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网红直播让出卖私生活成为一种趋势

张心柯 艺术学人 2018-10-05


随着社会的开放以及网络科技的发展,媒体视角逐渐从公共领域转向私人领域,当然这种转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笔者看来,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包括几年前爆红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百里挑一等),到各类求职节目(职来职往、非你莫属等)。一般来说,结婚、找工作这些事情都是个人事情,即使不是隐私的事情,对于个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一旦这些东西被搬到荧屏上广而告之,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有作秀、炒作的嫌疑。尤其是一些节目嘉宾,总会通过一些特色吸引眼球,甚至不惜惹怒大众,比如那些“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的非诚女,这些嘉宾通过参加节目而走红,微博粉丝暴增,其结果当然是开始做广告、卖产品。如果说,这些嘉宾在荧幕上并没有涉及多少个人隐私的话,那么他们在荧幕之下的私生活则被网友曝光。所以,也可以说这个阶段的媒体视角是主动的公共视角与被动的私人视角。



第二阶段:从亲子类节目(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到各种真人秀节目(明星到我家、奔跑吧兄弟、女神驾到)等,无不是草根或明星的私人生活展现。对于亲子类节目,其中虽然充满了暖暖的亲情,但这终究是节目,而不是纪录片,节目本身就注定了它的设计性和虚假性,或许观众主要想看的还是明星的家庭,试想如果换成一个普通平凡的家庭,观众又会有怎样的热情?当然也有一些名为“调换”的节目,比如让城市里的孩子和农村孩子互换角色感受生活,但这也是满足观众的好奇心理,因为这种事情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发生的。而且这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其他如明星真人秀节目,有跳水的,有做游戏的,有“下嫁”到农村的,其间又是睡觉打呼噜、放屁,又是做饭、吃饭、闹矛盾等等真是形式多样、好不热闹。但殊途同归,它们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外在包装下却具有相同的本质:表演。这一阶段的特点与第一阶段相比,从相亲、找工作到亲子、游戏等,似乎多了些许“脉脉温情”,而且第一阶段的嘉宾多是草根,而这一阶段的嘉宾更多的是各路明星,各个卫视也在比赛,看谁能请到大腕,于是“林青霞”“张柏芝”“范冰冰”“鹿晗”“吴一凡”等等相继出现在各类真人秀节目中,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



第三阶段:近年兴起的各类网络直播软件。随着电视等媒体视角的私人化,网络也开始转移视角,将网友从原来被动的观看者,摇身一变成为网络的主角,近年流行起来的各种直播软件就是最好的例子,直播人的睡觉、吃饭、运动、表演、购物等各种私人生活,甚至有些直播软件开始的时候为了吸引网友而直播不雅内容,经过整顿、管理,如今各种直播软件逐渐走向规范化。为什么这些直播软件这么火呢?火说明有市场需求:(一)对于观看者而言,这些直播软件,满足了网友的偷窥心理需求,那些直播者往往不是大明星,而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观看者与直播者之间的距离相较于大明星就小许多,因而具有一种平等性的色彩,在这里观看者无需仰视直播者,并且还可以对直播者提出各种需求:比如唱首歌,露个身材等等。(二)对于直播者而言,他们通过直播既获了名(成为网红)又得了利(挣钱),可谓一举双得。当然最大的受益者还是直播软件,一方面可以通过用户的充值获得利润,等有了足够数量的用户,还可以通过广告获得利润。



第一阶段主要是大众,第二阶段主要是明星,第三阶段又从明星主角回到了大众主角(也有少数明星)。但是第三阶段与第一阶段相比,虽然主角都是大众,但大众的视角不再是被动的暴露自己的隐私(之前是被网友曝光各种隐私),而是主动的、自愿的暴露自己的各种隐私。这也说明大众社会心理也发生了一个质的改变:第一阶段还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涩“,第三阶段已然沦为”快来看我、我要变网红“的粗暴直露。当然,第三阶段并不仅仅是大众的狂欢,一些明星也偶尔会加入进来,但明星主要还是通过作品(电视、电影、音乐等)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这软件直播只是他们工作之余的小插曲。总之,不管是大众还是明星都一齐转向软件直播,显然一幅”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景象。



笔者对上述网络媒体视角私人化的现象并不是完全否定或批判,因为这种社会现象的出现必然有其存在的基础和价值。但是对于一种现象我们也不能任之放之,一味抱乐观态度,还应该透过这种现象看到其内在的本质所表征的中国社会的变化:由于网络的发展,一方面人们的的大部分时间包括碎片化时间都被网络充斥人类上天入海征服了空间,却又陷入时间的束缚之中。想想,有多少人在吃饭、如厕、学习、工作、走路、购物、睡前、运动等的时候一直在盯着手机看?一天24小时除睡梦中手机和网络占据了你多少时间?另一方面,人们通过网络可以看到世界各地发生的事,但是似乎人们已经厌倦了外在世界——它们与个人的关系毕竟不是那么亲密,于是开始转向个人私有空间,这说明人类并没有因为现在联系越来越方便而变得快乐,实际上却是越来越孤独了——自己的亲朋好友可以很久不联系,但每天沉迷于陌生人的直播中。当然,也有一些观看者与直播者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关系,但这毕竟是少数。如果你以为那些直播者每天花那么长时间直播既不是为了名,也不是为了利,而是单纯地直播,那么不是你太天真,就是直播者太愚蠢。


总而言之,希望大家把网络当做工具,而不要把网络当做生活的目的。正如禅宗中一个故事:
源律禅师问大珠慧海禅师,和尚修道要不要用功。

慧海:“当然要用功”。

源律:“如何用功?”

慧海:“饥来即食,困来即眠。”

源律:“所有人都这样,有何不同?”

慧海:“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思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

可见,禅宗生活与一般人的生活不同之处在于:专心的去做一件事,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这如同西方现象学中所说的:“回到事物本身去”。是啊,回归生活本身,吃饭的时候好好吃饭,睡觉的时候好好睡觉,走路的时候好好走路,如厕的时候好好如厕——不要看手机!放下手机、远离网络,这种虚拟的空间带给我们的只是暂时的热闹,却是恒久的孤独,是虚假的热情,却是真实的冷漠。我们不要求自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却可以要求自己“放下手机,回归生活”——这是对生命的一种善意,也是一种责任。



作者:张心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