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點校本二十四史《隋書》修訂本讀者見面會




活动预告

《隋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读者见面会

☑ 时间:8月19日13:15—14:15

☑ 地点: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中心活动区

☑ 嘉宾吴玉贵、孟彦弘、陈尚君、徐俊





《隋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全六册)

[唐]魏徵等 撰

汪绍楹、阴法鲁 点校

 吴玉贵、孟彦弘 修订

9787101136289

380.00元


《隋书》八十五卷,包括帝纪五卷、志三十卷、列传五十卷,是唐朝魏徵、长孙无忌等领衔编撰的官修纪传体断代史书,记述了隋开皇元年至义宁二年共三十八年的历史,系统保存了梁、陈、北齐、北周及隋五朝的典章制度。




一般來說,斷代正史就是記錄某一個朝代歷史的書籍,如《晉書》記載晉朝歷史,《宋史》記載宋朝歷史。

但《隋書》有些不同。《隋書》全書85卷,其中“帝紀”5卷、“列傳”50卷記載隋朝的史事,而30卷“志”則涵括了梁、陳、北齊、北周和隋五個朝代的內容,超出了斷代的範圍。

《隋書》這一特點與修撰過程有關。唐高祖武德四年,起居舍人令狐德棻提議修撰前代史,次年由朝廷組織修撰北魏、北齊、北周、梁、陳和隋等六個朝代的正史,隋史修撰由封德彝和顏師古負責,進行幾年後無疾而終。唐太宗繼位後,在貞觀三年重新啟動,決定不再重修《魏書》,“六代史”改為“五代史”,其中隋史改由魏徵負責,孔穎達、許敬宗等參與修撰,於貞觀十年完成,前後共用15年。

但修成後的“五代史”只有“紀”和“傳”,沒有撰寫記錄典章制度的“志”。於是唐太宗在貞觀十五年又下詔,命於志寧等人繼續修撰“五代史志”。到唐高宗顯慶元年撰成,也用了15年。後來將“五代史志”與“五代史”中的《隋書》合並在了一起,成為我們今天見到的《隋書》模樣。

“二十四史”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非常特殊。拋開小說、戲曲、曲藝等文學作品的影響不論,我們今天知道的古代中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過“二十四史”系列的正史構建而成。“二十四史”中的每一史,都是整個中國古代歷史鏈條的不可或缺的一環。宋代以前,相關史料留存的比較少,各朝代的正史具有更顯著的“唯一性”的特點,重要性也更為突出。《隋書》既記載了有隋一代的歷史,又通過“志”的形式,保留和總結了北齊、北周、梁、陳和隋等五個朝代的典章制度及其流變,是了解和研究中古中國歷史必須倚重的最基礎、最重要的史籍。

從北周大定元年(581)外戚楊堅接受周靜帝宇文闡的禪讓立隋,至隋恭帝義寧二年(618)李淵建唐,隋朝歷38年而亡。隋朝是一個短命的王朝,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有著非常重要地位的王朝。隋朝,結束了西晉後近300年長期南北分治的局面,將中國歷史帶入了新的大一統的時代。

為適應統一政權的需要,隋朝在行政制度上進行一系列的改革,革除了傳統的州郡辟舉制和九品中正制,實行新的科舉制;廢止了北周模仿周禮建立的中央官制,逐漸形成三省六部制;改變了東漢末年後形成的州郡縣三級地方行政制度,采用州縣(或郡縣)兩級制度等等。這些制度舉措,大多都被唐朝繼承完善,在歷史上產生了重要的作用。

開國伊始,隋文帝在漢長安城東南的龍首原上營建了一座新的都城,定名大興城。唐代因襲隋朝舊都,改名長安城,是最重要和最繁華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朱雀大街南北貫通,將城分割為東西對稱的兩部分,街寬150~155米,兩側排水溝寬3.3米,深2.5米,罕見的寬廣宏敞。隋煬帝大業元年,又在漢魏洛陽舊城西另建了與長安城規模相若的新洛陽城作為東都,唐朝諸帝在洛陽居住達40多年,成功實現了政治中心的東移。隋朝還在前代基礎上,完成了北起涿郡(今北京)、南抵餘杭(今浙江杭州)的大運河開鑿工程,運河全長2000多公里,連接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將分割數百年的南北地區維系在一起。

在軍事上,經與突厥汗國的長期戰爭,隋朝成功地扶植了東突厥啟民政權並建立了相對穩固的臣屬關系,徹底扭轉了北朝後期對突厥俯首稱臣的局面。北方邊境穩定後,隋煬帝又將目光轉向廣袤的西域,在大業五年打敗吐谷渾,設置了西海(今青海湖西)、河源(今青海興海東)、鄯善(今新疆若羌)、且末(今新疆且末)四郡,並在次年設置了伊吾郡(今新疆哈密),這是歷史上第一次由統一王朝將郡縣制度推行到今新疆東部地區。隋煬帝還在大業八年至十年間,發動了三次大規模遠征高麗的軍事行動。

隋朝在不到40年完成的這些“雄圖大業”,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詮釋和理解。但不管肯定還是否定,這些政治、經濟、軍事舉措,都深刻影響了此後1000多年間中國古代歷史格局。可以說隋朝是盛唐的開局,也可以說隋朝自身就是中國歷史的新開端。而《隋書》就是了解和研究隋代歷史的最基礎和最重要的史料來源。

《隋書》的整理工作,大概可以從明代汲古閣本《隋書》通校宋本算起。在汲本《隋書》正文夾行注中,保留了校勘宋本的文字。清乾隆年間武英殿刻本“二十四史”《隋書》卷後的“考證”,應該算是對《隋書》的第一次全面校勘考證。清代學者趙翼《廿二史劄記》、王鳴盛《十七史商榷》、錢大昕《廿史考異》、李慈銘《越縵堂讀史劄記》等著作中,也有考證《隋書》的內容。章宗源、姚振宗、楊守敬等學者也曾對《隋書》的“志”作過深入研究。今人岑仲勉先生《隋書求是》(商務印書館,1958年),更是發現和糾正了《隋書》“紀”“傳”中的許多錯訛。

上世紀50年代末,在中央領導的直接關懷下,中華書局組織學術界全面點校整理“二十四史”。最初點校《隋書》是汪紹楹先生去世後,陰法魯先生負責全部覆閱改定工作,後由鄧經元先生編輯整理,1973年正式出版。學術界公認,《隋書》是“二十四史”點校本中整理質量較高的一種。近半個世紀以來,幾乎取代了其他各種版本,成為最通行和最具權威的版本。

由於時代的局限,與“二十四史”其他各史點校本一樣,《隋書》點校本也有一些缺陷。當時反對繁瑣主義,采用了“無底本校勘”的方式,即不以某一種版本為底本,而是將各版本的優長集中在一起。在對待不同版本的異文時,擇善而從,少出或不出校勘記,不具體說明文字改動,等於“在舊本之外再增加了一種較好的新本”。

2007年,中華書局再次啟動“二十四史”的全面修訂工作,《隋書》由我與孟彥弘承擔,從2009年到2019年,歷時10年,最終蕆事。新修訂本以百衲本作為底本,以兩種宋本、元至順本和明汲古閣本作為通校本,以元大德本、明南監本、北監本和清殿本為參校本,凡底本文字的改動,必逐一在校勘記中說明,彌補了原點校本“不主一本”“擇善而從”帶來的缺憾。在版本校勘的同時,新修訂本還通校了《北史》《南史》《冊府元龜》和《太平御覽》等史書中與《隋書》相關的內容,充分利用正史、類書、文集、墓志等資料進行了他校的工作。

新修訂本《隋書》本著充分尊重原點校本成績的原則,除了明顯錯誤外,對原點校本的分段、標點盡量保留、酌情改訂、適當增補。原點校本有“校勘記”803條,修訂本2388條,其中刪去原“校勘記”83條,新增1666;保留的720條“校勘記”,大多也經過充實和改寫。標點方面改動500多處,糾正了原點校本的一些明顯的斷句錯誤。相信新修訂本《隋書》的出版,能夠為了解和研究隋代歷史提供更多的便利。

 

(作者系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研究員,本文原載於《人民日報·海外版》2019年5月24日第7版)



| 延伸阅读:


李丹婕:突厥可汗与隋朝皇帝的互动 | 《隋书》专题
郑宏宇:南朝词臣北朝客——梁陈文士在隋朝 | 《隋书》专题
《隋书》修订本出版暨“隋代的意义”学术座谈会在复旦大学召开
仇鹿鸣:流星与大业——中国历史三岔口上的隋 | 《隋书》专题
纪德君:中国古代小说里的隋炀帝 | 《隋书》专题
孟彦弘谈《隋书》与快速崩溃的隋朝 | 《隋书》专题
吴玉贵谈《隋书》的编纂、点校与修订 | 《隋书》专题

《隋书》修订本正式上市

(统筹:陆藜;编辑:思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