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被猫meme洗脑的第N天,我笑着笑着突然就悟了

wuhu小精灵 wuhu动画人空间 2024-04-20

wuhu专题

文|山茶茶


总之,猫猫又一次拯救了世界。


当代年轻人的精神状态,主打一个出其不意。


往往你几天不勤刷帖,就会发现网友口中一个接一个的新词,自己已经看不懂了!


从“手捧莲花敲木鱼”到“发疯文学”,再到现在年轻人已经开始自称“哥布林”。



在我还在津津有味品读“哥,你删了呗,反正我是无所谓的”等无数精彩破防语录时,主打一个“已读乱回”的“黄龙江文学”又粉墨登场。


那些铿锵有力,虽然前言不搭后语但却充斥着各种专业术语的乱码,仿佛脸滚键盘留下的杰作让人不禁感叹作者精神状态真是美好至极。



但是,人类们,别担心,因为小猫来啦!


这些天,很多人的B站首页已经被猫meme刷屏,小猫们生动地演绎起各种人间小剧场,看得人忍俊不禁。


啊,经受了猫猫的魔性又可爱的洗礼,突然就感觉被治愈了呢。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位日本UP主,B站昵称为“ねこのつぶやき”(猫的自言自语)。



几张静止的背景图+猫meme动图+音效,组成了这位单亲妈妈几分钟长的猫memelog 。


她用这样的方式讲述了自己来到中国后带娃生活,短短1个月涨粉超33万。


比如在前往中国的飞机上,刚出生的娃狂哭两个小时,这位妈妈的内心是崩溃的,但眼看安慰不起作用就只能跟着一起哭。



但好在旁边有中国小哥安慰了她,还送了糖果。



等到女儿长大一点,到了满地乱跑的年纪,由于过于活泼而被楼下邻居找上门来。母女俩都很愧疚并真诚道歉,而邻居了解了情况之后,直接对孩子说:“没事,你随便跑!”



UP是由于前夫工作调动而前往中国的,但如今已经离婚独自带娃+工作,为了能适应这样的生活,每天日常堪比卷王。



有时候一天要用十几个小时时间狂练中文,仅仅一年就通过了HSK5级(汉语水平考试),但上了班发现压根听不懂方言和书本上没有的词句......



还总结出一个经验:街头是学习中文最好的地方。



中日两国的文化环境不同,最开始也让她有点不适应:诶?中国同事上班原来可以分瓜子的么?



明明大家工资都不多,为什么还抢着买单?



还有中国小哥送了她没有章鱼的章鱼烧。



在这个过程中,UP对于中国、中国人的看法也在不断改变,从一开始身处异国他乡的害怕到现在已经逐渐习惯。



“猫的自言自语”的视频最先发布在Youtube上,最高的第一条播放量只有8.6万,后面平均都在几千的水平。但是后来发布在B站上,平均播放量过百万,目前最高的都达到了249.9万!



同时B站近期还有大量猫meme投稿,由于其制作简单且不用真人出镜的性质,很多从未投过稿的新人UP也开始以猫meme的形式制作自己的互联网日记,他们往往都只有10-20个初始粉丝,但却能获得几十上百万的播放量。



甚至有#00后用猫meme运营官号#的词条上了热搜,于是更多官方账号纷纷下场。



不过,猫meme又是怎么火起来的呢?


猫meme其实就是各种猫猫梗图,其中一些知名的代表包括happy猫、香蕉猫、chipi猫、跳舞的奶牛猫等等。


依稀记得前些年B站每年都会掀起一阵猫meme热潮,其中有“奇怪的知识增加了”的MUR猫;



还有源于外网,一个法国小哥纠正母亲发音的“可颂猫”


你也许一下子get不到这个梗的好笑程度,但经过网友的本地化就能明白了:一位广西网友试图洗脑外地人“螺蛳粉”的发音为“螺吸混”。



而最近网上流行的两只对话小猫,就是来自国内博主 “骄傲的大肥兔”和“吟游诗人咣舅爷”。



这么多年来,互联网流行风向变了一次又一次,但猫meme却是“经典永流传”。


得益于网友们搜集的各式各样魔性猫猫图,有UP主们也贴心的给出了绿幕素材和相关教程。


B站@k鼠子


你只需要把自己的亲身经历改编成简单的小故事,然后准备好背景素材就可以开始动手制作了。


它们通常是几秒到一两分钟一个的小段子,三两行文字配一个表情动图就能搞定。


可是在各位UP主都在疯狂内卷的时代,凭什么新人可以凭借这么粗糙的剪辑手法一步爆火?



这背后不仅是猫猫的功劳,也是用户们对于机器逻辑运算的反抗。


试问,你点开一个视频,是想看到一张陌生的人脸,还是几只可爱的猫猫?


猫meme不仅降低了观看者的心理负担,还能模糊掉讲述者本身的形象,精准捕捉到普通人微妙的情绪变化,让观众能透过这些令人忍俊不禁的小故事窥见自己的影子。


有学生带领全班同学嗦了全校所有花的花蜜…….



有人讲述了自己在衡水中学赖床十分钟之后,发现主任在寝室楼门口守着,为了不被抓到只能在体育老师的“追杀”下一路狂奔到教室的晨起惊魂大逃杀。



当在外地工作、每周回家一趟的爸爸,遇上脸盲症女儿......



有人凌晨1点炖排骨汤,因为实在太香了被邻居找上门用一盒草莓换汤喝……



汉化组又是如何翻译一部作品的?



还有UP主@甘梅粉撒万物,向大家展示了幼师的一天。


小朋友们情况不断,各种堪称“恐怖”的名场面让她一度非常崩溃,但UP主在评论区说:我不后悔选择这份职业。



平时看着运筹帷幄的医生可能内心已经发出尖叫爆鸣,只能赶紧打电话摇人,但患者倒是一点都不紧张还刷着短视频。



老师、学生、父母、子女、医生、病人......各种职业的网友在这里分享自己的故事,人间百态莫过于此。


而如果你平时也会刷到类似视频,那可能已经注意到猫meme不仅适用于简单温馨的快乐日常。


那些带着点儿emo感的故事也同样可以被猫猫讲述。


魔性可爱的猫猫就好像苦涩后的回甘,轻松、甚至没那么正经的表述方式让“现实”二字都变得没那么沉重。


UP@环保的二次元曾诉说了自己人生的特殊时刻:返乡过年的他与家人聚餐,吃到一半爸爸告诉他母亲患上了乳腺癌。



但突如其来的噩耗反而让他迅速冷静下来,询问治疗相关事宜。


但等到晚上回到自己房间却化身香蕉猫,失声痛哭。好在后续化验结果显示情况乐观,妈妈本人也放心投入治疗。



UP@HerenotFreya讲述了自己和焦虑症的十七年爱恨情仇,最后又如何鼓起了就医的勇气。



当我们遭遇困境、心情沮丧,身边却无人可倾诉时,猫meme成了一种疗愈手段。


一句句来自陌生人的鼓励和安慰,就像元气弹一样汇聚起来,把力量借给你。


而讲述者轻松、戏谑的口吻也像是从人生低谷中走出来时抬头看见的一抹阳光,同样带给观众们面对糟糕境遇的信心和鼓励。


我们只能说,内容永远比形式更重要。


机器逻辑可能想不明白这些“简陋”的视频有什么好看的,但它们背后那些粗糙却真诚鲜活的故事和灵魂却满足了大众对于共鸣的需求。


从“发疯文学”到“鼠鼠文学”、“吗喽文学”,再到“对话小猫”的猫meme,人们在一个个语言外壳的掩护下寻找了自我安放之处。


层层加密的对话后,是或直白或隐晦的心声表达。


这个世界上,有多少和我一样的人呢?


大家都过着怎样的生活?


普通人的一辈子,就不能精彩么?


透过猫meme,我们在看向自己的灵魂。




END



添加wuhu小精灵5号微信(wuhudonghua5)发送“动画新势力”即可在不久后被邀请进群。



你一定还感兴趣:


哥布林就是我!为啥大家喜欢拿“奇奇怪怪”的东西当嘴替?


每月工作225小时!时薪堪堪达标最低工资!一份报告看哭日本动画打工人!


2024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战争结束了》首发!


凭借处女作拿下奥斯卡的中国动画人又出新作!这次更是一举斩获40项世界大奖!!


低开暴走,韩漫第一被日本改编遭抵制,这部Debuff叠满的龙傲天动画全球封神!



喜欢的小伙伴们多多支持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