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位“交大阿鹏”,最想成为一名“真农民”

李靖 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员会 2022-07-27


2020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和大理州委书记陈坚为九三学社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云南洱源产业扶贫基地揭牌

2020年7月15日,九三学社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云南洱源产业扶贫基地在洱源县揭牌。九三学社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与洱源县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持续派遣专家定点服务产业扶贫基地。同日,揭牌的还有“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生理岗位科学家试验基地”和“上海农夫果园‘云品入沪’大理扶贫生产基地”。

这些基地的揭牌不仅为上海交大的定点帮扶找准了定位,更推动上海交大对洱源的对口帮扶跨上新的台阶。

此时,九三学社社员、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许文平已经在洱源县挂职(扶贫)副县长整整一个年头了。许文平(左)在洱源

许文平是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专业教师,几十年来专注水果的研究。

他为洱源县提出的“小而精、大而专”的产业融合发展思路被列入当地“十四五”规划。

2021年4月,他被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如今,在其挂职两周年之际,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奋战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的社员。



“现在我觉得自己有点像个农民了”


刚上任洱源县副县长时,许文平就发现洱源的整体环境虽然不算差,但是状况很复杂。

由于生态保护的原因,很多农药化肥需要量大、污染比较大的产业在洱源都被限制或是禁止了。洱源曾经的两大支柱产业,一是大蒜,已被禁种,二是奶牛养殖,也被限养,规模缩减大半。

当时,许文平面临的紧迫任务就是重新给当地的产业找到方向。

许文平(中)在洱源调研

“我去了之后,县里给我的任务,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协助扶贫开发,二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三是绿色农业发展,都是很大的题目。我在金山教授工作站做出过一点成绩,但那时我顶多算是个假农民,只需要考虑技术环节,不用考虑种出来卖给谁等事情。到了洱源,不得不逼着自己做这些事情,考虑所有环节。坦诚地说,一开始我也没有这么大的勇气或信心,但我硬是逼了自己一把。没思路就一步一步来,走到农村、农户家里去。我花了一个月把全县每个乡镇都走了个遍,初步想法自然就出来了。”

挂职的第一个月,许文平走访了全县6镇3乡,又用了3个月时间反复打磨完善,与当地农业科研部门、院所专家和企业家等一起探讨,最终产出了一份洱源种植业调研报告,“小而精,大而专”的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初见雏形。

在许文平看来,正是当初的这份决心使他在洱源不断成长为了一名“真农民”,“我觉得自己现在有点像个农民了,刚过去时一无所知,发现很多东西和预期并不一样。即使到现在任务还是很艰巨,为了洱海的保护,当地政府也付出了很多。我们都在一起努力。”

他是“万树县长”,也是“交大阿鹏”

调研的一次偶然机会,听说牛街灯草湾有苹果种植,许文平一下子来了兴趣,马不停蹄地赶了过去,“灯草湾平均海拔2760米,高海拔冷凉气候种植苹果,昼夜温差大,往往味道更香甜。这个小气候正适合种苹果!”

灯草湾的生态优势让许文平看到了洱源苹果产业的发展前景,他专门邀请专家研讨,促成了上海交大洱源县产业扶贫基地的成立,其中苹果种植合作社种植面积达到960亩,每年可带动当地农村劳动力达6500人次。同时他还积极推动上海农夫果园(上海交大浦东教授工作站对接企业)与基地合作,签订了100万斤销售订单,实现技术管理、品牌建设、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一条龙服务”,助力农户脱贫。

许文平(右一)和灯草湾苹果

对于灯草湾苹果的未来,许文平也早有规划,“灯草湾的苹果现在根本不够卖,今年树还是小,从小树种植开始到盛果期需要6年到8年,产量会逐年增加。今年我们学校已经提前预订了十万斤。苹果卖得也不贵,我和他们都说好了,好吃的苹果要让老百姓吃得起。”

走访过程中,许文平还发现洱源当前最大的种植业是核桃,但产业链已过于饱和。这让他默默思索如何在不砍树的情况下,通过丰富种植品种让核桃园子增加新收入。最终,他充分利用个人和学校资源,募捐51个品种3万余株经济林木,在当地进行新品试验育苗选种,也因此被交大同事调侃为“万树县长”

在云南话里,男为阿鹏,女为金花,许文平的奔走被当地乡亲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他们都亲切地把许文平唤作“交大阿鹏”


“实事求是,尽力而为”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消除了绝对贫困。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不久前,许文平回到了上海,这次回来是为了谋划在洱源县成立“上海交通大学洱源专家工作站”,三个核心成员已经确定,一位是他本人,第二位是农生学院的老师——致力于水稻研究的曹林奎教授,也是一位九三学社社员,第三位是青梅酒发酵方面的专家。他们已商讨出了预案,“当地贫困的主要原因还是产业落后,组织化水平低,土地流转也很困难,规模化效益就体现不出来。”

对此,许文平根据洱源当地的情况,制定了两种合作模式。对大型的合作社,通过教育培训把技术标准提高,把当地的生产优势发挥出来,同时通过交大介入使生产结合品牌,把单一产业链升级为完整的闭环。

对小户,则引入新型的村集体合作社模式,引进现代技术、生态技术。产生的增量收入再按比例分配,村集体可以利用这笔资金再投入到品牌建设、销售渠道建设等方面,形成良性循环,让扶贫资产的“存量”成为乡村振兴的“增量”。

许文平(左)和菜头树树苗“我想分享自己的一个感悟——实事求是,坚持科学底色;尽力而为,用情方能扶贫。产业就是一个实际的状况,你再怎么吹牛也没有用,也不会有人相信你,所以一定要实事求是,用科学的态度来面对;要做好调查研究,寻找思路,在思路可靠的情况下再往前走。”许文平颇有感触地说。



九三学社市委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金山区第六届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研究员、上海交大农业推广专家组副组长、上海交大金山教授工作站首席专家。2019年7月起任洱源县副县长(挂职)。

许文平 




采访者:李靖

九三学社社员,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




Q&A
  • 李靖:您能否介绍一下洱源的环境?

    许文平:洱源在赤道附近,海拔比大理市要高出一百到两百米,属于温带气候。但是又和靠北的温带不一样,比较友好宜居,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 李靖:听您描述的洱源,环境不错,有没有考虑过发展旅游业?

    许文平:洱源是一个小县城,和交大校园差不多大,如果大搞旅游,一天进来几千辆车,县城交通可能就瘫痪了,并且旅游业对基础建设要求非常高,现在的洱源也在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发展旅游业。


  • 李靖: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您如何看洱源今后的工作?

    许文平:脱离绝对贫困在洱源历史上是第一次,也是新的起点。未来有更多工作要做,洱源也有更高目标在前头,后续的任务还很艰巨。




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郭文绮
校对:宣传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