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神榜:杨戬》:“新神榜”系列的内核延续、口碑养成、多元神体系孵化、敦煌文化吸收|对谈导演赵霁

东西文娱 东西文娱 2023-10-16


降暑期档,作为《新神榜:哪吒重生》(下称《哪吒重生》)之后“新神榜”系列的第二部作品,目前《新神榜:杨戬》已拿下3.46亿票房,居于2022年国产动画票房榜第二位。


“新传说”系列之后,追光动画开始着眼于东方神话人物的新编。导演赵霁此前也是《哪吒重生》和《白蛇:缘起》的导演。


赵霁表示,追光会同时开三个项目,虽然《白蛇:缘起》《哪吒重生》《新神榜:杨戬》的节点不同,但项目都处在平行开发状态,所以,实际上2019年年初《新神榜:杨戬》就已进入前期准备。


《新神榜:杨戬》的整体制作量是过往作品的两倍多。灵感来自于月牙泉的瀛洲仙乐坊、《洛神赋》飞天舞以及各种细节精巧的魏晋建筑风貌。


“自己给自己加难度”,赵霁自认是“贪心”,花了很多时间去实地采风,希望更多朝代风格元素的建筑杂糅在仙境中,还希望更大程度的将敦煌的色彩运用到视觉中。


在神话题材的处理上,追光动画一直有“攻”有“守”。


传统的精神与神话主题一直没有变:比如哪吒不认命的坚毅与赤子之心,杨戬、沉香两代人劈山救母的亲情与大义。但色设定上,追光选择了更为大胆、年轻化的表达:在前作,哪吒投胎转世到了普通的少年李云祥身上,在《新神榜:杨戬》,追光选择在开端关掉了杨戬的天眼,曾经战无不胜的天神成了不得志的赏银捕手。


随着《新神榜:杨戬》上映,追光的“新传说”系列和“新神榜”系列均已进展至第二部。


谈到后续的新片规划,赵霁表示漫威宇宙也经历了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成长时间,好的IP系列本身对于生产力和创作团队规模都有很高的要求,国产动画也需要更多的耐心推动系列作品一步步走下去。


从IP系列开发的角度,元神觉醒已经贯通于新神榜体系中,且不同神力角色元神的细节有差别。


以此次战神杨戬为例,相比于刚觉醒的李云祥、沉香,他的元神可以脱离本体独立行走。


赵霁也透露,在未来的“新神榜”系列中,李云祥的元神可能会进一步觉醒。


"不同角色可能实现多神聚首。"



追光的整体考量
一些重塑,一些延续


在《新神榜:杨戬》中,观众不难看到魏晋风貌、《山海经》中的鸟兽。除了杨戬、沉香、哮天犬等关键角色,流转千年亦正亦邪的申公豹也是片中的一个亮点。


用中国文化的方式讲中国故事,是追光的标签之一,但扎根传统文化的同时,《新神榜:杨戬》在角色塑造上,也延续了追光动画一贯的“颠覆”追求。


与赵霁进一步聊及“颠覆”的背后的动机,或可以意识到新设定背后追光对于内容整体的考量。


不同于大众熟知的神话故事中威风凛凛的战神,《新神榜:杨戬》里,失了天眼的杨戬一身素衣白袍,靠着赏银捕手的生计穿梭于市井之间。


赵霁说,人设做重塑的出发点,是希望去做“更有人情味的尝试”


经典传说中的杨戬或许因为过于“神”化,对观众会有一定的距离感,而从拉近和年轻观众的角度,电影中那个脱离了仙界编制,经历过误解、落魄,表面潇洒不羁,内心却心怀大义的杨戬,或许反而会更贴近当下年轻人的状态,引起观众的共鸣。


主角人设变化之外整个故事《新神榜:杨戬》在延续“劈山救母”的主线基础上,还调整了传统神话中杨戬与沉香的对立关系。

“如果按传统神话的情节走向来看,杨戬的人设其实是割裂”,的劈山救母的杨戬本不应狠心将妹妹镇压在华山之下,赵霁透露这样的调整,是为了让人物关系与角色的动机更为自洽,拉长人物弧线,而且杨戬需要揭露仙界的层层阴谋不断成长,也让故事中融入了探案悬疑的元素。

此外,哮天犬也化身成了人形。


对于哮天犬人形化,赵霁认为思路上其实和“白蛇”的双重形态无


"比起宠物,哮天犬和杨戬更偏向于伙伴的关系。"



当然,无论如何调整与改动,人物关系转换的背后,一些经典价值观的延续与新说在精神内核上还是不会缺位。


从杨戬到沉香,两代母亲的牺牲和两代人的劈山救母背后一面可以看到的是为大义牺牲的女性精神,一面也是对传统糟粕权制的反叛与自我打破。


“也是基于人物内核,守护天下太平、探讨亲情都是我们不倾斜的创作原点”,赵霁表示。




主创有点“贪心”

架空神界,学习敦煌


做一个架空的神界,是赵霁创作的一个兴奋点。


为了创作属于《新神榜:杨戬》的蓬莱仙岛,赵霁团队做了很多的案头工作与城市调研。


在蓬莱仙岛,场景的搭建依旧需要先遵从功能性,比如这到底是一个“商业中心”、“旅游中心”还是“旅游城市”。



有了功能性,赵霁笑说神仙本身就可以活得很久很久,所以一个“商业中心”必然有很繁华的城市规模,它有各朝各代的神仙,也会有各朝各代的建筑元素,视觉元素杂糅在同一个城市当中碰撞出新的化学反应。


除了案头,2019年开始,赵霁团队也先后去陕西历史博物馆、华山、敦煌等地采风。


去华山是因为要看劈山救母的场景,走到敦煌月牙泉,赵霁觉得沙漠中的绿洲就该是神仙住的地方,所以在影片中,瀛洲仙岛可以看到月牙泉的影子。


眼下,关于《新神榜:杨戬》中的名场面,其中之一就是婉罗的飞天舞。为了尽可能呈现出更自然的表演,《新神榜:杨戬》邀请了专业的飞天舞蹈演员,在真人表演的基础上进行后期制作。



但赵霁强调,除了最为经典的飞天舞,影片的整体风格都受到了敦煌的影响。


在敦煌,跟随敦煌研究院的老师,赵霁和团队看到了莫高窟中公开与半公开的各类壁画。


回来后,《新神榜:杨戬》不仅在美术体系上大量的学习了敦煌的色卡,也在服饰上运用了相关的色系,并且在做整体角色、场景搭建的时候都会参照敦煌的色彩去创作,保证美术层面的一致性。


“敦煌壁画中有很多渐变的蓝色调主体,蓝的层次非常好看,它其实来自于矿物质、植物两种颜料的混合。本身也非常适配杨戬的性格特征。

虽然在片中仍然无法完全还原莫高窟真实色彩的震慑感,但从《白蛇:缘起》到《新神榜:杨戬》,赵霁说每一部作品创作本身,也是在加深自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至于面临的挑战,赵霁说主要来自于团队创作过程中对于场景、风格设计的“贪心”。


“什么都想放进去,他们漂亮且复杂,直接提升了整体工作量”,这也导致了此次《新神榜:杨戬》的整体制作量是《白蛇:缘起》的几倍。


同时,在技术层面,包括飞天、水墨等动画效果的实现,在行业动画技术层面,都可算不小的挑战。


“技术层面,我们还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新神榜”系列,

三巨头合体需要更多耐心


以3-4年为一部电影的项目周期,追光动画会尝试三部项目同时创作。


所以,虽然《白蛇:缘起》《哪吒重生》以及《新神榜:杨戬》分处在不同的开发阶段,但在《哪吒重生》上映时,《新神榜:杨戬》的进度也已过半。


《新神榜:杨戬》项目开始于19年年初,前期包括剧本、采风在内的准备阶段就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整个后期持续了18个月的时间,直到上映前才刚刚完成。


作为新神榜系列的第二部作品,元神体系一直贯穿在“高阶”的角色当中。设定不变,此次《新神榜:杨戬》也让元神进一步“开大”。


对于杨戬这一角色,在前期神话故事的考究来看,杨戬也几乎是没有输过。所以如果观众仔细对比,杨戬的元神可以脱离本体独立行动,相比于沉香劈山救母时一致的元神动作,杨戬显然属于更高阶一类的神仙。



“我们会根据人物属性去设计元神,杨戬的元神你可以看到浑厚、以柔克刚的设计,包括在声音设计上,元神出现时会有浑厚的钟皿声。”


不同武力值的神仙在元神体系中各有占位,也在逐渐勾连更庞大的世界观。赵霁说回“新神榜”系列,早在《哪吒重生》中,李云祥的元神刚刚觉醒,在与敖丙对战的过程中,他的元神是跟随本体一起行动的,而且他的元神没有脚,“其实是一个半神。”


三神同框名场面之后,网上关于想看孙悟空、哪吒、杨戬元神聚头的呼声也越来越多,何时可以走到“复仇者联盟”这一步,赵霁表示漫威宇宙也经历了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成长时间,本身对于生产力和创作团队规模都有很高的要求,大家需要更多的耐心推动系列作品一步步走下去。


“可能单个故事很难一次性把我们的元神体系说清楚,但无论是级别还是体系的细化,一直都在一个推进的过程当中。”有了更为丰满的元神体系,无论是单个角色的续集开发还是“新神榜”系列下的合体电影都是可期待的。


“这次出路演的过程中看到伴随我们一部部作品培养出来的不同代际的新观众,我们也很感动。中国的市场环境也需要观众更大的内心与宽容心。”


面对疫情带来的持续波动,赵霁表示对于国产动画行业而言,的确还处在一个雪上加霜的艰难阶段。作为青年导演,系列化开发的过程本身也是持续积累的过程。而归根结底,角色、故事才是关键。赵霁也强调,只有每个角色立住了,有性格、有生命力的活在“新神榜”的世界观中,才可能以更开放的内容迎接各种可能的变化。



   近期艺东西相关内容












EAST WEST  ART艺东西的朋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