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犬校问答:媒体类 App 采用哪种形式展现专栏更好?

2018-02-26 黄埔犬校私密社区 产品犬舍

提问:类似好奇心日报这种媒体,有两种结构:

一是在文章 timeline 中间会穿插一些形式不一样的运营话题或者专栏

二是单纯的 timeline,专栏话题放在另外的 tab下面

对于用户来说哪种会提高单次的使用时长更长?


cicada:

我手上没有数据,从观察各个 APP 的演变来看,前者更佳。

行业大趋势是刷刷刷,无限地刷下去。切换 tab 会打断这个交互流,打断之后是否还能延续,取决于切换 tab 的用户动机——如果是看朋友圈这种清晰有力的动机,就能延续下去。

如果是看另一种形态的内容话题,本质上和刷首页的场景一致,只是内容风格不同,则无法保证用户行为的延续性,很可能切换 tab 之后,刷着刷着就没得看了,这时再切一个 tab 接着看……不,用户可能就此退出应用了。

所以,切换 tab 应该是与首页场景有较大差异的需求,而不是首页场景的细分。纯粹谈产品逻辑大概是这样的。




戈弋:

我在两家科技媒体任职过,也问过业内不少朋友垂直媒体客户端的问题。

其实所有垂直媒体的独立客户端,尤其是新媒体的 app 面对头条这样的聚合阅读器的时候是没有什么反抗能力的,甚至门户也是,所以你看头条怎么做,那应该基本上是最优解。头条现在往 timeline 里面插问答,插视频都是没有什么违和感的,而垂直媒体的 app 客户端,其中往往会包含许多的无奈成分,并不是说那样做是因为合理,况且好奇心日报 app 的设计是外包的。。。。。

是否分 tab,这个其实是取决于媒体本身业务节奏的,比如大部分专题类的东西是不会分 tab 的,因为专题更新的慢,占一个位置又何必,但是如果这个媒体有「短趣」、「快讯」类型的内容,基本上是会分 tab 或者只给一个入口的,否则把核心内容刷屏刷没了岂不是搞笑了。

如果有和普通阅读完全不同的业务,比如付费阅读,会员,基本上也是会分 tab 的,




cicada:

@戈弋 说的也是一种合理情况,分 tab 的目的不是为了让用户跳来跳去地浏览,而是用 tab 突出那些能建立媒体品牌的特色内容。纯粹浏览的话,还是刷首页爽快。




qiaoxiaodu:

还有一种 mono 的结构,每天只更新有限内容,想养成一种不要错过用户会经常来看的习惯,但个人以为这种结构自嗨的成分居多,媒体应该不敢这么弄




戈弋:

@qiaoxiaodu 其实 mono 前几个版本更加无厘头,回溯一下你会发现这个版本正常多了。。。而且媒体不这么弄的原因其实不是不敢,是没有那么多内容,垂直的媒体,保证不了稳定产出,每天都在纠结明天微信头条放什么




qiaoxiaodu:

我在想到底几个信息单元内容间隔插一个栏目会比较好。像文章这种体量的一屏有一个会比较好,但是视频这种大图占的地方大,信息阅读效率低的好像不适合隔一屏就中间插一个 ,但隔的多就又太远了要划好久。




Chxs:

想想 timeline 能和话题有关联的话,是最完美的吧。如果关联不大,猜测应该是前者好一些,用户不感兴趣可以继续浏览 timeline。后台主要看前几个话题是否能给用户共鸣了,如果不能的话,可能就 GG 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