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比较教育研究》2022年12期

比较教育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 2024-02-05

“一带一路”教育研究‍‍‍‍‍‍‍‍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与中亚五国教育交流合作30年审思

摘要:中亚五国是我国西部的重要邻国,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支点。加强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是增进我国与中亚国家政治互信、提升经济合作水平、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机制。双方30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走过从缓慢到迅速、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进程。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我国与中亚五国之间教育交流合作的路径不断丰富,成效日益显著。但由于中亚地区复杂的民族历史文化因素和多变的地缘政治环境,双方交流与合作的可持续性和务实性发展尚面临缺乏中长期战略规划、中国教育品牌意识不强、复合型人才培养不足等诸多挑战。我们应具有高阶思维,注重对接中亚各国发展战略,致力于区域教育一体化的协同推进,着力打造区域教育高地,创新语言文化的传播策略,从而实现中国与中亚五国教育交流合作的高质量发展与共赢。

关键词:中亚五国;教育交流与合作;一带一路

作者:,女,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时月芹,女,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哈萨克斯坦独立30年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历史考察

摘要:纵观哈萨克斯坦独立30年教育发展历程,高等教育转型与发展经历了从被动延续苏联高等教育制度到全面否定、仿效西方以及选择自主探索道路的发展历程。独立前,哈萨克斯坦高等教育的发展深受苏联影响,缺乏本民族特色;独立初期,哈萨克斯坦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分权化与私有化;社会逐渐稳定后,哈萨克斯坦确立高等教育现代化制度,建立人才质量的欧盟标准,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转型,构建自身特色高等教育体系;2019年,总统托卡耶夫提出高等教育要促进哈萨克斯坦新一代公民的培养,并陆续推出相关行动计划,旨在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推进高等教育内容现代化,改良治理体系,加强国际合作。整个过程呈现出哈萨克斯坦高等教育改革的矛盾性和发展性。

关键词:哈萨克斯坦;高等教育;教育改革;演进趋势

作者:张建锋,男,甘肃政法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副教授;周作宇,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运行何以长效——基于组织学视角的分析

摘要:在“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背景和政策环境下,许多具有共同战略愿景或共同利益需求的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基于共同的价值旨趣,组建了类型多样的“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从组织学视角来看,“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是基于目标、意愿与沟通建构起来的协作组织,有其自身特有的组织规则、行为逻辑和价值共识。当前,“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运行面临顶层制度供给抽象化、持续发展能力不稳定、成员权责分担不对称、联盟“公共空间”浅层性等诸多挑战。未来,应当以优化提升治理效能为目标导向,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通过制度建设达成治理目标,以高效的沟通网络促进联盟模式维系和动态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高校战略联盟;联盟治理;组织学

作者:朱以财,男,泰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刘志民,男,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管理学博士。


全球教育治理研究

经合组织教育治理工具演变背后的博弈与逻辑

摘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自成立以来其教育治理工具经历了数次演变,体现了各方利益主体的博弈。透过历史与微观视角发现,第一阶段以欧美拉扯为特征,初始治理工具在美国的铺垫与引导下确立,美国势力受到北欧小国的抗衡;第二阶段欧美新自由主义的集体转向催生了经济价值取向的新治理工具,少数欧洲国家对工具的理念与指标进行“纠偏”;第三阶段,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企图纳入更多发展中国家的愿望孕育了新的治理工具,在欧美发达国家的主导、发展中国家的参与下适当提升了新治理工具的“情境适用性”。整体来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治理工具的形成与演变受到宏观政治环境与格局、中观国家实力、微观关键人物等不同层面要素的影响,其教育治理活动本质上遵循着大国主导的政治逻辑和理性主导的思维逻辑。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程序、规则、议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弱势群体的诉求,需警惕的是追求确定性可能带来的教育趋同和应对未来不确定性能力的缺失。

关键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全球教育治理;政治博弈;理性诉求

作者:李晓敏,女,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博士后;康云菲,女,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经合组织渲染的教育危象及其批判 

摘要:通过对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及其相关政策文本的批判性分析,发现经合组织对全球教育进行规训的前提是其制造了福柯所言“瘟疫”意象般的“未来挑战”,使得全球为之“疯狂”,以至于人们慢慢地接受了这样的“既定事实”,进而让其对全球教育的规训“名正言顺”。在此过程中,经合组织通过多渠道反复言说全球教育所面临的“未来挑战”,让公众注意到其所渲染的“教育危象”;并基于对世界全球化和数字化发展的分析,同时又极大地弱化学生所处的本土情境来凸显所谓共同面临的“未来挑战”之复杂性和严峻性,从而让公众理解并接受这种“教育危象”。经合组织所渲染的“教育危象”本质上是西方视角下的一种“教育危象”:当前世界各国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经合组织对“全球公民”的构想,尚未具备“数字公民”的相关技能,未能达到欧美跨国公司“人才储备”的标准。

关键词:经合组织;教育危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

作者:蔡娟,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


“全球竞争”与“全球共生”之互嵌:全球能力提出背景与理念再释

摘要:作为建构个体身份认同、应对市场扁平分工和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发力点,培养发展全球能力为高等教育全球化人才的培养改革提供了另一视角。全球能力在中国的引入和传播过程表明,与聚焦全球竞争的“技能说”不同,以致力全球共生为目标的“理解说”是与全球能力理念最为相近的“中国式”阐释。面向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以“全球竞争”与“全球共生”之互嵌替代任意一方的指引,联合“知、行、意、情”在特定系统中建立起全球能力培养发展的动态情景框架,为释放全球能力对国家乃至世界向好发展的价值创造了可能,也为重新思量全球化人才培养改革探寻到新方向。

关键词:全球能力;全球竞争;全球共生;高等教育;全球化人才

作者:吴易林,男,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课程与教学研究

芬兰现象教学的外在特征与内在机理  

摘要:面对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革新,芬兰国家课程改革认为现象教学是一种适合21世纪学习者的方式。现象教学以面向未来与生活、以培养横贯能力为核心、植根于本土情境为外部特征,内含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社会建构、主张有助于学习发生的回应型师生关系、倡导实践创生依赖于教师对课程的反思与变革等内在机理。芬兰在现象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形成了基于内生动力的信任协作系统,构建了学校是学习社区的文化,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未来生活。这些构成了芬兰国家课程改革开展的学理依据。

关键词:现象教学;横贯能力;社会建构;终身学习

作者:李艳,女,江南大学教育学院校聘副教授;李家成,男,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东亚儒家文化圈学业负担问题的两面性、治理困境与未来路向

摘要: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问题是东亚儒家文化圈教育改革中的共性焦点议题。东亚社会的学业负担问题具有双重两面性。从结构功能主义视角看,学业负担问题是后发型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成就与危机并存的矛盾统一体;从文化主义视角看,学业负担问题源于儒家教育文化优势与危机共生的两面性。基于共同的结构性及文化性矛盾特征,东亚社会的“减负”改革存在三重治理困境——“弱才智-弱素质”的质量困境、“学习鸿沟”扩大化的公平困境以及“本土化-全球化”拉锯的文化困境。未来东亚社会学业负担治理应从重塑亚洲基础教育话语权与价值体系的文化路径,建构“强才智-强素质”教育发展框架的实践路径以及坚守社群主义逻辑与教育公共性价值的制度路径中破题开局。

关键词:东亚儒家文化圈;学业负担;减负;治理困境

作者:吴佳妮,女,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博士,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麦迪逊分校访问学者; 滑子颖,女,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高等教育研究

“强国梦”背景下巴西高等教育战略选择与发展困境 

摘要:巴西作为拉美第一大国、新兴经济体国家,一直怀揣着“强国”之梦。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助力“强国”建设成为巴西国家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回应全球知识经济外部冲击的必然之举。巴西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主要聚焦在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转型、重点推动研究型大学建设、建立全球多边高等教育合作网络平台等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周期性的政治动荡和严重的经济危机损坏了巴西的信誉与实力,导致巴西在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推进中缺少周密的计划和充足的资金,缺失公平的教育生态系统和缺乏教育领域的“软”支撑,因此其通过高等教育发展助力“强国梦”之路,道阻且长。

关键词:巴西;高等教育战略;教育质量

作者:胡昳昀,女,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讲师;范丽珺,女,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志伟,男,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二级巡视员。


后疫情时代欧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新图景——基于《欧洲大学战略》的分析  

摘要:后全球化时代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效应带来了欧洲分裂的困境,使欧盟维护欧洲区域稳定、巩固全球竞争力的需求变得空前迫切。进入后疫情时代,为应对上述困境与需求,欧盟颁布《欧洲大学战略》,着手为欧洲高等教育的转型规划全新图景。该战略将高等教育视为欧洲经济复苏源泉、绿色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参与者、欧洲生活方式的灯塔以及欧洲全球角色与领导力的驱动者。基于此,欧盟将着力点放在搭建欧洲区域内的跨国合作新框架、扩大高校参与绿色和数字化转型的广度与深度、以欧洲区域合作带动全球合作发展以及加快高等教育治理结构的调整与创新上。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欧盟;高等教育改革;欧洲大学战略

作者:宋瑞洁,女,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研究范式革新:世界一流教育学科建设的内生动力——以范德堡大学皮博迪学院为例   

摘要:研究范式革新有助于提高教育研究质量,促进教育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是一流教育学科建设的内生动力。范德堡大学皮博迪教育与人类发展学院通过研究范式革新,推动教育学科走向一流。在研究范式革新理念的形塑与确立中,引领学术改革,升华战略思想;在研究范式革新行动的渗透与内化中,以研究方法交流与培训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以研究方法训练与应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以研究方法规范与创新集聚科研机构。从研究范式革新与一流教育学科建设的关系审视中发现,特色研究领域推动研究范式革新,研究范式革新产出高品质研究成果,卓越的影响力促成一流教育学科建设。

关键词:皮博迪学院;研究范式;一流学科;教育学科

作者:李唯一,男,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夏正江,男,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刊登于《比较教育研究》2022年12期,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总发行处:北京报刊发行局

订购: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2-466

海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发行代码:ZW023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875

电话:010-58808310

Email:bjb@bnu.edu.cn

网址:http://bjjy.cbpt.cnki.net





往期文章回顾


✦  欢迎订阅2023年《比较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2022年11期《比较教育研究》2022年10期《比较教育研究》2022年09期

微信公众号-bjjyyj2019

识别右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好文!分享,点赞,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比较教育研究》2022年12期

比较教育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