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仍然是很多中国人欠缺的!关于网上“崇洋媚外”的洋奴,我劝他们移民······

郎言志 郎言志 2022-07-30

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仍然是很多中国人欠缺的。尤其是文教宣领域。

这些年我走了不少地方,发现了一个比较奇葩且离谱的现象,就是我们中国搞文化宣传的这一批人,在宣传自己的时候,总喜欢把自己按矮一截,然后冠名上“东方小+西方知名事物”,以此来彰显自己的品质或名气。

比如,我到苏州的时候,苏州的向导给我介绍的是,苏州是“东方威尼斯”;我到哈尔滨的时候,哈尔滨的导游给我介绍的是,哈尔滨号称“东方小巴黎”;不止这些,我还发现,川西的四姑娘山景区文旅部门,对外宣传的是“这里是东方阿尔卑斯”,西藏林芝鲁朗一带的文宣,对外宣传的是“这里是东方小瑞士”,还有云南大理,旅游宣传机构在城边搞了个“东方圣托里尼”,宣传让游客仿佛置身于希腊地中海之畔……

这是我这两年亲眼所见、亲耳所听到的,置身其中耳濡目染,感觉很不是滋味,也很刺耳——这是一种地方文化宣传内容低俗且没有文化底气带来的反胃感。我不知道这些地方的文旅部门,或者是其他相关的宣传队伍在搞什么,脑子里装着些什么,让人感觉有一种“文化自残”“自我精神殖民”的味道。

说实话,他们宣传的巴黎、阿尔卑斯、威尼斯这些地方我都去过,甚至住过很长一段时间,真不知道有什么好“舔”的。

哈尔滨流传的宣传文里,称哈尔滨是“东方小巴黎”,这个称呼虽然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但它不该成为哈尔滨的“宣传名片”,哈尔滨就是中国的哈尔滨,怎么会是小法国巴黎呢?当初想出拿这个点子做宣传的人,可能没去过巴黎,那里除了属于旧时代的大名气外,尿骚味和瘾君子的气场也很大,小偷和抢劫更是家常便饭,一个没落的西方城市,不知有何好攀亲道故的。

苏州的很多宣传内容里,称苏州是“东方威尼斯”,说实话,我在威尼斯生活过一段时间,城市的确挺好看的,氛围也还行。但威尼斯的文明建设、基础建设、城市环境治理、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底蕴、历史涵养等等都落后苏州一大截,我在《马可波郎游记》里吐槽过了,那里“脏乱差”,和苏州没有可比性,我不明白苏州的一些文宣人员为何要这么自我矮化宣传。

四川四姑娘山和西藏鲁朗的文旅宣传,都明里暗里扯“瑞士”和“阿尔卑斯”,我这个到访过瑞士,也在阿尔卑斯山脚下住过一年多的人,到现场听到宣传介绍的时候(景区广播直接介绍是东方阿尔卑斯),整个人都“莫名其妙”了起来,这么好的中国景色,那么好的地方多民族文化氛围,怎么就和瑞士、阿尔卑斯扯上关系了。

说实话,两地风景的确有些相似,但各有千秋,且四姑娘山和鲁朗的景色更奇更秀,更醉人。所以,很奇葩的是,做文旅宣传的这批人,扯上“瑞士”和“阿尔卑斯”干嘛?

上图:不论是风景还是文化内涵,都不输阿尔卑斯和瑞士的四川四姑娘山,在宣传上自称“东方阿尔卑斯”“中国的阿尔卑斯”。

大理有一地更奇葩。当时我们一行跟着云南旅游部门的向导在洱海边逛,向导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打卡圣地”,说是网红打卡点。到了之后我都震惊了,向导说“这里是中国的圣托里尼”,平时旅行团进大理,很多第一站就在这里。

我试着进去走了走,尴尬死了,全是地中海元素,里头还全是一些昂贵的洋咖啡、洋西点的消费点。而讽刺的是,本地的白族小吃、民族纪念品,却聚在这个景点对面停车场的雨棚里——我就纳闷了,大理的民居文化、白族文化不够用吗?非要在洱海边整个“东方地中海风”,还什么“东方圣托里尼”,尴尬得我不知所云。

这种现象,在各地虽不算普遍,但相当多见。我们上网一查便会发现,自称东方夏威夷、东方圣托里尼、东方威尼斯、东方小瑞士、东方阿尔卑斯的,可不止一两处,各地甚至有种“抢夺之意”,抢着要当“东方的洋玩意”。

上图:某些地区文旅局的“官方宣传”,也是恬不知耻地宣传自己是“东方XXX”。

说实话,各地在进行文旅宣传的时候,如果是针对外国人,那么进行通俗化的“东方XXX”的解读,是可以被理解的。但你不能举着个洋元素,在那里给自己中国人宣传“我是东方阿尔卑斯”“我叫东方圣托里尼”“我是东方小巴黎”啊,这是有大毛病啊,我来中国的一个人文或风景圣地,我是来了解中国各地人文风情的,你给我整啥“东方小巴黎”“东方威尼斯”啊?

说到底,是一些地方文宣从业者,甚至是地方政府宣传部门里的人,自己文化涵养不够、文化自信不够、对本地区本民族的底蕴认知不够,以及骨子里还有崇洋媚外的思想在作祟,所以才会整出那些“舔洋式文旅宣传”。

这是文化软骨的病,得治。要治这个病,就得先治一治拿“洋元素做宣传”的各地文旅部门、宣传部门了。要不然若干年后,凡中国美景,一听介绍,都像是“殖民景色”了,可笑的是,还是自己给自己整出来的“被殖民特色”。

荒唐!

评论人:刘斯郎

2022年7月25日

附:关于我们为何瞧不起“崇洋媚外”之风。

以下内容原发表于2022年5月:我们中国人要有自信,要有根。
最近有“大聪明”来冲我,嘲讽我“给机会移民国外跑得比谁都快”,原因是我讽刺了一些洋崇洋媚外的现象,批评了精神跪族。但是,这些大聪明没做好功课,冲错人、冲错地了。

这些人以大聪明的姿态讽刺我“给机会跑得比谁都快(指移民他国)”,还有一些大聪明说“有条件大家都跑”。这股风气似乎迎合了近来移民机构的炒作话题。
可是“大聪明们”冲错地方了啊,我和郎言志的其他几位小伙伴,不仅有机会去,还经常去,不过是这两年因为疫情去得少罢了,真不稀罕啊。(大聪明们有需要,我还能帮大聪明们“出去”呢,甚至能给大聪明们安排刷碗或掏粪的工作呢,就是出去了千万别回中国。)
也不妨告诉大聪明们一下,鄙人不才,就爱到处跑,上过喜马拉雅无人区,下过大西洋踏浪,听过北非午夜枪响,闻过欧罗巴街头的文明骚臭,进过苍茫荒芜的撒哈拉,也闯过祖国的大江南北。
因为出去过,亲眼见证过,所以知道世界的真实模样。也因为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把这片山河看得真切,所以深切地感受到这片土地、这个民族的伟大。去过、见过、看过、见证过,是我“怼洋奴”的底气来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一路走来最真切的感受是,做人一定要有根、要有心、要知感恩。当然,洋奴和精神殖人除外。
如今中国这么开放了,要想“走”其实很容易。我看到有人说“要不是没钱早就走了”,我都看笑了——你都穷得去不了你心中的灯塔国了,你心中的灯塔国都懒得理潦倒的你,你居然还想着能凭借你那一穷二白的底子在资本主义“灯塔国”当上等人,你怕是没睡醒吧?
人没有自知之明就算了,但如果再没有根、没有为人的底线,那真的就废了。啥也不是。
评论人:刘斯郎
2022年5月15日

附:郎言志自营小店里,有一些不错的书籍与儿童传统读物,以及一些来自新疆的特产,欢迎大家来逛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