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阎天|癸卯春夏,开新课记

阎天 雅理读书 2023-09-10


「16岁的时候读太白诗: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又读东坡词: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如今力不足以一战,行不能至千里,就在这三尺讲台上,从容开始一段新旅程吧。」

YALIPUB


癸卯春夏,开新课记




文 / 阎天

(北京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

#01

美国宪法各课


大概度过了从教以来最忙的3月,因为新课多。在张翔老师主持的“比较宪法”讲3次,分别是美国宪法概况、洛克纳案和布朗案;在强世功老师主持的“宪法案例研习”增加4次新内容,主要是洛克纳案和哈佛招生案。案子大、文献多,而时间有限,学生的基础也浅,读什么、如何讲就颇费思量。好在两门课都有左亦鲁老师合作,可以互为捧哏(逗哏?)。经过反复尝试,大致摸到一点可能的门道:

一曰“读判决”。如果时间精力有限,那就优先读判决。美国宪法的学术作品都是源于判决、高于判决,最后回到判决。判决是钥匙,也是锁头。离了判决的理论都是虚的,更没有生命。

二曰“破成见”。衡量是否读懂判决的标准,在于能否破除关于判决的各种成见,包括标签和大词。特别是要善于发现判决的内在矛盾,从法律与政治的关系角度寻找矛盾的成因,并评估其影响。

三曰“观争论”。争论会迫使参与者以最明白的方式展现观点,并且帮助读者以辩证而非偏信的方式去阅读。争论也较为有趣,且见人品,所以读得进去,成就感自然就来了。

四曰“捞干货”。课时有限,讨论又多,容易抓不住要点,热闹而无所得。所以得有一两个重要的主题,在课上反复回旋、不断生长,最后能从课堂带走和反思,下节课还能带回来接着用。

这几条都是一同开课的老师们启发而来,特别是张翔老师每课必到,提供最有力的支持和最真诚的关注。仿佛深吸口气潜到不曾探索的水底,猛地浮出水面,顿觉万事万物清新可喜。

#02

学术体验课/劳动法进阶课(上)


本学期为本科生新开劳动法的进阶课,题为“职场法治前沿探索”,目的是帮助学生从“听书”进步到“读书”,通过读文献加入学术讨论,管窥法学的堂奥。课程分为3个单元,分别讨论比较研究、对策研究和学派论战。单元间穿插沙龙活动,已举办两场。3月完成了比较研究单元,总算可以略松口气,盘点收获:

其一,课程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本科生对学术研究有没有兴趣?这门课在周五晚上这个通常的休息时间开设,内容是劳动法这个偏门,学分不能用来满足专业必修或者限选的要求,可谓三重debuff,而仍然有法学院和元培学院法学方向的十多位同学选课,到课率也比较高,还吸引了硕博学生旁听。这表明本科生的学术兴趣是真实的。选课的目的当然很多,凑学分、开洋荤、听段子的想法都可以理解,但是学生最集中的兴趣点在于批判性思维:如何跳脱教科书式的阅读方法,对文献实施“降维打击”,从正反两面品评文献、学习文献?好文献往往有大毛病,有大毛病仍然可以是好文献,这种“残缺的美”让学生感到陌生又有趣,是学术的魅力所在。

其二,课程要满足学生的“求生欲”。时下学生之忙,远非20年前可比。事事都要分心,否则仿佛就无法生存。即使送书给学生读,反馈也不算踊跃。作为边缘小课,要接受学生“求生欲”和“求知欲”的客观矛盾,主动调整,徐途进取。一是精简文献,每周只读一篇,力求达到“一花一世界”的效果。第一周读Cynthia Estlund写中国的书,第二周读我写美国的书,讨论不带直接比较意义的外国法研究;第三周读Derek Bok通过比较给美国找自信的文章,第四周读Paul Weiler通过比较给美国找出路的文章,讨论比较研究的两种目的。二是精简任务,不布置期末论文,学生任务仅限于随堂报告文献大意、参加讨论和撰写两篇回应短文,每篇不超过两千字。在学生繁忙的生活里锚定坚固而宁静的一隅,这门课就存活下来了。

新课有许多尝试,比如设置先修课,比如教师主导的讨论式授课(实则我讲得有些多了),比如按照写作的常见方法设定单元等。想法杂、负重多,难免有些手忙脚乱。经过一个多月的调试,新手已经正式上路,课程有渐入佳境的迹象。我要感谢同学们的支持,还要感谢学院和同事、同行的关怀。我从本科时代就得到老师们的关照和培养,较早走上学术道路。我想把这份美好传递下去。

#03

学术体验课/劳动法进阶课(下)


本学期为本科生开设的新课“职场法治前沿探索”,先后完成了比较研究、对策研究和学派论战三个单元。最后一次授课安排在6月9日晚间,届时将以“从本科起步做学术”为题,邀请一批清北的“洋博士”青年教师举办沙龙。这门课讲到最后,目标终于清晰:比起学习劳动法,更重要的是提供学术的初体验,展现人生的另外一种可能。这种体验包括五个相互关联的要点:

一是学术阅读。严肃、繁重且艰难的阅读在当下很不讨喜,学生对此日渐陌生,这可能带来多方面的后果,首当其冲的就是失去读学术作品的能力。为此,这门课要带读几篇“硬货”,特别是法经济学这种学习曲线陡峭、对初学者不甚友善的文章。第一遍读不懂,第二遍就明白些,第三遍能读进去,第四遍可能就跳出来了。这种反复成像、逐步清晰的体验,可以带来新鲜的成就感,甚至成为求职的额外竞争力——而且并不限于学术求职。

二是学术思维。学术思维的目的是创新,因而必然是批判性的。这种思维如果缺失,学生就会将一切学术文献都当成教科书来读:当作真理全盘接受而不加反思,并且以背记作为获得感的主要来源。如此就把书读死了,而且“学而不思则罔”,越读越焦虑、越挫败。有鉴于此,这门课对几乎所有作品都采取了“三段式”导读:首先这是篇好文章,为什么好?进而发现其实这篇文章有许多论证的局限;再思考为什么瑕不掩瑜,这篇文章仍然能够传下来?名作是可以批评的——这本身就足以令缺少“反骨”的当代学生瞠目。从批评中获得动脑(而不是只动笔)的畅快感,获得与作者平等对话的被尊重感,获得把握文献、掌控思考的成就感,批评就会成为无法抗拒的诱惑,学术思维就开始生长。

三是学术评价。什么文章才算好?本学期除了这门新课,还参加讲授了硕士的写作课和博士的前沿课,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都提出了这个问题,这恐怕不是偶然的。就此,学术环境所传递给学生的信号足够多,甚至太多了,而信号的模糊、扭曲和矛盾又让人无所适从。关于好文章的标准,古今中外的讨论太多,但是未必能够完全对接当下学生的实际,也容易叠床架屋、不好操作。我做了一个初步的框架:将好文章的标准分为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每方面各提四项由低到高的要求,每项要求再做细分。一般来说,本科和硕士论文达到第二个台阶的四项要求即可,博士论文应攀上第三个台阶,而最高的第四个台阶则应该成为审美的基准。这个框架肯定不全面,也谈不上深刻,但是大体管用且够用——我也就知足了。

四是学术工程。批判思维可以激活头脑,甚至引发头脑风暴,而再活跃的思想都要落实到工程层面,产出学术成果,否则只能充作谈资、昙花一现而已。工程能力主要靠手把手地在实践中传授,这是下学期论文工坊的核心;本学期课程只做了两次展示,分别介绍了我的一书一文的写作过程,自爆了不少“黑料”,学生普遍表示很开眼界,看来今后应当作为一个单独的专题加以强调。

五是学术职业。这门课本想以专题讨论的形式,在每堂课都讲一点如何“以学术为业”。但是课时不够用,“坐而论道”又太乏味,我的个人积累更不足以讲满一个学期,所以作罢。真正起到展示学术职业作用的,是3月31日的沙龙“劳动法的海归之路与女性力量”。就像有的学生说的,四位女性嘉宾的形象至今都在闪亮。如果再加上将在6月9日举办的沙龙(接近男性嘉宾专场),大概足以达到让学生初步认识法学职业的目的,也就可以了。

#04

劳动法写作工坊


经过反复酝酿,秋天将开设“劳动法写作工坊”,开展手把手的学术写作训练。为每位学生提供至少3次一对一辅导,再组织大约5次集体指导和讨论,训练强度接近我在海外见过的同类课程。从选题开始,步步为营,引导每位学生用一学期时间写出一篇高质量的劳动法论文。期末利用劳动法基础课的大课堂举行审稿会,请前辈学人评议这些年轻学生的作品,就圆满了。

从基础课的“听书”,到进阶课的“评书”,再到高阶课的“写书”,劳动法的“三课制”设想将成为现实。基础课采取讲授(lecture)形式,依托本科选修课“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进阶课采取研讨(seminar)形式,依托本科选修课“职场法治前沿探索”;高阶课采取工坊(workshop)形式,即“劳动法写作工坊”。高阶课以进阶课为先修课,进阶课以基础课为先修课。之前论证过包括开新课在内的5个方案,最终还是放在第二课堂最为可行。不计学分、不做成绩约束,固然有过分松散的隐患,但是如领导所言,这样更容易选出真正有热情的学生。至于不计工分、不算成果,比起满足心愿来实在不算什么。

为了实现一个小小的愿望,学院各位领导和教务老师多方论证、反复沟通,终于有了理想的方案。对此,一句感谢不足以表达我的心情。为了保证工坊的投入,我决定:从今年秋天起,除参加进阶课和高阶课的学生外,基本不再指导本科生论文写作(学位论文、挑战杯、校长基金等)。

我把这看作重新出发。疫情渐退,饭碗也大致稳了,中年危机如期而至。用“三课制”培养人才是我找到的意义。百年树人,我的余年显然不够,但是往前迈一两步还是够的。不开始就不会失望,可也永远不会有改变。静下来想想,还是不甘心的——大约少年气未散尽吧!16岁的时候读太白诗: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又读东坡词: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如今力不足以一战,行不能至千里,就在这三尺讲台上,从容开始一段新旅程吧。

编辑|一一二四

图片|来源网络

往期阅读

点亮,看更多优质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