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永先、李劍平、孟琦《唐五代木構建築實例》出版

中古史 2023-09-19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上建造的宫殿、庙宇及民居木构建筑数量庞大,但因天灾人祸,元代前的木构建筑,现大多已荡然无存。近年来的文物普查结果显示,中国一千年以前的唐、五代木构建筑仅存九座,宋、辽、金时期的不到一百七十座,可谓凤毛麟角、稀世珍宝。现存文物建筑往往包含创建年代以及后世重修、重建年代等诸多信息,它们有概念本质上的不同和结构上的明显差别。创建年代一般较早,而重修、重建年代则较晚。对于遗存至今的木结构建筑,我们主要以其现存主要梁架的时代归属来确定它的文物与历史价值。区别于一般古建筑、仿古建筑及复制品,早期古建筑遗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不可逆转,不可再生。

目  录


综述
一、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概况
二、唐代工官与营造活动
三、五代时期社会及木构建筑基本状况

唐代木构建筑

壹、五台南禅寺大殿
一、立面造型
二、平面布局
三、梁架
1.横断面
2.纵断面
四、柱子
五、铺作
1.柱头斗棋
2.山面柱头斗棋
3.转角斗棋
六、椽望与翼角
七、举折
八、附属文物
1.塑像
2.题记
3.佛坛
4.石塔
九、结构特点
1.大殿立面、平面构图设计
2.大木构架榫卯

贰、芮城广仁王庙大殿
一、立面造型
二、平面布局
三、梁架
1.横断面
2.纵断面
四、柱子
五、铺作
1.柱头斗棋
2.东西两山斗棋
3.转角斗棋
4.斗棋出跳
六、檐出与出际
七、举折
八、材份与尺度
九、大木结构传统形制特征
1.平面柱网布局
2.梁架构造
3.平梁及托脚做法
4.月梁造形制
5.厅堂式构架
6.铺作形制
7.结点处理
……

五代木构建筑

实例与《营造法式》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历史悠久,数量繁多,从七千年前浙江河姆渡遗址至今,历代曾经建造过的单体建筑数量惊人!但是,由于朝代更替、兵燹战乱及自然灾害等原因,现在绝大多数已经毁坏殆尽。根据近年来的调查,中国唐、宋所建1000年左右高龄的木构建筑现在仅存百余座,可谓建筑历史实例中的稀世珍宝。
  中国古建筑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反映的是当时的社会生产能力、科学技术水平、工艺技术,以及生活方式、艺术风格、风俗习惯等。保存完好的木构建筑遗存,既是研究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又是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见证,是先人为我们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科技、艺术等多方面价值。它们饱含着过去岁月传下来的信息,是人民干百年传统的活的见证。
  中国历史上建造房屋大体可分为官建及民建,遗留至今的记录建筑技术的专著如凤毛麟角,传世的仅有《营造法式》《鲁班经》《营造法原》以及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等数种,现存的早期建筑实例是对这些建筑技术书籍最好的诠释及补充。
  随着历史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推进,建筑的社会需求及审美观点不断发生变化,建筑施工做法规矩也随之产生相应的变化,也反映出历史上一个地区建筑风格的变化。因此,民间工匠师徒、父子间口传的技术做法,如房屋大木作技法、各种房间基本尺度、屋样画法、屋架形式、地盘真尺、技术规定、尺法、操作程序以及建筑风水、民俗禁忌等,形成了当地的匠作制度。
  早期木构建筑实例在各个历史时期,同一地区各帮派工匠的做法规矩大体相同,从而形成一种地方传统做法,在建筑外观及结构技术上就形成某种地方风格。各地民间匠师的口传心授做法规矩等,反映了当时各地区民间建筑的营造法度及建筑规则,这些民间建筑营建制度包含了不少民间工匠世代相传的做法规矩和实践经验,其中有少数是用文字记录的,成为“祖传抄本”,秘不示人。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本书作者在文物保护单位工作,足迹遍及晋、冀,在文物普查及测绘施工中有幸结识一些极有实践经验的匠作师傅,向他们虚心求教,受益匪浅。他们之中多人已经驾鹤西逝,健在的已经耄耋之年。老匠师们一辈子专注一种手艺,对于传统建筑营造做法、匠作制度以及寺庙建筑、民间住宅营建的全过程了然于胸,其中有建筑组合、营造尺法、大木作传统尺度、屋架类型及斗棋结构做法,门窗藻井装修及结点细部做法,如何选料、识读图纸及绘制构件大样之法等,垒砌墙体、磨砖对缝、油饰彩绘,以及相宅选址、选择吉时、民间禁忌、祈禳厌胜等等,各有其心传口授的独门绝技,这些技艺在修缮文物建筑时都有所反映。本书在记录早期实例的同时,也力图整理抢救这笔无形文化遗产,因为这是刻不容缓的一项工作。

夏南悉中國古代建築六講 || 中國建築的邊界問題與邊地表達

蕭默《敦煌建築研究》第三版問世

跨越邊界:雲岡石窟研究院佛教藝術建築考古工作坊

中原古代都城建築技術研討會

『建築·城市·文學』學術研討會

王貴祥《消逝的輝煌:部分見於史料記載的中國古代建築復原研究》出版

喻夢哲《晉東南五代宋金建築與〈營造法式〉》出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