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海” 有路 ,本土动画也是

东西文娱 东西文娱 2023-10-23

画电影《深海》日前取得超7亿票房,根据猫眼专业版预测其最终票房,或止步于8亿多。

作为田晓鹏继《大圣归来》之后七年磨一剑的的回归之作,这一成绩显然背离外界对其最初的预期:在上映前打出“以映代宣”的策略,宣布入围第73届柏林电影节新生代单元,并率先掀起点映。但在以合家欢为主流的春节档期里,题材略显特殊的《深海》最终迎来的是口碑的两极分化。

在众多围绕影片的讨论中,《深海》在“个体叙事”题材和“粒子水墨技术”两个维度的探索成为其主要标签。通过全新的“粒子水墨技术”,《深海》得以在3D动画中展现出东方美学的飘逸之境。而在题材方面,《深海》一改备受国产动画青睐的神话改编,转而探讨了一个严肃现实但小众的话题,“向内追寻”。

实际上,从全球视野来看,海外动画电影也曾做出过类似尝试。在一贯擅长的“合家欢”题材外,也出现了以“个体叙事”为核心,向内探讨的新题材尝试。例如《青春变形记》《夏日友晴天》等。

可以发现,此类题材在商业化层面同样面临一定挑战。但依托自身较为成熟完备的发展体系,迪士尼等在发行策略上采取了流媒体发行等策略。

从这个层面来说,《深海》在题材和技术层面向前迈出了很大的一步,将国产动画电影带向了更多样化的区间。而其商业策略上的更多可能,亦应该被关注到。


    

海外动画电影
“个体叙事”题材探索及流媒体发行策略

合家欢之外 ,全球动画电影市场出现了新题材尝试的势头。

澳大利亚黏土动画《玛丽和马克思》讲述了自闭症患者通过笔友通信建立友谊的故事;梦工厂《坏蛋联盟》通过角色对话呈现了友谊和自我提升的主题;《心灵奇旅》探讨了个人如何独自进入、体验并最终离开这个世界;《夏日友晴天》输出“为自己而活,坚持自己的真理”的观念;《青春变形记》则讲述了亲子关系与文化身份认同。


在这些电影中,个体叙事,即一个人如何认知、抒发自己的内心世界,成为了探索的重要题材之一。

纵观皮克斯当下电影,从早期的《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超人总动员》等以合家欢为主题,到中期以《怪兽大学》《头脑特工队》《寻梦环游记》等多题材混合,仍以合家欢为主,再到近两年连续推出《心灵奇旅》《夏日友晴天》《青春变形记》等,在题材上有了明显转向。

这种题材转向,与皮克斯内部的人事变动、创作取向调整以及流媒体对于动画题材的影响不无关系。

2018年,制作《心灵奇旅》道格特(Pete Docter),成为工作室首席创意官。

道格特是皮克斯最早一批的员工之一,此前曾打造过《飞屋环游记》《头脑特工队》等作品,其中,《头脑特工队》将“个人情绪”拟人化,以“找到真实的自己”为创作理念。

道格特努力实现创意顾问团队的丰富性,团队也拥有更多的女性以及年轻、多元化的创意人员。这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创意顾问团队尝试新美学风格乃至新题材的空间。比如他们在《夏日友晴天》中尝试了类似于吉卜力的二维美学,这一点也延伸到了对《青春变形记》的设计中。

伴随着2019年Disney+上线,为了与流媒体平台Netflix竞争,亟需加大动画电影产量的迪士尼,把开发任务交给了道格特。

区别于大银幕放映的D2C模式,则一定程度上也进一步强化了迪士尼的“个体叙事”的动画电影题材取向。


但如果细看这类电影的票房,《深海》这类题材,在票房层面上遭遇的“不确定性”与两极分化,即便制作成熟,且享有盛誉如皮克斯,也无法避免。

但与国内市场不同的是,海外流媒体的发展给到了影片放映另一重选择。

以迪士尼为例,坐拥Disney+让其可以针对内容发行进行院网同步、窗口期调整等层面的试水。

2020年,《心灵奇旅》于圣诞档上线Disney+,吸引240万美国本土观众收看,转至海外院线后,票房达1.37亿美元;次年,《夏日友晴天》采取同样策略,最终全球票房为4975万美元;《青春变形记》原定2022年3月北美公映,后于年初宣布直接登录Disney+,在海外市场进行院线放映后,取得2012.2万美元票房。

这也说明,基于成熟的垂直一体化布局,迪士尼可以针对影片内容、市场环境等因素,灵活调整发行策略,以此探索商业价值最大化的另一条路径。而这些结果也印证了流媒体发行之于偏向“个体叙事”的动画电影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综合海外流媒体对于动画电影的观看结果来看,动画电影在流媒体平台具有较大的粘性和长尾优势,成为流媒体争相布局的方向。

据尼尔森公布的2022美国流媒体电影观看时长年终榜,15部影片中有10部影片来自Disney+,《魔法满屋》位列榜首,除《永恒族》外,其余9部影片都是动画电影。


    

PVOD已具备落地性,
国产动画网络发行时机具备?

回到国内市场来看,流媒体也正在成为电影发行的一个新渠道。尤其随着爱奇艺、腾讯视频等平台推出PVOD模式,网络发行为众多电影提供了一个发行可选项。

2020年,爱奇艺推出“超级影院”,相继推出《肥龙过江》《我们永不言弃》《春潮》《婚姻故事》四部院线影片;随后2021年5月,爱奇艺在此基础上升级为“云影院”,其中包括“以PVOD模式发行的院线电影” “定级为S的网络电影”“爱奇艺出品电影”等内容,此外,腾讯优酷等平台也开启了PVOD发行模式。

在这一模式下,片方可以通过自主定价、用户单片付费的云影院分利体系获得相应票房收益。

2020年以来,在电影院线等线下文娱产业因疫情等原因间歇性停摆期间,已有一些本有院线发行计划的电影选择PVOD模式发行,此外,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等流媒体平台也播映了一系列网络电影。

其中,同名游戏改编电影《征途》在爱奇艺独播上线72小时后,片方分账票房便突破4千万;今年备受关注的《天龙八部之乔峰传》在韩国、马来西亚等地区再院线上映,面向内地观众则选择在爱优腾平台上线播出,截至目前,该片爱奇艺单平台总票房1418.4万元,片方总分账金额超过800万元。

从各家对于PVOD模式的布局来看,PVOD的票房的天花板有望被打开。

去年4月,爱奇艺宣布升级网络电影合作模式,将分账模式调整为按时长分账,票房表现将更多由影片内容本身来决定,并于9月将片方分账比例调至9成,今年全面公开PVOD模式分账数据,进一步促进数据透明化。爱奇艺副总裁宋佳日前表示,新分账模式的实施一定能助力PVOD票房天花板的打开。

从国产动画电影的发行策略来看,多数仍寄希望以院线回收票房为主,在下映后再进入流媒体渠道。

目前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榜的前6位,均为合家欢题材。位列第一位《哪吒之魔童降世》于2019年暑期档上映豪取50亿票房,并由此带动了国内神话改编题材的风向;位列第二位的是同为神话改编题材的《姜子牙》,而走合家欢路线的《熊出没》系列在近年的寒暑期档以及春节档同样有着不错的表现,目前,《熊出没·伴我“熊芯”》累计票房13.53亿元,猫眼购票评分9.3分。

从动画电影网络发行的过往探索来看,早在2017年,光线传媒就联合爱奇艺发行了国内首部动漫网络电影《星游记》。当时光线曾表态,相关的探索旨在开创网络动画电影的新潮流;另外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借此推动整个电影行业的变革——未来的电影未必只是在大银幕才能看到,完全可以在互联网上看到,互联网将成为非常重要的播出渠道。


虽然此番试水短期并未成为主流,但更多动画网络电影开始出现。

2020年,在国产动画领域持续布局的腾讯视频曾上架《西行纪之再见悟空》网络电影,并于2022年将动漫作为网络电影五大重点发力的赛道之一,宣布将发行《西行纪之暗影魔城》《西行纪之穷奇地洞》《中国惊奇先生》《我叫白小飞·黑小飞觉醒》四部动漫网络电影。其中,《西行纪之暗影魔城》在2023年1月18日于腾讯视频独家上映。


与此同步,近年来部分海外动画电影业在视频平台采取PVOD模式发行。

早在2020年,爱奇艺“超级影院”首次以PVOD模式同步上线海外电影,播映派拉蒙影业出品的《海绵宝宝·营救大冒险》,该片上线首周末热度值即超6500,登爱奇艺动画榜首位。



国产动画电影,有未来

从目前的势头来看,《深海》或将止步于8亿多的票房成绩,但它在技术和题材维度的探索依然有其可取之处。

在技术层面,《深海》团队历时两年自研“粒子水墨技术”,通过无数粒子来构建多彩、具象,但又带有水墨飘逸质感的内容形态。


题材层面,跳出原有的题材依赖值得鼓励。主创团队将关于现实世界、人心等维度的追问融入到了电影中,这一人文意识已无需多讨论,回到创作根本的角度,田晓鹏打破了此前由自己引领的“神话IP改编”路径,这种自我颠覆,甚至自我较劲死磕是一个创作繁荣的市场需要的

整体而言,自《大圣归来》以来,国产动画进化迅速,在内容叙事、IP开发意识、人才培养等方面依然保持不错的发展势头。

内容层面,不止《深海》,已有多部动画电影在近年来以神话改编为主的题材取向之外,探寻新的方向。

此前,北京精彩旗下《雄狮少年》以舞狮为背景,讲述了几个少年在生活并不如意的情况下,追寻自我的故事。再往前追溯,彩条屋出品的《大护法》《大世界》也以写实严肃,甚至暗黑的内核,给到国产动画另一种可能。



变化不止于对于原创的探索,内容来源上也更为丰富。

对神话人物、古籍典故等内容的开发虽然仍将成为主要构成部分,但在内容孵化思路上,国产动画已更为开阔。

此前《罗小黑战记》最早孵化于连载漫画,后出动漫剧集,在积累了一定粉丝量后,推出院线电影。而在光线传媒2022年财报公开的推进中动画电影当中,《朔风》改编自阿弩的历史小说《朔风飞扬》,以天宝年间为时代背景,讲述大唐吐蕃大食三国逐鹿大漠的故事。

此外,由《雄狮少年》班底所制作的《逐日少年》也正式备案,主角是一个“追逐太阳”的少年。与之同时提上日程的还有《雄狮少年2》《铸剑少年》等作品。一方面,这显示出了IP系列化创作的趋势;另一方面,类似“少年宇宙”的打造,也展现出国产动画在制作上已形成新思路。


商业化运营层面,国产动画市场对于IP的衍生开发,已有更多尝试。

早在《大鱼海棠》正式上映前,阿里鱼就取得了独家IP授权,展开了包括商家衍生品开发、众筹、线下画展等多种合作模式;《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后,官方授权手办众筹在一天内筹集了200多万;《白蛇2:青蛇劫起》也推出由昱家良品制作的Q版角色盲盒等手办周边。

除此之外,2021年,彩条屋与完美世界游戏达成战略合作,后者目前已拥有《哪吒之魔童降世》《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姜子牙》三部动画电影的游戏改编权。而据华强方特方面曾表示,当前品牌授权占《熊出没》IP收入的近三分之一。

最后,值得肯定的是,国产动画自2015年《大圣归来》引发投资热后,国产动画电影的品类消费习惯得到确认,已经形成持续的投入。

针对后续布局,光线传媒方面曾表示,“我们正在建立自己的神话传承脉络,梳理当中的人物关系结构,尝试创造一个中国的神话宇宙。这可能需要二三十年的时间,大概会有几十家公司参与,整个宇宙至少包括三四十部作品。”

近期,《长安三万里》预告片上线。这是追光动画在以《白蛇:缘起》《白蛇2:青蛇劫起》为代表的的新传说系列、以《新神榜:哪吒重生》为代表的新神榜系列之外,“新文化系列”的新作,该系列将聚焦历史人物和经典作品。

上美影推出短篇集《中国奇谭》,内容引发市场强烈反馈的同时,更可贵的是作品背后横跨70后到90后的创作者。此外,上美影在对该系列保持继续开发的同时,也有独立大电影开发计划;B站和腾讯,同样对动画布局较深。从双方片单来看,B站储备49部国产新作,腾讯近百部;当前,预计于2024年上映的《熊10》已在华强方特总部进入制作阶段。

除此之外,一些新玩家也在持续入局。例如,成立于2018年的融创文化已开设动画厂牌融创动画,旗下已布局包括梦之城、千彩动画等在内的八个工作室。

对于国产动画电影的玩家而言,随着产业环境的日益成熟,国产动画的studio格局也已经在形成。持续的投入,也将进一步助推国产动画电影商业模式更加成熟。

Hello!
我们在为更加闭环、更加高效的服务模式做准备
欢迎加入限定白名单
与我们一起探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