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兴证计算机】Iaas行业深度报告:IaaS资本开支高歌猛进,产业链投资价值显著

蒋佳霖/孙乾 兴业计算机团队 2022-07-03

投资要点


  • IaaS资本开支高歌猛进,龙头厂商强者恒强。云计算发展迅速,其中IaaS在云计算市场规模快速提升,未来有望成为占比最大的细分领域。IaaS价值在于降低了企业应用信息化的成本,帮助企业专注业务。IaaS的快速发展促使传统的IDC模式发生了颠覆性变化,服务模式从项目建设朝基础设施服务,收费模式从一次性收费朝长期收费,竞争格局从IDC建设商为主朝云计算巨头竞争为主进行了多维转换。在寡头竞争的格局下,亚马逊、微软、谷歌等国际性巨头持续加大投入,资本开支快速增加,均达到100亿美元以上,并且新增规划数据中心数量众多,国内也有政策明确扶持云计算骨干企业,IaaS未来资本开支将保持高歌猛进的态势。

  • IaaS崛起加速上游洗牌,设备商亟需冲云破雾。IaaS的高速发展对上下游产业影响深远,对下游客户降本增效价值明显,但是由于IaaS领域寡头格局,因此对上游拥有极强的议价能力,削弱上游盈利能力,以服务器为代表的设备厂商受影响相对突出。首先IaaS客户的需求直接引领了设备厂商的技术趋势,以服务器行业为例,主打开放标准化高密度特色的X86整机柜服务器成为云计算服务器主流。此外,行业层面,由于IaaS客户自己强大的技术实力,ODM厂商快速崛起,白牌化趋势明显,加剧了行业竞争,从而压制行业整体毛利率。目前,设备商亟需冲云破雾,一方面可通过转型云平台厂商谋求蜕变升级;另一方面可重点绑定IaaS大客户,借助IaaS客户的高投入实现营收规模高增长,从而渡过发展瓶颈期。

  •  IaaS巨头成长启示录,急流涌动打响军备竞赛。我们对IaaS领域龙头公司AWS及阿里云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到以下共同点:1.云计算业务高速发展,先发优势非常重要;2.云计算投入持续加大,军备竞赛已打响;3.云计算业务对股价产生重要积极影响:AWS目前贡献利润在亚马逊中占比超过一半,云业务相比零售业务的成长性、稳定性更好,股价持续走高。阿里云业务虽然目前收入占比较小,但是增速快,市场给予较高成长预期,对阿里的股价上涨起到明显的正向作用。IaaS领域头部公司的快速发展有助于带动产业链相关公司成长,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

  • 投资建议:IaaS领域投入高歌猛进,看好IaaS对产业链内公司业绩的拉动作用。重点推荐:紫光股份、浪潮信息、中科曙光、宝信软件。建议关注:易华录。


报告正文

一、IaaS资本开支高歌猛进,龙头厂商强者恒强

1.1、IaaS市场规模快速扩张,投资价值显著

云计算市场近几年已经风起云涌,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技术成熟度均呈现快速提升的趋势,根据Gartner预计,全球云计算市场在2020年将达到4114亿美元的规模。云计算市场主要分为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市场,其中公有云发展最为迅速,我们重点关注公有云市场。

公有云主要包括了SAAS、PAAS、IaaS三层服务,根据wind统计的三个细分市场规模增速可以看到,IaaS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占比持续提升,而随着底层基础设施重要性的提升,未来IaaS有望成为云计算中占比最大的细分领域。

具体到IaaS特点:实现的是基础设施既服务,即通过网络、存储、服务器等大量硬件虚拟化,将底层硬件能力向上抽象为服务。通过软件技术将众多硬件模块虚拟化形成资源池,用户在使用时可以实现弹性租用,按需分配。因此IaaS层的核心在于:1.超大规模;2.虚拟化;3资源按需调度。

 

1.超大规模:在物理层,通过将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进行大规模组合,能够为IaaS上的多租户模式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撑。

 

2.虚拟化:虚拟化一种资源管理技术,以软件方式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予以抽象、展现在用户面前是一个统一的运行环境。本质上是对用户而言打破硬件资源的物理障碍,实现资源的池化。具体到物理层,又可以分为计算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等,目前各层均有开源软件技术可以应用。

 

3.资源调度:硬件虚拟化之上是资源调度软件,拥有了海量资源,如何根据客户需求在各类资源之间进行快速匹配,动态调整是一大挑战。资源调度的同时,不同用户之间需要保持服务隔离,好的资源调度策略能够支持更大规模的物理资源池,实现更高的可用性和低成本。

IaaS的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加的原因,我们认为在于IaaS真正提供了区别于传统IDC模式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降本增效;2.稳定安全;3.帮助用户专注核心业务。

 

1.降本增效。对于IaaS服务商而言,IaaS本质上是通过对底层资源的复用达到资源节省,提升使用效率获得收益。对于用户而言,则大幅降低前期服务器等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并且后续只要按需付费,一方面节省了时间,另一方面降低了成本。

 

2.稳定可靠,支持性更好。用户选择IaaS服务之后,无需维护和升级软件和硬件,也无需解决设备问题。通过采用适当的协议,服务提供商能够提供可靠的运营服务,并且IaaS厂商多为实力强大的互联网巨头,相比一般企业自建IDC技术更加强大。

 

3.帮助专注核心业务。降低服务器使用门槛,不再担忧底层架构变换问题,可以在IaaS之上快速部署好基础计算资源,帮助用户专注于业务应用,快速迭代服务,响应客户需求。

 

正是基于IaaS明确的价值,在诞生之后对传统的数据中心模式产生了多维度的颠覆。

1.2、传统IDC被颠覆,IaaS模式更优成主流

IaaS之前,企业的IT架构更多的是采用在本地部署服务器、存储等资源,模式主要是建设IDC。IaaS的普及已经从服务模式、盈利模式、竞争格局等多方面对传统IDC产生了颠覆性冲击。


服务模式:传统的IDC模式下,建设方更多的是提供IDC机房建设及硬件资源部署及运维,企业往往还需要自建IT部门对IDC进行管理。在IaaS模式下,公有云厂商的IaaS体系分为资源、产品、服务三大部分。资源层提供了企业需要的基础的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在其之上,云厂商还提供了更为核心的满足企业各类需求的云产品,比如ECS、CDN、RDS、云监控等,方便企业更好的根据需要进行快速模块搭建。此外,类似云安全、网络备案等IaaS环境下的配套服务也十分健全,真正实现了业务与IT的分离,企业无需自建IT部门,就可以全面享受完善的IT服务。

 

盈利模式:传统IDC中心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项目建设费,以一次性收费为主,IaaS模式下转变为,IaaS服务商对外服务输出,客户可以按使用时间,按资源需求量收费,实现模式上从一次性收费朝租赁收费转变,时间维度的从短期收费朝持续性收费转变,并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于具备较高IaaS技术积累的公司,能够将数据中心从成本部门朝利润部门的转变,比如阿里巴巴、亚马逊、微软等,通过开放IaaS能力,已经实现对公司营收及利润的贡献。

 

竞争格局:在传统IDC模式下,企业的IT服务主要是系统集成商为主,并且相对分散,在IaaS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参与玩家将逐渐转为公有云厂商主导,新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将大量涌现。

 

1.3、IaaS资本开支高歌猛进,马太效应渐露

在公有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包括亚马逊、微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持续在IaaS层大手笔投入,加速在全球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布局,资源的扩张将为巨头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更多的用户群体,IaaS领域将呈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对产业链产生巨大深远影响。

 

我们从两个角度可以验证IaaS层投入的高歌猛进。

 

巨头的资本开支金额:我们以互联网软件公司的资本开支作为云计算投入的参考,根据高盛统计,可以看到,谷歌、AWS、微软等巨头的资本开支预计在2018年均将达到上百亿美金,同时根据谷歌母公司Alphabet披露,其在2018二季度资本开支创已经下2014年以来的最大增幅。巨头的投入一方面极大的推动IaaS行业发展,另一方面代表了业内巨头对IaaS行业快速发展的极度看好。

云计算中心建设数量:目前,亚马逊AWS已累计在全球范围内建设超过55个数据中心和超级数据中心;谷歌云全球数据中心总数达到44个;微软Azure全球数据中心数量也达到36个。并且就规划中数据中心数量来看,亚马逊AWS已规划了12个大型数据中心,谷歌规划12个,微软规划6个。对于一般大型数据中心,服务器数量在20万以上,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服务器数量在百万台以上,云计算中心的规划充分反映了IaaS层投入的高歌猛进。

当前IaaS领域,进入壁垒相对较高,因此在巨头已经建立优势,并持续发力的情况下,马太效应有望充分显现。IaaS行业壁垒主要体现在:资本壁垒,技术壁垒和客户壁垒。

 

资金壁垒:一方面,公有云IaaS层前期需要大规模资金支持用于采购服务器、网络带宽等基础设施用于数据中心;另一方面,IaaS是云计算最基础的需求,巨头前期通过激烈的价格战和生态补贴抢占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因此对于新进入者必须具备强大的资本支持才有可能进入IaaS市场。并且目前主流IaaS服务提供商均拥有多个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和节点且遍及全球,新的竞争者短时间难以建设大量的数据中心。

 

技术壁垒:云计算的良好用户体验及产品层面的更新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虚拟化技术、资源调度算法,产品层面的各类IT模块均是体现一家公有云厂商技术实力的方面。即使有部分开源算法,但是随着物理资源组合量级的提升,技术实力弱的厂商难以凭借开源算法满足客户需求。

 

客户壁垒:公有云IaaS的本质是闲置资源复用,按需分配,足够的用户规模,才能保证计算储存资源的高效充分利用。当用户达到一定规模后,通过有效的资源分配算法,新增客户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规模效应方能显现。

 

基于IaaS领域较高的行业壁垒、在已经具备先发优势的巨头公司仍然大手笔投入的背景下,决定了该行业寡头格局将长期持续并且马太效应明显的趋势。

 

就国内而言,IaaS一方面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Gartner在2017年的云计算行业报告中曾预测中国公有云行业将在2020年突破600亿规模,且年增速达到35%,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另一方面也已经得到政府的充分重视:2016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中央预算单位2017-2018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将单量或批量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IaaS项目列入采集名单。同时工信部提出加大培育云计算骨干企业。

 

 

二、IaaS崛起加速上游洗牌,设备商亟需冲云破雾

IaaS厂商的崛起正在深刻的影响产业链生态,简单而言,整个IaaS产业链分为:底层的基础硬件设备,以服务器、存储、网络交换机等为主-->IaaS厂商-->用户。

对于下游客户而言,IaaS带来的影响更多的体现在使用计算服务的区别上,在1.2节已经有所阐述。对于上游设备厂商来讲,IaaS的发展无疑带来了采购量集中度的提升,技术的变革也对上游设备形态提出了新的要求,整体而言,我们认为,IaaS对数据中心多维度的影响朝更底层传播,反应最为直接的是对以服务器为代表的上游设备行业的影响。以服务器为例,影响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硬件设备方面X86成为主力服务器。另一方面是行业层面,由于客户的集中,服务器行业的竞争格局等方面出现了明显变化。

2.1、IaaS巨头主导设备选型,物理资源池化风起

IaaS架构的技术特点表现为物理资源的池化,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在资源池进行资源分配,比如,以服务器为例,带来的要求体现为:1.不追求单体性能;2.可扩展性强。在这些需求之下,X86服务器优势明显,成为了云计算的主流服务器。


不追求单体性能:由于IaaS很好的实现资源的池化,因此,其对客户展现的性能是底层所有硬件设备的整体性能,单个设备的高性能对于整体而言没有意义。同时对于单体性能优秀的小型机而言,售价较为昂贵,X86服务器性价比突出

 

可扩展性要求:传统服务器主要三种架构中,对于大型机和小型机均是厂家独立设计,封闭一体,追求单体性能,因此这两类服务器不同厂家之间的设备互相难以兼容,内部设计不透明,无法进行有效的整合调度。相比之下,X86服务器是开放,标准化的,云计算的发展恰恰是需要对底层硬件进行资源池化,动态管理,因此开放性,可扩展性是重中之重,X86服务器很好的符合这种需求。因此其成为云计算主流服务器是必然趋势。

 

而在X86服务器中,其产品形态也从传统的塔式服务器,机架服务器、刀片服务器朝密度更高的整机柜服务器进行演变。整机柜服务器的核心优势在于密度更高,交付更快,能耗更小,更加节省空间,适合大规模数据中心的部署。

 

在这个演变过程中,云服务提供商起到了重要的角色,主导了服务器新标准的制定。国内整机柜服务器的标准主导方是天蝎联盟,天蝎联盟最初由BAT发起主导,旨在通过提出一种统一标准的设计规范,实现低成本的可靠灵活扩展,代表性方案是“天蝎计划”。国外较为知名的是Facebook发起的OCP项目,致力于打造开源数据中心硬件。


综上,可以看到,当前云服务厂商在服务器行业主流机型选择及技术发展趋势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2.2、设备商行业竞争加剧,白牌化趋势压制毛利率

IaaS的快速发展除了引导设备厂商的技术趋势,对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盈利能力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服务器为例,IaaS的发展直接带来的是服务器厂商下游客户集中度的提升,AWS曾在2017年二季度,采购了当季全球10%的服务器数量。并且云服务供应商大多是技术实力较强的互联网巨头,本身对服务器较为了解,因此在CSP(云服务供应商)掌握绝对采购数量及拥有雄厚技术实力的背景下,可以看到服务器行业迎来了三大主要变化:1、行业竞争加剧;2、ODM出货量占比提升;3、毛利率下降。

 

行业竞争加剧:近年来,服务器出货量稳定,行业总订单量涨幅不大。但各个厂商的订单量发生了变化,服务器行业竞争加剧较为明显。可以看到品牌厂商方面行业第二的HPE市场份额下降较为明显,市占率不断降低。浪潮受益于和云服务商深入的绑定,份额持续提升。此外由于互联网巨头拥有设计服务器架构能力,出现了绕过品牌厂商,直接找ODM厂商定制化生产的情况,因此白牌厂商已经崛起为行业内不可忽视的竞争力量,进一步加剧行业竞争。


ODM出货量占比持续提升:由于IaaS对X86服务器需求的持续提升,互联网巨头在服务器方面采购金额动辄高达上百亿,因此互联网公司在自身拥有服务器设计能力的情况下,会倾向于找ODM厂家直接生产功能较为简单的X86服务器,绕开Dell等品牌厂商,从而降低成本。在这种趋势下,ODM公司整体营收规模不断扩大,在服务器出货量占比持续提升。根据IDC统计数据,ODM厂商整体季度营收已经从2016年Q2的不足25亿美元,上升至2018年Q1的46亿美元,收入接近翻倍。占比也相应有了明显提升,从2016年Q2的16%,上升至2018年Q1的25%。ODM厂商出货量占比的提升对行业利润水平产生了较大影响。



行业毛利率下降:我们统计了浪潮、广大、英业达等公司及行业的整体毛利率水平,从毛利率方面看,行业毛利率近几年呈现下滑趋势。我们判断一方面是以广大等为代表的ODM厂商本身业务毛利率较低,但营收规模占比在业内持续提升,拉低了行业毛利率。另一方面,是以浪潮为代表的品牌厂商,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被迫降低毛利率,参与对CSP公司的供货竞争,以期以价换量。在这两方面因素叠加作用下,行业毛利率呈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趋势。



总体而言,以服务器为代表的云计算设备商行业近两年整体盈利能力受到压制,但是在IaaS高速发展,巨头在云数据中心持续高投入的背景下,行业也充满机遇,对于能够把握住云计算机遇,迅速做大规模的企业,有望在行业完成洗牌之后脱颖而出。

三、IaaS巨头成长启示录,急流涌动打响军备竞赛

在IaaS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优秀的公司已经成长起来,我们选取业内最具代表性的两家公司进行分析,一家是海外IaaS龙头公司AWS,另一家是国内IaaS龙头阿里云。我们从公司的发展历史、产品体系、行业地位、财务指标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3.1、AWS

发展历史:

亚马逊最初在2002年已经规划云计算并推出了AWS,2006年正式推出云计算产品;2013年,AWS中标CIA的私有云6亿美元超级订单后,奠定了AWS在云计算产业中的领导地位。2015年,AWS首次在亚马逊的财报中被单独披露财务数据;2016年,AWS发现现有的数据中心已经不能满足云计算的需求,开始了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区域性数据中心的建设;2016年,AWS营业收入突破100亿美元大关;目前,AWS服务已经覆盖各行各业对于云计算的需求。

AWS云产品体系已经十分完善,目前平台上提供了上千种服务包含了从基础服务到管理到应用的全部服务类型。其中基础服务包括计算、储存、网络等,管理服务包括管理工具、安全配置、监控运行等服务,应用服务包括大数据处理、内容分发等内容。全面的产品为AWS保持客户粘性,提高盈利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行业地位:

发展至今,根据Gartner发布的全球公共云市场份额报告(2017年)数据显示,亚马逊AWS以市场占比54.1%,位居榜首,成为全球最大的公有云厂商。

 

而且AWS目前已经拥有遍及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共计55个区域性数据中心,全球约1700个网络节点数量,并且宣布计划增加巴林、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瑞典和美国四个地区,建设12个可用的区域性数据中心。随着AWS在全球布局的进一步深入,其全球第一的市场地位有望进一步巩固。

财务指标方面:

AWS的营收在不断增长,年均增长超过50%,2017年营收规模相比2015年实现翻倍以上增长,同时AWS在整个亚马逊体系中的营收占比从2013年的4.17%,提升至2017年的9.82%。AWS业务的高速增长以及超高的市场占有率,不断助力着亚马逊的股价攀升。

 

亚马逊已连续13个季度盈利,在其连续盈利的背后,高利润率的云业务AWS贡献了重要力量。其传统零售业具有一定周期性,并且仓储成本较高,波动性强,而AWS为亚马逊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支持。亚马逊在2018年Q2财报中披露,AWS营收延续Q1季度的49%增长,Q2季度AWS同比增速依旧达到49%,连续三个季度增长,报告期内AWS营收达61.05亿美元。并且,AWS营业利润达到了16.42亿美元,同比增长79%,占亚马逊总营业利润的55%。财报公布后,亚马逊股价涨幅一度超4%,再创历史新高1870美元,市值再度突破9000亿美元大关。可以预期,未来AWS无疑将成为亚马逊的主要利润贡献业务,并且随着云业务的高速健康发展,公司股价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


 

3.2、阿里云

阿里云是国内云计算龙头公司,成立于2009年,实际上是脱胎于阿里内部IT架构,经过近10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三的公有云服务提供商。目前阿里云已经建立超过1000PB的大数据存储和分析能力的数据中心,业务遍及全球200多个多家和地区,为各个地区的企业、机构、政府提供服务。

产品体系:

阿里云包含了从底层数据中心到上层产品解决方案的整套架构体系:最底层以数据中心和Linux服务器集群为核心的基础设施;第二层是构件分不是系统最基本的组件;第三层是核心的资源型服务组件,包括弹性计算、数据库和数据计算等;第四层是一些端到端、基于云计算的应用所需要的核心服务;最上层是生态支撑,帮助开发者完成从资源的编排到监控的一系列工作。


目前阿里云在技术更迭和客户需求的助推下,以弹性计算、数据存储计算、云引擎、安全与监控为核心,产品和解决方案体系得到不断丰富和扩展,覆盖场景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延伸,在2018年第一季度,阿里云(Alibaba Cloud)推出了316款新产品和新功能,其中60多款专注于人工智能、数据管理和安全。近期,阿里又推出了Link Edge,这是一款专有的边缘计算软件,用于开发物联网应用程序制造业、房地产和机场、火车站等公共设施等行业。阿里云力争通过更加丰富的组件取得差异化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行业地位:

根据IDC 数据统计,按2017年上半年的营收测算,阿里云占全国云市场的份额高达47.6%,稳居国内第一,并且高于2016年上半年的42.4%,代表着阿里云市场份额在持续提升,第一的位置继续巩固。就全球而言,根据Gartner统计,阿里云2017年全球份额第三,占比3.7%,相比AWS和微软仍有较大差距。

 

据官网披露,阿里云目前在国内8个区域共设有30个大型数据中心,海外10个区域共设有17个大型数据中心。阿里云在全球拥有超过1500个节点,遍布70多个国家,覆盖6大洲。其中国内节点超过1300个,海外节点超过200个,全网带宽输出能力达到120Tbps。整体实力十分突出。

 

财务方面:

阿里云连续3年营收同比翻倍增长,并且阿里云的付费用户数实现快速提升,在2017年Q2已经达到100万户的数量,同时阿里云通过持续推出功能模块,提升单个用户价值,在用户量增加的同时,客单价也在提升,共同推动了阿里云营收的快速增长。虽然阿里云目前全球份额较小,但是领先的业务发展速度及在国内的龙头地位,为公司业务成长空间打下了良好的预期。

根据IDC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云计算市场投入远不及美国,2017年公有云市场规模仅为美国的3.5%。根据IDC的预测分析,中国未来公有云还将以较高的速度增长,且增速强于美国。目前国内公有云仍处于早期阶段,主要以游戏、视频、电商和社交等互联网企业为主,未来随着金融、医疗、工业等行业逐渐接受云计算的部署,阿里云公有云将迎来更快速的增长。

阿里云成长的良好预期为阿里股价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目前阿里云在阿里整体营收中占比相对较小,在2017年全年营收中占比7%,但是阿里云营收占比提升是必然趋势,并且相比阿里传统电商业务有着更加明确的成长空间,在市场抢占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盈利能力能够快速显现。未来将成为公司有力的利润贡献点。对阿里的股价上涨起到了重要的正向作用。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AWS还是阿里云均呈现以下特点:

 

1.云计算业务高速发展,建立一定先发优势:AWS的云业务在2015年以来,年均营收50%以上增长,阿里云业务自2015年以来连续三年实现翻倍增长。目前AWS已经占据全球一半以上份额,阿里云在国内也占据了接近一半的市场份额,两者均是行业龙头,已经占据了先发优势,建立了一定的壁垒。

 

2.云计算投入持续加大:首先在第一章,已经介绍AWS和阿里云资本支出均保持了快速增长,其次,AWS在已经拥有55个区域数据中心的背景下,提出要继续新增12个区域中心,规划增长明显。阿里云本身IaaS布局落后于AWS,未来想要继续提升份额,加大投入是必然趋势。

 

3.云计算业务对股价产生重要积极影响:AWS目前贡献利润在亚马逊中占比超过一半,并且云业务相比零售业务成长性,稳定性更好,股价持续走高。阿里云业务虽然目前占比较小,但是高增速下,结合国内仍有巨大市场空间,为云业务打下良好预期,对阿里的股价上涨起到明显的正向作用。

 

四、投资建议

产业相关标的,推荐:紫光股份、浪潮信息、中科曙光、宝信软件、易华录

紫光股份(000938)

公司是清华系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稳健发展。2016年5月,公司通过225亿元的定增完成了对“新华三”的并购,大幅提升了公司在IT行业的竞争力,目前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网络设备提供商。

 

看点:

1)公司收购新华三51%股份、38亿美元入股西部数据持股15%,通过收购优质资产为公司带来业绩的大幅增厚。新华三是业界领先的数字化及决方案领导者,拥有服务器、存储、网络等完备的IT架构硬件产品,能够为公司提供强大的云基础设施支撑。公司和西部数据成立合资公司紫光西数,目前也已经推出多类存储解决方案,增强紫光整体实力。

 

2)紫光集团在18年3月底宣布投资120亿进军公有云市场,发挥其在企业级市场的强大优势。6月30日,紫光云在天津、廊坊、重庆的建设及内测已经完成,7月10日,紫光集团宣布紫光云实现上线试商用。根据紫光云规划,预计2018年实现4个大区节点,20个二级城市节点建设,2019年成为国内前5的公有云服务厂商,开拓海外市场,2020年成为国内前三的公有云服务商。紫光云的发展必将带动紫光股份各类产品更快走向云市场,对公司业绩产生长期有益影响。

浪潮信息(000977)

浪潮信息是我国国产服务器领军企业。控股股东为浪潮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看点:

1)服务器受益云计算趋势,国内市场保持高增速:受益于云计算对底层服务器需求的提升,服务器全球出货量持续提升,2018Q1全球出货量达到270万台,同比增长20.7%,销售额同比增长38.6%,其中中国2018Q1销售额同比增速67%,行业维持较高增速,国内企业受益明显。

 

2)公司是服务器全球龙头,份额蝉联全球第三:2018年Q1,公司服务器出货量17.5万台,同比增长77.5%,继续蝉联全球份额第三,增速第一的位置。客户方面:互联网客户,公司连续多年在国内互联网采购中保持份额第一。政府客户,公司为全国20个省本级、122个地市、12个部委提供云服务,连续四年中国政务云市场第一,龙头地位稳定,是服务器行业加速发展确定性受益标的。

 

3)营收保持高速增长,财务指标改善明显:业务的高增速在报表层面得到体现,公司2017年营收实现翻倍增长,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468%,2018年Q1,营收同比增长96%,扣非净利润增长202%,我们预计后续业绩高增长有望延续。

中科曙光(603019)

中科曙光是中科院下属企业。依托中科院的技术优势,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高端计算机、存储和安全产品等硬件设备。目前公司在主营产品里实现了自主设计和生产制造,有力地提升了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看点:

1)公司基于指定的国产芯片研发了全自主计算和服务器,满足了国内特定高安全行业的应用需求。

 

2)公司参股的海光公司采用X86指令集,软硬件生态成熟,未来商业化前景较好,国产替代空间很大。同时,公司在X86服务器和存储器领域的市占率仅为7%和6%,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宝信软件(600845)

宝信软件2001年上市,实控人为宝武集团,在智能制造领域实力雄厚,《赛迪百强榜—工业软件(2016)》指出,公司在本土企业中排第十位,其中在 ERP/MES/自动化装备细分领域中排第一位。

 

看点:

1)IDC业务保障公司业绩稳定增长:受益于云计算发展趋势,公司宝之云IDC业务发展迅速,前三期项目共17500个机柜预计今年完成交付,并已经与客户签订长期稳定合同。公司前三期项目面向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提供服务,租期最短10年,四期项目计划建设约9000个机柜,已经和中国太保签约,合同长达20年。可以预见在需求高涨,客户已经长期绑定的背景下,随着宝之云项目的分批交付,使用率逐渐上升,将会为公司贡献更多业绩,IDC业务将成为公司业绩稳定的增长点。

 

2)智能制造业务迎来新机遇:公司在钢铁领域具有较大的软件系统优势,产品也在冶金等领域得到了应用,宝钢和武钢的合并以及钢铁、有色行业的盈利改善均为公司工业软件业务快速增长打下了良好基础,公司订单增速良好,有望迎来新机遇。

易华录(300212)

易华录是华录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平台,已经顺利实现从传统智慧交通业务朝数据湖业务的转型。未来随着数据湖业务的落地和推广,有望带动公司业绩实现高速增长。

 

看点:

1)数据湖战略转型落地:公司数据湖战略全线推进,在2017年已经实现了利润贡献,2018年持续推进,目前已有合作意向的项目达70余个,预计全年有10-15个数据湖项目能够落地,公司已经成功实现转型,有望迎来新一轮业绩快速增长。

2)数据湖推进有利于财务指标改善:公司当前数据湖三大推进模式分别是PPP、直投、产融结合模式,三类模式,后两种模式回款3-6个月,PPP模式垫资比例较小,数据湖业务在营收占比提升,有利于改善公司现金流情况,我们预计最快可在三季度看到公司现金流实现较大改善。

 

3)电子车牌落地元年:公司电子车牌今年有1680万订单落地,虽然体量不大,但是代表着电子车牌正式落地,在未来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五、风险提示

1、IaaS行业增速低于预期

IaaS行业目前增速良好,主要受益与互联网巨头在该领域的大笔投入,未来互联网巨头投入如果减少行业增速有可能放缓。

 

2、价格战持续压制IaaS盈利能力

IaaS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各个巨头通过价格战等方式快速抢占市场,建立壁垒。价格战的持续对于行业内企业盈利能力会产生不利影响。

 

3、产业链相关公司业绩不达预期的风险

IaaS的高壁垒决定了玩家主要以巨头为主,下游客户集中度的提升将使得上游服务器产业议价能力的下降,产业链上游的推荐标的盈利能力存在被削弱的可能,业绩有不达预期的风险。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IaaS资本开支高歌猛进,产业链投资价值显著

对外发布时间:2018年8月6

报告发布机构: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

蒋佳霖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15050002

自媒体信息披露与重要声明



本信息材料仅为对公开资料的整理信息,不涉及分析师的研究观点及投资建议。

使用本研究报告的风险提示及法律声明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约。该等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客户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家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本公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并不对使用本报告所包含的材料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相关的其他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升可跌,过往表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除非另行说明,本报告中所引用的关于业绩的数据代表过往表现。过往的业绩表现亦不应作为日后回报的预示。我们不承诺也不保证,任何所预示的回报会得以实现。分析中所做的回报预测可能是基于相应的假设。任何假设的变化可能会显著地影响所预测的回报。

本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本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转载,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转载责任。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信赖依据。


投资评级说明

报告中投资建议所涉及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另有说明的除外)。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12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A股市场以上证综指或深圳成指为基准。

行业评级:推荐-相对表现优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中性-相对表现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持平;回避-相对表现弱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

股票评级:买入-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大于15%;审慎增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15%之间;中性-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5%之间;减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小于-5%;无评级-由于我们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我们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免责声明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平台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专家、嘉宾或其他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讲、交流或会议纪要等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机构之观点),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平台内容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使用,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转载本平台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平台旨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不是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本平台所载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或发布本平台内容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平台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