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徽名师演讲惹怒全网:努力学习,是为了和外国人杂交?

书单君 书单 2023-03-01

 


有件事儿不吐不快。


2月19日,一条热搜炸了锅——

#讲座名师遭高中生抢话筒#


书单君第一反应:这同学是不是太不礼貌了?

直到看了事情经过才发现,实在是这位名师的话太过于颠覆三观。


#01

安徽名师说了啥?

-

考虑到有些人可能没怎么关注,先大概介绍一下事情经过。

2月18日,一个叫陈宏友的高校教授,在安徽庐江县一所中学做了一场“感恩和励志”的主题演讲。

演讲过程中,由于PPT出现故障无法播放,陈宏友便开始了一段即兴演讲,跟学生说起了自己“掏心窝子的话”。

这些“掏心窝子的话”,总体意思,就是告诉学生读书要有功利性。


虽然听起来有些刺耳,但客观上也在理,所以一开始还算正常。

但讲着讲着却变味儿了,紧接着就是一系列毁三观的话:

“金钱就是一切。”
“我们成绩好的人最好要找外国人结婚生子,因为这样可以让我们杂交出更好的基因。”
“如果你考上了安徽的好大学,你就可以任意挑选安徽的男人和女人,如果你考上了北京的好大学,你就可以挑选全中国的好男人和好女人,如果你考上了美国的好大学,你就可以挑选全世界的男人和女人......”

原本一场“感恩励志”的主题演讲,变成了这位教师“基因优良论”的舞台。


这让台下的一名学生忍无可忍,当场上台抢过话筒,冲台下喊道:

“他眼睛里面只有钱”
“学习就是为了钱,崇洋媚外”
“努力学习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为了和美国人杂交。”


男生的话引得台下同学疯狂鼓掌,事情被人拍下来发到网上,瞬间成了热议话题。

多数网友为抢麦同学点赞,同时也将矛头纷纷指向陈宏友,谴责他:

“这种人到底是怎么当上教授的?”

有人扒出了陈宏友的身份,发现他有一大堆头衔:研究员、专家、考官、导师……


更让人惊掉下巴的是,陈宏友自己承认,类似的讲座,他已经在全省举办过1000多场。

本次庐江中学聘请他的演讲费是2万,据此计算,陈宏友这些年光靠演讲,就挣了2000多万。

还有网友表示,他这些“基因论调”的演讲内容,已经不是第一次说了。



实在令人细思极恐。

事情曝光后,学校和当地政府很快发布了通报:

陈宏友已经被停课,取消头衔,安徽省教育厅正在对陈宏友调查处理中;
抢话筒学生很勇敢三观很正,不会处理;


至此,事情本身也算初步告一段落。

但就此事引发的相关讨论,却依然激烈。


#02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而读书”怎么了?

-

争论集中在两件事。

第一件,是许多人在这件事中,想到了自己以前上学时类似的演讲。

这类演讲,基本都是学校挂着类似“感恩”的主题,从校外高价聘请的名师,台上一番激昂动人的讲话,底下的学生和家长哇哇哭成一片。


书单君就有过几次这样的经历。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见证了一幕同学当着全校师生的面给家长磕头的情景。

就当时的情景而言,不哭都不好意思。

网友吐槽更多的,则是名师在“感动励志”之后,突然卖起了自己的书,现场签名,价格翻倍。


其实,让学生从小学会感恩,学校的初衷是好的。

但这种刻意煽情的感恩式讲座,是否真的有必要,换句话说,能给学生带来多少实际的效果?

也许并没什么人在意。

更何况,许多类似的主题讲座,早已变了味儿。

许多所谓的教授、名师,表面打着教育的口号,实际只为了扩大自己的名气,把它当作挣钱的舞台罢了。


第二件,是那些支持这位教授,反过来批评抢话筒学生的言论。

有说学生不礼貌,是“当代学生的服从教育没弄到位”的;


有自卑自贱,说黄种人基因就是不行的;


还有听到学生那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觉得学生是被集体主义洗脑,太年轻无知的。



书单君很费解,从什么时候开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话,开始被嘲笑了?

读书,是为了什么?

当然有它功利性的目的。读书可以让一个人找个好工作,挣更多钱。

还记得两年前刷爆热搜的中科院博士的致谢信吗?

信的主人黄国平,从一个买不起衣服和鞋子,夏天只能光着脚走路的穷孩子,依靠读书,不仅成了中国科学院的博士,还就职于国内一线互联网大厂人工智能实验室,年薪上百万。


他在信中写道: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

让一个穷孩子有了名,有了利,这就是读书带个人的实际功利。它真真实实地让许多人改变了贫穷的命运,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功利地读书,有错吗?

当然没有。

通过读书,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有问题吗?

当然没有。

距今整整100年前的1923年,鲁迅就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上的演讲里,公开肯定读书的功利性目的。


鲁迅说:“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钱这个字很难听,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们所非笑,但我总觉得人们的议论是不但昨天和今天,即使饭前和饭后,也往往有些差别。凡承认饭需钱买,而以说钱为卑鄙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里面怕总还有鱼肉没有消化完,须得饿他一天之后,再来听他发议论。”

为什么没有学生站起来抢鲁迅的话筒?

因为鲁迅只是说出了事实,而不是为了标榜的自己与众不同,刻意说什么“读书就是为了赚钱”。


#03

永远不要嘲笑

勇气和理想

-

读书当然也有它非功利性的目的。

1910年,12岁的周恩来到沈阳。

那时的沈阳,到处都是外国的租借地。伯父告诉周恩来,没事千万不要到租界去玩,万一惹出事儿来,没处说理。

周恩来问:“为什么?”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一口气,没再说话。

周恩来不懂,那明明是中国的土地啊,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他发誓一定要去看看。


有一次,他和同学约好进了租借地,正好看到一个中国妇女在街上哭。

原来,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开车撞死了,但租借地的中国警察非但不敢惩罚洋人,还反过来训斥她。

这件事给了周恩来很大触动,他第一次体会到了伯父那句“中华不振”的涵义。

后来有一天上课,老师给同学们提了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有人回答:“为明理而读书”
有人回答:“为做官而读书”
还有人回答:“为挣钱而读书”

轮到周恩来时,他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老师很惊讶,觉得这不像一个十三岁孩子说的话,以为自己听错了,所以又追问了一遍:“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只见周恩来再次坚定地说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老师听完连连赞叹:“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100多年后的今天,时代变了。我们再不用面临列强压迫,再不用为抵抗侵略而读书。

我们读书有了更多目的,为了找更好的工作,为了挣更多钱,为了对生命有更深的感悟。

但我们不能忘记:

正是因为曾经有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才让我们有了为挣钱而读书的条件。

正是因为曾经有人坚持了理想,才能我们有条件选择现实。

北大校友卢新宁有一段演讲特别有名:

“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

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

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


这是一个谈理想很奢侈的年代。

十年寒窗,找工作有时不如一点儿人脉关系更有用;整日奔波,不过为了一日三餐,柴米油盐的基本生活。

所以,作为普通人,我们有理由选择沉默,有理由活得功利一点。

但是,请不要嘲笑勇气和理想。

正如网友所说:

“你可以躲在角落里沉默,但是不要诋毁和嘲笑比你勇敢的人,因为他们争取到的光明,也许会照耀到你。”

“中年人你可以被生活磨平棱角,但绝不要去嘲讽年轻人的一腔热血和孤勇,这是一个民族的希望。”


 -END-

撰稿:笔下长青

主编:左页

图片来源:《觉醒年代》、编辑部供图

部分来源于网络


■ 精选阅读 



■ 重要通知 

大家好,我是书单君。
为了您可以更好地接收我们的文章推送,星标的事情就拜托大家了!
您也可以点击这里查看详细操作方法~
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