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 | 快手短剧与二次元负责人薛苏:短剧是一个蓝海市场,商业模式的融合创新大有可为

东西文娱 东西文娱 2022-06-11




导 读

 

作为较早深耕短剧的短视频平台,快手从早期通过达人试水短剧,到目前已经规模化的“快手小剧场”逐步品牌化,快手短剧正处于加速发展期。

 

截至今年9月,在快手每天观看短剧的人数超过2.1亿,每天短剧的观看总时长超过3500万小时。快手短剧的创作者超过7万人,500万粉丝的作者超过220人,10万+粉丝的作者超过1万人。

 

在东西文娱“向阳 向上——微短剧价值生态与精品化发展研讨会”会议现场,快手短剧与二次元负责人薛苏进行了《快手短剧,探索内容新蓝海》的主题演讲,分享了他对于短剧的理解和发展方向判断。



在薛苏看来,整体而言,短剧目前还是一个蓝海市场,还有很多探索空间。短剧是可能给创作者带来新机会的场景。

 

根据东西文娱会前的调研,参会者对快手短剧的关切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短剧在快手平台生态中的战略位置。薛苏认为,从快手投入布局短剧的角度来说,短剧兼具短视频本身享有的红利、流量,同时剧的属性意味着心智,意味着能够建立品牌,它能够给快手带来新的用户增长,也能带来短视频和剧的双重商业可能。

 

二是快手平台采购短剧的标准,薛苏提到了三点原则。一是内容本身要有价值,可以在立意、叙事技巧上有新的探索;二是能够预判内容会在受众中取得较好反馈。薛苏表示:“我们确实会考虑受众偏好,但又不能完全迎合,要在创作者的表达和用户喜好之间寻找到平衡。“

 

此外,商业化也是快手所重视的,快手会帮助创作者们设计商业模式,对后续可能的商业化变现路径包括招商、流量等等给出建议。

 

基于快手短剧的现状特征,快手后续还将进行内容升级、合作升级、商业变现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在会上演讲以及会后采访中,薛苏都谈到了对题材的深入探索:主流的女性题材可以更深入,男性则是一个未被充分挖掘但空间很大的市场。因此在内容上,快手女性短剧会更加细分,尝试更多类型,并且挖掘男性市场。另外,在合作上,快手在考虑兼容包括版权IP方、影视出品公司等更多合作方。快手也将持续探索短剧商业模式的升级。

 

以下快手短剧与二次元负责人薛苏在东西文娱“向阳向上——微短剧价值生态与精品化发展研讨会”会议独家的主题演讲与分享。

 

点击视频了解现场独家访谈

 

主题演讲
 
非常高兴来到上海,这里有很多熟悉的朋友。快手短剧我对外讲的次数不多,第一次是在广州,第二次是在快手总部。
 
对于短剧,不同视角的划分可能有不同,我谈谈我的理解。
 
人类经历了很多媒体形态的演变,从最早的诗歌开始,慢慢有小说、戏剧、戏曲,再慢慢有电影、电视剧,再到现在短剧的出现。短剧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态,究竟有什么不同?我总结出三点:
 

1. 观众需求不同。观众通常在碎片化的时间段里消费短剧,但回过头很难想起具体的内容。如何在“短时间填补空白的需求”和“产生获得感的需求”中找到平衡,这是短剧制作者需要把握的。
 
2. 观影环境不同。在类似影院的强制观影环境下,人的注意力会更集中,容错率相对低。短剧继承了短视频“短”的特点,打破了容错率低的环境。
 
3. 创作方式不同。以上两者直接导致了如何解决高容错环境下的叙事以及边界,哪些地方该粗,哪些地方该精,是需要去探索的。
 
快手做短剧有什么优势?我们针对短剧的三点不同做了什么事情?
 

第一,超强的用户粘性。为什么快手适合做短剧?原因在于快手用户。
 
现在看来,快手的短剧不是有意为之,而是根植于快手短视频的土壤。在快手上,最早有大量普通用户拿手机拍摄自己的生活或者讲一个故事,一种新的叙事就已经产生了。当时还没有形成短剧的概念,这些被称为生活呈现或者段子,到后来也慢慢出现了剧情。
 
当这类内容越来越多时,我们就把它们组织起来,形成了快手短剧品类。所以说快手短剧是从快手平台的土壤中长出来的,在快手有非常广阔的欣赏短剧的土壤。
 
具体来说,在快手每天观看短剧的人数超过2亿,这是非常庞大的规模,基本涵盖了中国的各线城市和各社会阶层,相当于整个社会的万花筒。广泛的受众意味着更好的创作生态,创作者们可以创作各种题材类型。在快手每天短剧的观看总时长超过3500万小时,如此大的观影体量内蕴含着许多商业机会。
 
快手历来引以为豪的是良好的社区生态,短剧的社区生态用户关系显得更为紧密,用户针对剧情、达人形成了热烈的讨论,被我们称作是 “超强用户粘性”。
 
在快手这样的生态中,我们的创作者有非常好的土壤,从中生产出爆款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我们生产过许多优秀作品:《这个男主有点冷》收官时播放量超过10亿,成为短剧行业的知名IP;《重生小甜妻》目前正片播放量达5.2亿,也在站外比如豆瓣、小红书这类观影人群分布较多的平台上形成了讨论,也登上了微博热搜。
 
第二,健康的平台生态。“健康”意味着一种有机力量,而不是通过额外的生长扶植。更多是从平台中长出来之后,我们给予适当的引导,更多体现在创作者上。
 
创作者的层次也形成了金字塔结构,从最底部的土壤底层慢慢孵化出相对专业的创作者,再慢慢孵化出对叙事技巧和商业生态感兴趣的人,一层一层逐步形成“由下到上”、“由糙到精”的生态。
 

截至今年9月,快手的短剧作者超过7万人,分布非常丰富。粉丝量级达500万+的作者超过220人,达100万+的作者超过1700人,达10万+的作者超过1万人。
 
去年我们举办了“快手金剧奖”,希望构建快手短剧的品牌影响力,做短剧界的奥斯卡。让从业者们能够相聚在一起交流短剧的成就、短剧的创作方法以及未来。今年我们还会举办第二届“快手金剧奖”。
 
第三,多样的变现通路。一个行业能够健康成长的关键是能够落实经济利益,拥有能够存续的商业模式。除了观众需求不同、创作方式不同,我们认为短剧有新的机会,也在于其不同的商业模式。
 
因为短剧既有“剧”的成分,可以承接剧的商业模式。同时,“短”的成分也可以承接短视频的模式。做短剧可用的“武器”比较多,既可以用长视频的商业模式,也可以用短视频的商业模式,两者如何融合创新,这里大有可为。
 
快手是较早在短剧中引入分账模式的平台。经过一系列的论证,我们发现分账模式在短视频的生态中也是有效果的,因此也学习了长视频的生态来保证优秀创作者的基本利益。快手短剧的观影播放量非常好,也给创作者们带来了相应的收益。
 
此外,短剧内容还可以引入产业生态,也就是品牌。早期大家对短剧还没有形成品牌认知,认为短视频只有流量,后来逐渐意识到既然有“剧”的成分,即意味着心智,意味着能够建立品牌。快手短剧最近和王老吉、唯品会等品牌有合作。

快手短剧往前走该怎么做,我们总结了三个升级。
 

第一,内容升级。
 

目前,快手短剧用户性别画像显示,核心用户女性占比比男性略多一点,而整体用户其实是男性用户占比更高。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主流的头部剧还是以面向女性为主。
 
我们认为,主流的女性剧可以做的更好,意味着题材更多、意义更深,同时可以挖掘一些跟现实更贴近的内容。女性剧不等于甜宠、恋爱,还有很多类型可以挖掘。
 
所以在快手,以后女性剧会有越来越多的层次。
 
此外,男性是一个没有被充分挖掘但同时很大的市场。针对被忽视的男性群体,快手也进行了一些探索。我们推出了面向男性用户的“爆燃剧场”,包括类似于探险、武侠、奇幻的男性题材以及一些视觉项目。
 
第二,合作升级。我们也在考虑下一步如何兼容更多的合作方。
 
我们前期做了“星芒计划”,更多是针对MCN机构。我们最近也在尝试变得更包容,让更多玩家包括快手大V、版权IP方、影视出品公司等等进入到这个行业融合在一起,发挥自己的长处,做出自己想要的东西。
 
第三,商业变现升级。在商业化方面,除了内容、流量,短剧最大的特点就是赋能短视频行业。比如“一只璐”,她因为《这个男主有点冷》在快手有了人气后做了电商带货,还一并带动了其他合作演员,后期带来的商业收入已经远远不止于当初通过内容和流量的带货收入。
 
我们下一步也会持续探索短剧商业模式的升级。
 
 
部分视频访谈问答
 
EW:今年暑期快手短剧打出“暑期档”,以后对于档期化的运营会更加常态化吗?
 
薛:这是我们的第一次尝试。因为快手短剧的观影用户有“年轻化”的现状特征,暑期相对来说他们的时间比较充裕,所以我们打造了这样一个集中的档期,让他们能够较好的去欣赏想看的内容。这次暑期档我们短剧的播放效果也非常好,在微博等站外平台也形成了一定声量。
 
基于较好的反馈效果,我们也在更多考虑这样集中的档期,这对我们的用户也能形成更好的心智建设。
 
在档期化之外,我们也会进行剧场化。像前期有女性剧场,下一步还有男性剧场,也不排除后面有更多的特色剧场推出。
 
结合档期化、剧场化,快手短剧将有更清晰的细分类,用户更容易在选定的时间去找到自己喜欢的类型,收看想看的内容。
 

EW:对于快手短剧生态还有哪些设想?
 
薛:从三个升级来说,以合作升级举例。比如过去短剧是以达人为主体的创作方式,而一些传统制作公司因为没有自己的达人存在一些不利。如何让他们更好的在快手生态中间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特长,我们得设计适合他们的合作方式和商业模式。
 
总体来说这是件好事,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对短剧感兴趣,他们有一些可能具备制作短剧的素养,有一些可能并不全面。我们如何把他们撮合在一起,帮助他们扬长避短,把他们补齐,类似这样的例子都是我们下一步要去设计的。
 
EW:短剧目前处于怎样的阶段?未来还有哪些想象空间?
 
薛:总体来讲,短剧还处在早中期,目前的探索是不够充分的。
 
我认为短剧是一个非常有希望的品类。它是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尝试在一个有限的时间、空间和制作成本之内,在跟过去不同的观看场景中,创造出一种新的叙事方法。我认为它有机会的原因在于,它可以结合短视频跟长剧的表达方式跟商业模式,意味着充满各种可能。
 
现在已经有了一些积极的信号,意味着短剧在逐步走向成熟,让我们看到了这个行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具体来说,已经产生了一些优秀的作品,形成了一些有记忆度的人设和演员。剧集方面出现IP化,基于IP延续开发的续作也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同时有一批创作者已经能够获取收益,生态逐步变得更为健康。
 
在目前挖掘还不是特别充分的情况下,快手作为一个平台,希望能够跟同行一起打造一个健康的生态。我们既不揠苗助长,也不急功近利,让这个行业健康的成长,我们一定会看到它有更大的发展。

 
点击视频直击现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