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点击上方蓝字 可以订阅哦!

 全部文章摘要

“田野政治学”栏目开栏语

强化政治学研究的学理性和原创性

徐 勇

中国政治统一体长期延续的三重共同体基础

——以长周期政治为视角

徐 勇

摘要 中国作为一个完整的国家实体得以长期延续,表现为大规模政治统一体。一个国家实体拥有着广阔而复杂的疆域和众多异质性的人口,但能始终保持政治的统一性,尽管其间经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王朝周期变化,但总的趋向是统一,并以政治统一体的形态进入现代世界。运用长周期理论对这一政治现象做出解释,认为中国政治统一体得以长期延续在于有三重共同体的支撑:一是中央集权的政治共同体;二是以农业文明为特征的文明共同体;三是多民族统一的民族共同体。进入近代之后,中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政治统一体仍然得以维持下来,并将通过国家治理现代化、创造人类更高形态的文明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推动政治统一体的持续。 

关键词 长周期;政治统一体;共同体

政治学为什么需要田野调查

房 宁

摘要 中国政治学学科体系发展尚不充分与成熟,其显著标志是尚未形成专业性的方法论体系,没有出现精彩纷呈的学术流派。田野政治学是中国政治学界为数不多正在发育中的学术流派,显示出大有希望的发展前景。田野政治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的主张,符合时代的要求,与当下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发展趋势相契合,对于当代中国政治学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田野调查;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方法;田野政治学

集体化时期的国家渗透与农民回应

——以“结构中的行为主义”为分析框架

陈军亚 王 琦

摘要 国家与农民社会的关系是中国现代国家建构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结构中的行为主义分析框架,将集体化时期以地方干部为代表的国家行为和农民之间的关系置于“渗透—回应”的既定结构之中进行分析。处于既定结构中的地方干部和农民,通过发挥其行为的能动性,在不改变渗透—回应的既定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变刚性的政策执行为弹性的政策适应性,为国家渗透的有限性和有效性提供支撑。现代国家建构对乡村社会的渗透,既是国家意志进入乡村社会,建构国家现代性的过程,也是运用乡土社会的逻辑,发挥其体制和意志能动性,以更有效的方式实现建构的过程。结构中的行为主义视角,既弥合了以往研究中的分歧,也为认识国家和农民关系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行为主义;集体化;农民

国家化、地方性与乡村治理结构内生性演化

任 路

摘要 如何理解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变迁,以往的研究将现代国家进程中国家与社会二元作为分析乡村治理的出发点,无形之中将乡村治理割裂为国家与社会的两种力量的对立、冲突,更将乡村治理置于历史断裂之中,忽视了历史延续性之下中国乡村治理的内生性演化。当下重新审视乡村治理需要立足于历史的长时段,将乡村治理纳入到国家治理的语境中,以“国家化”与“地方性”为分析框架,从传统国家到现代国家的变迁中,梯次分析特定地域社会中“中心与边陲”、“中央与地方”、“国家与基层社会”三个层次的关系是如何塑造不同时空条件下的“村寨自治”、“村街自治”、“社会自治”与“村民自治”,由此建立起基于历史延续性之下的中国乡村治理结构变迁,将当前的乡村治理结构视为历史传承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关键词 国家化;地方性;乡村治理结构

人力资本分布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兼论收入差距的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

马 宏

摘要 人力资本分布结构可以通过人力资本的供给效应和收入差距中介机制带来的需求效应影响技术创新幅度。利用中国1999-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人力资本分布结构与技术创新关系所做的实证分析发现:人力资本分布不平等程度的加深不利于技术创新的提高,这一点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更为明显;收入差距在人力资本分布结构和技术创新之间发挥了倒U型的中介效应;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人力资本分布结构对于技术创新的不利影响也在增加,这种不利影响在中部地区最明显。并且人力资本分布结构对于技术创新的负向影响具有基于收入差距的双重门槛效应。因此,要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必须重视缩小收入差距与优化人力资本分布结构举措的协同共进,根据不同区域制定侧重点不同的相应举措。 

关键词 收入差距;人力资本;技术创新

“地摊经济”的理论逻辑与中国路径选择

蒙昱竹  姚 旻

摘要 全球性疫情爆发后稳就业、保民生的要求促使“地摊经济”的发展走上正轨,成为城市底层人民脱离城市贫困的主要出路。而科学合理地认识“地摊经济”的发展轨迹与发展逻辑是其重要保障。中国的“地摊经济”发展实践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过去的几个阶段,政府对“地摊经济”发展的态度比较消极,以压制或“疏堵结合”为主。全球性疫情爆发后的新形势下,“地摊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形成合理的“地摊经济”治理构想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张重要考卷。提高城市治理水平,运营管理模式的创新与专业化,把“地摊经济”作为城市治理的常态化考量,认清城市治理困境的根源并改革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方式,是在城市治理过程中发展“地摊经济”的可能方向。 

关键词 “地摊经济”;理论逻辑;路径选择

中华技术物的丝路传播:路径与机理

潘天波

摘要 在全球史视角下,丝路的中华技术物遗产已然成为全球共享的技术景观。在全球丝路交往过程中,中华技术物借助贸易、宗教以及朝贡等途径,实现了从技术物到文明物的全球传播,彰显了从物的位移到思想质变的传播机理,重构了丝路沿线民众的生活系统、伦理系统、精神系统和文明系统,创生了跨国家、跨地区和跨民族的全球技术文明,展示了中华技术物的全球传播功能与价值。明鉴丝路中华技术物的全球传播,有益于回击反技术主义论调及文明中心论偏见,重现中华文明在全球文明体系中的卓越建树与独特价值。 

关键词 全球史;技术物;全球传播;技术景观;技术文明

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与市场体系协同发展的机制和路径研究

潘爱玲 王 雪

摘要 依据协同学理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与文化市场体系可以看作一个有机整体,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从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与文化市场体系的内在联系出发,探讨二者协同发展的机制和路径,对于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立足于两大体系的耦合协同关系,将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文化产品市场有效拓展、文化产业空间优化布局与文化要素市场高效配置有机关联起来,以多元企业主体高质量发展为基础,以统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抓手,可有效推动两大体系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 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协同发展

如何重组中国现代文学的史料类属

金宏宇

摘要 史料类属的划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知识控制,这首先取决于我们对“史料”的定义。应认同一种广义的史料概念,即史料是遗留的和后生的各种可用于历史研究的材料。这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展史料的外延,又将其内涵限定于“可作历史研究之用”。历史学界对史料有各种不同的分类,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对史料的划分也一直在摸索中。如果考虑到现代文学史料的主要形式载体是文本,同时又要涵盖其他史料载体类型,可以以“文本”为中心把史料划分为文本史料和非文本史料。如果以“文学”为中心讨论史料类属划分,现代文学的史料又可二分为文学文献史料和非文学文献史料。而以价值标准来划分史料类属,则是更概括、更抽象意义上的划分方法,就可以批判地借鉴并挪用傅斯年的划分法:史料应包括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经意(有意)史料和不经意(无意)史料、官方史料和民间史料、本国的史料和外国的史料、近人的史料和远人的史料、口说的史料和著文的史料等;还可以从梁启超的论著中概括出两对对举的史料类属:积极史料与消极史料、意义重要的史料和意义屑小的史料。这种划分既突出了一种价值上的辨识度,又强调这种价值的相对性。至此,我们分别从史料的载体或表现形式、体裁特性、价值类属三个层面完成了史料分类问题的讨论,把这三个层面统合在一起,就基本重组了现代文学史料类属划分的较完整体系。 

关键词 现代文学;史料类属;重组

自我的救赎与寻根的异途

——论《平凡的世界》的叙事图景与文学史意义

张 冀

摘要 《平凡的世界》是20世纪80年代文学无法归类的独特存在,其文学史意义一直未能有学理上的精准认定。小说醉心于人际关系书写,以“女性拯救与男青年的自我重建”和“世事激变与新能人的崛起上位”的繁复主题,来表达自我救赎的哲理思考:一方面与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80年代文学构成有效对话,另一方面又与《青春之歌》隐蔽呈现跨越时代的互文关系,是红色文学经典的当代承传。路遥有教化社会、感化青年的责任担当,在寻根小说的文学现场与精神氛围中,他以亲历历史的情绪体验,重寻土地情结和诗教传统的中国文学经验,走上了自己的寻根异途。这种重建民族文化自信的思想特质,直接奠定了《平凡的世界》在20世纪80年代文学中的经典意义与审美价值。 

关键词 《平凡的世界》;人际关系;自我救赎;土地情结;诗教传统

论分行与现代诗歌节奏之关系

高周权

摘要 中国现代诗歌节奏与诗歌分行形式关系密切,诗行不仅是诗歌节奏的一种形态,还是诗歌书面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作者如何建行,如何分行,诗行的断与连,诗行的长短、跨行技巧的使用,现代诗歌由诗行到诗节以及诗篇的建构过程,展现的乃是诗作者对诗歌节奏的掌控能力。合理有序的分行既有助于生成和谐的听觉节奏,又能创造出醒目的视觉节奏;在诗作中若使用了标点符号、跨行或长诗行,将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诗歌的节奏行进态势;诗行与诗节、诗节之间的有机组合或有序布局,有助于强化诗篇语义节奏的张力,构筑对称的语义节奏形态。现代诗歌分行与诗歌节奏之间的互动关系,决定了现代诗歌分行是一种既有丰富弹性空间,又有规律可循的形式建构方式。 

关键词 分行;现代诗歌;节奏;诗行;语义

东方音乐的原生态自然性审美特性

王 勇 邱紫华

摘要 相对于近代西方现代化音乐的科学性及人工技术性特征而言,东方音乐最根本的审美特性是原生态的自然性。首先,东方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直持续着原生态自然性的审美特性,始终没有发展出像西方音乐那种以数学的、理性的逻辑和科学技术为基础的音乐思维、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方式;其次,东方传统乐器采用的自然材质以及所发出的自然音响对人的音乐审美习惯、审美趣味产生重要影响。东西方音乐之间的明显差异不应该作为价值判断的尺度,亦不能说明两者之间孰高孰低、孰优孰劣;在音乐多元化的时代,各种音乐的音响特质都具有审美的意义。 

关键词 东方音乐;西方音乐;审美特性;自然性

文化生态学视域下西方视唱练耳在中国的接受与认同机制

张业茂

摘要 从文化生态学视角审视西方视唱练耳在中国的接受与认同机制,存在“双主体”的动力机制与“双转移”的运行机制等。这些机制主导着西方视唱练耳“知识体系”、“训练体系”、“价值体系”、“评价体系”在不同主体间的传播、接受与反馈过程。机制运行的结果,形成了我国视唱练耳学科生态的演变,即随着视唱练耳“民族化”与“时代化”互动,进而影响视唱练耳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生成,从而形成了西方视唱练耳在中国的选择与取舍、改造与创新。同时,也使作为音乐文化“底层思维系统”之一的视唱练耳,对个人主体、社会主体及国民主体音乐文化实践(特别是音乐情感、态度、价值观及音乐行为等)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关键词 文化生态学;视唱练耳;接受与认同;机制

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几个问题

孙泽学

摘要 学术界普遍认为,周恩来在1953年12月31日接见印度来华代表团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但考诸文本,周恩来当时只是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并未提出这一概念。从概念的使用看,1954年8月12日,周恩来在为接待英国工党访华代表团的一次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概念;在外事活动中明确使用是他在同年10月20日欢迎印度总理尼赫鲁之时;在国际会议场合使用则是在1955年亚非会议上。中国虽然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于一切国家,但从外交实践看,主要用于处理中国与非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中使用过这一概念,却是强调在社会主义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适用;1956年底中国曾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应该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但为时不久就没再提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定型有一个过程,其第一项、第四项措辞有过修改,在表述中也有反复。

 关键词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毛泽东;周恩来;中国外交

多维视角下的三线建设研究(笔谈)

徐有威 张 勇 段 伟 苏世奇 

编者按 三线建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三线建设主要在内陆西南和西北地区展开,小三线建设主要在一、二线(沿海沿边)地区的腹地进行。大、小三线建设相互策动,不仅对加强国防实力、改变工业布局等有积极意义,客观上也为西部地区和内地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三线建设研究异军突起,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推动三线建设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本刊约请国内相关学者展开笔谈。这组笔谈既有对小三线建设研究民间文献的梳理,也有以三线建设研究为切入口进行多学科融通的探讨;既有历史地理维度的考察,也有艺术史视角的呈现,体现了三线建设研究的多维视角。

新时代教师的价值认知与师范教育实践的价值自觉

洪早清

摘要 新时代赋予教师新的职业使命和新的价值含义。师范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担负着培养教师的重任。紧扣国家教育发展战略要求,全面贯彻新时代国家教师队伍建设总体指导方针是师范教育的根本遵循。在主动适应教育现代化对教师队伍的新要求中,师范教育要深刻理解新时代教师的价值内蕴,聚焦新时代师范教育核心命题,牢固树立源头意识、特色意识和卓越意识,协力彰显师范生培养的现实价值关怀。要把新时代教师的使命责任与价值意涵及时转换为教师培养的能动力量和核心价值取向,切实增进教育实践的价值自信与自觉,从师范生成长出发进一步做好“师范性”的文章,不断提升师范教育质量水平,为建设教育强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输送更多更优秀的教师。 

关键词 教师;价值认知;师范教育;价值自觉

中国儿童睡眠时间投入的成本—效益分析:以六个省(市)调查数据为基础

周金燕

摘要 睡眠时间的最优投入决策应考虑成本及效益,以最大限度促进儿童人力资本的积累。在这一思想基础上引入机会成本视角,并用中国六省(市)儿童调查数据对儿童的睡眠时间投入开展成本—效益分析,有两个主要发现:一是儿童的睡眠时间投入对任务型和人际型非认知能力的影响为倒U型,但对情绪型非认知能力和学业成绩班级排名的影响为线性正向。根据对10项效益及成本的核算,10-11岁儿童的最优睡眠量范围为8.42-11个小时。二是睡眠时间的机会成本,即睡眠放弃的其他人力资本投资效益(包括阅读、进行体育锻炼、做家庭作业、上课外补习或兴趣班),将部分抵消睡眠的效益;但放弃的上网、看电视等的效益却相反,加重了睡眠的效益。 

关键词 睡眠时间;非认知能力;成本-效益分析;最优睡眠量

中小学生网络素养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王伟军 刘 辉 王 玮 董柔纯

摘要 网络素养是儿童青少年网络生存与发展的综合能力,网络素养及其评价研究虽广受国内外关注,但仍未形成我国权威的中小学生网络素养要素体系和评价标准。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网络素养的概念及其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按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结合专家指导建议,从网络意识与认知、网络适应与发展和网络参与与互动三个维度揭示网络素养的构成要素,构建我国中小学生网络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用协商一致的质性研究方法,分别对包括小学、初中教师和从事相关研究与教育实践的高校学者及社会人士在内的67名访谈对象开展访谈,对所构建的网络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验证和完善。本研究表明,该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兼具中国特色,可以为我国中小学网络素养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学活动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中小学生网络素养;核心素养;网络素养评价;网络素养评价指标

网络时代的成名期望:研究与展望

胡玉婷 洪建中 叶一舵 柴唤友

摘要 成名期望是指个体寻求公众认可的动机。在如今网络媒体盛行的时代,成名已成为国内外人群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成员最重要的人生追求之一。社会变迁和人类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使用满足理论和恐惧管理理论对成名期望进行了解释。成名期望不仅受到心理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会影响个体的网络使用行为、心理健康和社会发展。未来可在完善和丰富研究方法,加强前因变量和后效的研究,关注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与心理需求,以及探索个人-媒体-社会环境的综合作用模式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成名期望;心理因素;媒体环境;青少年

“不确定”状态下“共情”的有效性及实现策略

——兼论舆论舆情的“共情治愈”与“共情伤害”

胡江霞

摘要 “共情”,是专业心理辅导中辅导者应有的一种态度特质,也是心理疏导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技术,其目的是达成受辅者“心理治愈”的效果。“共情”不当,极易产生“共情伤害”,尤其在某种“不确定”状态下,自发的“共情”体验更易呈现多面“不确定”的结果。为了有效防止“共情伤害”的出现,“共情”技术的运用需具备一定条件,包括:事实基础、用词准确、慎待真实、适可而止等,并注重“共情”在社会传播和舆情引导中的有效性的提升。 

关键词 共情;“共情治愈”;“共情伤害”;社会心理;分享策略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学报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jccnucn)。点击首页下方“关于我们”就能了解“投稿指南”。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