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ngelababy“整容”鉴定背后的文化思考

张心柯 艺术学人 2018-10-05

俗话说“树大招风”,近日刚与黄晓明结完婚的baby又深陷“被整容”风波,虽然丈夫黄晓明也忙着为妻子辟谣:“她没整容,我又不是笨蛋”。但这丝毫无法成为Baby没整容的有力证据,为了给自己一个清白,Baby接受了朝阳区法院主审法官及代理律师的建议,到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进行了面部鉴定,并播出了鉴定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个体拥有充分的权利和自由,身体是自己的,我可以穿自己喜欢的衣服,戴自己喜欢的首饰,可以留时尚的发型、染各种发色,如果倒退20年,恐怕上述做法是不被社会允许的,人们会投来异样的眼光,仿佛有那些造型的人就是异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放,这些做法已经见怪不怪了。但是对于整容,中国人依旧无法接受,整容似乎和小偷、小三一样是低人一等的,甚至是不道德的。但是一个人整不整容,和其他人有什么关系呢?这背后又是怎样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呢?

当然,Baby作为明星,所以她整容与否的影响和普通人是不同的。一个普通人整容了,他/她影响的范围顶多是周围的人,而作为当红明星,Baby影响的是无数粉丝乃至整个社会对整容的认识和态度。关于中国社会为何如此反对“整容”,尤其是女明星的整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思考。

一,整容——虚假与欺骗的符号象征

中国《孝经》里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的身体是父母赐予的,保持身体的原貌也是对父母的尊敬。原貌的身体是自然的身体,而经过整容的身体就像被加工过的产品一样,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原貌的身体是一块肉,那么经过整容的身体就是一根由这块肉做成的火腿肠。如果一个女人整了容,那么她的美貌就不是自然的美,而是经过加工的美,是虚假的美。所以,这里暗含着一种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对立。但是,有人可能会疑问,人工美也有很多啊,比如一座雄伟的建筑,一幅美妙的画……这些也都是人为的,可见人们也是可以接受人工美的,但为什么不能接受整容呢?——因为整容涉及身体,乃至生命。整容虽然也是美化身体,但它的美化不像穿衣打扮那样是表面的修修补补,而是需要动刀动针的侵入身体,对身体内在进行调整、修补。如有不慎,轻者毁容,重者丧命。所以,在中国社会里,整容是一个很严肃且讳莫如深的话题——谁都不想把自己和整容扯在一起。另外,明星整容之后,观众会对他/她做的广告代言产生质疑,比如让一个整容的女明星去做化妆护肤品的代言,观众如何能相信?所以这背后还有经济利益问题。Baby鉴定完毕面部后,可以光明正大地去做化妆护肤品的代言了。这里主要想说,明星整容会让观众产生一种被骗的心理,所以整容这个行为符号的意义就转化为了虚假、欺骗等。



二,整容——对男权社会利益的侵犯

虽然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为女性争夺了许多权益,比如穿衣打扮的权利、生育或不生育的权利、择偶的权利、上学的权利等等,但自从母系社会转入父系社会以来,漫长的历史已经在人类的心理上深深刻下了男权的烙印,正如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所说:“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的。”女人的从属地位不是由女性的身体造成的,而是后天即社会规范造成的。比如一个小女孩,她的父母肯定从小就教导她要像女孩子一样喜欢洋娃娃、爱美、安静,不要像男孩子一样喜欢玩玩具枪、玩具车、不爱美、调皮捣蛋。所以,女人在教导中向往做一个像女人的女人,而那些像假小子的女性则被看成没有女人味。可想而知,虽然有“女人能顶半边天”的口号,但男尊女卑的历史沉淀早就渗入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之中。包括前述“假小子”,当我们说一个女性像“假小子”的时候并没有多少贬义,因为她是向更优越的男性靠近。而当说一个男性很女人、“娘娘腔”的时候,则多含贬义,因为他是向更低等的女性靠近。包括一些习惯称呼,在西方文化中,如果不知道所说人的性别,则用“it”指代,而不是用代表男性的“he”;在中国文化中,当不知道所说人的性别时,则用“他”指代,在这里“他”可以包括“他”或“她”,可见“他”是大于“她”的。另,“先生”在中国除指男性外,亦可指称具有学问的人(包括男性和女性),为此有人就反对科技部在给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的贺信时称她为“先生”:“科技部发给屠呦呦的贺信称她为“先生”。先生在古代是对教师的尊称,后来似乎对特有学问的女性也要称先生,如冰心先生、资中筠先生。问题是,在随便一个男人都能称先生的时代,再把杰出女性称先生就太不合时宜了。”从这些称呼中就能一睹中国社会中男尊女卑文化沉淀之仿佛。



绕了一大圈,我们再回到整容,笔者在百度搜索中输入“女性整容”,出现的相关信息约29900000个,输入“男性整容”,出现相关信息约1160000个,可见我们多关注的是女性整容,反对女性整容,而对男性整容似乎不太关注也不太责备,原因就在于我们生活在上述一个男权社会之中。在男权社会中,女性是男性的私有财产,而子孙则是男性权力和财产的继承者,这也是在中国“重男轻女”现象的一个原因。既然女性是男性的私有财产,所以男性就有义务保证自己财产的真实性,否则选了一个人造美女当老婆,自己岂不是上当吃亏了?所以,黄晓明在为Baby作证的同时也暴露了这一点,他说:“她没整容,我又不是笨蛋。”也就是说,只有一个笨蛋男人才会选择人造美女做老婆。我在这里狠狠心,问一句:“如果她真的整容了,你还会娶她做老婆吗?”你或许还有疑问,如果说是男权社会,男人反对女性整容是为了男性利益,那么为何还有很多女性也反对女明星整容呢?我要说的是:一,这些女性也生活在男权社会,她们潜意识接受了男尊女卑的思想。二,如果是女粉丝反对女明星整容,是因为她享受那种比自己漂亮、比自己成功的明星成为如过街老鼠般弱势群体的刺激,也可以说是小人物对大人物的意淫。如果是女明星反对其他女明星整容,则就是落井下石的看笑话,竞争对手失利当然是好事。


三,整容——求美与求生能双赢吗?


古往今来,有无数人曾幻想着长生不老。据说,秦始皇曾派徐福带领千名童男童女出海去寻找不老药,而武侠小说中也有许多返老还童的形象,如《天龙八部》里的天山童姥巫行云等,这些都反映了人类寻求永生的期望。但是,这也只是一个期望罢了,历史悠悠,真正长生不老的除了那逝者如斯的岁月,博物馆里陈列的各类出土文物,以及那历各代而不朽的艺术作品,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寻常百姓,他们的生命最终都走到了尽头。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的自身意识的觉醒,永葆青春似乎不再是一个神话,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借助科学医疗手段来控制至少是延缓人体衰老的速度以及改变容貌。而其中一个显著的人群就是娱乐明星,他们在光彩夺目的舞台上展现着自己近乎完美的仪容。在他们/她们那里,岁月不再是一把杀猪刀。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社会还无法接受整容手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的开放,尤其是科学医疗技术的发展,整容手术能不能被中国人接受呢?笔者看来,作为求美手段的整容手术是有可能实现的。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当这些事物足够完善,并且社会思想足够开放的时候,整容或许也就不再是一件什么大事了。比如,对于各种奇怪发型、打扮,在以前是很难被接受的,现在却并不能引起多少注意。还有像龚琳娜的各种神曲横空出世时,人们也无法接受,现在再去听也并不觉得奇怪了。大卫·勒布雷东在其《人类身体史和现代性》中也通过“解剖”考察了身体概念在西方社会的变迁,在西方传统社会,身体是神圣的,是不能被解剖的,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身体解剖经历了作为仪式、作为教学乃至后来的仅仅是一场作秀。医疗技术使人们可以在失去四肢后安装假肢,还有为心脏提供动力的起搏器等等。如果说这些医疗是为了让人求生,那么整容手术就是为了让人求美。只要医疗技术完全成熟,整容也将逐渐步入寻常百姓家。

四,向美而生,向死而生

当然,求生与求美是不同的。人们可以不求美,但一定要求生。正如马克思所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有没什么感觉”(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求美是求生基础上的更高追求。人类不会仅仅停留在求生的层面上,生存的需求是有限的——有吃有喝就差不多了,但求美的需求就像欲望一样是无限的。我们不能绝对否定无限的欲望,因为正是这无限的欲望激发了人类的创造力促进了人类的进步。但这无限的欲望的是世世代代的积累,而不是某一个人的欲望,对于一个人来说,这无限的欲望既是他/她追求某一目标的动力,也是他/她忽视生活中其他美好事物的原因。人生只有一次,是选择昙花一现的瞬间绚烂,还是选择安安稳稳的长久平淡,没有人能告诉我们该选择什么,因为为选择埋单的只能是我们自己。


美可以让我们的人生变得自信、快乐和幸福,所以我们要想美而生。然而,对于身体而言,谁也不可能拥有完美的身体,“完美”不适合用来形容人的活生生的身体,这种柏拉图似的永恒之美或许对于冷冰冰的大理石而言才是恰当的。谁也不可能长生不老,谁也不可能永葆青春,谁也不可能拥有完美的容颜,因为“我们改变;我们老去;我们死亡。学会对待这个事实是现世生活的生存挑战——和丰富内蕴——的一部分”(苏珊·鲍尔多《不能承受之重》)。所以,我们又要向死而生。就像身体美学的发起者美国哲学家、美学家舒斯特曼所认为的那样,身体之美分为外表修饰的美和内在体验的美,而其中内在体验的美是更重要也更值得关注的。诚然,在这个看颜值的时代里,外表美很重要,关注外表无可厚非;但非要在外表与内在二者中选择哪个更重要,我们还是应该选择后者,我们与其把精力和时间花在外表上,不如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修炼内心上,我们交朋友也不是看外表,而是“日久见人心”。

生命之美,不仅仅在于外表,还在于它从出生到死亡的丰富过程,正由于我们知道生命终将逝去,所以我们才懂得更加珍惜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处风景以及每一份情,每一份挫折。因为正是它们,才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悲欣交集的人生。
张心柯 2015.10.15



作者、编辑:张心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