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创刊80周年|江苏乡镇企业每一次蝶变,《群众》都是重要的记录者

2017-12-29 王婷 群众杂志
《群众》创刊

BIRTH OF QUNZHONG

80周年


1937年12月11日,《群众》周刊作为中共中央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刊物,在烽火连天的岁月创刊诞生,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光辉印迹。今年,《群众》迎来创刊80周年。近期,我们组织刊发系列纪念文章,敬请关注。



从“异军突起”到加速发展、治理整顿再到体制改革,江苏乡镇企业每一次蝶变背后,《群众》都成为重要的见证者和记录者。“乡镇工作手记”“小城镇研究”“市县委书记论坛”“改革与发展”“江苏大地”“企业之声”“学习问答”等栏目聚焦现实问题,权威解读、专家撰稿、来稿选登、记者调查等稿件形式丰富多样,来自无锡县、昆山县、江阴市、堰桥乡、桐本乡等地的一线实践生动可感。几十年中,围绕乡镇企业发展,《群众》精心策划、组织,邀请专家作者建言献策、读者共同思考,呈现出诸多深入浅出、好读管用的理论学习材料,为推动乡镇企业的萌芽、成长、壮大和转型发展贡献了党刊应有的力量。


1937-2017

为社队工业发展鼓与呼


上世纪50年代,中国第一家乡镇企业无锡东亭春雷船厂诞生,以此为标志,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大幕缓缓开启。作为乡镇企业的前身,社队工业诞生于无锡,也折射出无锡县在全国乡镇企业发展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70年代,苏南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大胆探索,逐步走出了具有本地特色的社队工业发展之路,促成了江苏社队工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其中,无锡县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走农副工综合发展道路,是全国发展社队工业的典型。


1975年《群众》第一期刊发中共无锡县委员会的文章《积极发展县社队工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明了发展社队工业的重要意义——是多快好省实现农业技术改造的重要途径,也是高速发展工业的需要;能够提高公有化的程度,进一步发挥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有利于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改造农民;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实行亦工亦农制度,是加强工农联盟,缩小三大差别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正是在这些认识的指导下,无锡县进一步把农业和工业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工业对农业的支援,迎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又一波高潮。


不仅是无锡,《群众》将目光投向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江苏大地。这一时期,《群众》贴近乡镇企业发展现实,《充分利用,合理组织,积极改造——自力更生发展工业的几点体会》《积极办好中小工业》《抓集体收入、壮大集体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理直气壮地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走农副工结合发展的道路》《开展城乡协作发展社队工业》等一大批文章的集中宣传,聚焦热点,引导舆论,借由党刊的传播力为社队工业发展鼓与呼,同时也通过党刊独有的解读力为面临各种发展实际问题的广大干部群众释疑解惑。到1978年底,全省已有55496个独立核算的社队工业企业,职工近250万,年总产值达62.56亿元。


1937-2017

见证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1983年2月,邓小平同志视察江苏,听取了省市领导关于江苏在农村中发展集体所有制中小企业(即乡镇企业)的汇报。此后,邓小平在同中央几位领导同志谈话时介绍了江苏的两点经验,其中一条便是“搞了集体所有制,也就是搞了中小企业”。1987年,他在会见外宾时更是赞誉乡镇企业是“异军突起”。


这一时期,无锡堰桥、吴江铜锣及宿迁耿车的经验和模式相继在全省推广,《群众》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典型与一般相结合,在宣传乡镇企业的过程中,突出了对无锡堰桥“一包三改”等典型经验的宣传。


1984年第7期《群众》刊发《堰桥乡经济改革调查》一文,阐释了堰桥经济起飞背后“一包三改”的重要推动作用,并将堰桥成功经验的启示总结为三条:一是通过“一包三改”,切中“干部职务终身制”“工人捧铁饭碗”“企业内部吃大锅饭”的时弊,同时也为解决“国家和企业”“企业内部”两个关系配了套;二是把企业经营的好坏、个人工作的好坏与承包者的切身利益与每一个职工的切身利益真正联系起来,从而真正做到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结合,通过“三个结合”解放了生产力;三是“一包三改”的基本做法,不仅对乡镇企业具有普遍推广的意义,就是对于城市集体企业和国营企业的改革来说,也有借鉴意义。“一包三改”典型经验的宣传,为向全省推广堰桥经验,促进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不仅带来了农村经济的活跃与繁荣,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小城镇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1983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根据历时一个多月对吴江小城镇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小城镇,大问题”的著名观点。《群众》开设“小城镇研究”专栏,刊发《积极开展小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从乡村工业谈到小城镇——陪同费孝通教授调查见闻》《建立研究小城镇的经济社会指标刍议》《三千里路镇和乡——随同费孝通教授苏北小城镇调查见闻》等文章,深入思考步入“黄金时期”的全省小城镇发展,肯定了小城镇研究的深远意义,也为推动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和引导小城镇的深入研究营造了氛围、探索了路径、作出了示范。


1937-2017

关照乡镇企业之变迁


1984年底,江苏省乡镇企业中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江阴模型集团公司成立。1986年,全省乡镇企业生产的直接出口商品收购额超过12亿元,比上年增长69%,创汇3亿多美元,乡镇企业成为我省出口创汇的一支生力军,标志着江苏乡镇企业正在登上发展的新台阶。


数字变化的背后,是理念、战略和政策措施的转变。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出台一系列治理整顿措施后,江苏提出乡镇企业要重建新的优势、走出新的路子,号召乡镇企业更新观念,苦练内功,鼓励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生产出口创汇产品,发展“三来一补”和“三资企业”。这一阶段,《群众》对乡镇企业的宣传重点作出调整,围绕乡镇企业更新观念、苦练内功、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策划专题、组织文章,以更好契合国家和省委最新精神和战略部署。


沈立人《让“半壁江山”更多娇——谈乡镇企业调整结构的几个问题》一文,在中央提出“调整、整顿、改造、提高”方针的当时,为更好理解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了思路;《扩大出口创汇是乡镇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指出了乡镇企业出口创汇的紧迫性与必要性;昆山县人民政府文章《依靠技术改造促进乡镇工业的发展》阐述了技术改造举足轻重的地位;《乡镇企业要走自我积累的道路》则回答了乡镇企业在当时资金短缺、市场疲软、竞争激烈的严峻形势和困难面前如何求生存、求发展的问题;《对乡镇企业行为短期化的思考》一文指出当时乡镇企业“练急功、求近利”的现象;《乡村企业与党风问题》揭示了乡村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企业经营作风问题……这一时期,《群众》刊发了大量文章,探索新形势下江苏乡镇企业发展新的轨迹,针砭时弊,发人警醒,为乡镇企业平稳渡过回落阶段和三年治理整顿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7-2017

记录乡镇企业的华丽转身


20世纪90年代,江苏乡镇企业通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大力推进乡村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激发企业活力,克服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获得新的发展。


这一时期,“改制”成为不可忽视的关键词。面对90年代中期横亘在乡镇企业面前的压力与困难,《群众》自1993至1996年间组织了《谈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乡镇企业推行股份合作制的制约因素及对策》《谈乡镇企业的产权变革》《因企制宜多路探索——谈谈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乡镇企业资产归属谈》《改一字满盘皆活——锡山市钱桥镇乡镇企业转制的几点启示》等多篇文章,在严重的经营困境下,为乡镇企业进一步解放思想提供了理论指导,推动全省乡镇企业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格局。


这一时期,一线实践经验得到更充分的展现。《乡镇企业党建工作调查》《田野上的“巨人”——锡山市港下镇大中型乡镇企业的调查》《叩开新世纪之门——江阴市乡镇工业依靠高新技术实现新的跨越纪实》《跨越新的里程碑——从江阴看乡镇企业再创辉煌》《苏州乡镇企业的历史与未来》等一批文章让乡镇企业的实践经验生动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想起了甲申年……——访全国乡镇企业家王纪焱》《为国分忧 乐于奉献——访96全国乡镇企业十大新闻人物孙吉安》《她为乡亲们谋富裕——访“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中国华陟集团总经理王思平》则让优秀乡镇企业家们的风采得到更直观的展现。


与此同时,更加聚焦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复关”:乡镇企业怎么办?》指出了在我国即将重返关贸总协定的大背景下乡镇企业的应对之策;《乡镇企业引进非专利技术应注意的法律问题》关注非专利技术引进中的审查工作;《苏南乡镇企业如何迎接新挑战》指出了在当时全省“三分天下有其二”的苏南乡镇企业面临的内外部挑战和日益暴露出的新矛盾新问题,并在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和工作重点上给出了应对之策;《乡镇经济新一轮发展靠什么》针对乡镇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现象,提出要在国际竞争中求效益,在公平竞争中求发展,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求富裕,推动乡镇经济的新一轮发展。


(作者系《群众》杂志编辑)



中共江苏省委群众杂志社主办


理论读库  ★  决策锦囊  ★  干部学堂


    欢迎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