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唐晓敏:经典中的“糟粕”多是未被正确理解的精华

唐晓敏 道中书院 2022-05-22

经典中的“糟粕”多是未被正确理解的精华

    多年来,有人反对学生阅读经典,或者是对阅读经典有顾虑,其原因之一,就是经典中有“糟粕”。但实际上,经典的所谓“糟粕”,常常是源于我们对经典的误解。

    如《论语》有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曾受到许多的批判,但这句话的的意思是:君像君的样子,或者说君尽君的责任,然后臣尽臣的义务。钱穆先生对此解释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意思是:君要像君样子,尽君的责任,臣才能像臣样子,尽臣的责任。臣不臣,还是由于君不君。这番意思,到孟子发挥得更透彻,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可见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全该由行政者负责。这也就是“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与此相关的是,人们常常批评儒家主张等级制度,但实际上,儒家主张的是按照人的贤能而在社会上承担不同的管理角色。有人指出:儒家在儒家思想中,有一种虽未明说然而却是根深蒂固的认识:那些出身于艰难困苦的下层社会的人,往往更有资格承担天下国家之“大任”。“任于斯人”,都经过艰苦环境锻炼出来的人,特别重视劳动出身的人士,歌颂的对象是农民出身的伊尹,渔夫出身的姜尚,当过囚犯的管仲,“饭牛”的牧人戚宁,用五张羊皮换来的百里奚。这不是很进步的思想吗?

    《论语》的有些说法,看上去很难为之辩解,但实际也未必如此。如孔子讲过“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孔子说段话,是对叶公说的,这位叶公夸耀说,他们那里父亲有过错,儿子马上向公家告密。孔子则认为,这并非好事。因为孔子明白,若是政府提倡、鼓励一个家庭的成员相互告发,儿子告父亲,妻子告丈夫,这样社会就会出更大的问题。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样事情就发生过。

    在很多情况下,经典中的所谓“糟粕”,实际上是未被正确理解的精华。

“精华糟粕”,“取弃”由谁?    

    多年来,对中国古代的经典,已经形成了一种“精华”与“糟粕”两分的思维方式,强调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里有许多问题。一个问题就是,精华与糟粕,由谁来“取弃”?直至今日,“取、弃”都是由教育机构、教育者,而不是由受教育者来“取、弃”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出于社会政治需要,而不是人的成长的需要;是一个社会政治的命题,而不是一个教育学的命题。从人的成长的需要来看,受教育者既需要接触精华,也需要接触糟粕。我们常常说,培养学生,不能仅仅让学生了解一些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其中就应该包括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能力,可是,学生如果完全没有接触“糟粕”的机会,连“糟粕”是什么样都不知道,怎么能够培养“弃其糟粕”的能力呢?

  一些教育专家,以及别的什么人,主张以及实际上代替学生“弃糟粕”,不让学生接触糟粕,理由是,学生接触了糟粕,就会受到糟粕的影响。这个理由是似是而非的。经典著作,肯定是有其精华,有其真、善、美的,不会全然是糟粕,学生阅读这些经典,自然会受到精华的影响,受到其真、善、美的影响。一个孩子,在其成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精神营养,他们接受的这些精神营养,在精神上强壮起来,这恰恰有助于他们识别和排斥糟粕。 

    有人认为,孩子没有自己的判断能力,难于吸收典籍中的精华。这也是没有道理的。历史文化中的真善美,有着更大的影响力。难道我们的孩子会天然地不喜欢精华,而专门倾向于糟粕,并一定受糟粕的影响?我们别把自己的孩子看得这样不堪。除非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教育家以及别的什么人,他们所认为的糟粕,实际上并不是糟粕。

微信名:道中書院



共學適道|守先待後


微信ID:daozhongdujing



道中书院·2017年成人读经·师资研习(信阳)夏令营公告,详情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