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面领涨!半导体新周期加速到来

弗雷迪 格隆汇APP 2024-03-09

作者 | 弗雷迪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www.gogudata.com)

2024年的开年之战,A股终于打出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月榜。

整个2月,创业板、深成指双双涨幅达14%左右,一举成为全球最漂亮的仔。上证指数也上涨了8.13%,同样领先全球。

北向资金也终结了连续六个月的净流出,2月累计净买入607.44亿元创下近一年新高,最后收官日更是买入了166亿,本月一共出现了4次百亿级净买入,这个信号真的太值得关注了。

而今天带领大盘反攻的大主角,是以芯片半导体板块。芯片,半导体设备,材料相关ETF个个都是5%以上的涨幅,同时个股层面更是贡献了大量的涨停股。

消息面上,今天有太多的利好因素井喷而来,促成了这些概念股的飙升,让人应接不暇。

回顾2月以来,从AI,到算力,再到半导体,我们也看到这个产业链从上到下的极致爆发力。

之前我们对AI、算力的分析已经足够多了,今天是时候重新重点来讲一讲半导体的逻辑了。


01


在近期,国外的多家半导体巨头都相继发布了最新的财报,大部分的业绩表现都迎来了大幅度的增长,有些虽然业绩不够强,但也给出了较好的未来业绩指引。

这几天,国内的半导体产业链同样如此。

所以近期来自业绩面上的利好刺激,就一直在持续引起市场的关注。

今年各家半导体设备公司披露的业绩预告里其实已经得到了边际的改善,龙头公司在营收、净利润、新签订单量上都好于市场预期。

比如营收和净利润连续创出9年新高的北方华创,23年新签订单超过300亿元,市值突破1500亿;刻蚀设备龙头中微公司去年这类设备的新增订单同比增长60.1%。

设备商订单大增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下游晶圆厂像中芯国际,去年在国际半导体巨头缩减开支时,依然在大幅扩大产能规模。中芯国际去年资本开支约为74.7亿美元,比营收还高,而且今年还会大致保持这个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首批科创板年报公布,而昨夜已经公布美股年报的盛美上海受业绩提振高开40个点,业绩报告显示,去年公司全年实现营收38.88亿元,同比增长35.34%;归母净利润9.11亿元,同比增长36.21%。

如此大的涨幅,如同星星之火,在今天起到很强烈的刺激影响。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刺激点,是最近中国芯片企业在美胜诉的消息也大 大提振了情绪。一家叫福建晋华的存储芯片公司在美国法院被裁定无罪,此前收到了所谓“经济间谍”的指控。但随着去年12月24日,美光科技与福建晋华公司达成全球和解协议,两家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各自撤销对对方的起诉,这个指控就没有了意义。

如今美方撤销定罪,对中方很多企业来说依然有着非常重磅意义,此前有太多芯片半导体相关的企业因为美国各种莫须有借口被列入某名单,导致很多不利的影响,也压制了市场对这些企业的市场估值。

这个事件说明,那所谓定罪是有可能翻盘的,那么对还在那些名单里面的企业,在市场看来,也会多了一些新的期待。

其实在A股半导体板块,除了长期的供需周期更替,这方面的外部力量时常会给这个板块带来动荡,印象还比较清楚的,是美国对英伟达等出口芯片、对阿斯麦光刻机出口光刻机等连续限制,就给国内芯片和半导体产业链带来很多次的冲击。

在这种背景下,但凡西方的制裁出现一些松动或有力我方的变化,也总会引发国内相关产业链概念股的飙升。

所以今天这些涨幅很靠前的公司中,不少都属于与这一类。

西方对我国的高端芯片产业链重重围堵是一个很长期跨度的敏感话题,虽然我们在竭力加速自主研发以争取早日突破限制,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会受到对方围堵压制的局面。

所以可以预计,类似今天突然大涨情况,必然还会一次次重复出现。

但好在,如今的半导体产业链,是站在了新的景气周期起点,我们也有了不少底气。


02


用一个很简单的概况来说,目前的半导体已经逐渐走到了业绩、估值、政策环境三个方面的三个周期新起点位置。

这个三个方面,形成的共振幅度,将注定不会小。

其实这背后,由AI产业大爆发带来的增量红利溢出有很大功劳。

无论是国外相关巨头们井喷的股价和在手订单,还是全球各国已经科技巨头都在大力推出各种加速AI发展的政策计划。都可以让市场越来越确定地判定半导体产业是在迎来加速筑底、重新向上的景气周期起点。

2024年,很大概率将是半导体复苏的一年。

业绩方面,上述已经说了。

有券商报告显示,在半导体产业链中,设备、材料、封测、芯片设计、晶圆代工等重要环节中,很大部分都出现了明显的季度环比改善。

比如在已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的半导体设备企业中,约七成企业全年业绩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大多设备龙头企业23Q4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大幅增长。

大多半导体封测企业2023年业绩虽然还在承压,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但不少的龙头在23Q4也都出现了环比增幅明显的表现。

半导体存储、射频、CIS板块业绩修复较快,23Q4利润已实现环比改善,2024年有望继续复苏。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公布2024年全球晶圆厂预测报告显示,全球半导体产能预计2024年将增长6.4%,其中,中国2024年晶圆产能将以13%的增长率居全球之冠。

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也预测,2024年半导体销售额有希望度过低迷期,预计将增长13.1%,达到近6000亿美元。

另外,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WSTS),存储芯片行业规模有望飙升至1300 亿美元左右,相比前一年大幅增长超过40%。虽然美国、日本、韩国等存储巨头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在涨价预期下,国内存储芯片企业业绩和估值有望迎来修复。

从周期位置来看,目前半导体处于底部区域,下游需求有分化趋势。从市场表现来看,科技股的轮动方向从AI,到算力,再到半导体,有关的CPU/GPU、服务器,光模块,存储芯片等细分领域率先享受行业爆发红利。

另一方面,国内半导体产业链从2021年开始进入下跌周期,直至去年底,大量核心半导体龙头期间跌幅都超过了60%,虽然去年由于AI大爆发重新拉了一波估值,但去年四季度再次大跌,导致估值回撤幅度相比很多行业都大。

在去年底时,整个半导体行业的估值水平都来到了很历史较低的水平。

比如今天涨停的北方华创、紫光国微、紫光股份、中微公司等,期间最大回撤分别超过了40%、60%、50%、50%。

而如今,随着行业的高光回归,它们就有很强烈的估值修复需求。

事实上也是如此,比如赛微微电、寒武纪、源杰科技、紫光国微、紫光股份等从年初底部都涨了超过50%。

但从行业周期回归、政策环境给力的长期环境看,这些反弹可能还不是它们的终点。

那么,对于我们普通的投资者,怎么布局?

这个产业链,太讲究专业的投研知识了,普通人根本不可能去判断到底哪一家是最合适的。

所以投资相关的半导体ETF会是比较好的一个选项,虽然弹性不如个股大,但拿着够让人放心。

另一个是参考这两年美股芯片半导体产业链的龙头,找对标的核心资产。

比如,对标英伟达AMD这些芯片设计巨头的,找国内那些有背景或技术底蕴够厚,又非常舍得烧钱的芯片设计巨头。

还有对标阿斯麦这些光刻机巨头的国产玩家。

以及对标美光科技这些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巨头的玩家。

另外就是国产其他细分领域中,市场非常认可的“卖铲人”,尤其是算力、存储、CPO等领域。

这其中,尤其关注那些在国产化率很低,又最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虽然很可能这些公司的业绩在短期无法实现有效收入和利润,也还在巨额投入,但它们往往也是处于市值最弱的成长初期阶段,反过来就是未来成长空间是很大的。

其实这也是美国很多芯片半导体科技巨头成长路径,用在我们的市场,也未尝不可。


03

结语


有人说,投资中国的半导体产业,是需要信仰的,因为从成长逻辑走向价投逻辑的过程有太多的阻碍和不确定性。

但其实真不用想那么复杂,它只是单纯需要时间而已。

贸技工与技工贸之争,已经无数的历史惨痛经验,已经让国人足够清醒,在芯片半导体这些事关重大的战略产业,拿来主义是绝对走不通的,无论是AI,还是承载AI的一切基础设施,都必须要拥有自己的技术。

所以从长期来看,我国的芯片半导体领域必然会也像美国那样,诞生出很多强大的芯片半导体公司。而在科技时代,它们的市场空间之庞大,根本不用去担心。

只要想通了这一点,那么投资这个产业就不会有什么焦虑,因为你知道只要拿的时间足够长,投资回报一定是会有的。(全文完)

PS:权威杂志《美国事务》发布关于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发展近况的报告,大陆在半导体制造国产化方面取得进展;以及美国旧金山地区法官Maxine M. Chesney经过非陪审团审判后裁定福建晋华无罪。A股的半导体板块喜迎大涨,这次的上涨逻辑和以往有何区别?哪些公司最值得关注?

想获得更详细的产业链标的资料包+一周的直播复盘体验后台回复关键词“题材挖掘”,添加小助理领取!
▍往期回顾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全面领涨!半导体新周期加速到来

弗雷迪 格隆汇APP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