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妈妈在时,我看到的是夕阳; 妈妈不在,我一眼望到了月光

敬一丹 敬一丹 2022-09-23

       昨天是我的生日,也是我妈妈的忌日。我的新书《床前明月光—为亲爱的妈妈送行》在妈妈逝世一周年时出版,是我的表达和纪念,而在疫情特殊时期出版,也期待着与更多读者获得共鸣。疫情之下的新书首发式,我在抖音直播与大家分享了“月光之下,生死之问”的生命思索,感谢读者们的关注,也感谢各位嘉宾的分享。



失亲之时—完成妈妈的心愿

2017 年 10 月,我的妈妈被确诊为癌症,陪伴在妈妈的病床边,那是我工作以后陪伴妈妈最长的一段时间,也是我与妈妈慢慢告别的过程。这段时光伴随着病床边的焦虑和忧愁,伴随着病情起伏带来的困惑与纠结,同时也留下了妈妈与我们最后的温情。

妈妈是一个爱记录、喜欢留存和分享的人,她曾经用信件、文字、影像记录了自己和家庭的每一个历程。在病床上,妈妈对我说:“你把这一段写写吧!我不能写了。”我理解妈妈最后的心愿。寂静的夜里,我望着窗外的月亮,看着病床上的妈妈,一个书名在我的脑海里油然而生——“床前明月光”。从小熟悉的这五个字,在特定情景里有了新感觉,人们习惯用“夕阳“形容晚年,夕阳,意味着天将慢慢黑下来,但天黑了,还有月光。月光虽不耀眼,却柔和安宁,那是生命的态度,是家人的温情,是伴随生命最后旅程的光。在与妈妈相伴的最后日子,我的生命体验浸透着痛感:妈妈在时,我看到最远的地方是夕阳;妈妈不在,我一眼就看到了尽头,看到了月光……

2019年4月27日,在我64岁生日这一天,妈妈永远离开了人世。女儿的生日,妈妈的忌日,竟然是同一天。是巧合?是隐喻?我接受了这样的解释:64年前的这一天,我第一次脱离母体;64年后的这一天,我再一次脱离母体。

忍着悲痛,我开始写作这本书。失亲之痛,难以表述,我几度陷入哀伤,写作几次中断。家人劝我:不行……就别写了。我说:写,难受,但不写,更难受!就这样,断断续续两个月的时间里,我用文字完成了与妈妈的真正告别。终于写完的时候,我觉得我完成了一种对生命的再认识,也完成了和妈妈的一次灵魂对话。所以即使过程很痛苦,可这种记录也是有价值的。




失亲之痛—哀伤不能分担,生命体验可以共鸣

在写作过程中,我一直有一个清晰的方向:失亲之痛不能分担,但生命的体验可以共鸣。这本书不仅仅是述说哀伤,更是记录了我在生命过程中的体验,抉择面前的惶惑、情感交流中的感悟,希望能够与关注生命的读者交流。

比如,当亲人得了绝症后,到底告不告诉她(他)?这是我遇到的难题,也是曾出现在中国千家万户的话题。可能很多人都熟悉这样的声音:“别告诉她。”“告诉就毁了她的美好心情。”“不告诉,是为了分担她的思想压力。”也可能听到另一种声音:“她不应该知道吗?”“如果她想说再见呢?”“如果她想做些什么呢?”不同的患者,不同的家人,不同的环境,带来因人而异的选择。万般纠结,没有唯一答案,这正是我与读者的思考空间。

比如,变老的时候,以怎样的姿态生活?面对生死时,持怎样的态度?这是一代又一代人都要面对的,而处于当今老龄化时代的中老年群体,这种关注更为热切。在我的眼里,妈妈就是从容变老的榜样。书中记录了妈妈变老的过程,妈妈对年龄的看法、对自己后事的准备。妈妈怎样成为微信控?女儿退休时妈妈曾怎样教导?妈妈留下怎样的精神遗产?为什么妈妈要穿警服告别?点点滴滴,都传递着妈妈积极通达的人生态度。将要变老、正在变老、已经变老,——不同年龄段的读者会在书中与岁月交汇。

比如,陪伴,对病床上的至亲来说,意味着什么?那是药,那是生命的支持,那是路尽头的光。我们能为至亲带来怎样的精神慰藉?

比如,常在床边照顾病人,家人会不会也成了病人?巨大的压力面前如何避免心理失衡,以怎样的心理支撑渡过难关?

比如,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亲人承受巨大痛苦而治愈无望的时候,平和地、有尊严地告别,也是一种爱的选择,怎样看待缓和医疗?生命质量有怎样的位置?

比如,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老人走了,未成年的孩子们怎样理解“死亡”?生命教育是孩子和大人的共同课吧?……

这些带有痛感的思索,这些有关生死的问号,其实关乎每一个人。昨晚的新书首发式过程中,有很多读者朋友表示内心受到触动,我愿意和朋友们一起对生命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也期盼与大家获得更广泛的共鸣。网友的呼应让我温暖 ,摘录了几则网友的留言,深深感谢你们的关心和理解!


失亲之后—在倾诉中相拥取暖,彼此慰藉

 就在我刚刚完成书稿的时候,新冠疫情袭来。失亲,不是一个人的悲伤。疫情逼着千百万人直面生死。我失亲,所以我更能体会在疫情中失亲的人的那种心碎。亲人曾经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失去了,不能填补,无法释然,那是被掏空的感觉。尽管在巨大的苦难面前,疗伤、治愈,这样的词显得很无力,但,毕竟,日子还在眼前。也许,我们需要倾诉、释放,需要相拥取暖,彼此慰藉。




 在新书后记中我这样写道:“逝者渐远,留给我们的一切都将保持着生命的温度。对生命的认识和体验会帮助我们获得心灵深处的宁静。擦去眼泪,我要在阳台上种花了,用我妈妈给我留的种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