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分析之境 | 哲学有什么用?——对苏德超教授一文的回应

樊毅 思庐哲学 2021-03-14

【第三期】


此文为作者对苏德超教授一文的回应,原文:哲学无用论广为流行,网红哲学教授苏德超为“哲学”辩护




哲学有什么用?


哲学有什么用?苏德超老师的文章似乎并没有从哲学角度把问题说清楚。


苏老师的结论是:

哲学无用论的流行,既跟人们沉浸于以欲望满足为核心的朴素工具思维模式有关,又跟哲学内部的一些极端观点相连,还涉及到人们对哲学作用的普遍无感。朴素的工具思维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但它所预设的欲望的至上性、排他性、当下性、唯我性和既定性,要么是错误的,要么是有害的。哲学内部的那些极端观点,如哲学没有进步、哲学就是哲学史、哲学无定论、哲学问题是假问题等,其自身也存在着种种难以克服的困难。


人们对哲学作用的普遍无感,则是因为哲学或哲学的替代品已经起了作用,或者人们秉持的有用标准并不恰当。人类不单通过欲望的满足来寻求快乐,而且也通过意义的追寻来获得幸福。在这些活动中,哲学具有澄清观念、建构意义、捍卫自由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以一种新的思路来解答“哲学有什么用”。


01

 什么是“用处”?


(1)通常,如果一件东西能够帮助我们实现目标,我们就会认为,这件东西对我们有用。我们觉得某件东西对我们有用,也就是在认为,这件东西有助于实现我们的某个目标。


以上这段话来自苏老师的文章,这段话对“用处”的理解是可取的。一个事物的“用处”就是为了实现某个目标,如果某个事物不能用来实现任何目标,那它确实就是没有用处的。


(2)欲望,其实就是人要达到某种目标的想法,达成了某个目标,就是满足了某种欲望,二者是同义词。


苏老师用了一个“如果……那么……”句式,并且引入了“工具思维”,才把“用处”解释为对欲望的满足。但这其实是多余的。


(3)同一个事物,可以满足每个人不同的欲望。因此,无需特别证明某个事物是有用的。有人觉得它有用,觉得它能满足欲望,它对于这个人就是有用的。


“急切地想吃面包的人,会认为面包的制作工艺没有用”,原因其实不是“远水不解近渴”,而是面包的制作工艺的确对吃面包的人没有用,它只对制作面包的人有用。任何一种事物,只要它能够对任何一个人达成任何一个目标有帮助,它就是有用处的,但是无法要求同一事物对所有人有相同的用处。一辆汽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是交通工具,但也许这辆车只是某人用来放在那里炫富的,根本就不会开。


(4)对于热爱哲学的人来,哲学当然是欲望的满足品,它满足了人对哲学问题的求知欲。反之,任何一个人都有权认为哲学对于Ta是没有用的。


理解了(3),(4)就是显然的了。


02

 哲学到底有什么用?


(1)“澄清观念”是任何学术研究都必须做的事情,它不是某种学科的特定用途。


任何一个学科都需要澄清自己学科内部的观念。物理学家必须澄清“原子”、“分子”的含义,数学家必须澄清“奇数”、“偶数”的含义,不澄清这些观念,他们就无法踏踏实实的开展工作。哲学的特殊只是在于它要澄清的观念更加抽象。


(2)“意义”即“使用”吗?不,应该是“意义”即“用处”。


维特根斯坦的“意义即使用”,的确指出了意义的本质是“用”。但“使用”是个动词,将事物的意义理解为对它的使用过程,并不准确。人使用事物是为了达成某个目标,也就是说,使用只是达成目标的过程,不是结果。而事物的意义,应该是人们使用或者利用这个事物来达成某个目标。也就是说,“意义”即“用处”。


某个事物,甚至对于同一个人,也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用处。一只球拍,对于某个世界冠军来说,可以是打球的工具,同时也可以是一件纪念品,纪念他的光辉岁月。而这两种不同的用处,都是他赋予球拍的。球拍在不会打球的人手中,也许没有任何用处(不排除有人可以当做玩具)。意义即用处,只是意义往往被用来形容某种心理上的用处(比如球拍的纪念意义)或者更宏大的用处(比如诺曼底登陆对于二战有重要的转折意义)。


(3)有人用哲学建构意义,但也有人用哲学对意义解构,比如德里达。


因为事物的意义即用处,因此任何人都有权按照自己的需要为事物建构意义或者解构意义。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自由。


(4)如果非要指出哲学作为一个整体学科的用处,应该是研究普遍事物(非特定领域如自然科学)的规律性、本质性。没有人能够要求哲学必须捍卫什么,这样说似乎大煞风景,但是如果哲学的用处是捍卫自由,就无法解释海德格尔有争议的过往。


或者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哲学有什么用?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每个人的心里,无需统一。觉得有用的人,不会提问。觉得无用的人,也无需向他解释。毕竟,有人确实只是把哲学研究当做一份职业。


当然,如果有人研究哲学就是为了澄清观念、建构意义和捍卫自由,那么也要恭喜他,他找到了自己认同的哲学的用处,他为哲学赋予了自己的意义,这是他的自由。


作者:樊毅

本文为分析之境投稿文章,鸣谢作者。




投稿须知



1.字数1500-2500 为宜,但最好不要低于1000 字,也不要高于3000 字;

2.不要引用过多文献;

3.采用分析性的写法,以反驳-辩护模式展开,或反驳某一观点/论证,或辩护某一观点/论证,或二者皆而有之,文章遵循清晰性原则与厚道原则,切勿范稻草人谬误;

4.主题不限,可以是哲学史上的哲学观点、哲学难题、往期“分析之境”文章等;

5.来稿主题请标明:分析之境+文章题目,并以word 文档上传至附件,邮件正文和文章正文请注明作者基本信息,如有发表要求(要求匿名、匿单位等)也请一并注明;

6.暂无稿费,一经用稿,作者将获得思庐文创“哲学帆布袋”奖品一个,如果两位及以上作者只获得一个奖品,请投稿者文章内注明收货人信息;

7.若投稿一周后无录用信息,请自行处理稿件,本编不再另行通知;

8.投稿邮箱:silu_philosophy@163.com



END -


往期回顾




 



课·程·推·荐


《像他们一样思考——你不可不知的十位思想家》


看文章涨知识

点个“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