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罗泽润:会展人才流失谁之过?

2017-11-08 罗泽润 会议圈

作者简介:

罗泽润

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硕士

CCBTF-MICE青年才俊培训学校讲师

 

每当想到这个话题,心里就很沉重,作者不是一个教育工作者,而是一个从学生到职场多年以来都与酒店、旅游、会展打交道的一个亲历者。最近,一直在听到一些会展企业老总说到,年底了,人员流失厉害,特别是很多从业人员转行,一些高校也有过统计,真正在5年后留在会展行业或者与这个行业有关的(包括甲方公司的市场部等)不过10%,使得一些会展企业HR开始关注其他专业的学生,增加了人工培训成本。

那么,这个流失,是高校还是企业的原因的呢?作者认为,80%来自企业,20%来自高校,这么说一点不为过,原因我们慢慢聊。那么我们先说一下高校的20%,两点原因:一、大类不分;二、课程老旧。

一、大类不分

所谓大类不分,是指在教学环节无区分、无偏重,我们常说的会展行业,其实会议、展览本身可再细分,很多院校师生入职会议服务公司后短时间无法适应,原因就是在教学环节偏重展览,会议服务、奖励旅游理论知识不足。

二、课程老旧

作者查阅了一下上海市教委网站,发现在沪高职院校中,很多院校开设了会展、旅游管理等相关专业,但一些院校专业课程设置千篇一律,无法与社会需求同步,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果没有一点自主学习的习惯及能力,将很难适应市场需要,何来所宣称的复合型人才呢?难道就是让他们考一些长期都用不上的证书吗?当然外语证书还是很重要的。当然也有一些本科类院校,适用市场需要,不断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其实,会展、旅游等专业是一个需要复合学科体系搭建的专业,专业内的学生不仅要了解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对于一些诸如广告、法律、财务等基础性课程也应该加以了解,作者曾不止一次在不同场合与部分院校师生见面时提到建议在校学生能够涉猎广泛的学科知识,为今后的工作做好准备。作者还需要提到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与旅游学院,特别是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中德合作),就非常值得借鉴,篇幅关系不多做介绍。

接下来,我们要谈一谈来自企业了,为什么企业占大头,很简单,企业作为社会责任的履行重要主题,在某些环节上需要发挥作用,特别是人才要为我所用,企业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作者认为,企业应该认真做好校企合作这篇文章,不能流于形式。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问问现在这些校企合作单位,单位负责人有多少次进入校园讲课?估计并不多,那这种校企合作,对于院校、对于企业来说只是摆设而已,或者说是“形象工程”。几点建议给到企业、院校:

1、校企合作追求务实;

校企合作的本质是为了搭建平台,为学生能够尽快融入市场需要做好准备,说白了学生就是商品,供需双方需要配合,建议校企合作能够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平台,校企合作并非终身制,不是走噱。

2、授课内容务实合作;

企业负责人、行业领军人物,建议结合自身实际,与高校老师一起合作授课,将新趋势、新环境、新案例能够分享给院校师生,让他们了解行业动向,HR只负责校园宣讲(人才招聘类),对于授课人员进行打分制,使得能够提升各方教学水平。

3、企业多主动;

企业主动的同时,不要将企业利益、商誉等挂钩考虑,与院校的合作少一点商业色彩,让院校师生正在能够静下来学一点东西。当然,不要将实习生当实习生,否则企业的商誉也会下降。

       曾有朋友说,现在的90后、00后的想法已经和60后、70后、80后(不含85后,不是作者刻意划线)脱节,但如果企业不能早一步了解他们,那么被淘汰的不是这些90后、00后,而是企业本身。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针对任何单位及个人,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推荐:

第三届会展业未来领袖论坛

2018中国会议与商务旅行论坛暨交易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