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浅谈地铁公司的检查工作:不应被形式主义绑架

网友投稿 地铁的真相 2024-04-03

此前,拜读了一篇平台《除了年终奖,地铁公司年底还有哪些福利?》,其中一条高赞评论引起了本人注意。


评论截图


元旦过后就是春节,在春运来临之际,地铁公司自上而下的安全检查工作必不可少。然而随着地铁的发展,管理组对地铁一线的安全检查工作似乎也变了味。


形式化严重、目的性强烈、考核一定有、错误在基层……各种古怪乱象随处可见。的确,对于安全检查一定要做到一丝不苟,国内外的地铁事故案例,大多数都是人为原因所致。


对于安全检查应该怎么做?是一件值得行业永远思考的问题。而作为地铁一线员工,今天我只谈问题,不谈方法,希望同行多多指正,不吝赐教。



花式检查

是进口生产还是表面功夫?


地铁安全检查工作是维护员工权益和保障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行业内的安全检查方面存在形式主义,某些检查组为了检查而检查、为了形式而检查、为了考核而检查的现象大行其道。


其中还生长出了许多奇葩检查手段,这里简单列举一二个。



地铁花式检查手段


“祖传艺能”——抽问

抽问是检查组的最传统手段了,例如到基层,对员工进行一些列抽问,从公司有什么规章制度、发了什么文件、近期有什么案例、从中学到了什么……一套连招下来,总会难倒几个人。


“奇袭”——地毯式检查

除了抽问,还有检查组的地毯式检查。例如到基层办公区(车站、列车、场段)进行排查,卫生有没有做好、内务整齐规范否、有没有吸烟、消防器材是否安全等。

的确,抽问和地毯式检查或许还算分内事,作为一线人员大多数也认可该两种手段,但后面的方法就不敢苟同了。


“防火防盗防内部”——抽查监控

在地铁检查形式里,调取监控录像也是一套妙计。例如在监控上看员工有没有打瞌睡、员工服务标准知否达标、员工有没有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地铁员工的确有一套标准化服务流程,但地铁员工也是活生生的人。抽查监控的形式往往带有断章取义的味道,例如员工打个哈欠、员工感冒打个喷嚏、员工瘙痒挠一挠等偶然情况被查到,这样的情况能否保证绝对没有“冤案”呢?


“黑科技应用”——便携式监控

据了解,个别公司还发明了一套全新检查形式。即在员工身上佩戴类似“执法仪”的设备,可以全程记录员工工作情况。如果员工上厕所需要摘下,还要提前报备。


“钓鱼执法”——伪装搭话

还有一种检查手段是,检查人员乔装成乘客,向一线员工问东问西,最后抓住漏洞,死缠烂打型。

去年,某地铁就疑似爆出有检查组检查某员工戴表,拍摄到手表为电子表,给员工扣上了上班期间“玩电子设备”的帽子。

相关链接↓↓↓



检查工作

有形更要有质


花式检查工作是方便了执法,还是方便了检查?如何保证员工能持续高质量工作,让检查既有效率,又人性化、接地气,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地铁公司安全检查工作或受形式主义影响。一些公司管理层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完美,安全检查工作成为了一项繁琐的指标考核任务,而非真正关注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工作环境。形式主义导致了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的距离,使得真正的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在公司安全检查中,个别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忽视员工的实际工作的开展。只关注形式和指标,对于安全问题往往漠不关心。这种虚伪的面孔在事故发生后更加明显,对员工的不负责任行为将最终导致恶劣后果。


检查工作有形,更要有质!




写在最后


公司安全检查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而应真正关注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工作环境。我们呼吁公司管理层深入反思,消除形式主义和责任逃避的现象,为员工创造更安全的工作环境。


同时,员工也应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积极参与安全检查,共同努力构建一个真正关心员工安全的地铁行业。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地铁安全检查与生产工作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今日话题

2024  说一说

你家地铁公司,有哪些值得分享的检查手段?



支持地铁检查请点【赞】

不支持的点【在看】




推荐阅读

抱怨地铁公司不好的人,听听这10句话


这家地铁没发补贴?被网友骂上热搜


两位领导同日被查!释放了哪些信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