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道中风采】兰海东:读牟著,人生再无堕落之可能

文宣部 道中书院 2022-05-22

     兰海东,女,河南信阳人。

    内蒙古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曾任北京宣传教育服务中心编辑、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党校教师。2014年“论语一百”黄河营营员。参加过北京千人行书院读经教育师资培训,道中书院初阶一期、中阶一期、高阶一班学员。多次参加读经教育实践(上海蓝箭儿童读经夏令营孟子班主教、道中书院“六小篇”研习营湖北咸宁分营、河南许昌分营主教、成人读经漯河夏令营进阶五班辅导员)。

   2016年9月,道中书院师资培训教师,10月,南宁上河文化道中书院联办师资宣导班主教,南宁宣导员测评主持人,道中书院“4+3”读经宣导模式主讲人。

       “谁是炎黄之子孙?谁是真实之中国人?谁来给华族与中原河山作主人?有谁能直通黄帝尧舜以来之大生命而不隔?”牟先生的每一个提问,皆振聋发聩,警钟长鸣。

读牟著,始知生命的学问除了包括个人生命,还包括国家、政治、法律等生命之客观表现。在此之前,我只注重个人生命(当然这个生命是不是只是牟先生说的感觉上的生命还有待深思),严格说全无国家、民族、文化生命之意识。牟先生从儒道两家与西方基督教、东方的佛教以及西方哲学的对比中,阐释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他用“悲情”来关照当今时代问题,剖析鞭辟入里,在我内心深处敲响重重一记警钟。虽然我们也知道社会之浮躁与疯狂,但没有足够的重视,沉浸在人人自扫门前雪,赚点银子好快活的奋斗中,浑然不知中国已到了民族文化存亡的关键时刻。即使有志气的青年想改变,亦不知自己还可以为之做点什么,更不知应该向哪个方向改变,最后可能落到被大环境磨掉了志气、委曲求全的下场。

读了牟著,始觉人生再无堕落之可能!人生也不能只局限于自己,局限于自己的感觉。华族之慧命仰赖我们来护持,这是每一个中国人份内的责任。

《为人与为学》一篇,讲我们要做真人,做学问亦要做真学问。学问如果没有切中自己生命之核心,就不是真学问。想起王财贵教授说:工作如果不能让你觉得时时有充实提升之感,只是养家糊口,就是“卖血”。血对于我们来说多么宝贵啊,我们现代中国人拿血去换一点点馒头充饥,实在太荒唐。哪里意识到“人之为人”的可贵之处呢?人没有了尊严,把自己下降为机器而不自知。这就是浪费生命啊!牟先生说:“一个人之未能尽其性,便不可说是一个人格的存在。”这句话透着很深的意蕴,我认为非从民族生命、文化生命来了解,来契入不可,不然总觉没进到心里。

现在人人皆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但大多数人都是只求孩子平安平常就好,孰不知没有内在文化意识,没有民族生命传承之担当,聪明一点成绩好一点,生活还是一团漆黑,在迷茫彷徨痛苦中过完一生,不留下什么痕迹。“中国难生”!中国有着五千年不断的精神生命,不让孩子接触,只求一点现实上的满足,难道不是浪费了我们的孩子吗?开始听王教授说这句话,我一直有点疑惑,因为对于生命的成长完全没有浪费不浪费的意识,大家都这样过,我们也这样过的啊。现在读完《生命的学问》,方知教授说这话时是多么的痛心疾首,方知教授讲《论语释题》到动情处为什么会落泪了。

我们忘了我们的祖先,忘了我们的历史,忘了我们的学问,忘了我们原来是中国人。我们从文化的根上自我斩断,“人人都拔了根,挂了空”。我们意识到自己的苦,却感受不深,浑浑噩噩。因为没有理性,没有文化意识没有历史意识,只是懂得从外在政治经济等等上面去抨击,说政府如何不好,教育如何不公平,在枝枝叶叶上去计较,全不知要从根上去厘清,去振拔民族精神。哀哉!我忍不住要悲叹一声。世上有几人是个明白人?是真正有生命的真人?想不做行尸走肉,不陷落与躯壳、习气,不让生命陷入淤滞麻木者,非读牟著不可!(2016/4/13)

兰海东:守住是非,同时不抹杀不忽视

我们看任何事情都要避免一刀切。“人间的事情,无论如何好,也可以有流弊。无论如何坏,也可以在意料之外,有有利的表现。”心要活泼灵动,对待人和事,具备了对现实艰难的体贴,同时有一个具体的判断是非的原则,才是整全的。才可以做到不抹杀,不忽视,同时也不泯是非。

牟先生讲历史,提出综合的贯通的历史观。光有道德判断,常常容易一棍子打死,看不到这个历史时代的贡献;光有历史判断,肯定这个时代发展中的存在理由,不足以估定这个理由是向上还是向下,是善还是恶,容易泯是非,不能给后世以警醒。在人类历史文化发展中,总是需要有纲维的。所以要“‘与暗合于道处’参透历史的本源,立出原则与纲领,再贯通史实,而作曲折宛转的发展观,以断定某一时代之价值,正面的,或负面的。”拿暴秦时代来说,它的统治是残暴黑暗的,但是井田制变成郡县制,民从井田制解放出来变成自由民,君从井田贵族的地位解放出来成为一国元首,士人阶层兴起参与国家政治,出现了政治格局客观化之趋势。从这个方面来看,它也对下一代有负面价值。但是不能因其有负面价值就不斥责它。我们立出一个是非的标准,守住一个是非,当时人们不知道它是不对的,但到堕落到了极点,人们会有趋向光明之共识,这个时候是非观就可促进新的积极正面形态诞生。没有这个是非,很难凝聚人心于改变之途。

对待人和事亦可以如是观之。以前对很多社会问题处于自己不会做但是也不反对别人那样做的状态中。比如性解放。一说“解放”当然是有压迫的地方才会谈解放,总以为是好的。其实这样无疑是纵容,大多数人都抱着这样的态度,导致社会关系越来越乱。没有道德底线,不仅没有享受到自由带来的愉悦,反而徒添了更多痛苦焦躁。这样人其实不是自由了,而是堕落了。我们需要守住是非,但是反省这个现象,不能只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来批判,痛斥接受并践行性解放思想的人们怎么怎么样堕落。因为这样于事无补,光批判,不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是没多大用的。而要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要先了解造成这种现象的历史原因和时代背景,再从根源处(启发正面积极之精神)着眼来谋求改变,才能真正起作用。有这两方面的分析,看待问题就不会偏激也不会不负责了。

教授说:读牟著是开天眼。能够把东西方学问如此清晰并且高屋建瓴地对比分析,把主要观念一一厘清,让人叹服。牟先生对待每一种学问必客观讲述其理论系统,它的进步之处,也会分析不足和改变方向。每一篇文章都紧凑充实,不提起精神获益不多,非得反复咀嚼消化,一遍一遍琢磨才能明白所指。但是纵使一时不能全部理解,心中的感觉却越发清晰:人生仿佛有了根,不再那么无依无靠。(2016/4/19)


微信名:文礼书院

志道|樂學|博文|約禮


微信ID:wenliac

道中书院师资培训与宣导模式简介,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