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聚焦 | 屠光绍 :《八仙过海,新发展阶段与金融服务域态》

浙大AIF 2022-05-10


3月31日,由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ZIBS)、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联合主办(CFIC),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AIF)承办的“浙大ZIBS上海论坛暨货币金融圆桌会议2021春季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ZIBS上海教学与实践基地也在会上正式成立并揭牌。


本次会议主题为

“金融助力十四五新开局”

也是货币金融圆桌会议春季论坛

首次落户长三角


会议期间邀请了诸多金融领域专业大咖论剑金融助力十四五开局议题,小编近期整理了部分大咖的观点锦集,为您倾情奉上。


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发表《八仙过海:新发展阶段与金融服务域态》的演讲,聚焦新发展阶段与金融服务域态。


他表示,“十四五”期间,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要重点关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数据金融等八大金融服务域态。


以下为屠光绍发言锦集



所谓金融服务域态,屠光绍认为,就是根据不同经济社会领域的不同特征,有针对性地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务方式。


不同的方式有的体现在系统结构层面,如融资体系和金融结构,但更多的是体现在金融产品工具层面,即具体的金融服务方式或者是以上方面的不同组合,同时再加上这种不同特征的金融服务方式和所需要的环境、生态要素的融合,就形成了一定的金融服务状态、生态、形态即统称为金融服务‘域态’。


目前,全球进入信息化和数字化阶段,而在“十四五”时期,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要素资源,金融将会大显身手,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屠光绍认为,“十四五”期间,有八大金融服务域态值得重点关注并推进:


第一是科技金融域态。科技创新是“十四五”重头戏,科技创新过程中,金融如何发挥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是“十四五”期间必须要着力于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屠光绍说,中国有完备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科技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还有很多关键技术被“卡脖子”,尤其是前瞻性、关键性等处于上游的核心技术相对缺乏,同时,科技成果市场转化能力也亟待加强。“科技创新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钱变纸’,即科研投入变成科技发明和专利;二是‘纸变钱’,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经过商业运营,变成收益,也就是科技成果的扩大。”两个“转变”环节中,科技金融作用非常重要,金融服务要在风险收益的匹配上促进科技投融资、科技保险等新发展。


第二是绿色金融域态。绿色发展的显著特征是强外部性,是否排放、怎么排放影响到其他社会群体和整体社会生活的质量,而且绿色发展的效果并非立竿见影,需要时间去形成反馈期。怎么去平衡外部性与眼前利益和个体利益,是绿色金融需要面对的挑战。


屠光绍认为,用金融市场的手段促进绿色发展就是绿色金融,比如碳排放市场和碳金融,绿色债券、ESG投资等通过市场的手段实现绿色发展和金融理念的统一。“绿色金融在‘十四五’期间一定会迎来大发展,如果不去布局,就会错失金融发展机遇”。


第三是数据金融域态。在数字经济阶段,数据已经是核心生产要素,但数据要素能不能资产化才是“更为惊险的一跃”,它影响以至决定了数据金融化的进程。与传统形态资产和其他无形资产不同,数据资产是有其明显地特性,其要素资产化的链条更长,包括数据的确权、共享、运用、估值、流动和治理等。


屠光绍认为,目前在会计体系中数据还没有成为资产,数据资产的确立还很多基础性问题没有解决。不过数据资产化和随后的资产金融化在“十四五”期间一定会不断突破,需要不断探索、深入实践,把握规律,健康发展。


第四是普惠金融域态。屠光绍表示,普惠金融还要继续发力。按照市场导向和风险收益匹配的原则,目前1亿以上市场主体中,大部分是小微企业和个体户,这当中获得金融服务的比例并不高。


“普惠金融就是要帮助不受关注、或者在市场选择中被忽视的群体。”屠光绍说,这就需要在社会责任和市场规律之间取得平衡,同时还需要金融服务提供者和接受者的互动。“十四五”期间,普惠金融依然需要进一步发展,包括小微企业融资和普通居民理财,也包括合理的个人消费金融。


第五是先进制造业金融域态。先进制造业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引领,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有很强的融合性、基础性和联动性,在融合方面一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二是生产业态与服务业态的融合。金融服务在先进制造业里,更多地体现为产业链金融和供应链金融,以及与工业互联网金融等新特征和新方式方面。


第六是跨境金融域态。“十四五”期间,随着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推进,跨境金融会形成新态势,一方面金融市场继续扩大开放,利用好国际金融资源,另一方面也会有更多企业走出去,参与跨境投融资。“在加大跨境支付、贸易融资的同时,跨境金融在十四五期间要大力推动跨境资产交易即金融交易。”屠光绍认为,跨境金融新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人民币国际化。


第七是存量资产金融域态。中国有庞大的存量资产,如低效资产、困境资产、不动产等,存量资产金融要围绕撬动存量资产,把“死钱”变为“活钱”发力,这对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整体资源效率意义重大。目前存量资产金融已经开始破局,如基础设施REITs等,但“十四五”期间需求巨大、机遇和挑战并存,如果没有健全完善的配套体系和生态体系,存量资产金融的发展就会受限。


第八是养老金融域态。中国老龄化程度快速加深,养老金融的重点是养老体系的转型与金融市场的互动。养老体系有“三支柱”,既要通过与金融市场的互动实现养老金保值增值,也需要金融服务支撑第二、三支柱壮大。比如第二支柱即补充养老方面,目前超过90%的人没有补充养老保险,这是很大的问题,第三支柱个人商业性养老保险以及家庭理财也需要加快发展。“养老金融是‘十四五’期间必须更加重视的重点。”

屠光绍认为,金融服务域态需要关注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从金融的本质看,这是金融服务经济和社会的要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是金融的基本属性,但还不够,在提供金融服务的时候,一定是有不同的经济社会领域。


不同领域之间,企业需求是有不同的,因为每个领域企业的成长阶段、经营特征、风险和收益特征均不相同。不同的金融服务域态,有针对性地提供特定的金融服务,体现了金融效率,如果采用相同的金融服务手段,既满足不了企业需求,又会造成金融资源浪费。


另外,经济社会结构是不断变化的,金融服务的域态也会与时俱进。


其次,从金融发展的过程看,这是金融服务功能深化的体现。从最初传统农业社会针对小农经济提供非常简单的金融服务,到后面工业化时期、信息社会、数字经济时代,伴随着经济的不同阶段,金融的服务功能和域态不断地丰富、不断地深化。


再次,从我国的具体实践看,这是金融改革开放创新的产物。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金融体系、金融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变大、从不完善到日益健全,就是金融服务创新和金融域态不断丰富的阶段。


研究金融域态,需要有“前瞻性”的意识,下一步,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对外开放不断扩大,金融功能深化也会在金融域态的丰富与发展中体现出来,这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为充足的金融服务支撑。


屠光绍表示,十四五期间,八大金融服务域态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如何让八大域态“八仙过海”,如何促进各类域态的发展,需要在五个方面取得共识,共同努力:要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开放为动力、以金融科技运用和金融创新为手段、以金融机构提升服务能力为支撑、以政府和各方共同营造生态环境为基础。


“八大域态有一个共通点——都需要生态。如果没有相适应的生态体系,单靠金融机构,也是力有不逮的,因此金融服务域态的发展需要以政府、金融机构和各方面共同努力。”屠光绍说。



- END - 编辑 | 倪晨琪排版丨王一然审核 | 沈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