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律师人物风采】“律林豪杰”—— 李永年律师

2017-06-22 贵阳市律师协会

“律林豪杰”— — 李永年律师

 

李永年律师 

贵州博文律师事务所主任。     

贵阳市律师协会副会长。

1988年进入律师行业;

1989年以贵阳市第一名成绩通过贵州省第一次律师资格考试;

1993年创办律师事务所,即现贵州博文律师事务所,执业至今近30年。

 

前言

与李会长有过数次见面及交谈,因其豪爽性格,对李会长记忆犹新。此次访谈,原本笔者想亲自前往博文所即博文律师事务所进行,然李会长主动到笔者事务所见面、接受访谈,让笔者受宠若惊,用李会长之言“律师风采,本就是为贵阳律师进行宣传,应该要大力支持。”本次会面,与李会长交谈近3小时,气氛轻松,笔者仍然意犹未尽!见面时,李会长没有西装革履,仅简约的打扮,但从握手一刻就感受他豪迈的个性,让人直观到一种传统、朴素、正直的律师风格。


不忘初心

1988年,改革开放初期,初春的贵阳市仅有不到百人从事律师行业,很多从业者虽然从事律师行业,但不知律师为何物。年轻的他,有着比同龄人更多的闯进、胆识。执业初期,酷爱与年长律者交往,在交往过程中,从年长律者身上学习各种办案经验、做人做事之风。当时的贵州律师执业环境,基本没有非诉业务,律师的主要工作,皆是来往于各个法院当中,代理诉讼,而诉讼种类也系传统民事、刑事诉讼。在长期工作交往过程中,与各年长律者,逐渐亦师亦友,形成忘年之交。时至今日,曾经的师友,大都步入古稀之年,而李会长也已到 中年。访谈中,李会长多次提到昔日师友贵阳律界的“大咖”(十余人,皆是改革开放后,贵阳市第一批从事律师的老前辈)感叹时光的荏苒。今日的贵阳律界,众多青年律师对于老一辈律者,可能都不曾闻,更多知晓如贵达朱主任、公达段主任、国浩白主任等仍然活跃于贵阳律界之名。诸不知,今日的活跃大牌律师,也曾经青涩过、也曾经迷茫过、也发生过众多趣事。就李会长亲眼经历下,某律师曾经在艰苦环境下,半夜为指导老师书写文书,最终写着写着就流了鼻血,时至今日业已成为贵阳大牌律师。律者本就是一个“手把手传道授业”的行业,正由于有老一辈律者的艰苦,教导出如今欣欣向荣的各中青年律师,现今律师的发展离不开老一辈律者的筑基。


一思尚存,此志不懈

李会长谈吐朴素,简易通俗,没有前辈的架子、没有协会的领导气场;听其言声音洪亮,观其态精神抖擞。本次交谈前夕,李会长凌晨两点休息,次日清晨接受笔者的访谈,笔者完全感受不到其一丝疲惫的倦困。而根据其述说,凌晨两点休息,已是非常之早,在他的执业生涯,熬夜通宵是家常便饭。联想近日,全国各地报道出各地律师“操劳逝”,对于此种情况,在李会长身上感受不到,他的戏说“之所以出现这类过渡操劳现象,有可能是因为这些同行在工作之中,迫于各种事宜承受各种压力加上身体劳累最终导致,但我是热爱律师这个工作,因为特别热爱,各种压力在我的身上都没有体现出来,各种压力没有导致我精神紧张、身体崩溃,反而使得我更加积极,可能我天生是干律师的材料。”


谈到律师业务,李会长对于亲办案件、经典案件等皆未提及,反而对于贯穿执业多年的理念却一直复于口旁,“保持一颗‘正义’的信念,用匠人的精神从业”。其认为律师的每一次工作,应该用“正义”的标准衡量,用匠人的精神对待,把每一个案件当成一件艺术品,通过精雕细磨,最终打造出一件传世艺术品。许多同行,从事律师许多年,但是一直没有成就感,甚至最终感到迷茫(此类同行不排除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为当事人服务的),应该是没有符合自己的准确认识对待职业的观念。就李会长的理念若:将律师工作当成艺术品进行打磨,自己的全身心也将投入,每成功完成一个案件,得到当事人的赞许,就如同完成一件传世艺术品所获得的成就感(李会长执业近30年,其亲身代理多个贵州省发生的第一类纠纷)。


同行同行

见过太多律师、律师事务所间的分分合合,而李会长30年如一日执业于博文所。李会长认为,事务所人合性是第一,人合包含:合伙人之间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统一。通俗来说就是“合伙人性格要合即人生观、合伙人对经济的理念要合即价值观、合伙人对事务所的发展要合即世界观”。而对于律师与律师事务所之间的关系,爆发矛盾最多的仍然是分配制度的症结,而分配制度的基础性,衍生出事务所上层建筑的发展。其任事务所主任多年,对于事务所财政一直是放权,对于任用之人也系完全信任;对待合伙人,也是秉着真诚相处态度从而得到各合伙人的拥戴;而对于事务所律师也从未克扣提倡“事务所不从律师身上赚钱”。


面临现今多家国内大所入驻、多家省内事务所抱团,李会长也深有感受,曾经律师洽谈业务,多是熟人脉络搭线,上至国家单位、市场企业,下至普通群众。而现今律师高端业务接洽需要考量一个事务所整理实力,通过竞争性谈判、招投标程序等进行,对于本土律所从业习惯不得不说是一次重大冲击。近年入驻贵阳的多家国内大所,类似一种兼并的程序,凭借国内大所优质平台、吸纳各事务所优秀团队组建,从而在市场上形成强大竞争力。但对于大所发展道路、管理制度,李会长认为,律所的发展道路很多,大所的模式并不一定就是唯一道路,是否成功只能待于时间和市场的检验。就实践看出许多大所将各本土事务所优秀团队吸入组建新所,但新组建之事务所不一定具有底蕴;而本土老牌律师事务所由于经营多年,在当地具有区域优势、人力优势,甚至部分老所还有“化石”级老律师坐镇,并非会处于竞争不力之势。当然,对于本土事务所的未来,必然要结合市场的走向,也不能固步自封,就其执掌之博文所,现今也在思考如何进行进一步的发展。


结束语

短短数字,难以论述李会长的执业生涯,仅能以寥寥数笔,记述简要。从李会长身上感受到一位前辈的峥嵘,也体会到曾经的执业艰苦;对于其本身曾经耀眼的荣誉避而不谈,多是回忆昔日的同壕“律友”;不盲目激进的跨步,在沉淀中思变;巨匠心态雕琢,坚持成就一份事业。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