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代培养一个贵族?这才是一个悲剧的开始

2017-05-19 人神共奋的李刚 人神共奋



人神共奋说红楼”系列之19从奴才到知县,这真的是一个三代人不懈努力的励志故事吗?

忘了“阶层固化”吧,除了变化之外,没有什么是不变的。

今天的二条推荐我的创业伙伴,十几年的老朋友,“扒爷”和他的护肤干货文章。


1

从奴才到知县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贾府一个退休的下人——赖嬷嬷,请贾母等昔日的主人赏脸赴宴,因为自己的孙子当了知县。

 

这位赖嬷嬷服侍过贾母,做过贾政的奶妈,地位很高,但一个世代的家奴,家庭第三代就出了一个朝廷命官,这个故事还是太励志了一点儿。不知道《大清日报》有没有写一篇名为《从奴才到知县,“阶级固化”的论调不能成立》的评论员文章,宣传一下这个现象呢?

 

《红楼梦》是一个不断下降的故事,贾家从皇恩浩荡到抄家败落,最后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但这里又隐藏了一个上升的小故事,一个三代人不懈努力的故事:第一代赖嬷嬷从奶妈开始做起,到了第二代赖大就上升为贾家的大管家,并自立门户,这才有了第三代赖尚荣的出任知县。

 

我们知道,曹家的祖先是“包衣”,就是满人的家奴,曹雪芹的曾祖母因为当了康熙的“头等保母”,让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成为康熙的玩伴(不知道杀鳌拜的侍卫里有没有曹寅),曹家才得以发达。

 

为什么曹公要在小说中安排一个和自家经历很相似的故事呢?


2

第一代:赖嬷嬷的“创业史”


《红楼梦》故事开始的时候,赖嬷嬷已经光荣退休了,但一出场,就和别的老妈子不一样,可以在贾母面前搬个小板凳坐下。王熙凤过生日凑份子,她的份例是按主人的标准,在少奶奶之下,小姐们之上。

 

为什么她的地位这么高呢?贾家有满人的习俗,不光讲尊卑,也要论功劳,所以,贾府的奶妈个个都很神气。但奶妈跟奶妈又不一样,我在《人神共奋读红楼:聪明“婆婆”与笨“婆婆”的差别》讲过三位奶妈,有受人尊敬的(贾琏的奶妈),也有讨人嫌的(宝玉的奶妈),还有被赶走的(迎春的奶妈)。

 

我们发现,这位赖嬷嬷在“贾母心理学”的造诣上,仅次于王熙凤和鸳鸯,别人在贾母面前诚惶诚恐,她却敢玩笑,说凤姐处处向着贾母,为“替二位太太生气”。

 


在职场上,凡是能在领导跟前拉家常、讲段子、说反话,又不会让同事反感的人,做人的手段都不一般。

 

但伺候大领导毕竟不容易,赖嬷嬷得意之余,还是忍不住要吐嘈:“……也不知道你(指自己的孙子)爷爷和你老子受的那苦恼,熬了两三辈子……”


当然,如果赖嬷嬷只是以半个主人的身份光荣退休,还不算成功。贾母打趣赖嬷嬷说,“你们几个是财主”,赖嬷嬷不过是一个奶妈,能让贾母说成“财主”的,她的钱是哪儿来的呢?

 

这才是她最主要的奋斗成果——培养了两位更上一层楼的儿子,两府的大管家赖大和赖二。


3

第二代:赖大的“发家史”


奴才的下一代还是奴才,这听上去是一个悲惨的故事,但《红楼梦》里大部分下人,都想让儿女进贾府,继续当奴才,因为这是一份好工作,钻营得好,不但有面子,还有银子。

 

赖大是荣国府的大管家,荣国府有好几个管家,各有分工,赖大主抓工程建设,这个分工,我们现代人一听就懂了。

 

他在前半本书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造大观园,结果,大观园造好后,赖大家也出了个“小观园”,书里说不到大观园的一半,也是“泉石林木、楼阁亭轩”,甚至有“好几处惊人骇目的”景致。

 

“小观园”当然不会是花了真金白银的,恐怕就是大观园“生”下来的。

 

不过,园子的地皮总得自己买吧,园子的维护成本总得自己出吧?他的钱是哪来的呢?书中第五十六回,探春管理大观园时,特意到赖大家取经。赖大的女儿一语道破天机,两个我们今天非常熟悉的字:“承包”。

 

根据探春的测算,大观园的园林维护承包利润,每年至少有四百两银子,这还只是赖大的进帐之一。


而且,赖大同样很懂“贾母心理学”,知道贾母喜欢宝琴,赖大家的立刻给宝琴送来盆景,还特意多送了几盆,这样宝琴再转送给别人时,自然会传到贾母耳朵里。


不管怎么说,赖大坐到这个位置上,还是要靠赖嬷嬷的脸面。那赖大怎么安排自己的儿子呢?

 


赖大做了一个完全相反的决策,为儿子赖尚荣赎了身。


4

第三代:赖尚荣的“进阶史”


赖尚荣不但一生下就被赎了身,而且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他是完全按照公子哥儿的方式养大的:“读书认字,也是丫头、老婆、奶子捧凤凰似的”。

 

虽然养得娇贵,但并不溺爱,赖嬷嬷的教育心得是“这些小孩子们全要管的严”, 说自己“常把他老子叫来骂一顿,才好些”。

 

二十多岁时,赖家给他捐了个官衔,但还得等空出来的官位。赖尚荣这一等就是十年,终于弄到了一个知县的实缺。这背后,不知道打通了多少关节,“花的银子也照样打出你这么个银人儿来了”,自然也少不了贾府的帮助。

 

所以,赖家设宴,一是宣告赖家脱胎换骨,二是谢恩,三是希望继续仰仗贾家,当然,贾家也希望扶植自己的外围势力。

 

看上去是个双赢的结果,但《红楼梦》里,没有一个人会有好结局。所以我又要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为什么曹公要讲这样一个“三代努力、改变命运、打破阶层固化”的励志故事?而且经历还跟曹家很像?

 

这就涉及到曹公原本为赖家准备了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可惜,曹雪芹的原本后二十八回遗失,这个问题也许永远是个谜团了。

 

我们还得从前八十回,寻找蛛丝马迹。


5

“奴才”两字是怎么写的?


在一个命运大悲剧里,暗藏的小喜剧,与其说是励志,不如说暗示了命运的轮回。

 

赖嬷嬷和赖大这辈人,对贾家自然没得说,但到了赖尚荣这儿呢?曹公没有明说,但有暗示,王熙凤对这个小赖同志啊,还是有点意见的:“先那几年还进来了两次,这有好几年没来了”。

 

赖尚荣并不喜欢到贾家来,大概是因为这里时刻提醒着他那卑贱的出身。

 

赖尚荣的朋友,也不再是贾氏集团子弟,而是其他的世家子弟。其中有一个和他“素习交好”的人,叫柳湘莲,“读书不成,酷好耍枪舞剑,赌博吃酒,以至眠花卧柳”。这是标准的贾宝玉“狐朋狗友”式的交友品味,而不是一个想要往上爬的人“会会为官作宦,谈讲仕途经济”的交友选择。



赖尚荣是一个谐音的名字,是“依赖祖上荣光”的意思,红楼梦名字的谐音,大多是负面的。

 

如果说赖嬷嬷和赖大的发家史,是一个小人物“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的故事,那赖尚荣会不会还是一个“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是强盗的意思,不是强大的栋梁)”的故事呢?

 

有可能。书中,曹公借赖嬷嬷之口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长了这么大,你(赖尚荣)那里知道那‘奴才’两字是怎么写的”。


这话说得好,上一辈努力做奴才,就是为了下一辈学会做老爷,可下一辈做了老爷,又忘了上一辈怎么努力做奴才,丢失了祖辈的忠诚,又丧失了父辈的精明,最后又不免轮回到上一辈的命运中。

 

你再想想,小说里的贾家、小说外的曹家,又何尝不是“忘了‘奴才’这两个字是怎么写”的故事呢?

 

“阶层固化”这个东西,也许在西方中世纪曾经有过,但翻开中国历史,从来都是“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今天我们相信“三代培养一个贵族”,可古往今来都是“富贵不过三代”。


所以,真正可怕的不是“向上的通道”人满为患,而是对“向下的通道”浑然不觉,一旦你觉得现在的生活是理由当然的,你成了个三代培养出的“贵族”,真正的黑洞,也就打开了。


P.S.


今天的二条,推荐我的创业伙伴,十几年的老朋友“扒爷”和他的护肤干货文章。


他把这些年对科学护肤的研究心得,都写在这个“护肤奇扒说”的公号里,今天的二条,我选择了其中一篇讲防晒的。


对护肤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又反感那些只种草不讲道理的朋友,都可以到二条里看看。


近期热文

体验贴:转行真的要“穷三年”吗?

每一个不想工作的人,都在等一个半夜敲门的女妖精

一条传遍公司的小道消息,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人神

共奋

每周两篇原创

颠覆你对职场的看法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