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VIP读者服务|独家:巨头入局,VR未来将至?万字长文解读VR产业现状与机会-电话会议纪要

东西文娱 东西文娱 2022-06-11
前言
扫码添加服务号,可免费获取全文




本周VR 创业公司 Pico 发出内部全员信,从而证实了几天前外界传言的字节收购事件,而据悉收购价格达到90亿元,大幅高于此前报道的50亿元。不管最终收购价格如何,字节收购Pico确实让行业再度关注VR行业。
 
此前,在2016年前后的VR热潮后,VR在国内进入了一段低潮期。如今,随着“元宇宙”概念的盛行,字节收购Pico也确实引发了行业更多的想象。如何如何看待字节收购Pico可能给VR行业带来的影响?时隔五年,国内VR产业现状如何,相比海外具有哪些优劣势? VR产业还有哪些新的投资机会?本周,作为国内较早持续关注虚拟娱乐领域的机构,东西文娱|东西游戏发起了这次线上讨论,并邀请VR行业从业的代表性公司VeeR和虚拟人科技的两位创始人,一起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下为会议纪要全文,略有删减。付费设置仅为机制设定,本文并不以付费为目的,欢迎扫码添加东西文娱VIP读者服务号(见下方二维码),索要会议纪要全文。
 
【嘉宾背景】
 
陈婧姝:  VeeR是 2016年成立的,一直专注在精品VR内容的全球发行,从2019年开始,我们也开始自己去出品和孵化VR内容。我们的核心业务主要是三条线,一条是线上的全球VR内容平台,这个就是在各大VR头显里面都有VeeR VR app,观众可以在里面看到很多VR视频内容,第二条核心的线是从2019年开始在线下做的VR连锁影院零号空间,目前在国内有38家,主要开在商业综合体和文旅景区这样的一些场景里,第三我们自己还有VR内容的VR Studio,一直在持续的去孵化VR影视作品,也是多次入围了像威尼斯、戛纳这些国际电影节的VR环节。
 
倪志力:  杭州虚拟人科技是一家的比较年轻公司,去年3月份注册成立。但是我们公司在游戏和虚拟现实这一块的内容研发上有很多年的经验,我们从10年开始做PC端的游戏,后来又做了手机游戏,后面我们也做各种各样的VR内容,包括VR游戏的全球化与线上线下运营,做过VR家装编辑器,也做过VR教育平台,还有VR地产与智慧城市的一些项目。我自己很喜欢游戏,也十分看好VR技术方向,去年我们做过几十款VR游戏的发行业务,然后自己也测试了一些VR虚拟偶像的商业化路径,从去年9月份开始,我们正式立项做一款VR社交平台叫做《多边形世界》,现在DEMO已经完成,希望在这个新市场中做出一些代表性的产品。


东西文娱|东西游戏:产业分析师、技术专家

索要全文,可扫下方二维码

【问答部分】
 
Q:字节收购Pico,对国内VR产业会产生怎样的推动?
 
陈婧姝:我觉得自己说过肯定是对国内的VR行业是有一个正向的推动作用的。
 
首先,我觉得大厂的入局还是能吸引到不管是媒体还是资本的关注。
 
国内整个VR行业在2016年那一波热度之后,国内的资本和媒体对VR就没有那么关注了,实际上VR行业这几年一直都在稳步发展,特别像国外其实一直发展速度都还是挺快的,而且不管是像quest这样的产品,还是它上面越来越多的好内容,都有很多的突破,只是国内可能真的没太关注。
 
其实这也是一个很正常的新兴技术的发展曲线。任何新兴技术发展都会经历一开始出来的时候,大家对他过分的期待,然后跌入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幻觉破灭谷底期),就是说大家发现那个技术可能还没有达到我们想象中的水平,然后之后再慢慢的爬坡,实际上VR现在的阶段已经是过了这个谷底,进入到了一个开始在某些领域,比如说像C端的VR游戏,包括VR影视,开始找到自己的商业闭环,然后可以进入稳步增长的一个阶段。
 
我觉得这一次收购会让大家重新关注VR这个领域,这个可能对行业是一个比较大的推动。我觉得比较可预见的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由于字节收购Pico,其他的大厂可能也会开始更多的往VR这个布局去看,尤其是最近可能教育,影视娱乐游戏这些行业都比较受影响,大家也都需要去找新的增长点。
 
第二个,我觉得会有更多的内容开发者或者是产品技术开发者也会关注到这个领域。
 
可能会有更多从比如影视、游戏,娱乐或者产品这些行业流入到VR这个行业里面来的人才,我觉得这可能跟2016年那个时候会有一些趋同的趋势。但是跟2016年不太一样的是现在的VR跟2016年的VR相比,它的成熟度,无论是从技术和内容的本身,还是说在一些场景的应用层面,都已经不一样。所以也是希望这一波能带来一些更实实在在的增长,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大家都是期待比较高,但实际可能跟期待会离得比较远。
 
是目前来看字节收购Pico这个事情,我觉得会推动国内的加速发展,但是它能带来多大的量变再到质变这件事情,我觉得还是要看字节接下来在VR领域会持续投入多少。Facebook在收购Oculus了之后,他们持续投入了大量的研发精力在里面,他们有1万人以上的人在VR这个领域持续投入研发,包括他们也投入了非常大的资金去扶持VR内容的的创作者,VR游戏的工作室才达到了今天快速的增长。所以更本质的推动还是要看字节这样的巨头的公司,他能不能持续在VR内容这个进一步的研发上面的投入。
 
我觉得现在VR这个阶段的形态还不是下一代,可能还没有到iPhone4之于手机的那个阶段,它可能还是iPhone刚出来的那个阶段,所以它在不断的去做下一代人机交互方式的探索,而且这个我们目前判断应该就是未来2~3年可能就会发生。
 
最快一点的话,可能VR的下一代设备,就是几个关键点吧,一个是光学的方案,他们现在很多应该在做的是pancake的那个镜头的方案,而不是现在这个更厚的光学方案;可能交互方式,我们现在还是以手柄为基础的,更下一代的目前的一个共识可能还是基于手势输入,包括基于EMG(肌电图)手环,有可能还有就是面部的这种点球,都会用到这些才能把VR带到下一个阶段,让它能够更加的破圈,找到更多的场景,它在不断的投入这一块,可能Pico应该也在投入,但是字节接下来收购Pico之后会不会投入大量的研发,在这一块去把这个往前推,我觉得目前可能还是一个不太确定的一个状态。
 
倪志力:我赞同陈总的说法,确实是很大程度上会促进产业的发展,而且这个投资我觉得是非常明智,抓住了最好的标的和最好的时间点。因为2016年的情况是新技术出来,大家一窝蜂的上,但是没有进行过市场验证,现在的问题是像这款设备(Quest2)出来之后已经给这个设备做了新的市场定位,而且被市场认可。
 
其实因为我们自己做研发,我们也同步去测试了一些同类产品,国内国外的很多开发机拿来测试,确实我自己对Pico是非常认可的,在国内这个时间节点拿到这个标的是一个战略性的胜利吧。然后从其他的几个点来看,就是以后会怎么推动,字节本身已经有自己的一些硬件部门,据说有罗老师的手机团队,也有教育设备相关的团队,现在又收到国内最好的VR硬件设备,人才上也有苹果的工程师来帮忙做开发,应该是做过整体的铺排和思考。
 
从行业上的影响力来讲,对其他头部企业,也会有一些相应的刺激。从这种新的硬件与技术的角度来讲,其实关系还挺大的,会决定未来企业的路径与方向。个人觉得这次并购是互联网企业对计算机软硬件行业未来市场最有魄力的一次投资。
 
以往国内一般企业资本对于这种长期技术的支持十分有限,海外之所以VR到现在能够起来,也是因为15年FB并购oculus之后,后面又持续的追加投入研发, FB有超过万人,都在为VR方向产品做研发,每年持续的投入,已经投入了四五年,才做出这个产品(Quest2)。所以关于这种大型技术的突破和积累,其实是很需要一个公司来做一个决断的,而且这个也是未来比较根本性的一个需要吧,以及这个市场走到这个程度,我们再去不断的找外国的标的去海外投资,在未来都会有一定的局限。所以我觉得国内能够拿出这种产品来,拿出这种魄力来继续做,是很不容易的。可能未来腾讯、阿里都会考虑做自己的标的或者做自己的新的这种产品,然后像腾讯、网易、米哈游有这样的内容团队,它也会去考虑出内容产品,现在网易是有自己的发行平台,也大量的投资了海外的一些VR团队。
 
大部分的资金其实投到了了海外的一些团队里面,国内其实现在又是从零开始,我们在全球化的这个整个产业上来讲,还是处于竞争力非常弱的这个阶段,因为没有投入就没有积累就会导致现在落后,本来是同一起跑线开始,但是现在就又落下很多年。对于像资本这个层面来讲,VR是个新的市场,而且是未来非常大的一个计算机新兴市场,基本上而言是一个新的比较好的未来方向,就像电脑、手机刚出来一样。就像互联网刚出来的时候,国家一般还是会支持的,那留存的一些团队而言的话也是好事,可能也会像Facebook一样,会有大量的中小型的团队看到新的计算机互联网起来的方向,这是个人对整个国内的一些产业大概的思考吧。我们当然希望能够融入到这次新的计算机革命浪潮中去,国内在这些新技术领域肯定也会有更多的的投入,也能够有自己完整的一套虚拟现实产业链。
 
崔铭:收购这个行为确实带来了市场情绪的提升,但是回到产业层面,我们可能是从这么几个方面来看这次事件。
 
第一是从情绪上,这件事情无疑把市场的热度带起来了,包括阿里、爱奇艺这两天陆陆续续都有一些动作,但能出现从产业整个结构上去拉动整个市场的事件,可能会在下半年或者明年上半年,因为目前行业里还有其他公司在接触巨头,其中也包括从品牌到渠道再到供应链都很完整的公司。
 
回到Pico这件事的话,大家公开的信息也可以看到Pico基本上算是歌尔孵化的一个品牌,它选择的路线是做整机这样的解决方案,公司人员也比较精简,也是得到了歌尔很大的支持。

Pico+歌尔这么一个品牌+供应链的组合,Pico作为品牌的价值,我觉得大家可以自己去衡量。从形式上看,这样一个组合在国内相对比较稀缺,因为国内类似于Pico,这里不包括oppo ,小米,华为这种,就是指这种涉及到整机的创业公司,基本上都是死过一轮,活下来的本来已经很少了,基本都在依靠政府的扶持基金,或者地方政府的一些支持,或者一些政府的采购订单,但也有一些个别是靠海外的订单,但其实量都非常的有限。


那么从大的趋势上看,海外的订单未来会越来越向国内的头部的厂商聚集,本土的需求和量会有多少,这可能非常取决于政策的导向以及类似字节、腾讯、阿里、小米、oppo、华为还有爱奇艺这样的平台的投入,所以,客观上讲, Pico+歌尔这样的组合能带来多大效应,还需要后续去看,但开个一个很好的头是肯定的,而且这个组合也不只是vr还有ar增强现实在里面,所以只要方向上有持续健康的投入,对字节和歌尔还有Pico这个组合是利好。
 
第二个,从概念上,很多人对标Facebook+oculus这个组合,那么跳出VR这个概念,确实Pico+歌尔这个组合给国内元宇宙带来了一个硬件上的支撑,但最终能不能落实,还得看后续,因为这其中要弥补的地方太多了。
 

Q:国内的VR玩家有哪些,现状如何,以及具备怎样的优势?
 
陈婧姝:我因为可能接触的是就是to C的比较多,我主要讲to C的跟内容比较相关的吧。
 

微信扫一扫付费阅读本文

可试读35%

微信扫一扫付费阅读本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