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心柯 ︱痴迷与了悟:读方方的《树树皆秋色》

张心柯 艺术学人 2018-10-05

痴迷与了悟:读方方的《树树皆秋色》

起初读方方的这篇小说《树树皆秋色》,心中并无多少感受,甚至有些反感,只觉它是如今的浮躁社会里人们的一个缩影:不甘寂寞,欲望,纠缠……读了几遍之后,慢慢发掘其中的韵味,我亦如华蓉最后的觉悟,在这苦涩的生活中依旧品出了欢欣的味道。如此看来,我刚开始读它的时候,也是心不静的,没有沉下心去细细品读,就仿佛泡一杯香茗,第一杯不觉香味,甚至有些苦涩,等茶叶与水完全相融,香气便油然而生,沁人口鼻。读书亦应如此吧?所以,当我以浮躁之心读它时,我眼里只是华蓉、梅芜、王志强、老五的影子,为他们之间复杂的关系感到厌烦;当我完全把自己融入到小说中时,我的心敞开了,怀抱其中每一个人物,我甚至觉得他们每个人都是可爱的,尤为华蓉的情感历程所感动,那是一个从痴迷到了悟的过程,其中饱含着她的渴望、幸福与痛苦,乃至折磨。最终她选择了自己认为对的方式来处理这段似有似无的感情,算是有了一个结局。略去纷繁的生活表象,我们会发现华蓉的这段情感故事可以还原成一个形而上的哲学命题:是痴迷,还是了悟?

华蓉的这段情感历程似有似无,不论是爱情也好,其他的情感也好,它都是一种寄托。天下谁人不是寄呢?渺渺一生,寄于天地之间,寄于亲朋好友之间,寄于功名事业之间……我们用尽一生追寻的,实际上就是能让自己的身心有所寄托吧?只不过我们所寄托的对象不同罢了,有人寄于名利,有人寄于精神,有人寄于今生,有人寄于来世,有人寄于自己,有人寄于他人……为此,我更愿意把华蓉的这份情感称为“寄托”,同时把这段故事分为四个阶段:希寄,得寄,失寄与无寄。

希寄,即希望得到一个寄托。故事伊始,作者就交代了华蓉新家的窗口对着一片山,华蓉非常喜欢从这里看窗外的风景。作为一名大龄高知女性,华蓉还未婚,她的好友兼同事梅芜以及梅芜的丈夫王志强于是常常帮她介绍对象,但没有华蓉能看上的。实际上,不是华蓉不希望结婚,而是她没有遇到一个能让自己动心的人,她也希望能有一个人来和她一起生活。但是现实中很难找到一个这样的人,于是华蓉就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房前的那片山水中,而山成了她的“丈夫”,水成了她的“情人”。这时候,华蓉的心是空的,希望寻找到一个人来占据她的心。“树树皆秋色”出自唐朝诗人王绩的五律《野望》,其前两句是“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东皋”是诗人自称,正如诗中所说,他在夕阳西下的时候远望,徘徊踟蹰,不知哪里可以依靠。就像古代的文人政治上不得志而寄情于山水,华蓉是情感上“不得志”而寄情于山水。

得寄,即得到了寄托。就像一枚细石打破了湖面的平静,荡起了一汪涟漪;一缕轻风打破了夜的阒静,斑驳了一片树影。无意之间,一个电话扰乱了华蓉安静的生活以及她那空白的心。她听了第一个电话,感觉很有趣;第二个电话,让她脸红,做梦梦到电话声音;……每天准时准点的电话,似乎成了华蓉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以至于当突然有一天电话没有准时打来的时候,华蓉竟感觉到百无聊赖、毫无趣味,甚至坐立不安了,当那个电话打来的时候,华蓉竟觉得是被“拯救”了一样。日子一天天过,电话一天天打,生活似乎因此而充实了,心情似乎因此而欢欣了。别人也察觉到她的不同,以为她谈恋爱了。这段时间,两个人既有幸福也有小矛盾,真的像是在谈一场只打电话的恋爱。现实中有所谓的网恋,而华蓉和老五更像一场“电话恋”。心会因为一个人的介入而被填满,于是血潮澎湃,不论做什么都会感觉浑身有力量。有了寄托,会让人感觉踏实,而踏实也是一种最简单的幸福。家是我们身心所寄托的地方,所以我们睡在自己家的床上的时候,比睡在任何一家豪华酒店的床上都觉踏实,那种踏实的感觉不是豪华所能取代的。所以,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思乡思亲的名篇佳作。不论是什么寄托,爱情、家、事业等等,当我们找到一份寄托的时候,心是有所归属的。

失寄,即失去了寄托。暑假过后,老五没有了音讯,华蓉无法联系上他,并以为他出了什么事故。华蓉为此大病一场,她为那个没有见过面的老五伤心动情,为他哭、为他笑,为他空空落落,为他充实饱满,为他坐立不安,为他痛苦……因为她把自己的心系在了他的心上,“拿我心,换你心,始知相忆深”啊!为情所困,为情所苦,为情所累,全是因为曾经充实饱满的心失去了寄托而变得空空如初,过于依赖对方,以至于失去了自我。这种失去寄托的痛苦只有专情的人才能深刻体会到,所以才会有那些当失去了亲人或爱人后而精神失常、甚至变疯了的人。那种痛苦如丝如麻纠缠不清,放不下也难放下。或许,这是一种情感的“变态”,或者称为情感的“异化”,因为人作为一个主体被情感所控制而失去了自主性,成为情感的俘虏。

无寄,即无往无住,处处非寄,而又处处为寄。当华蓉大病的时候,她的母亲留下来照顾她。就像王绩在其《野望》中最后两句所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诗人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以古人作伴、聊以慰藉。而华蓉似乎也是从古人那里有所感悟而走出了痛苦的渊薮。恰巧华蓉的母亲是教古典文学的,在照顾女儿的时候给她讲了很多魏晋文人的故事,比如王子猷雪夜访戴“乘兴而来,尽兴而归”的故事,以及谢安与人围棋的故事等等,这些魏晋人士的故事让华蓉慢慢从痛苦中走出来,或许她从这些魏晋风流人士上学到了如何对待生命、对待人生,她的心结终于打开。面对生命中的大苦大悲,是为物所累、为情所系,执着于追求,还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顺其而自然呢?华蓉选择了后者,也只有选择后者,她才能从痛苦的折磨中走出。而这还不是华蓉最终的了悟,当再次联系上老五,得知老五失去联系的原因后,她才最终明白自己痛苦是多么荒唐可笑!她为了老五的失去联系差点死掉,而老五却轻描淡写、没事一样,她明白了原来自己所执着的那份感情根本就不存在,根本就是一个幻想,是“镜中花、水中月”。这也可以作为老五为何在文章中一直没有现身而只是在电话中与华蓉打电话一种解释——老五——他就是一个“无”。如此,各种名利、情爱等欲望相对于短暂的人生来说,实际上都是虚无,可以追求,但不应执着于此、迷恋于此。

从希寄、得寄到失寄、无寄,华蓉的这段情感经历象征了一种人生态度的转变,是痴迷,还是了悟?是短暂地绚烂绽放,还是长久地默默存在?我们不能说哪种选择更好,因为它们都只是一种选择而已,选择的权利在人手里。我们可以选择痴迷,正因为有了痴迷,历史上才有了那么多动人的故事,如今读来依旧可以撩动我们柔软的心弦,为之动容。“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读了庄子的这则故事,我们不觉得尾生是个傻子,而会为他的憨厚行为以及对约定的誓死相守而感动。古代一位名叫小青的女子因痴迷于昆曲《牡丹亭》,把自己当作了杜丽娘,写下了“世间亦有痴如我,岂独伤心是小青”的绝唱并最终抑郁而亡。我们也可以选择了悟,了悟不是不爱,不是不关心,而是更坦然地去看待世间事物,不为名累,不为利束,不为情困,不为物缚。这是一种“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坦然,是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沉淀,也是一种无往无住、无生无灭的大慈悲、大智慧。它无时不在、无远弗届。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短暂而唯一的,如何选择,有时候既是偶然,也是必然,既是无因,也是有缘。痴迷与了悟,没有对与错,更没有好与恶,它们一个在深掘人性的极限,一个在拓宽人性的范围,一个是深度,一个是广度,正因如此,人性才如此丰富多彩,如此迷人眷恋。华蓉选择了了悟,亲爱的朋友,你会怎样选择呢?不论是“不疯魔,不成活”,还是“无牵无挂,明心了悟”,请捐弃所有烦扰顾虑,顺心而为,自然随缘。因为“树树皆秋色”,每一棵树都是一处美丽而独特的风景,而每一个人的人生都将是一个美丽而唯一的存在。

(作者:张心柯,河北大学文艺学硕士研究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