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NASA称SpaceX星链存在严重碰撞风险,要求限制其扩张|科研圈日报

科研圈 科研圈 2022-04-14
你可以单独订阅“科研圈日报”了——请点击上方 #科研圈日报 话题,点击右侧“订阅话题”按钮即可。“科研圈日报”主要关注科研圈与研究者个体、科研圈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点击 这里 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 航天安全


NASA 称 SpaceX 星链存在严重碰撞风险,要求限制其扩张


发射过程中的第一代星链卫星。图片来源:Steve Jurvetson/Flickr,CC-BY 2.0


SpaceNews 报道,美国电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2 月 8 日代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致信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要求就美国 SpaceX 公司规划的第二代星链(Starlink Gen 2)卫星星座的卫星数量问题进行协调和沟通。第二代星链规划中的近地轨道卫星约有 3 万颗,NASA 在信函中阐述了对星链负面影响的忧虑:星链将使近地轨道物体数量增加至 5 倍以上,其碰撞风险和近距离接触的影响对其他航天器不利;火箭路径内的过多卫星将致可用发射窗口减少;过多近地卫星为望远镜观测带来大量干扰,影响天文学研究,甚至阻碍行星防御任务对危地小行星的搜寻。同时,信函还质疑 SpaceX 声称的“100% 可靠的轨道控制”及“零碰撞风险”,指出单个卫星的避碰机动可能导致连锁反应,反而增加总体碰撞风险。信函要求 SpaceX 对此类情形进行风险分析。NASA 并未要求 FCC 取消对星链的许可,但要求就航天器数量问题进行多方协调和沟通。


现有的星链卫星曾多次靠近其他航天器引起碰撞风险。中国曾于 2021 年 12 月 3 日向联合国递交照会文件,报告星链卫星两次变轨接近中国空间站,中国空间站实施紧急避碰。SpaceX 及其 CEO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一直未对此作出回应。而根据新华社报道,美方上月否认了星链危及中国空间站的说法,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指出,联合国《外空条约》第九条规定,各缔约国探索和利用外空应以合作和互助为原则;缔约国在外空的一切活动,都应妥善照顾其他缔约国的同等利益。(SpaceNews,NTIA,UNOSAA,新华社)


相关阅读:

马斯克的星链威胁中国空间站安全,科技巨头送上天的卫星带来的麻烦越来越多



· 科学奖项


2022 年沃尔夫奖揭晓,11 位学者获奖


以色列时间 2 月 8 日,2022 年沃尔夫奖(Wolf Prize)正式揭晓,来自美国、德国、瑞典、加拿大和日本的 11 位学者获得数学、物理、化学、农业和建筑学领域 5 项大奖。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 George Lusztig 因“对表示论及相关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获得 2022 年沃尔夫数学奖。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University of Ottawa)教授 Paul Corkum、瑞典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教授 Anne L’Huillier、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MPIQO)教授 Ferenc Krausz 因“对超快激光科学和阿秒物理学的开创性贡献”,获得 2022 年沃尔夫物理学奖。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教授 Bonnie L. Bassler、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教授 Carolyn R. Bertozzi、以及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的 Benjamin F. Cravatt III 因“对理解细胞通讯化学和发明化学方法以研究碳水化合物、脂质和蛋白质在此类生物过程中的作用的开创性贡献”,获得 2022 年沃尔夫化学奖。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教授 Pamela C. Ronald 因“在水稻抗病性和环境适应性上的先驱研究”,获得 2022 年沃尔夫农业奖。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Elizabeth Diller 和日本建筑师,犬吠工作室创始人贝岛桃代和塚本由晴分别因“将建筑与艺术联系并在公共空间实践”和“在学术著作和建筑实践中强调民族特色和居住特点的重要性”,分获 2022 年沃尔夫建筑学奖。


沃尔夫奖由创立于以色列的沃尔夫基金会(Wolf Fundation)设立,于 1978 年起每年颁发一次,分别奖励数学、物理、化学、农业领域,及艺术领域中建筑、音乐、绘画、雕塑四大项目之一(每年轮换)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学者。沃尔夫物理和化学奖通常被认为是这些领域中仅次于诺贝尔奖的最负盛名的奖项之一,而沃尔夫数学奖则是与阿贝尔奖和菲尔兹奖并列的数学界最高奖项之一。(Wolf Fundation)



· 海外学界


美“癌症登月计划”设新目标:25 年内令癌症死亡人数减半


《自然》新闻Nature News)报道,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 2 月 2 日宣布了美国“癌症登月计划”(Cancer Moonshot Initiative)的更新,提出了在 25 年内将癌症死亡人数减少至少 50% 的新目标。美国国会将在 7 年内为其拨款 18 亿美元。


2016 年,时任副总统的拜登宣布“癌症登月计划”将仅用 5 年实现 10 年的研究。该计划目前正研究通过刺激免疫系统以对抗儿童癌症的疗法,并编制从癌前病变发展到癌症晚期的癌细胞 3D 图谱。目前尚不清楚更新后该计划的研究细节和优先顺序,但拜登在声明中提到了癌症早期诊断技术,mRNA 靶向肿瘤疫苗,及研究数据共享。有学者指出,目前的首要任务应是尽快实现数据共享,而不是让该计划变得更加复杂。(Nature News)



· 新冠药物


抗病毒药物组合可高效应对新冠


据 2 月 7 日《自然》(Nature上的一项研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研究人员发现,将核苷酸药物布喹那(brequinar)与瑞德西韦(remdesivir)或新冠口服药莫努匹拉韦(molnupiravir)结合使用,可抑制人类呼吸细胞和小鼠体内的新冠病毒,且药物组合使用比单独使用更有效。该研究负责人、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 Sara Cherry 称,确定抗病毒药物组合不仅有望提高药物效力,还能降低能耐药性风险。Cherry 的团队筛选了 18 000 种药物,确定了 122 种对新冠病毒具有抗病毒活性的药物,其中包括瑞德西韦和莫努匹拉韦等 16 种核苷类似物,以及宿主核苷生物合成抑制剂布喹那(brequinar)。他们假设布喹那与核苷类似物结合可协同产生更有效的抗病毒效果,在肺细胞和小鼠中测试的结果表明这些组合对多种新冠病毒毒株(包括德尔塔变种)非常有效。该团队目前正在针对奥密克戎进行药物测试,并将进行人体临床试验。(宾夕法尼亚大学)



· 宜居行星


发现比邻星的新行星,可能是离地球最近的宜居行星


《自然》新闻Nature News)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了比邻星(Proxima Centauri)的第三颗行星 Proxima Centauri d。比邻星是离太阳最近的恒星,这个新发现的行星位于其主星的宜居带内,比地球略小但质量不低于地球的 26%,意味着它可能有液态水海洋。研究者在智利的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Very Large Telescope)使用 ESPRESSO 光谱仪,在两年内对 Proxima Centauri d 的光谱进行了 100 多次观测。ESPRESSO 所处的环境压力和温度均恒定,这确保了多年观测结果的一致性的和可重复性。相关结果于 2 月 10 日发表在《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Astronomy & Astrophysics上。(Nature News)



· 疫情通报


2 月 10 日我国内地新增确诊病例 101 例,其中本土病例 56 例


根据国家卫健委官网通报,2 月 10 日 0—24 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 101 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 45 例(广东 15 例,上海 12 例,福建 10 例,浙江 3 例,广西 2 例,天津 1 例,山东 1 例,云南 1 例),含 10 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 6 例,浙江 2 例,广西 2 例);本土病例 56 例(广西 33 例,均在百色市;辽宁 22 例,其中葫芦岛市 21 例、沈阳市 1 例;贵州 1 例,在铜仁市);新增无症状感染者 66 例,其中境外输入 61 例,本土 5 例(辽宁 2 例,均在沈阳市;黑龙江 2 例,均在黑河市;江苏 1 例,在苏州市)。截至 2 月 10 日 24 时,我国内地累计报告确诊病例 106 764 例,累计死亡病例 4636 例。(国家卫健委)


编写:阮雪铭、周阳、李小星、郑歆原、董聿恒、武大可
编辑:武大可


▽ 精彩回顾 ▽


点个“在看”,及时获取最新学术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