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0年来首位,这项国际科学大奖花落中国!

光子盒研究院 光子盒 2023-11-30

光子盒研究院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4日,美国物理学会宣布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获得2024年度的巴克利奖——这是该奖自1953年首次授奖以来首次颁发给中国籍物理学家。



巴克利奖被公认为是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的最高奖,旨在表彰在凝聚态物理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薛其坤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Ashvin Vishwanath共同凭借“对具有拓扑能带结构的材料的集体电子性质的开创性理论和实验研究(groundbreaking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collective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that reflect topological aspects of their band structure)”获奖。

凭借拓扑绝缘体研究和在拓扑绝缘体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创新突破,薛其坤成为巴克利奖授奖70年以来首位中国籍的获奖者。

薛其坤,这个硕士考了3次,攻读博士学位用了7年的人。35岁晋升教授,41岁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49岁提出界面高温超导,50岁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曾在56岁和57岁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菲尔兹·伦敦奖。


薛其坤团队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杨振宁认为这是中国实验室第一个诺贝尔奖级的物理学论文。如今,年近花甲的薛其坤院士再出发,领导成立的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量子中心、南方科技大学,推动量子技术走向实用化、规模化、产业化。



1963年12月,薛其坤出生在山东沂蒙山区,物质条件匮乏,干农活是每天的必修课,周末采中药材,一天干三四个小时可以买一块橡皮或一支铅笔。


1980年,正值中国“科学的春天”,李政道、杨振宁这些在物理学界建有丰碑的人物回国演讲。在他们的感染下,许多最优秀的学生都报考了数、理、化专业,薛其坤是其中之一。


薛其坤发自内心地向往科学事业,“当一个科学家多么伟大”。但真正成为科学家,还要走很长的一段路。但他跟物理的默契早已达成,高考物理满分100,他考了99分,在班主任的建议下,他报了山东大学光学系激光专业并被录取,家里喜气洋洋地摆开了流水席。


告别了家人,薛其坤打点好行装,带着兴奋和期待,踏上了一段崭新的人生旅程。


薛其坤明白,走进大学校园不仅是实现了个人梦想,也不仅是承担着父母的期待,更有社会和国家的责任。从此,这位胸怀远大的理想与抱负的青年,在自己热爱的物理学领域里施展才华。


学毕业那一年,他尝试考过一次研究生,高等数学只得了39分,没有成功。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曲阜师范大学教书,但舒适的工作环境并没有让薛其坤打消成为科学家的念头,他决定报考中科院物理所研究生。


第二次考研,薛其坤又失败了,他引以为傲的大学物理竟然只考了39分。终于,在第三次备考时,经过充分准备的他成功收到了中科院物理所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1990年硕士毕业后,已经有了家庭和孩子的薛其坤选择了继续读博。但当时物理所的科研条件并不理想,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实验仪器经常坏,博士两年过去了竟没有得到一套完整的能够用来撰写论文,完成博士学业的实验数据。


 薛其坤院士


在困惑和煎熬中,“柳暗花明”的机会来了——1992年,在导师陆华的推荐下,他得到了一个中日联合培养到日本东北大学留学的机会。


说起在日本的经历,不得不提他的7-11生活。


1992年6月,薛其坤来到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学习。报到第一天,他的导师樱井利夫要求,无论刮风下雨,工作日必须早上7点到实验室,晚上11点离开。


除了必须调整到7-11工作节奏外,薛其坤还要忍受语言不通的精神折磨。由于听不懂导师的指令,他经常受到导师严厉批评。


有一次,他需要做一个20分钟的学术报告,可他却连一个完整的英语句子都讲不出来。他只好把要讲的每一个单词,每一句话一字不漏地把它写下来,他专门找了一个房间,进行了模拟练习,到他正式讲报告的时候,已经模拟练习了80多遍。


不少去日本学习的同学受不了这样的煎熬,又返回中国。薛其坤却从刚上学的儿子电话里背给他听的课文里找到了力量,“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


他选择留下来。他每天第一个到实验室,最后一个离开。渐渐地,导师的话能听懂了,实验仪器也会操作了,凭借扎实功底和超常付出,他最终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顺利拿到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之后,薛其坤的人生如同“开挂”一般。35岁,薛其坤当上了教授。41岁,他又成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之一。


1999年,薛其坤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在7-11实验室工作8年之后回国,受聘中科院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薛其坤加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同年又入选中科院院士。


早上7点进实验室,晚上11点才离开,这样的作息时间,薛其坤坚持了20多年。


清华大学的学生们亲切称呼他为7-11院士,也曾在心里较劲,想跟薛老师比比,看谁先到实验室、谁最后离开,然而多年来几乎无人能赢。



目前,薛其坤主要研究方向为扫描隧道显微学、表面物理、自旋电子学、拓扑绝缘量子态和高温超导电性等。发表文章400余篇,被引用超过14000余次。在国际会议上应邀做大会/主题/特邀报告150余次,其中5次在美国物理学会年会做邀请报告。


但他真正被外界熟知,是在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之后——一个困扰了物理学界130多年的问题。


今天的我们已经知道,在普通导体中,电子的运动轨迹杂乱无章,不断发生碰撞,从而产生电阻发热等效果。这时候如果在垂直的方向加上外磁场,材料里的电子由于磁场的作用力会跑到导体的一边形成积累电荷,最终会达到平衡形成稳定的霍尔电压,这就是霍尔效应。


这一现象是美国物理学家霍尔(E.H.Hall,1855—1938)于1879年在研究金属的导电机制时发现的:在室温下,电流垂直于外磁场通过导体时会发生偏转,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会产生一附加电场,从而在导体的两端产生电势差。


值得一提的是,发现霍尔效应时,霍尔只是一名研究生,而且电子尚未被发现(1897年由汤姆逊发现)。


在霍尔效应发现百年后,20世纪70年代末,科学家在极低温度和强磁场下,研究半导体的霍尔效应,发现了量子霍尔效应。当外磁场足够强,温度足够低,电子的运动可以变得高度有序,电子会在边界处沿着两个边界高速运动。


量子霍尔效应


量子霍尔效应于1980年由德国物理学家冯·克利青等人发现,因此获得了198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2005年,英国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成功地在实验中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在常温下观察到量子霍尔效应。他们于2010年获诺奖。


1982年,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崔琦和美国物理学家劳克林、施特默在更强磁场下发现了分数量子霍尔效应,这个发现使人们对量子现象的认识更进一步,他们也因此获得了199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对于拓扑量子计算的实现至关重要,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填充因子v=5/2的分数量子霍尔态里面的复合费米子(一种准粒子)同时不遵循费米统计和玻色统计,可能是非阿贝尔任意子(用于实现拓扑量子计算)。


有霍尔效应,也有反常霍尔效应。1880年,霍尔在研究磁性金属的霍尔效应时发现,即使不加外磁场也可以观测到霍尔效应,这种零磁场中的霍尔效应就是反常霍尔效应。


量子霍尔效应发现后,物理学家进而提出: 反常霍尔效应是否能像霍尔效应那样,有对应的量子化版本,这又成为人们新的探索目标。为了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自1988年开始就不断有理论物理学家提出各种方案,然而在实验上没有取得任何重要进展。


薛其坤团队从一开始就在一个没有赛道的竞技场上发力。2009年,薛其坤院士了解国际上有理论预言可以在磁性拓扑绝缘体中寻找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于是他邀请了清华大学物理系王亚愚教授、何珂教授加入研究团队。


2006年,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张首晟最先提出拓扑绝缘体概念,其内部是绝缘体,表面是能导电的金属。在此基础上,张首晟成功预言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由两组自旋方向相反,运行方向也相反的边缘态组成,并且不需要外加磁场)。


2007年,德国伍尔兹堡大学的研究组在Hg Te/CdTe量子阱结构中,成功地观测到这种特殊边缘态的量子效应,从而在实验上证实了张首晟的预言。


至此,霍尔效应大家庭还剩下一个成员尚未发现。2010年,我国理论物理学家方忠、戴希与张首晟教授等共同提出,磁性掺杂的三维拓扑绝缘体可能是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最佳体系。这时,薛其坤团队已经开始在实验上寻找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意味着,在零磁场中,霍尔电阻跳变到约25800 Ω的量子电阻值。要实现这一不可思议的量子现象,需要实验样品必须同时满足4项非常苛刻的条件:


必须是二维系统(薄膜),从而具有导电的一维边缘态;需要处在绝缘相,从而对导电没有任何贡献;需要存在铁磁序,从而存在反常霍尔效应;需要非平凡的拓扑性质,从而使电子能带是反转的。


这就如同要求一个人,同时具有短跑运动员的速度、篮球运动员的高度、举重运动员的力量和体操运动员的灵巧。


历经四年努力,薛其坤带领由中科院物理所和清华大学组成的实验团队,用了5套世界最高水平的精密试验仪器,生长和测量了1000多个样品,终于利用分子束外延的方法生长出了高质量的Cr掺杂(Bi,Sb)2Te3拓扑绝缘体磁性薄膜,然后将其制备成输运器件,并在极低温环境下成功观测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薛其坤记得很清楚,2012年10月12日晚上10点30分左右,那天他回家早了一点,刚回到家中,就收到了学生发来的短信,“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初步迹象已经被发现了,等待详细测量。”


薛其坤团队发现,在一定的外加栅极电压范围内,Cr掺杂(Bi,Sb)2Te3拓扑绝缘体磁性薄膜在零磁场中的反常霍尔电阻达到了量子霍尔效应的特征值,世界难题得以攻克。


“霍尔家族”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的最终测量样品和数据


薛其坤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在科学发现上,没有第二,只有第一,他坦言,“当发现一个科研成果时,你会很兴奋的,毕竟做了这么多年的努力,这是专利!如果第二个做出来就会大打折扣。”


美国《科学》杂志于2013年3月14日在线发表这一研究成果,引起学界巨大反响,杨振宁称赞其是诺贝尔奖级的成绩。但薛其坤院士强调说:“这是我们团队精诚合作、联合攻关的共同成果,是中国科学家的集体荣誉。”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研究团队


从理论上讲,薛其坤团队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攻克了130多年的世界难题,《科学》杂志审稿人评价“这是凝聚态物理界一项里程碑式的工作”。


而从现实应用上讲,人类发明的所有电子器件都无法避免能量损耗,这是由电子的无序运动造成的。量子霍尔效应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它的产生需要施加强磁场,相当于外加10个计算机大的磁铁,因此,造价昂贵、体积庞大等因素限制了其走向实际应用。


而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美妙之处是电子在不施加强磁场的情况下,按照固定轨迹运动,减少无规则碰撞导致的发热和能量损耗,能够用于发展新一代的低能耗晶体管和电子学器件。


采用这种技术设计集成电路和元器件,千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有望做成平板电脑那么大,智能手机的内存可能会提高上千倍。


正因为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发现意义非凡,薛其坤获得了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项中的唯一的一等奖。迄今为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科学家不足40人。2020年,他荣获国际公认的低温物理领域最高奖项——菲列兹·伦敦奖。


目前,限制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走向实际应用的重要因素是低温。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薛其坤的另一项重要研究——高温超导,他在2008年就启动了这项重大实验项目。他说,如果人类实现了高温(室温)超导,它的意义不亚于电的发明。



目前,主流的超导量子计算机仍不能摆脱低温的桎梏,量子计算机运行的温度提升1K都被视为重大飞跃。因此,薛其坤团队正在进行的高温超导研究,将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薛其坤与研究团队学生交流



按照超导理论,超导材料是在一个很微弱的作用下让互相排斥的电子形成电子对而达到超导状态的,温度效应很容易破坏这个作用,把这些电子对拆散开,这就是为什么只有在很低的温度下材料才能达到超导状态的原因。正因为这个原因,寻找高温超导材料,提高超导转变温度一直是物理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1986年,瑞士两个科学家发现了超导转变温度高于77K的高温超导材料,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大家在科学上不理解为什么超导能在这么高的温度下存在。如果理解了,就有可能找到室温超导,所以大家都想去理解它。


现在,过了三十多年,人们仍然没有理解高温超导的机理而薛其坤团队目前一个重要科学目标,就是高温超导机理。


“成果的取得,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科技实力的持续壮大和基础科学研究的长期深厚积累。这一荣誉,属于团队当中的每一位研究者,更属于国家。”薛其坤坚信,我国会有越来越多引领国际发展的科学发现和成果涌现。

有人问:“如果能够回到2013年成果发表的那一刻,您想对当时的自己说上怎样的一句话?”

薛其坤回答:“我会说……自强不息!”

参考链接:
[1]https://www.aps.org/programs/honors/prizes/prizerecipient.cfm?last_nm=Xue&first_nm=Qikun&year=2024
[2]https://www.tsinghua.edu.cn/info/1177/107424.htm
[3]https://mp.weixin.qq.com/s/837R949QwgXKOXMySbQT2g



相关阅读:
总书记:谋划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光子盒参加“第十三届中国技术未来分析论坛”并作论文报告
北京、上海瞄准量子等未来产业发展
聚焦量子等9大未来产业!四部门新发标准化实施方案——
ICV报告:内含量子信息公司和城市排位

#光子盒视频号开通啦!你要的,这里全都有#

每周一到周五,我们都将与光子盒的新老朋友相聚在微信视频号,不见不散!


|qu|cryovac>
你可能会错过:|qu|cryovac>

|qu|cryovac>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