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敬一丹|给母校的作业

敬一丹 敬一丹 2023-08-28













 “春雨惊春清谷天……”,随着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男生女生悦耳的朗读,《节气·长城》节目创作研讨会拉开了序幕。这个研讨会之所以在11月7号举行,有两个原因:这一天是立冬,做《节气·长城》节目,每一个节气的到来,都好像是一个仪式,当24期节目做完的时候,回头反思,听学界批评,也选择在一个节气到来时。而立冬是有丰富含义的,冬藏,静下来,这是一个修炼的节气;这一天是我的导师齐越教授去世纪念日,我选择在这一天回母校,也是为了向导师、向母校交一份作业……








局限与空间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一直在这些栏目工作,这里有我的业务积累,也有我的业务局限。局限在哪?过去,我一直在主持新闻评论类节目,似乎没有太多的其他空间。但是有一个例外,这就是《直播中国》。《直播中国》是2001年中央电视台办的第一个外景直播栏目,它的内容是人文地理,我过去没有接触过这样的节目,参与这个节目以后,我感觉到文化类的节目太养人了,直播节目太有魅力了。遗憾的是,这个节目办了一年就结束了,我特别舍不得。一年匆匆,影响深深,这似乎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埋下了一个伏笔,一个局限中的伏笔……






     没有想到的是,20年前潜伏的这样一种创作状态,在去年被触发。2021年深秋,我们去金山岭,姚喜双老师在长城上读诗。我忽然间眼睛一亮,我们是不是可以在“长城”这样一个特别有气场的地方举办长城诗会?又想,我们何不在这儿做一个可持续的栏目呢?我们就在长城说节气吧!

     说起来好像是挺偶然的,但是其实也有必然的积累。在这之前,我已经在中央电视台的新媒体“央视新闻”的“夜读”栏目读了七八年关于节气的内容。七八年可以形成一个人的生活节奏了,心里有了这样一种情结,也有一种不满足。因为“央视新闻”推送的是音频节目,我想,如果能够在户外,用视频传播,那不是更有表现力吗?当时我有一种被点亮的感觉。

     做《节气·长城》节目,我们面前有多大的空间呢?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节气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两个世界级瑰宝的交叉,就在我们面前开启了一个新空间。我们曾经熟悉的长城,我们曾经熟悉的节气,当它们遇到一起,让我产生一种完全新鲜的感觉,这种新鲜激发了我的创作状态。我不是很容易兴奋,所以我非常珍惜一旦兴奋起来的那个触发点。于是《节气·长城》节目起步。这时,央视频以最快的时间做出反应,第一时间为我们提供了实现的平台。第一期节目本来我们是做样带的,拿回来一看,大家觉得达到了播出标准,于是就直接推送了。所以我们的《节气·长城》节目并没有从立春开始,而是从霜降开始。






 说节气是有很多种角度的,比如刚才姚喜双老师就像说贯口一样地说出了节气给我们带来的角度:天文、地理、农业、科技、民俗、文学……那我能胜任什么角度的表达呢?我不是气象专家宋英杰,我也不是饱读诗书的蒙曼,我也不是长城学者……我能说什么?

 我问自己,我有没有一个作为主持人的综合能力?我有没有运用资讯的能力?我有没有那种体验和感悟的能力?有没有在城市和在乡村的生活阅历?有没有东西南北的比较能力和平衡能力?有没有理解老年观众和年轻网友的能力?有没有在节气中生发话题的能力?最后,有没有在镜头前呈现这一切的能力……这些,也许就属于主持人核心能力。有所不为有所为,那就在这样的空间里,有所为吧。






 长城是可以仰望的,长城也是可以亲近的,不知不觉我形成了一种聚焦,聚焦在“人”。说天说地更说人,以接近的方式说天说地,以个性的方式说人,而各种说法后面往往有一定的想法。

     我一次一次地在节目里提到我姥爷,以至于后来我又提我姥爷的时候,团队的小伙伴提醒我说,您已经四次提到姥爷了……为什么呢?我第一次听到节气就是我姥爷告诉我的,你们也是吧?大多数人都是听自己的姥姥、姥爷、爷爷、奶奶说起节气的。所以我是说“二十四节气在中国群众基础很广,世代传承……”?还是以我姥爷为切入点呢?我选择说我姥爷,目的就是让朋友们想到自己的姥爷,这也许被理解为“共情”和“代入”。

     我为什么特别强调长城与民居同框?踩点的时候一定要找民居,最好在人家的院子里就可以看到长城,一定要同框。为什么?说长城不仅是说“城”,还要说“人”。说长城的历史,也要说长城的今天,而这样的想法在长城脚下的人家和长城同框的时候就实现了:过去是狼烟,现在是炊烟;过去是将士,现在是人家……这样的创作角度是我想表现的,落点还是人。






 我们在拍《节气·长城:芒种》的时候,我说:“一定要找一块麦子地。”长城周围,我们到处找麦子地,也挺费劲的,紧靠长城的地方找不着麦子地。为什么一定要找麦子地呢?没有麦子,我们怎么说“芒”呢?有一些小孩五谷不分,我们要告诉他这个“芒”是什么意思,更要通过“芒”讲“人”的故事:麦客的故事,焦点又一次落到人。

     我为什么要说菜花?说二十四节气是要说到“花信风”的,花信风里有那么多姹紫嫣红的花,我们可以说牡丹、菊花,但还是选择说“菜花”。因为二十四节气是起源于农耕文化,我用这样的语言来描绘菜花:朴素又灿烂。我希望这样的描述让人能够感受到乡野的气息。

     我为什么喜欢小满?二十四节气的每个名字都那么美,我觉得最美的就是小满。为什么呢?我们看,二十四节气里有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小暑、大暑,但是没有大满,只有小满……这是很讲究的,这里渗透着我们中国人的一种哲学,崇尚中庸,讲究分寸,画画要留白,过日子要知足……我觉得小满这个日子就是提醒我们要好好琢磨生活的味道。






     为什么有好几次在镜头前说话的时候,我要问镜头后面和旁边的小伙伴?比如说我问:“小年是二十三,但南方人说是二十四,到底是什么呢?”南方北方的小伙伴都在答……我还问:“秋天你们有什么样的味道记忆呢?”为什么要这样?我在主持《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的时候,是不会这样说的,而在新媒体的交流方式中,我也在寻求更轻松更自在的沟通方式。我想有这样一种效果,不是“我说你听”,是“我们一起说”。我希望和我们的小伙伴们是这样,和网友、观众的关系也是这样。

     还有,我们在《节气·长城:清明》那期节目中,登上了“开往春天的列车”。那一集拍摄过程中的总协调是很有难度的,我们的节目统筹不知道打了多少个电话,终于协调成了。铁路的时间是按秒来算的,跟我们直播一样。最后我们登上了火车,拍了车上看长城,又乘火车回来,拍火车和长城同框。为什么一定要实现这个呢?我看到铁路和长城同框的时候,激动得浑身发热,为什么?因为二者都是人类文明,因为长城和铁路的后面都是人,而这些人中的最杰出代表就是詹天佑。所以我们在《节气·长城》的24期节目里,两期提到詹天佑,还是落到了人。






  我们每一期都要邀请同行来朗读诗文。为什么?因为我们生活中平常的、乏味的、闹心的事儿太多了,生活中应该有诗意,而节气就是带给我们诗意的,我们要尽可能地享受这种诗意,这也是栏目中很有美感的一部分。如果没有这部分,节目是不完整的。

      我为什么总说到家乡?我一会儿说到我老家黑龙江冬天要溜窗户缝儿,一会儿我又说松花江开江要跑冰排,那是春天的入场式,我为什么总这样说呢?我是情不自禁。如果我这样说家乡,是不是会唤起你的同感?我的直接经验会不会唤起你的直接经验?我的乡愁会不会唤醒你的乡愁?我没有能力去说江南,我总有力量说黑龙江,我希望你想到你的江南,这就是我的创作初衷。

      每个说法后面是有些想法的,这些想法特别想和同学们沟通,这些业务层面的话题也值得进一步总结。










 11月30日是“中国节气”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六周年。在这一天,我们的《节气·长城》节目将由小屏到大屏,在央视10套科教频道的《地理中国》节目播出。前几天我在虚拟演播室录大屏的内容,我当时有点感慨。回望我这几年做节气节目的传播链条,七八年前我第一次在“央视新闻”读节气,朗读文本是朱伟先生的《微读节气》,朱伟从典籍中吸取了精华,然后在微博上发文,呈现了长年累月的积累,之后,出版人看好了这内容,把它从典籍从微博变成了纸质的书。我拿到纸质的书以后,又把它变成了有声语言,又到了“央视新闻”这样新媒体。这个链条特别有意思。这次,节气节目由小屏的视频又回到了电视大屏。

     今天回到母校跟大家交流,我们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号,面对全媒体环境下的文化传播,我们还可以做什么?















 作为提交给母校的作业,《节气·长城》节目由科研处、图书馆、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收藏,感谢母校!更可贵的是,我们在研讨会上还聆听到各位专家学者对节目的品评和思考。专家学者们深刻而富有洞见的思考让我们的创作团队从不同角度审视《节气·长城》节目。对于全媒体环境下的文化传播,各位专家学者也提出了很多富有启发性的观点。除了专家学者们所传递的思想之声,我们还在研讨会上听到了来自长城脚下的亲切之声和来自创作团队小伙伴们的创作之声……在研讨会接近尾声的时候,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各位硕博学生针对“全媒体”、“文化传播”和“主持人实践”的硕博新声,把我们的目光带向未来……












领导嘉宾致辞 选摘







 无论是二十四节气文化,还是长城文化,都是我们中华优秀文化中的典型代表。敬一丹老师是中国传媒大学的优秀校友,由敬一丹老师团队创作的《节气·长城》节目,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积极探索,也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播音史”的阶段性成果。我刚才看到这个节目的片头,我就在想,什么叫做把科研、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我想敬老师的节目是一个生动的示范,这个也是我们在座的传媒大学的师生要去遵守和遵循的一个正确的创作道路。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张树庭







《节气·长城》节目将传统文化、语言表达、朗诵艺术、祖国的大好河山进行了全方面展示,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语言与文化素养学习提升、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于一体,给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高质量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也创造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

《语言文字应用》主编 刘朋建







《长城·节气》是“长城”、“节气”和“敬一丹”三个IP的叠加,节目的创新点就是在长城漫谈节气和吟咏诗句。这是一次别具特色的中式美学,一次充满仪式感的文化之旅。《节气·长城》系列节目上线至今,累计达到了1200万的一个播放量,并且在央视旗下的全媒体矩阵来进行了一个分发。《节气·长城》24集节目短视频,也制造了3000万级的曝光量,节目相关话题讨论度达到亿级。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

内容运营二部主任 陈旻








主旨发言&视频发言 选摘







 我们的《节气·长城》节目实现了节气与长城的深度融合、大屏与小屏的完美组合、知识与文化的有机结合。在节目创作过程中,体现了历史主动,体现了六个必须坚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体现了高质量发展。节气是无形的,是从时间的角度给空间以冷暖和温度;长城是有形的,它还沉淀了时间、沉淀了时空。当节气驻足了长城,当长城遇到了节气就给我们新的灵感、新的创意。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百年中国播音史”首席专家

《节气·长城》总策划 姚喜双





 越是这种群众、贴近老百姓的,越是真实的简单的记录,越是能够打动人,越是能够感染人,越能够引发我们对生活的一些启迪和思考。物质资源越用越少,但是文化资源是越用越多,越用越活。

—北京市昌平区宣传部长 冯志明







 还记得有一次拍摄,有人请敬老师坐在长城的某个窗口上,那样拍摄效果会更好。可敬老师还是规规矩矩、自自然然地坐在了长城根下。我当时真切地感受到,敬老师对文化文物的热爱和敬佩已经深入骨子里了。

— 河北省滦平县宣传部长 李秀宏







 作为一名长城保护工作者以及全媒体时代的传播者,我也希望与广大媒体做好长城文化价值的挖掘和文化遗产的传承,弘扬我们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金山岭长城文物管理处主任 郭中兴







 我认为年轻人和小朋友也应该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应该牢记中国万里长城,这是中国的骄傲,二十四节气也是中国人的发明,应该继续学习。

—上世纪五十年代普通话标准音被采集者 白凤然






主创代表创作谈 选摘







《节气·长城》节目采取的是实景的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在节气到的前几天前往拍摄的地方,这样就能记录实时的节气氛围。所以,无论是春天的花开、夏天的水绿、秋天的叶黄、冬天的雪白,都会在节目中更真实地呈现。再配合上录音老师在现场所采集的环境的声音,观众可以直观地、沉浸式地感受到更立体、更直观的景象。

—《节气·长城》导演 王道道







 直到我真正站在长城上,脚踏上长城的砖石,我的脚步是沉重的,内心是震撼的。我们可以想象,这里的每一块砖石,有多少脚步,多少故事……当我站在上面去读、去听、去想,会有很不一样的创作视角。我感觉到自己的声音会更加辽阔,自己的目光会更加遥远……

《节气·长城》朗读嘉宾 冯硕







 在拍摄上,我们选择的是用稳定器和长焦搭配的两个镜头来拍摄。稳定器就会随着敬老师的讲述,循序渐进地把环境感、年代感交代出来。长焦拍摄方面,我们尽量选择一些带有前景的镜头去拍摄,在光影上面我们尽量也是找逆光去拍,这样人物更立体化。而且随着敬老师在讲述过程中的情绪代入,在逆光的环境下,我们再搭配一些升格的运镜,敬老师的情绪就会很好地呈现出来。

—《节气·长城》摄像代表 胡瀚鹏







 物质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融,最具中国气质的时间符号和最具中国气质的空间符号的交织,就使得全媒体语境下的节气文化实践,有了更广阔的创作的空间。结合《节气·长城》时空书写的空间向度、时间向度、文化向度,我们选取了这样一系列富有人文质感、饱含生活气息、传递艺术美感的典型话题。如选取典型场景、记录典型气象、讲述典型物候、再现典型符号……长城亲切可感的气质、富有仪式感和日常感的节气面貌在节目中得到了呈现,节目的人文品格也在时空书写的过程中得以被熔铸。

—《节气·长城》文案策划 王宇







专家发言 选摘







《节气·长城》节目在人与自然的融合中,以节气的名义阅读历史,在内容传播与传播方式方面形成了共鸣,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创新传播中的一个新标杆。《节气·长城》节目向我们昭示了在新媒体和多媒体创新传播中,专业性永远是不可替代的。敬一丹以其专业性成为这个节目独特的符号,她是节目的核心标志和品质保证。我一直认为,敬一丹也是多种符号的叠加,她不仅是主持人还是记者,甚至还是评论员,同时她又是个作家,写了好多书,是个学人,也是教师……所以我们看到:主持人让她的语言干净、悦耳,而记者的职业素养让她具有敏锐发现的视角,作家让文稿流畅、细腻、优美,还有学人的严谨……我们都可以在节目中体悟到。

—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俞虹





《节气·长城》节目是在中国电视文化含量有了巨大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一档节目,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为我们这档节目的成功打造了坚实的基础。我理解敬大姐的这档节目的关键词是“天人合一”,这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神核心和精神本质。为什么这种节目特别适合敬大姐做呢?年龄的巨大优势和阅历的巨大优势,是一代人的巨大优势。而在这个背后是时代的变迁,人间值得。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研究员 时统宇





 在“节气”与“长城”奇妙创意的生发下,我们在节目中看到了那些丰富的意象,看到节气从长城上走过,看到时间从生命中走过……这是一个中国美学在节目中的美妙呈现,化情入景,情景交融。《节气·长城》,非常突出的一个特色就是带有强烈的个人体验。一个文化节目如何能做得更加通透、更加有品质、更接地气,《节气·长城》节目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张同道







 来到新媒体端,我发现敬大姐更是有意的在表达上去寻求一种更加贴切于新媒体的一种表达方式,我把这种表达方式归结为“自由的讲究,讲究的自由”。大家可以注意到她在镜头前几乎是无视镜头,就好像我就是来到长城上,很自然地就告诉你,就好像你就站在我的身边……她的表达也是更加地娓娓道来。而且她的整个语言的样貌是打散的,非常自由。敬大姐的这种状态,真的是进入到自由王国的感觉。这是非常有功力的主持人、非常有想法的主持人、非常有能力的主持人才能达到的一种自由的状态。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

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主任 徐俐







 我们可以看到二十四节气本身来讲它就是一种仪式。从《节气·长城》节目的内容特征来讲,它其实是有助于来构建集体记忆,并且优化我们的媒体的服务功能。节目通过每一期的故事,来介绍不同地区的习俗,通过故事和习俗共同构成大家的集体记忆。而这个集体记忆其实就是打造出我们的仪式感,通过这样的路径来形成仪式。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

国际新闻与传播系主任 张龙







《节气·长城》节目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多正向的情绪价值。受到疫情的影响,我们淡漠了真正意义上自然界时间的流逝,好像少了一些从容不迫,多了一些严肃紧张。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就特别需要通过二十四节气的节拍,重新让我们校准时间和观念节奏。而敬老师的作品带我们重温了四季的分明,感受到节气往复本身所带来的治愈力量。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教授

周逵







 在我看来,长城一直是一种雄伟壮观的力量代表,而节气蕴藏了中国人生活的质朴和智慧。在敬一丹老师很细腻娓娓道来的讲述中,《节气·长城》让我感受到一种刚柔并济、虚实结合的文化类节目独特的审美气质。在看这个节目的时候,无论从哪个地方看,这个节目都是接得上的。我感觉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形散神聚”的叙事方式,我觉得这是一种特别神奇的力量,这种力量其实来自于一种非常从容叙事的自信,我觉得这需要深厚的语言功力。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艺术学院院长 

喻梅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审美方式特别喜欢“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在《节气·长城》节目里面,我们看到了“仰观”—观天象、观天气、观节气,也看到了“俯察”—看地、看长城、看民生、看人。节目将大的视野与小的视角巧妙结合,使得这个作品看起来又细腻又大气。《节气·长城》有实有虚,有内在气脉,有外在物象,有寒来暑往,有生生不息,正是这样一种不断的循环,我们就能够感觉到气韵生动这些词从书本上变活了,意境、意象这些词儿在《节气·长城》的节目中就有了落脚点。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党委书记 李洪岩








硕博新语 选摘







文化类中视频节目可以通过叙事语态和表达样态的革新更好地营造文化氛围,通过内容的推陈出新和多元融合丰富节目主体,节目的传播路径和传播渠道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博士生 毕瀚文







播音员主持人其实扮演的就是德布雷所说的“信使”角色,播音员主持人话语中所渗透的价值观念所承载的文化意蕴是创作主体的核心竞争力,而用户服务意识和交流互动意识的增强会使播音员主持人更好地运用新媒体。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博士生 李馨瑶







“泪点”、“痛点”、“笑点”、“嗨点”、“痒点”,是全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报道和文化垂类节目内容创作的五个出发点,播音员主持人的传播角色和表达语态也需要完成一定的转换。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硕士生 冯亮







全媒体语境下文化节目的创新路径包括内容的多元呈现、叙事空间的颠覆。内容的多元呈现可以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注重故事感和悬念感的叙事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用户注意力和黏性。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硕士生 杜宜桓







全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播,可以在融合上大做文章,具体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比如,加入慢直播元素和运用新媒介技术。慢直播的内容也可以在长、中、短视频平台精准粉发,实现文化传播效益的最大化。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硕士生 范远东







回想临近寒露时节,在金山岭,《节气·长城》团队和长城脚下的朋友们一起朗读节气歌,这个栏目走过了24个节气,似乎划上了句号。但当时我想,如果能在之后的研讨会上听到学者专家的批评指点,交上合格的作业,才算划上句号。现在研讨会结束了,能说划上句号了吗?细想想,划上的是问号,一个个未解的话题,在前边的路上。







图文编辑|王  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