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京师美学·青年学术工作坊第一期在京举行

艺术学人 2023-03-05

京师美学·青年学术工作坊第一期

关注“美学的学科自足与多元生发”

  

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胡子轩/摄


  自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在近代中国获得自觉以来,中国美学研究的话语系统和叙事方式就打上了民族本位的烙印。美学如何在当前的研究中重构自身的本体论基础,又如何融入或介入与之紧密相邻的艺术学研究,以及如何审思社会、伦理、政治和文化等问题,亟待青年学者们积极思考、展开对话。2019年12月1日,京师美学·青年学术工作坊第一期会议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
  本期会议主题为“美学:从学科自足到多元生发”,以两场轻松活跃的对谈方式邀请到众多青年学者展开对话探讨。
  第一场对话以中国美学为主要范畴,主讲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马草、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易冬冬,对谈人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博士生张子尧、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生刘维邦。
  马草以《魏晋南北朝艺术自觉之再探讨》打开话题。他指出,学界对艺术自觉的时间点历来素有争议,从汉代到唐代一直都有艺术自觉,而如何对这个时代的独特性进行描述才是重点。艺术自觉的实质是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分化,体现在艺术形态上为实用艺术和审美艺术。在他看来,自觉判定标准贯穿于艺术活动的整体环节,魏晋南北朝满足了所有标准,实现了艺术的全面自觉。
  张子尧主要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学,认为马草的观点很有新意。他以自身的研究角度分析了马草观点中的创新性,并从艺术自觉谈到文学自觉,还对马草的一些论点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传统礼乐在现代人文学术重构的过程中,尤以美学的重构最为突出。易冬冬以《传统礼乐的美学重构——以朱光潜和宗白华为例》为题,介绍了朱光潜、宗白华二人对礼乐的现代美学诠释。他认为二人在研究路径上虽有差异,但表现出来的现代礼乐思想却具有一致性,儒家礼乐在传统中与现代美学中同样具有一体性。至此,传统礼乐在现代学科中获得清晰的定位。而他们对礼乐的美学重构,同样构成了中国近现代礼乐思想变迁的部分。
  刘维邦对易冬冬发言作出回应,他以运行系统、操作系统和叙事伦理三个方面为切入点,结合自己对道教与宗教文化的研究发表见解。
  第二场对话侧重于西方美学的研究,主讲人为北京师范大学美学博士后秦兴华、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美学博士生陈庆,对谈人是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讲师张慧喆、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张晨。
  随着各种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媒体进入艺术领域,媒介研究也逐渐成为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中的重要问题。秦兴华在《从艺术美学到艺术学理论:艺术媒介研究的理论分歧与类型建构》的演讲中指出,由于时代局限和艺术世界的纷繁复杂,过去的艺术媒介研究存在诸多分歧,含义界定相对模糊。她提出,可以将艺术媒介作为艺术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范畴,梳理古今中外美学和艺术理论中的媒介观点,并找出主要的分歧所在以及分歧产生的原因,为艺术媒介的系统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张慧喆在回应中表示,目前“艺术媒介”是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并对秦兴华的研究表示肯定,认为其研究属于回溯与考古的研究方式。在她看来,关于“艺术媒介”的研究之所以重要,其主要原因可以从横向与纵向两个层面来考虑。她还强调,单以西方研究的批判性眼光去看待“艺术媒介”的研究,难免会有狭隘的一面。
  陈庆近期在翻译《盲者回忆录》一书,他以《自画像、盲目与废墟——<盲者回忆录>研究三题》为题介绍了德里达的相关研究。他介绍,德里达对于“不可见”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盲者回忆录》等书中,其中《盲者回忆录》有着独特而重要的位置,这本书是德里达在1989年应卢浮宫的邀请所作的一次展览中所写,然而它并不不仅仅是批评,也是至关重要的哲学文本,因为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德里达重新面对他在早期所讨论过的现象学问题。
  张晨从绘画研究的角度对陈庆的发言做出回应,他表示从德里达的研究中,看到了素描中的触觉性,提出很多艺术家的画作或雕塑作品中都有涉及到目盲、盲者等形象,并假设《盲者回忆录》书中的盲者形象是否为俄狄浦斯,诸如此类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商榷。
  对谈期间,与会青年学者们还进行了互动与交流。
  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美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办。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胡子轩



艺术,让人成为人

THE ART OF BEING HUMA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