编舞这种艺术样式中,舞者展现的运动与电影专属的运动是如此交错重叠,以至于影片的整合运动本身最终成了一种舞蹈性的运动。


▲  参展作品 The Kiss


电影编舞诸种可能性的宽广光谱无所不尽:数码多重复制的透明身体,肢体与运动的碎片化,万花筒式闪变的躯体编排——影片上舞者的躯体超越了它所对应的那个受缚于重力和整全性的参照体的自然-涌现(Physis)。观众们将遭遇有所回忆的躯身、介于传统和当下之间的运动素材、生命与死亡,正如遭遇某种诗性之物,语言、躯体运动和图像运动在其间进入对话,直到观众被带回到日常的空间中,带回到城市川流生动的纷乱中,就是在这里,这些舞动者匆匆抓起他们熟悉的运动样式,只为汇聚成缤纷的乱舞。”


部分参展作品


▲ 阿库汉姆之树TheAkram Tree I 2011年 Francesco Cabras弗朗西斯科•卡布拉斯,Alberto Molinari阿尔伯托•莫利纳利,Akram Khan阿库汉姆·汗


《阿库汉姆之树》的创作是一段关于自我和职业生涯的旅程,主角为生于英国的孟加拉裔编舞者兼舞者阿库汉姆·汗。“智慧在于我的身体”,阿库汉姆认为,影片描绘了这个特定人物及其艺术冒险的故事,创作手法超越了单纯的叙事,为了更有创见的视觉风格,在阿布扎比拍摄,兼具未来感与冲突感的城市,包括沙漠及其形而上学思辨的环境。


▲ 体迹监视Body Trail CCTV I2009年 Michael Palm迈克尔·帕姆,WilliDorner 威利·多纳


《体迹监视》的创作以威利·多纳的户外表演“城市空间的身体-一群舞者的运动轨迹”作为基础,试图从近距离展示出表演者的剧烈度。在“体迹监视”中,艺术家使用官方的监控摄像头,对特定场所占据的空间进行持续的、不间断的凝视。作品曾获2009年CHOREOGRAPHIC CAPTURES大赛一等奖。


▲ 死之舞 Danse Macabre I 2009年 Pedro Pires佩德罗·佩雷兹,RobertLepage罗伯特·莱佩吉


在医院太平间,以死之舞探索身体在生死交界上诗意的可能。黑色的舞蹈呈现在医学实验室的四面墙内。尽管错觉完美的静止,尸身摇摆死亡之舞。这部短片获得TIFF颁发的最佳加拿大短片奖,Grand Prix国际短片赛大奖;同年还获得了Jutra最佳短片奖和Genie奖最佳短片。


▲ Dudro I 2011年 Dhanya Pilo 达尼亚·皮洛


达尼亚·皮洛希望通过创作激活那些久居城市的居民,激励他们不要向生活的惯性妥协。为了向孟买类的城市居民揭露长久生活在都市中所产生的幽闭恐惧症,艺术家说服参与者通过“地形”重新规划日常行走的路径,崭新的城市地图也赋予了城市居民新的可能性,让他们能够窥见那些存在着别样“生活形态”的空间,新的社交行为也由此被触发。


▲ 出入之间Between Entrance and Exit I2013年 Boris Paval Conen鲍里斯·帕沃尔·科南,Jiří Kylián吉里·季利安


《出入之间》是一部受到季利安本人青年时期情感经历影响的影片,地点发生在布拉格的一所公寓内,这也是季利安出生的地方。影片还受到了三个在捷克出生的人物的启发:弗兰兹·卡夫卡、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古斯塔夫·马勒。在制作这部片子的过程中,三位大师时常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他们的作品都致力于探讨人类存在的极端可能性,其中包含着人性中的矛盾情感以及无法表述的欲望,这些都构成了作品的创作线索。

 

▲ 和三奶奶跳舞 Dance with the third grandmotherI2015年 文慧 Wen Hui


《和三奶奶跳舞》谈的是遗忘和被遗忘。在我父辈生活的年代,回避家庭的过往,是想抛弃旧的历史阴影,努力远离麻烦和恐惧,但三奶奶选择的是记住,是担当,是做见证,是说出历史的真相。三奶奶84岁,精力充沛,记忆和思维仍然非常敏捷。在被大山包围的村子里、院子里、厨房里,我们的身体交织在一起,她把记忆里保存着的最重要、最惊人的历史细节讲给我听,我看到宏大的国家政治运动如何收缩到一个曾经的农村女孩身上,从三奶奶的命运回看我们今天自身的困境,历史像皮肤一样被一层层撕开。

 

▲ 捌EIGHTI 2015年 刘亚囡LiuYanan, 殷漪Yin Yi, 范石三Fan Shisan


《捌》是以建筑、舞蹈、声音为创作核心的影像声音装置。该作品包括8屏影像和16轨声道。空间的不断扩张、压缩、更新是现代城市的发展根基性特征。在本作品中艺术家选择了更新后的生产性空间作为艺术的发生场所。身体/建筑/声音互为参考,互为反射。过去与现在、工业与日常、身体与建筑、视觉与听觉之间的张力在现场的空间再造中被构建起来。


▲ 舞蹈共和Republic of danceI 2016年 小珂与子涵Xiao Ke × Zi Han


一个关于中国广场舞的短纪录片。小珂×子涵在剧场作品《舞蹈共和》的创作调研中,围绕两位广场舞者孙昌芳与冯慧金以及她们的生活和舞蹈环境纪录并剪辑。


▲  参展作品 UMBA

▲  参展作品 There is a Shipwreck in my bones

▲  参展作品1001lights

▲  参展作品 Amauros

▲  参展作品 Another

▲  参展作品 Betwixt and Between

▲  参展作品 Body without a brain

▲  参展作品 Brief Candle

▲  参展作品 Descent


▲  参展作品 Edifice

▲  参展作品 Goldfish

▲  参展作品 GONE

▲  参展作品 Keeping Time

▲  参展作品 Lay me Low

▲  参展作品 majnoun

▲  参展作品 SPACE NOTHING MORE

▲  参展作品 The Art of Defining Me

▲  参展作品 Stair


团队信息

 

策展人简介:


蔡昀庭从事舞蹈影像创作,作品曾于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匈牙利、比利时、爱尔兰、瑞典、保加利亚、南非、土耳其、印度、俄国、巴西、美国、澳洲以及北京、广州、台北、香港、澳门等地展出。作品《非彼非此》于2015年德国柏林POOL国际舞蹈电影节获奖。蔡昀庭也策划国际舞蹈影像展览。2013年参与美国舞蹈节国际编舞者驻村计划。

 

学术顾问简介:


加布里埃尔·布兰德施泰特(Gabriele Brandstetter),德国文学和舞蹈学学者,柏林自由大学戏剧学院教授,曾客座于东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研究领域:当代舞蹈与表演、18世纪至今的舞蹈历史和美学、历史先锋的艺术理论、浪漫派文学。所获奖项:瓦尔堡基金会奖(1996)、莱布尼茨奖(2004)、联邦十字勋章(2011)。主要著作: 《舞蹈—阅读:历史先锋的身体图像与空间样式》、《跳跃的图像:媒体转换中的舞蹈、剧场和运动》、《舞蹈学方法:针对皮娜鲍什“春之祭”的模式分析》(合著),《浪漫派的知识诗学:1800年前后的艺术与科学》(合著)等。

 

萨拉·默勒(Sarah Möller)是一名媒介科学家,她先后在魏玛包豪斯大学、法国里昂第二大学以及德国波茨坦大学学习。她以一篇探讨电影舞蹈技术的论文获得了她的最终学位,论文详尽研究了1960至1980年间纽约后现代舞蹈领域的艺术家所创作的舞蹈电影。从2014年起,她为柏林自由大学的加布里埃尔·布兰德施泰特教授担任研究助理。2012年,她开始筹划柏林国际舞蹈电影节(POOL TanzFilmFestival),设立于柏林的舞蹈剧场DOCK 11。作为这项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之一,她受到国际范围的广泛邀请,邀请她策划舞蹈电影活动并交流相关专业知识。

 

展览信息

 

▲ 展览海报


就地起舞 : 日常空间中的舞与影

OnSite Impromptus: Dance and Moving Images in Daily Space


地址:明当代美术馆|上海市静安区永和东路436号

开幕时间:2017年6月17日15:00-19:30

开幕讲座:《舞蹈影像:精心编排的人类行为》

讲座时间:2017年6月17日15:00-16:30

主讲人:鲍里斯•帕沃尔•科南

开幕表演:小珂x子涵:舞蹈剧场《DanceDeco Co》

表演时间:2017年6月17日18:00-19:30 

展期:2017年6月17日-2017年8月20日


主办:明园集团上海明当代美术馆

出品人: 李松坚、凌菲菲

学术顾问:加布里埃尔·布兰德施泰特(Gabriele Brandstetter)、萨拉·默勒(Sarah Möller)

策展人:蔡昀庭

 

参展艺术家:

阿尔贝托·莫里拉尼、弗朗切斯科·卡布拉斯、阿库汉姆·汗(AlbertoMolinari, Francesco Cabras & Akram Khan),亚历克斯·帕琼(AlexPachon),安托万·马克(AntoineMarc),APOTROPIA,鲍里斯·帕沃尔·科南、吉里·季利安(Boris Paval Conen & JiříKylián),蔡昀庭,达尼亚·皮洛(DhanyaPilo),邓肯·麦克道尔(Duncan McDowall),法比恩·库佩斯(FabienCoupez),哈齐姆·贝拉巴(Hazem Berrabah),海伦娜·琼斯多蒂尔、维拉·索尔瓦多蒂尔(Helena Jonsdottir & VeraSölvadóttir),德玛克·卡拉苏(Irmak Karasu),丽莎·梅·托马斯(Lisa May Thomas),刘亚囡、殷漪、范石三(Liu Yanan & Yin Yi & Fan Shisan),马克·弗里曼、瑞安图(MarkFreeman & Rianto),玛琳·米拉尔、菲利普·索普尔(Marlene Millar &Philip Szporer),迈克尔·兰甘(MichaelLangan),迈克尔·帕姆、威利·多纳(MichaelPalm & Willi Dorner),妮可·塞勒(Nicole Seiler),尼科德姆·瓦奇乔斯基(NikodemWojciechowski),奥奈·卡尼(Oonagh Kearney),佩德罗·佩雷兹、罗伯特·莱佩吉(Pedro Pires & Robert Lepage),瑞恩·根佳纳(RainKencana),瑞妮·维里贝尔(René Vilbre),罗迪·辛普森(RoddySimpson)、赛塔·帕特尔、卡马拉·戴旺姆(SeetaPatel & Kamala Devam),雪莉·勒芙(Shelly love),史蒂夫·伍兹(SteveWoods),文慧,小珂×子涵


门票信息:

展览常票:现场购票40元;学生、儿童、60岁以上老人,持有效证件20元

McaM开放时间:星期二至星期日10:00-18:00   


(凤凰艺术 上海报道 责编/Sophie)

红色预警,高能来袭!

“凤凰艺术”的有盐君又来搞事情啦!

这是一个不无聊的群,

现在加入“有盐1001种生活”微信群,就可以:

随时抢到DIY、插花、陶艺、音乐、戏剧、亲子等活动优惠券和大红包哦!!

第一时间Get各种好玩又不贵的活动!!

扫有盐君二维码,带你入群哈!!


这么好的新展览 不点图去看看?



▲ 阿尔贝·帕尔马个展“远在天边,尽在眼前”


▲ 茹小凡“人类思考,上帝发笑”


▲ 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艺术展”


▲ 《诗Poem》

点击长按图片保存,识别二维码,关注“凤凰艺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