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牟發松、毋有江、魏俊傑《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出版

牟發松等 中古史研究資訊 2022-01-19

作者: 牟發松 / 毋有江 / 魏俊傑

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副標題: 十六國北朝卷

原作名: 周振鶴主編

出版年: 2016-12

頁數: 1157

定價: 165.00

裝幀: 精裝

叢書: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

ISBN:9787309111637

 

提要:本卷從社會政治進程與政區演變關係的角度切入,依據相關正史、別史、地理總志、文集、墓誌、考古發掘成果等資料,結合前人研究成果,對十六國北朝行政區劃的演變過程進行了詳盡考證和系統重建。內容既包括諸政治實體州郡縣的設置與變動歷程,也包括領民酋長、護軍、軍鎮、行台、總管等帶有特殊政治意涵的政區置廢情況,展示了這些特殊政區與州郡縣制度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

全卷共分三編,在考證政區設置過程的基礎上,對其變化趨勢及特點亦做出歸納總結。

上編以淝水之戰(383年)為界分前後兩個時段,對十六國時期諸政治實體的疆域變動,行政區劃的設置、分佈及其沿革情況進行系統闡述,從行政區劃演變的角度展示了十六國時期社會政治進程的圖景。

中編為北魏疆域與行政區劃的演變與設置,以北魏末年為基準考證了州郡縣政區的沿革,反映了北魏與十六國、北朝這兩個時代在政區設置上承前啟後的歷史關聯。

下編敘述東魏北齊、西魏北周的疆域變動,行政區劃的設置、分佈及其沿革,以《魏書•地形志》和《隋書•地理志》為參照,對東魏北齊、西魏北周的州郡縣置廢情況予以詳盡考證。

本卷附有多幅圖表,以更直觀地展示十六國、北朝政區設置的概貌,以及政區演變的特點與變化趨勢。

 

作者簡介:牟發松,1954年生,湖北江陵人。武漢大學歷史系1977級本科,提前畢業留校任教,1987年獲博士學位。1993年任教授,1995年任博士生導師。2003年調入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受聘終身教授。先後兼任日本京都大學、大阪市立大學客座教授,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副會長、常務理事,中國唐史學會理事。主要從事漢唐史研究,出版專著《唐代長江中游的經濟與社會》、《漢唐歷史變遷中的社會與國家》等多種,發表專題論文70餘篇。協助業師唐長孺教授撰述其總結性專著《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漢譯仁井田陞《中國法制史》,主持編輯《中國前近代史理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歷史時期江南的經濟、文化與信仰》等。

毋有江,1972年生,河南博愛人。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畢業,現為武漢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秦漢魏晉南北朝史與歷史政治地理的研究,曾在《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國學研究》、《人文雜誌》、《中國中古史集刊》等刊物上發表多篇論文。其中《天興元年徙民與北魏初年的行政區劃》一文獲譚其驤禹貢基金會第四屆優秀青年歷史地理論著一等獎。

魏俊傑,1982年生,安徽太和人。先後問學于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現為衢州學院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主要從事魏晉南北朝歷史地理和歷史文獻的研究。主持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多項,在《歷史地理》、《中國地理地理論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參編《衢州文獻集成》(200冊),出版專著《衢州文獻集成提要》。

 

 

 

十六國北朝諸政治實體興衰示意圖表

 

上編十六國行政區劃

 

緒言

 

第一章淝水之戰前(304383)十六國諸政權的疆域與政區演變(上)

第一節漢趙

第二節後趙(附段國、冉魏)

第三節成漢(附譙蜀)

 

第二章淝水之戰前(304383)十六國諸政權的疆域與政區演變(下)

第一節前涼

第二節前燕

第三節前秦

 

第三章淝水之戰後(383439)十六國諸政權的疆域與政區演變(上)

第一節後燕(附西燕、翟魏)

第二節南燕

第三節北燕

 

第四章淝水之戰後(383439)十六國諸政權的疆域與政區演變(中)

第一節後秦

第二節西秦

第三節夏(附仇池)

 

第五章淝水之戰後(383439)十六國諸政權的疆域與政區演變(下)

第一節後涼

第二節南涼

第三節西涼

第四節北涼

 

中編北魏行政區劃

 

緒言

 

第一章北魏疆域與政區演變的基本脈絡

第一節道武帝時期(396409)疆域演變與政區設置概況

第二節明元帝時期(409423)疆域演變與政區設置概況

第三節太武帝時期(424452)疆域演變與政區設置概況

第四節文成帝時期(452465)疆域演變與政區設置概況

第五節獻文帝時期(466471)疆域演變與政區設置概況

第六節孝文帝遷洛以前(471493)疆域演變與政區設置概況

第七節孝文帝遷洛以後(493499)疆域演變與政區設置概況

第八節宣武帝時期(500515)疆域演變與政區設置概況

第九節北魏末年(516534)疆域演變與政區設置概況

 

第二章恒州(北魏前期的司州)及相關州領郡沿革

第一節恒州(北魏前期的司州)州郡縣沿革

第二節雲、朔、燕、蔚、顯諸州領屬郡縣

 

第三章并、肆、汾、唐(晉)、建、南汾諸州領郡沿革

第一節并州領郡沿革

第二節肆州領郡沿革

第三節汾州領郡沿革

第四節唐(晉)州領郡沿革

第五節建州領郡沿革

第六節南汾州領郡沿革

 

第四章河北諸州領郡沿革

第一節冀州領郡沿革

第二節定州領郡沿革

第三節幽州領郡沿革

第四節相州領郡沿革

第五節營州領郡沿革(附南營州)

第六節安州領郡沿革

第七節平州領郡沿革

第八節瀛州領郡沿革

第九節滄州領郡沿革

第十節殷州領郡沿革

 

第五章河南諸州領郡沿革

第一節司州領郡沿革

第二節濟州領郡沿革

第三節洛州領郡沿革

第四節豫州領郡沿革

第五節徐州領郡沿革

第六節東徐州領郡沿革

第七節兗州領郡沿革

第八節齊州領郡沿革

第九節青州領郡沿革

第十節南青州領郡沿革

第十一節光州領郡沿革

第十二節南兗州領郡沿革

第十三節西兗州領郡沿革

第十四節北徐州領郡沿革

第十五節膠州領郡沿革

第十六節荊州領郡沿革

第十七節廣州、南廣州、襄州、南襄州、郢州、南郢州、析州領郡沿革

 

第六章關西諸州領郡沿革

第一節雍州領郡沿革

第二節華州領郡沿革

第三節東雍州領郡沿革

第四節北華州領郡沿革

第五節涇州領郡沿革

第六節豳州領郡沿革

第七節岐州領郡沿革

第八節河州領郡沿革

第九節渭州領郡沿革

第十節原州領郡沿革

第十一節涼州領郡沿革

第十二節夏州領郡沿革

第十三節東夏州領郡沿革

第十四節秦州領郡沿革

第十五節南秦州領郡沿革

第十六節南岐州領郡沿革

第十七節東益州領郡沿革

第十八節益州領郡沿革

第十九節梁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節巴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一節東梁州領郡沿革

 

下編東魏北齊、西魏北周行政區劃緒言

 

第一章東魏北齊與西魏北周疆域和政區演變的基本脈絡

第一節侯景之亂前兩魏疆域演變與政區設置概況

第二節侯景之亂後兩魏疆域演變與政區設置概況

第三節北齊疆域演變與政區設置概況

第四節北周疆域演變與政區設置概況

 

第二章東魏北齊州郡縣沿革(上)

第一節司州領郡沿革

第二節義州領郡沿革

第三節懷州領郡沿革

第四節定州領郡沿革

第五節冀州領郡沿革

第六節瀛州領郡沿革

第七節趙州(原名殷州)領郡沿革

第八節滄州領郡沿革

第九節幽州領郡沿革

第十節安州領郡沿革

第十一節南營州領郡沿革

第十二節東燕州領郡沿革

第十三節北齊北燕州領郡沿革

第十四節營州領郡沿革

第十五節平州領郡沿革

第十六節并州領郡沿革

第十七節戎州(原名南垣州、豐州)領郡沿革

第十八節肆州領郡沿革(附嵐州)

第十九節東魏、北齊恒州(寄治肆州)與北齊恒州(亦稱北恒州)

領郡沿革

第二十節東魏、北齊朔州(寄治並州界)與北齊朔州(寄治馬邑,

又稱北朔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一節北靈州(原名武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二節北齊北蔚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三節北顯州(原名廓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四節顯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五節北齊燕州沿革

第二十六節雲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七節蔚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八節寧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九節靈州沿革

第三十節西夏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一節西汾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二節南汾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三節南朔州(因軍戶而設)沿革

第三十四節北齊南朔州(治茲氏城)領郡沿革

第三十五節晉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六節建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七節東雍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八節東魏泰州領郡沿革

 

第三章東魏北齊州郡縣沿革(下)

第一節兗州領郡沿革

第二節青州領郡沿革

第三節齊州領郡沿革

第四節鄭州(原名潁州)領郡沿革

第五節濟州領郡沿革

第六節光州(治掖城)領郡沿革

第七節梁州領郡沿革

第八節豫州領郡沿革

第九節北豫州領郡沿革

第十節徐州領郡沿革

第十一節西兗州領郡沿革

第十二節南兗州領郡沿革

第十三節廣州領郡沿革

第十四節膠州領郡沿革

第十五節洛州領郡沿革

第十六節南青州領郡沿革

第十七節北徐州領郡沿革

第十八節信州(原名揚州、北揚州)領郡沿革

第十九節東楚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節東徐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一節海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二節東豫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三節義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四節潁州(治汝陰)領郡沿革

第二十五節譙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六節北荊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七節東魏陽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八節郢州(原名南司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九節西楚州(原名楚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節合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一節霍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二節睢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三節北齊潼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四節南定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五節永州(原名西楚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六節東魏蔡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七節東魏西淮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八節譙州(治新昌城,又稱南譙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九節揚州領郡沿革

第四十節淮州(治淮陰城)領郡沿革

第四十一節仁州(治赤坎城)領郡沿革

第四十二節光州(治光城,又稱南光州)領郡沿革

第四十三節南朔州(治齊阪城)領郡沿革

第四十四節南建州領郡沿革

第四十五節南郢州領郡沿革

第四十六節東魏沙州領郡沿革

第四十七節北江州領郡沿革

第四十八節東魏湘州(治大活關城)領郡沿革

第四十九節東魏汴州領郡沿革

第五十節東魏財州沿革

第五十一節襄州領郡沿革

第五十二節北齊洧州領郡沿革

第五十三節北齊州領郡沿革

第五十四節北齊北建州領郡沿革

第五十五節北齊東廣州領郡沿革

第五十六節北齊涇州領郡沿革

第五十七節北齊秦州領郡沿革

第五十八節北齊和州領郡沿革

第五十九節安豐州領郡沿革

第六十節北齊衡州領郡沿革

第六十一節北齊滻州沿革

第六十二節北齊巴州沿革

第六十三節北齊湘州沿革

第六十四節北齊南司州領郡沿革

第六十五節北齊義州沿革

第六十六節北齊羅州(或雍州)領郡沿革

第六十七節北齊江州領郡沿革

第六十八節東魏陝州領郡沿革

第六十九節南豫州沿革

 

第四章西魏北周州郡縣沿革(上)

第一節雍州領郡沿革

第二節恒州沿革

第三節宜州(原名北雍州)領郡沿革

第四節華州(原名東雍州)領郡沿革

第五節同州(原名華州)領郡沿革

第六節岐州領郡沿革

第七節北周燕州沿革

第八節北周顯州(治陳倉)沿革

第九節北周朔州(或翔州)領郡沿革

第十節北周雲州沿革

第十一節隴州(原名東秦州)領郡沿革

第十二節涇州領郡沿革

第十三節寧州(原名豳州)領郡沿革

第十四節顯州(治陽周)沿革

第十五節蔚州沿革

第十六節雲州沿革

第十七節燕州領郡沿革

第十八節豳州(原名南豳州)領郡沿革

第十九節西魏恒州沿革

第二十節敷州(原名北華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一節綏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二節北周銀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三節延州(原名東夏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四節丹州(原名汾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五節西魏朔州沿革

第二十六節原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七節會州沿革

第二十八節夏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九節長州(原名南夏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節鹽州(原名西安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一節靈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二節秦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三節渭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四節交州(原名北秦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五節河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六節北周廓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七節鄯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八節涼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九節甘州(原名西涼州)領郡沿革

第四十節瓜州領郡沿革

第四十一節梁州領郡沿革

第四十二節洋州領郡沿革

第四十三節集州(原名東巴州)領郡沿革

第四十四節金州(原名東梁州)領郡沿革

第四十五節北周洵州領郡沿革

第四十六節靜州(原名北梁州)沿革

第四十七節直州(原名東梁州)領郡沿革

第四十八節北周遷州領郡沿革

第四十九節北周綏州沿革

第五十節羅州領郡沿革

第五十一節巴州領郡沿革

第五十二節北周蓬州領郡沿革

第五十三節北周萬州領郡沿革

第五十四節通州(原名萬州)領郡沿革

第五十五節西魏遷州領郡沿革

第五十六節西魏石州沿革

第五十七節并州領郡沿革

第五十八節開州領郡沿革

第五十九節渠州領郡沿革

第六十節鄰州領郡沿革

第六十一節容州領郡沿革

第六十二節成州(原名南秦州)領郡沿革

第六十三節北周洮州領郡沿革

第六十四節北周疊州領郡沿革

第六十五節北周弘州領郡沿革

第六十六節北周旭州領郡沿革

第六十七節岷州領郡沿革

第六十八節北周宕州領郡沿革

第六十九節武州領郡沿革

第七十節北周文州領郡沿革

第七十一節鄧州領郡沿革

第七十二節北周扶州領郡沿革

第七十三節北周芳州領郡沿革

第七十四節鳳州(原名南岐州)領郡沿革

第七十五節北周康州領郡沿革

第七十六節興州(原名東益州)領郡沿革

第七十七節利州(原名西益州)領郡沿革

第七十八節西魏廢華州沿革

第七十九節沙州領郡沿革

第八十節龍州領郡沿革

第八十一節汶州(原名繩州)領郡沿革

第八十二節北周翼州領郡沿革

第八十三節北周覃州領郡沿革

第八十四節始州(原名安州)領郡沿革

第八十五節潼州領郡沿革

第八十六節新州領郡沿革

第八十七節隆州領郡沿革

第八十八節北周遂州領郡沿革

第八十九節合州領郡沿革

第九十節楚州(曾名巴州)領郡沿革

第九十一節信州領郡沿革

第九十二節北周臨州領郡沿革

第九十三節向州沿革

第九十四節北周南州領郡沿革

第九十五節庸州沿革

第九十六節益州領郡沿革

第九十七節西魏東益州沿革

第九十八節邛州領郡沿革

第九十九節北周黎州領郡沿革

第一百節嘉州(原名青州)領郡沿革

第一百零一節眉州(原名青州)領郡沿革

第一百零二節陵州領郡沿革

第一百零三節西魏江州領郡沿革

第一百零四節資州領郡沿革

第一百零五節北周普州領郡沿革

第一百零六節瀘州領郡沿革

第一百零七節戎州領郡沿革

第一百零八節南寧州領郡沿革

第一百零九節北周恭州沿革

第一百十節北周西寧州(原名嚴州)領郡沿革

第一百十一節北周黔州(原名奉州)沿革

第一百十二節北周費州沿革

第一百十三節麓州(原名寧州)沿革

第一百十四節岩州(原名義州)沿革

 

第五章西魏北周州郡縣沿革(中)

第一節北周洛州(原名司州)領郡沿革

第二節陝州領郡沿革

第三節北周廢中州沿革

第四節北周熊州(原名陽州)領郡沿革

第五節北周和州(原名北荊州)領郡沿革

第六節北周滎州領郡沿革

第七節北周汴州(原名梁州)領郡沿革

第八節北周亳州(原名南兗州)領郡沿革

第九節北周譙州領郡沿革

第十節北周曹州(原名西兗州)領郡沿革

第十一節廣州領郡沿革

第十二節北周廢澧州沿革

第十三節北周許州(原名鄭州)領郡沿革

第十四節北周廢汝州沿革

第十五節北周廢襄州沿革

第十六節北周舒州(原名豫州)領郡沿革

第十七節北周永州領郡沿革

第十八節北周息州(原名東豫州)領郡沿革

第十九節北周威州沿革

第二十節北周洧州沿革

第二十一節北周州沿革

第二十二節北周陳州(原名信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三節北周潁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四節商州(原名洛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五節上州(原名南洛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六節東義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七節淅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八節北周豐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九節荊州(西魏北周領屬)領郡沿革

第三十節蒙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一節州(原名南廣州)沿革

第三十二節淮州(原名東荊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三節北周殷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四節鴻州(原名西郢州)沿革

第三十五節北周廢澧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六節鄭州沿革

第三十七節潘州沿革

第三十八節溱州沿革

第三十九節純州(原名淮州)領郡沿革

第四十節油州沿革

第四十一節西魏輔州(原名北應州)領郡沿革

第四十二節北周杞州領郡沿革

第四十三節北周魯州領郡沿革

第四十四節北周濟州領郡沿革

第四十五節北周魏州領郡沿革

第四十六節北周屯州領郡沿革

第四十七節北周滄州領郡沿革

第四十八節北周冀州領郡沿革

第四十九節北周貝州領郡沿革

第五十節北周相州(原名司州)領郡沿革

第五十一節北周衛州(原名義州)領郡沿革

第五十二節北周黎州領郡沿革

第五十三節北周懷州領郡沿革

第五十四節北周廢懷州(又稱西懷州)沿革

第五十五節北周建州領郡沿革

第五十六節北周潞州領郡沿革

第五十七節北周廢韓州沿革

第五十八節北周廢豐州沿革

第五十九節北周蒲州領郡沿革

第六十節北周虞州領郡沿革

第六十一節北周絳州(原名東雍州)領郡沿革

第六十二節北周廢晉州沿革

第六十三節北周廢勳州(原名南汾州)沿革

第六十四節邵州領郡沿革

第六十五節北周南汾州(原名西汾州)領郡沿革

第六十六節北周晉州領郡沿革

第六十七節北周汾州領郡沿革

第六十八節北周介州(原名南朔州、汾州)領郡沿革

第六十九節北周廢蔚州沿革

第七十節北周石州(原名西汾州)領郡沿革

第七十一節北周肆州領郡沿革

第七十二節北周廢北顯州沿革

第七十三節北周蔚州領郡沿革

第七十四節北周朔州(原名北朔州)領郡沿革

第七十五節北周廢北恒州領郡沿革

第七十六節北周並州領郡沿革

第七十七節北周州領郡沿革

第七十八節北周趙州領郡沿革

第七十九節北周恒州領郡沿革

第八十節北周定州領郡沿革

第八十一節北周瀛州領郡沿革

第八十二節北周幽州領郡沿革

第八十三節北周廢東燕州沿革

第八十四節北周燕州(原名北燕州)領郡沿革

第八十五節北周南營州領郡沿革

第八十六節北周平州領郡沿革

第八十七節北周玄州領郡沿革

第八十八節北周青州領郡沿革

第八十九節北周齊州領郡沿革

第九十節北周光州領郡沿革

第九十一節北周膠州領郡沿革

 

第六章西魏北周州郡縣沿革(下)

第一節北周徐州領郡沿革

第二節北周仁州領郡沿革

第三節北周睢州領郡沿革

第四節北周兗州領郡沿革

第五節北周沂州領郡沿革

第六節北周莒州(原名南青州)領郡沿革

第七節北周海州領郡沿革

第八節北周泗州(原名安州、東楚州)領郡沿革

第九節北周宋州(原名潼州)領郡沿革

第十節北周邳州領郡沿革

第十一節北周吳州領郡沿革

第十二節北周淮州領郡沿革

第十三節北周南譙州領郡沿革

第十四節北周方州領郡沿革

第十五節北周西楚州領郡沿革

第十六節北周揚州領郡沿革

第十七節北周南光州領郡沿革

第十八節北周南郢州領郡沿革

第十九節北周南建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節北周澮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一節北周蘄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二節北周義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三節北周霍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四節北周合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五節北周晉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六節北周和州領郡沿革

第二十七節荊州(後樑藩國領屬)領郡沿革

第二十八節北周霍州沿革

第二十九節北周平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節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一節硤州(原名拓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二節郢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三節北周廢北新州沿革

第三十四節基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五節北周復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六節沔州(原名江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七節北周亭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八節北周江州領郡沿革

第三十九節北周施州領郡沿革

第四十節北周業州領郡沿革

第四十一節北周襄州(原名雍州)領郡沿革

第四十二節北周沮州沿革

第四十三節昌州(原名南荊州)領郡沿革

第四十四節湖州(原名南襄州)領郡沿革

第四十五節西魏升州(原名南平州)領郡沿革

第四十六節西魏洞州領郡沿革

第四十七節蔡州(原名南雍州)領郡沿革

第四十八節隨州(原名並州)領郡沿革

第四十九節土州領郡沿革

第五十節唐州(原名肆州)領郡沿革

第五十一節均州(原名恒州)沿革

第五十二節溳州沿革

第五十三節歸州(原名南郢州)沿革

第五十四節款州(原名北郢州)沿革

第五十五節順州(原名冀州)領郡沿革

第五十六節鄖州(原為安州)領郡沿革

第五十七節岳州(原名楚州)領郡沿革

第五十八節北周州領郡沿革

第五十九節憲州(原名司州、南司州)沿革

第六十節溫州(原名新州)領郡沿革

第六十一節應州領郡沿革

第六十二節北周衡州(治南安)領郡沿革

第六十三節北周弋州(原名巴州)領郡沿革

第六十四節北周黃州(原名司州)領郡沿革

第六十五節北周北江州領郡沿革

第六十六節北周亭州(原名南定州)領郡沿革

第六十七節北周申州(原名郢州)領郡沿革

第六十八節北周衡州(治黔中地)沿革

 

餘論:十六國北朝社會政治進程與行政區劃變動

 

附錄

一、疆域政區圖

1.十六國疆域政區圖

2.北朝疆域政區圖

二、政區沿革表

1.十六國政區沿革簡表

2.北魏州郡沿革簡表

3.東魏北齊州郡沿革簡表

4.西魏北周州郡沿革簡表

 

主要參考文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