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还是要对话、要见面、要向前一步

问题青年 青年志Youthology 2022-01-04

又是年终了。去年此时,大家渴望获得「解释」,那是刚刚经历剧变之后的本能反应:疫情带来的中断与隔离,激发了原本已经出现的经济低迷,就业与学业压力加剧、社交媒体中的割裂与戾气更甚。那时大家迫切地发问,“这是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
 
今年此时,谈及2021的改变,大家仿佛变得平静了——
“我学会了接受生活的不可控。”
“我总是选择做最安全的事。”
“让自己的心情保持平静。没有特别强的情绪,这就是最可喜的成长。”
 
然而,在奋力维持的“安全”和“平静”背后却潜藏着恐惧。恐惧失败,连看上去比自己优秀的人都自称“废物”和“垃圾”,让人后脊发凉。恐惧虚无,寝室夜谈最怕有人提起真不知为什么还活着不去死的话题,谁知道为什么啊。恐惧下一秒就陷入情绪的深渊,在城市街道走走,或是寺庙里静静坐着,都只能换得一时的心安。
 
我们如何在这个时代给自己找到一个安心的角落,放下恐惧,获得安宁?
 
今天,“不确定”不再意味着“可能性”,而是意味着风险和麻烦。越来越多人选择「封闭和退守」。考公进体制内方可“上岸”;公共讨论中圈地自萌,对“异己”关闭好奇心和同理心;幸运者退出系统,按图索骥打卡“想往的生活”。
 
然而,「问题青年」景仰另一种状态。不臣服于局限的现实与功利的目的,以开放真诚的态度,探究、行动、建设、表达、想象。在集体向后退缩的时代,他们或许只是不合时宜坚守了好奇心和善意,看起来却成了鲜明的向前一步。
 
我们本能地想接近这些人,想和他们聊聊我们这个时代的「安顿之道」。为此,我们发起了「问题青年」年度策划,将于1月2日 - 1月22日,在深圳/成都/上海/北京,举办系列对谈活动。
 
作为年度发问与探寻,我们关心的问题是:
 
  • 在现实被简化与割裂的今天,我们如何接纳复杂?
  • 越来越孤独的人们,如何建立持久而有温度的共同体?
  • 当生活的意义被吞噬,我们如何用想象力与创造力突围?


 

01 
在现实被简化与割裂的今天,
我们如何接纳复杂?

 
今天,我们不缺乏观点和立场,然而冷静的观察与思考却变得稀缺。撕裂感与戾气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越发紧张的交流环境将共同体分割成了一个个对立的阵营。
 
理性的讨论空间越来越狭窄,一句稍有不慎的话就可能激起万丈波澜。数月前,张文宏医生因为一句“与病毒共存”遭到大量攻击,攻击他是“西方利益代言人”,并迅速指控和举报其论文涉嫌抄袭。
 
这样的争端在过去的一年中从不少见,不论是杨笠代言因特尔,西安地铁保安强拽女乘客,还是奥运期间古川雄辉、伊藤美诚被围攻,我们都发现,在诸如性别、国家、阶层乃至更为广泛的领域,舆论空间也越来越频繁地自动分为两个阵营,敌人/友军的认知框架空前地受到欢迎,极化言论也已自然地融入了日常的语言。
 
民族主义与道德谴责相绑定,两者勾连的组合拳并不罕见,成为如今戾气四溢的网络环境的最佳推手。不论是针对奥运冠军杨倩曾经晒照 AJ 的“跪族女孩滚出中国”,在豆瓣掀起针对日本电影的“一星运动”,还是清华大学校长因为给新生送《老人与海》而被批“屁股歪”,只要和异国元素沾上联系,就能激起大量的仇恨和声浪。
 
这种现象出现的频次越来越高,只要“非我族类”,便“虽远必诛”,甚至成为了普通网民的思维惯性。譬如,针对性别议题,有人替女性发声,就是制造性别对立的“女权婊”;有人替男性发声,就是得了“男权癌”。这种对立不允许异类的声音出现,否则就会被举报、取消、踢出群聊,处于中间的、中小型的可能性也都被掩盖了。
 
但这种极端的关系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形成的。学者许纪霖曾经表示,“最好的时代是早期的BBS时代,那时候公众在世纪沙龙、关天茶舍上,能自由地、平等地讨论问题,哪怕立场是冲突的,但彼此是说理的。”
 
如今,在以获得“注意力”为目的互联网环境之下,人们只会倾向于简化、戏剧化、情绪化的叙事,创造力被规训,发声变得极端,反而远离了复杂与真实的细节。人们通过否定别人来确认自己,让愤怒的情绪有地方发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一度丧失。
 
粗暴挪用的概念和解释体系成为新的“教条”,阻碍了对现实的感知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审慎实践。诸如“带节奏”、“歪屁股”、“夹带私货”这样的词汇在互联网讨论中屡试不爽。这些用语快速、简短、有效,帮我们剥去了审慎思考的能力,像一套标准的答题模版,只要掌握了公式,怎么套都不会出错。
 
最终,尽管我们渴望一个善意的世界,却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冷漠了。我们还能更好地在一起吗?在公共讨论中,如何避免暴力,又如何进行有效的讨论?我们如何更理性地认识和关心我们所处的世界和我们自身的处境?
 
在本次年度策划中,我们将与学者和媒体人聊聊,在现实被简化与割裂的今天,我们如何接纳复杂?

工作坊:「日常」可否作为材料,抵抗速度?(深圳)
—— 嘉宾:青年学者袁长庚,《打边炉》主编钟刚

通过看见并呈现「具体的人」,可以对抗标签化的“多元”吗?(上海)
—— 嘉宾:「当下频道」创始人 Lucia,主创大鱼

已经这么难了,我们为什么不放过自己,还要坚持反思?(北京)
—— 嘉宾: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女性学者访谈系列」策划人青青子,青年志主编李颐

从城市治理到都市文化,上海是国内城市的天花板吗?(上海)
——嘉宾:社会学学者孙哲,媒体人、「不合时宜」主播孟常
 
*具体活动时间地点和参与方式见文末海报*
 
©《浪潮》


02
越来越孤独的人们,
如何建立持久而有温度的共同体?

 
今天,个体之间的冷漠关系绝不仅停留在虚拟空间中,它同时也在浸染着我们的现实生活。
 
就像三月初,“导盲犬排泄事件"曾在网络上引发了大规模的争议。居住在上海某小区、双目失明的刘阿姨日常生活需要导盲犬的协助,但因导盲犬排泄造成的异味引发小区居民多次投诉,刘阿姨因此频繁被要求更换遛狗地点,甚至在过程中不慎摔倒。很多人在听闻此事之后,一边对刘阿姨的遭遇报以同情,一边强烈谴责小区居民的冷血与漠然。
 
在谴责的同时,我们能否想一想这种“冷漠”的现状是否只是一种“偶然”?如果将相似的情景切换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种“冷漠”可能会变成:因为邻居装修噪音报警,因为地铁上孩子哭闹引发争吵……

在这些并不陌生的场景中,沟通机制失效,寻求某种“强制性”力量维护自身权益,成了一种更高效更彻底的方式。但同时,这种通过忽略具体境况去解决问题的捷径,也让人情淡漠的现状进一步加速,为人与人之间又增添一堵围墙。
 
在前现代社会,共同体是一种命运,而如今,它是一种选择和理想。如鲍曼所说,人们对于“共同体”的热情的回归,几乎是对现代社会加速原子化、以及不确定性的一种必然反应。在社会趋于原子化的特征之外,城市也演变成为了陌生人的社会,人们对于彼此熟视无睹、漠不关心,这提供了一种自由,但同时也意味着情感的疏离与冷漠。
 
鲍曼也曾犀利地指出,在网络上你的所有人际关系归属于你,因为你可以随时通过删除/拉黑将它们斩断,这不同于现实世界——在现实世界中,社群并不归属于你,相反,你归属于社群。今天,我们每个人都要很努力,才能「归属于」什么,否则不过是“保持联系的独行者 (Loners constantly in touch)”。
 
虚拟世界对于现实生活的侵蚀,使我们重塑了自身的社交规则和社交期待,而人与人的联结变成了一件“投入产出比”过低的事情。我们似乎不需要借助他人的帮助与支持,也能过上理想的生活,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在今天,互相依存与共同体式的生活对于我们而言还存在怎样的意义?
 
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曾指出,社会是一种暂时和表面的共同生活,是基于契约关系和法理存在的。而“共同体”则是基于血缘、亲缘、地缘,共同精神与伦理价值的,持久和真正的共同生活。在精神匮乏、割裂感加剧的当下,“独善其身”的生存法则并不能改善我们的处境,如何与他人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如何更好地在一起生活,才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真正挑战。
 
或许,我们可以尝试重新看待和编织自己的熟人关系,无论是街道邻居还是家人朋友,超越功利,去相信来自“关系”中的可能性,重新认识自己生活的角落,都是对于抵抗个体孤独感的一种尝试。
 
我们将与社区营造者和社群组织者聊聊,在现实世界中越来越孤独的人们,如何在一起,建立持久而有温度的共同体?

我们如何在社区实践中找寻共同体与意义感?(成都)
——嘉宾:社区策展人胡燕子,「海浪公社」主理人祝贺,「一介」主理人张唐

女性围炉:我们为什么需要更多女性走进与拥抱社群?(成都)
——嘉宾:「相当女子」主理人小毛,「暴女派对」Zebra

「新华路」社区:我们可否打破同温层,建立持久而有温度的邻里关系?(上海)
——嘉宾:「大鱼营造」金静,「闲下来合作社」西瓜
 
*具体活动时间地点和参与方式见文末海报*
 
©《超市夜未眠》



03
当生活的意义逐渐被吞噬,
我们如何用想象力与创造力突围?

 
2021年似乎还带有2020年灰暗的影子,身边的很多朋友都曾表示过对于未来的焦虑,似乎关于个体的可能性也越缩越小,“不安”与“迷茫”成为了一种弥散在日常中的心理状态。
 
一方面是“安全感”的缺失,不断进步的时代叙事被打破。
 
回顾这一年,关于工作和职业的动荡已经足够使人不安。先是年中之时,行业的突然取缔,像是在一夜之间大厦倾塌;后是年末之际,大厂裁员的消息不断涌来。失业的风险像是一颗随时会引爆的炸弹,悬浮在每个人的头顶,即便是在浪潮过后得以保全的人,也难以再用旁观者的眼光看待身边发生的种种突变。能否安身立命,何以安身立命,在当下变成了所有人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
 
另一方面是对于“意义感”的迷茫。工作的意义缩化为了“打工”、“搞钱”,“普通学”逐渐代替了兴盛已久的成功学,“躺平”一词成为了热议的话题。我们越来越难于相信自身的可能性,“按部就班”变成了最为稳妥的答案,不断退守、成为工具的人们只能在狭小的空间中捍卫着自己最后的“小世界”。
 
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感逐渐被吞噬,我们又将目光转向消费主义,仿佛通过一次次的购买行为就能打造出“良好生活”的形状。然而,消费主义一次又一次刺激人们不断膨胀的物质欲望,我们却在一次又一次的消费之后非但没有获得“满足”,反而感到更加“空虚”和“匮乏”。通过消费与购买,我们并不能解决自己真正的问题与需求,也无法拼接出一块有关人生意义的完整版图。
 
在《虚无时代》一书中,作者彼得·沃森描述了宗教信仰崩塌后的西方世界,人类不断追求意义和满足的历程。学者林垚曾在对此书的讨论会上发表过这样的观点:“经济发展有上行和下行期,个人能够获得的时代机遇有多有少,在社会越来越紧张、内卷,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人生意义匮乏的问题会反复出现。”进步叙事坍塌之后,“如何寻找人生意义感”或许是我们这一代人,穷极一生需要面对的命题。
 
那么,当“安全”、“稳定”与“丰盈”变成了美好的愿望,我们如何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时代?如何学会与习以为常的不安全感共存?又该如何在这动荡的时代重新夺回关于自己人生的主体性?
 
或许,看到消费文化外的生活,是我们能最先迈出的一小步。这并不是简单地意味着对“消费”的抵制,而是我们能否保持自身的好奇心,打开想象力,是否还相信创造?是否更深层次的安顿就寄居于创作之中?

创作者们似乎总能从创作的过程中找寻到生命的主轴线,不断深化对于世界和自身的理解。而创作,对于被囿于工作和生活的我们而言,是否也是可以企及的行动与自我修炼?
 
我们将与不同领域的创作者聊聊,想象力如何突围,在打开新视域的过程中,个体是否获得安顿?

在深圳,炼成一条自我的“减速带”(深圳)
嘉宾:艺术家李燎

路过眼睛,搭讪内心,然后「张口说」(上海)
嘉宾:脱口秀创作者童漠男、说唱诗人小老虎

幻想入侵现实,在接受变化、接纳未来的过程中安顿下来 (北京)
嘉宾:科幻作家双翅目、猫爪君
 
*具体活动时间地点和参与方式见文末海报*
 
©《心房客》

线下活动的想法因疫情的反复而显得冒险,然而我们渴望面对面的、有温度的链接。因此,选择了参与者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的线下沙龙。为了让更多人能够参与,也会线上直播。直播信息请关注公众号更新。



「问题青年」年度系列对谈
觅地而栖:找个时代的角落安顿自己

/ 购票方式 /

4座城市,10场对谈
每一场对谈可以单独报名
购票请戳下方
微店二维码微店小程序
点击「阅读原文」

深圳场(1月2日)现已开票
如果你能来到线下,欢迎购票
我们将会同步进行微信视频号直播

其他场次即将上线,
谨请关注后续专场活动推文


                

深圳场                                 成都场


               

上海场                                北京场



/ 直播参与方式 /
搜索「青年志Youthology」微信视频号,观看直播



本篇文章参考资料:[1] 共同体与社会,斐迪南·滕尼斯,商务印书馆,2019[2] 虚无时代:上帝死后我们如何生活,彼得·沃森,上海译文出版社,2021[3] 从《虚无时代》看人生意义:物质文化、社会结构发展到一定程度,精神危机就会出现,界面文化,2021[4] 爱身边的人,比爱远方的人困难得多,李厚辰,看理想,2021[5] 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 为我们点亮星标⭐️




 青年志 Youthology .
青年的发问与探寻


点个“在看”,关注我们,设为星标
业务联系:open@chinayouthology.com
投稿联系:tougao@chinayouthology.com
招聘联系:hr@chinayouthology.com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