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苑 | 孙玉文:变调构词研究和诗歌的鉴赏与研究

孙玉文 语言服务 2020-10-10
点击上方“语言服务” 可以订阅




本文已同步至微信读书App

搜索“语言服务”

听一听

解放眼睛

体验别致的有声阅读




本文为孙玉文先生授权发布

原载语言学微刊公众号


编者按:最近,几首经典古诗的今读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讨论,这既显示了经典作品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显示了音义学在语文生活中的作用。音义学中,变调构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诗歌鉴赏与研究中却常被忽视。因此,本次我们推送北京大学孙玉文教授《变调构词研究和诗歌的鉴赏与研究》一文,以飨读者。该文对古诗中涉及变调构词问题的诸多实例进行了讨论,为便于读者阅读、查找,小编对其中的49例标红示之。



变调构词研究和诗歌的鉴赏与研究

孙玉文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方面,没有语言,就不可能有文学。另一方面,我们欣赏文学作品,把握其思想内容和它的其他艺术形式,必须从语言入手。有时候,人们强调:在解决文学作品中某一个疑难字词的时候,要注意上下文的语境,包括作品的思想内容。这并不能证明理解文学作品,先理解内容,后理解语言。道理很简单:人们说通过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疑难字词时,这个业已存在的“思想内容”是从作品的语言获得的,只是上下文中某一个或某一些疑难字词人们还不懂得,需要结合已从语言形式中获取的思想内容中进一步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归根结底,还是通过语言形式把握其形式特点及其思想内容。在诗歌的理解、欣赏方面也是如此。下面讨论变调构词在诗律的学习和研究中的作用。


 何谓变调构词

变调构词隶属于音变构词。音变构词,通过基础词音节中音素的变化构造意义有联系的新词。依汉语音节声、韵、调三要素,音变构词可以分为变声构词、变韵构词、变调构词三种简单的类型。还有的音变构词涉及声、韵、调中两种以上音素的变化,这是更复杂的类型。

变声构词。通过基础词音节中声母的变化构造意义有联系的新词。例如“臭”,尺救切(上古昌母幽部长入),气味;许救切(上古晓母幽部长入),用鼻子嗅气味。“畜”,丑六切(上古透母觉部短入),积蓄财物;许竹切(上古晓母觉部短入),用聚积的财物畜养人。“朝”,陟遥切(上古端母宵部平声),早晨;“潮”,直遥切(上古定母宵部平声),早上涨的潮水。这些配对词刚产生时,其韵母和声调都相同,只是声母有别。

变韵构词。通过基础词音节中韵母的变化构造意义有联系的新词。例如“行”,户庚切(二等字,上古阳部平声),道路;胡郎切(一等字,上古阳部平声),行列。“获”,胡麦切(二等字,上古铎部短入),猎获;“获”,胡郭切(一等字,上古铎部短入),收割谷物。“谋”,莫浮切(三等字,上古之部平声),谋划,商量办法;“媒”,莫杯切(一等字,上古之部平声),说合婚姻的人。这些配对词刚产生时,其声母和声调都相同,只是韵母有别。

变调构词。通过基础词音节中声调的变化构造意义有联系的新词。例如“文”,平声,花纹;去声,文饰。“研”,平声,研磨;“砚”,去声,研磨的文具,砚台。“好”,上声,善,美好;去声,爱好。“秉”,上声,握,拿;“柄”,去声,器物的手握处。“率”,入声(上古短入),率领,统率;去声(上古长入),统领的人,即统帅,元帅。这些配对词刚产生时,其声母和韵母都相同,只是声调有别。

复杂的类型。通过音节中声韵调三要素的两种或三种要素的变化构造意义有联系的新词。例如“长”,直良切(上古定母阳部平声),两端之间距离大;知丈切(上古端母阳部上声),生长,长长了。这组配对词韵母相同,但声母和声调有别。“食”,乘力切(上古船母职部短入),食物;详吏切(上古邪母之部去声),意思是饭。这组配对词声韵调都有差别。

变调构词是汉语口语的反映。例如“烧”,平声,燃烧;去声有两个意思“彩霞”和“野火”。不但平声一读来自口语,去声一读也来自口语。例如元稹《竹部(石首县界)》:“科首霜断蓬,枯形烧余木。”其中“烧”下原注:“去声。”这是“野火”义。许棠《青山晚望》:“风移残烧远,帆带夕阳遥。”这是五言律诗,其中“风移残烧远”平仄类型是“平平平仄仄”,第四个字“烧”必须是仄声。司空曙《送李嘉佑正字括图书兼往扬州觐省》:“晚烧平芜外,朝阳迭浪来。”这也是五言律诗,其中“晚烧平芜外”平仄类型是“仄仄平平仄”,第二个字“烧”必须是仄声。这是“彩霞”义。温端政《忻州方言志》(47页)第三章《同音字表》所列忻州谚语“早烧雨,晚烧晴”,晋语有谚语:“早烧不出门,夜烧一场空。”唐诗的用例和现代方言都证明“烧”的去声音义有口语基础。

上古汉语已有变调构词。请参看拙著《汉语变调构词研究》(增订本)。这里只举一个例子。例如“思”。《楚辞》“思”入韵5次,作“思考;思念”讲4次,叶平声(或平上通押),《湘君》叶“来,斯(‘吹参差兮谁思’)”,《山鬼》叶“狸,旗,思(‘折芳馨兮遗所思’),来”,《抽思》叶“思(‘灵遥思兮’),媒”,《惜往日》叶“时,疑,娭,治,之,否,期,思(‘远迁臣而弗思’),之,尤,之”;作“愁思”讲1次,叶去声,《九辩》叶“思(‘蓄怨兮积思’),事”。两汉“思”叶平声的例很多,不备举;作“愁思”讲9次,皆叶去声,《汉书·叙传》“试,吏,异,思(‘民有余思’)”,刘向《远逝》叶“识,思(‘少须臾而释思’)”,李尤《围棋铭》叶“忆,思(‘诗人幽忆,感物则思’)”,马融《琴赋》叶“志,置,思(‘怀闵抱思’)”,东方朔《七谏·怨世》叶“久,色,侍,菜,志,识,代,志,置,侍,思(‘心悼怵而耄思’),事”,阙名《王纯碑》叶“胄,茂,究,谋,备,囗,使,异,囗,囗,寿,思(‘缙绅凡百,孰不哀思’)”,阙名《北海相景君碑阴》叶“吏,思(‘慎终追远,谅闇沈思’),备,就,究,既,志,意,佑”,《易林·夬之无妄》叶“代,思(‘长劳悲思’)”,《屯之涣》叶“去,思(‘独居愁思’)”。古书用例表明“思”在先秦两汉是平去别义的。

变调构词按字形上的反映来看,可分两种。(一)写成不同汉字的配对词,例如“研:砚”。(二)写成同一个汉字的配对词,例如“好”,上声,善,美;去声,爱好,喜欢。前一种,因为写成不同的汉字,人们在面对诗律时,一般不会引起混淆。跟诗律有直接关系的是第二种。


二 

学习和研究诗律为什么要关注变调构词

诗律是诗的格律,具体指诗、赋、词、曲等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定。诗律中,平仄、押韵都和字的声调密切相关。

变调构词从上古到中古汉语中大量存在,很多变调构词的配对词今天都消失了,这在滋生词中表现尤甚。声调作为一种音位,用来区分字义。平仄也好,押韵也好,都按照字义来遣词造句。不同的字义有时跟不同声调的字音相配合。不关注它,就会影响对古体诗歌的理解、欣赏和写作。

诗、赋常常是同一声调的字在一起押韵,很多词都是同声调的字互押。这必然会涉及音变构词的问题。此外,关于词:(一)有些是平仄互押。所谓平仄互押,绝非随意相押,而是规定某处用平,某处用仄。与此直接相关的是平声跟非平声转换构词的配对词,例如“烧”。(二)上去通押。有些字除了上去声之外,还有平声读音,这也需要了解变调构词。

近体诗、词、曲是讲平仄的。讲平仄,必然涉及变调构词问题。因为有的变调构词属于平声和非平声的语音转换。

常常可以看到,在研究诗律时,有人没有注意变调构词,结果出现两种问题:一,本来是同调相押,结果处理成异调相押;二,本来某字在上下文中是符合平仄的,结果以为不合平仄。如果联系上下文的词义来看,由于没有注意到变调构词,有时会造成上下文词义理解失误,影响或严重影响了对古诗的正确理解。为了使问题的讨论更集中,本文只讨论诗和词的格律。


举例说明变调构词研究在诗律学习和研究中的作用

郭芹纳先生曾撰《诗律与校勘》一文,谈到了借助平仄格律和诗韵知识对古代诗歌进行校勘、整理的作用,很有意义。这里从押韵和平仄两个方面,继续举例探讨变调构词研究在诗律学习和研究中的作用。

(一)押韵方面

1 帮助判断韵脚字的正误。例如:《全唐诗》卷一六二李白《天马歌》:“伯乐翦拂中道遗,少尽其力老弃之。愿逢田子方,恻然为我悲。虽有玉山禾,不能疗苦饥。严霜五月凋桂枝,伏枥衔冤摧两眉。请君赎献穆天子,犹堪弄影舞瑶池。”其中,“悲”下原注:“一作思。”李白诗的原文到底是作“悲”还是“思”?这就要注意“思”和“悲”的读音了。“悲”自古至今都是平声。上文已说,“思”读平声,意思是“思考、思念”,读去声,有名词用法,义为“思绪,心绪,情怀”,也有动词用法,义为“伤感,悲愁”。李白这首诗,无论做“思”还是“悲”,都是“伤感,悲愁”的意思,但是全诗押平声,不押去声。因此原文应该是“悲”。

2 帮助确定韵脚字的字义。例如:《文选》卷二九《古诗十九首》之一“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期。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餐饭”是何意?这就要考虑“饭”的音义了。“饭”有上去二读。读上声,意思是吃饭;读去声,意思是煮熟的谷类食物。古人“餐饭”连用,大都是“吃饭”的意思,动词。《后汉书·循吏列传》:“(任诞)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 这里“餐饭”显然为动词。李贤注:“饭音扶晚反。”宋本《玉篇》食部:“饭,扶晚切,餐饭也。又符万切,食也。”《广韵》上声扶晚切“饭”下注:“饭,餐饭。”都拿“餐饭”去解释动词用法,表明“餐饭”原来就是动词。“行行重行行”中“餐饭”也没有逸出这一用法,“饭”跟“远、缓、反、晚”等上声字相押,正说明它是动词用法。“加”是副词,更。加餐饭,字面意思是多吃饭,寓意人多保重身体。《汉语大词典》“餐饭”条释义:“饭食。”并且举“行行重行行”为例,未安。另举《魏书·崔光传》崔光上表谏灵太后频幸王公第宅中“致时饥渴,餐饭不赡”为例。这一例可作“饭食”讲,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两个“餐饭”应该分开,一为动词,“行行重行行”可为例;一为名词,《魏书·崔光传》可为例。

3 帮助确定近体诗中末字为非韵脚字的字义。近体诗押韵的规律是:每一诗句的末一字,入韵的必须是平声字,不入韵的必须是仄声字。偶数句必须入韵;除第一句可入韵可不入韵,其他的奇数句一定不入韵。因此,一个有平仄两种声调的字,当它处在韵脚字的位置上时,一定取平声读音;当它是非韵脚字的末一字时,一定取仄声读音。例如“论”有平去二读,平声,议论,评论,研究,是动词用法;去声,对人和事所作的评论,是名词用法。我们举两个对比的例子来看变调构词能帮助确定末字为非韵脚字的字义。杜甫的七律《咏怀古迹》五首之一:“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其中“论”处在韵脚字的位置上,必为平声,意思是议论,动词,“曲中论”等于说在曲中表达出来。而柳宗元的七律《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指吕温,衡州刺史),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衡岳新摧天柱峰,士林憔悴泣相逢。只令文字传青简,不使功名上景钟。三亩空留悬磬室,九原犹寄若堂封。遥想荆州人物论,几回中夜惜元龙。”这里“论”不入韵,因此是仄声,义当为对人和事所作的评论,是名词。

4 帮助确定押韵的格式。例如:《诗·周颂·闵予小子》:“念兹皇祖,降至庭止。维予小子,夙夜敬止。”这里“庭、敬”相押。它们到底是平去相押,还是去声自押?这里的“庭”通“廷”,意思是朝廷。《汉书·匡衡传》引此诗作“念我皇祖,陟降廷止”,颜师古注:“鬼神上下,临其朝廷。”从变调构词的角度看,“庭”是原始词,堂前之地,院子,厅堂,平声;“廷”是滋生词,朝廷,君王布施政令、接受朝见的地方,去声,后来才读平声。因此“庭、敬”是去声自押。再如唐张籍《征西将》:“黄沙北风起,半夜又翻营。战马雪中宿,探人冰上行。深山旗未展,阴碛鼓无声。几道征西将,同收碎叶城。”这里“一三五”句仄声,非韵脚字。“二四六”句平声,韵脚字。“将”只能是仄声。因此,这是一首律诗,“几道征西将”一句不入韵。这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例子。

5 帮助确定韵脚字和非韵脚字正确的读音。先看一个简单的例子。杜牧《沈下贤》:“斯人清唱何人和,草径苔芜不可寻。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这里“和”去声,跟着唱,今天要读hè。

再谈一个读音有分歧意见的例子。“睡觉”古代是“睡醒”的意思。白居易《长恨歌》:“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有人说这个“觉”要读jué,有人说要读jiào。这里只说中古时代“睡觉”的“觉”读什么。显然读去声。觉,觉醒,觉悟,古岳切,入声;睡醒,古孝切,去声。睡觉的“觉”字既是“睡醒”的意思,从词义上讲,应是去声。事实也如此,《花间集》张泌《柳枝》“腻粉琼妆”下片叶“觉(‘倚着云屏新睡觉’),笑”,《全宋词》中“睡觉”的“觉”都叶萧豪部,不叶铎觉部,也就是说,“睡觉”的“觉”读去声,不读入声。柳永《西江月》“凤额绣帘高卷”上片叶“摇,梢,觉(‘春睡厌厌难觉’)”,下片叶“醪,朝,了”,欧阳修《渔家傲》“四月芳林何悄悄”上片叶“悄,小,宨,笑,老”,下片叶“觉(‘宿酒半醒新睡觉’),晓,抱,晀,草”,《定风波》“把酒花前欲问伊”下片叶“觉(‘何事碧窗新睡觉’),照”,毛滂《踏莎行·正月五日定空寺观梅》上片叶“草,到,笑”,下片叶“觉(‘云房睡觉’),小,少”,《蝶恋花·戊寅秋寒秀亭观梅》上片叶“少,耗,到,小”,下片叶“了,好,觉(‘唤起玉儿娇睡觉’),晓”。因此,上述韵脚字中的“觉”应读去声。当然,《长恨歌》的“睡觉”的“觉”不是韵脚字,也读去声。

(二)平仄方面

1 帮助判断诗中字的正误。陆龟蒙《奉和袭美题达上人药圃二首之二》:“从今直到清秋日,又有香苗几番齐。”根据平仄要求,这里“番”必为仄声。“番”有仄声读法吗?有,下面几例可证。杜甫《三绝句》之三:“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这是绝句,“上番”意思是初番,头回。“会须上番看成竹”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番”必须是仄声。仇兆鳌注:“《杜臆》:‘种竹家初番出者壮大,养以成竹,后出渐小,则取食之。’赵注:‘上番,乃川语。’”《九家集注杜诗》:“赵云:蜀人于竹言上番则成竹。又曰:上筤笋下番则不成竹。”《全唐诗》卷二二七原注:“番,去声。”元稹《赋得春雪映早梅》:“飞舞先春雪,因依上番梅。”原诗是排律,这里引的是开头两句。“因依上番梅”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番”必须是仄声。苏辙《栾城集》卷十一《次韵毛君烧松花》六绝之三:“松老香气多自严,余烟勃郁透疏奁。须臾过尽惟灰在,借问谁收一番炎。”这是一首绝句,“借问谁收一番炎”的平仄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这里“番”也只能是仄声。结合杜甫《三绝句》的古注可知,“番”作“回,次”讲读去声,是“川语”。上面陆龟蒙的诗,《全唐诗》卷六二五原注:“番,一作畚,筐也。”当为后人不明“番”有去声读法而改。

2 帮助确定平仄格式中具体字的字义。例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里“无为”的“为”只能是平声。“无为在歧路”的平仄是:平平平仄仄。“为”只能是平声,所以不能作“因为”讲,只能作“作为”讲。“无为”即不要作出(某种样子),后面的“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是它的宾语。李白《塞下曲》六首之一:“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里“直为斩楼兰”的平仄是:仄仄仄平平。 李商隐《览古》:“莫恃金汤忽太平,草闲霜露古今情。空湖赪壤真何益,欲举黄旗竟未成。长乐瓦飞随水逝,景阳钟堕失天明。回头一吊箕山客,始信逃尧不为名。”这里“始信逃尧不为名”的平仄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两处的“为”只能是去声,为了。

再如王建《赠李愬仆射诗》二首之一:“和雪翻营一夜行,神旗冻定马无声。遥看火号连营赤,知是先锋已上城。”这里“遥看火号连营赤”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号”只能是仄声,“火号”,作为信号的火把。

再如杜牧《边上闻笳》三首之一:“何处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鸟没狼烟。游人一听头堪白,苏武争禁十九年。”这里“听”去声。“苏武争禁十九年”的平仄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禁”只能是平声。“禁”,禁受,忍受,经得起,平声;禁止,拘禁,去声。“禁”作“禁止,拘禁”讲原来读平声,读去声的意思是“禁令”。南北朝时代,作“禁止,拘禁”的“禁”也读成了去声。但是做“禁受,忍受,经得起”的“禁”一直保持平声读法。“争禁”的“禁”既然读平声,就不可能是“拘禁”的意思,只能是“禁受,忍受,经得起”的意思。“争禁”,怎么禁受得了。

再如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里“探”是仄声。“青鸟殷勤为探看”的平仄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探”,摸取,探寻,平声;探察,探望,刺探,去声。因此,“探看”的意思只能是探望。

3 帮助判别既有释义的是非。例如唐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是一首首句为仄起平收的七言律诗。有人曾指出,此诗格律谨严。的确如此。首联对句“一弦一柱思华年”的平仄是:平平仄仄仄平平。“思华年”的“思”只能是仄声。有人将“思华年”理解为追忆美好年华,未安,因为“思”作“思念”讲是平声。这种类型的诗句中,句末连用三个平声,就成了“三平调”。这是近体诗的大忌。因此“思”不能理解为读平声作“思念”讲的“思”。这个“思”既然读仄声,又带有宾语“华年”,则只能作“伤感”讲,“思华年”意思是为美好年华逝去而伤感。郭在贻《古代汉语词义札记(一)》“哀思”条,已指出“思”有“悲、哀、忧、伤”的意思,甚是,惜未指出此义读去声。

再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里“胜”只能是平声,能禁受。这个例子好理解。比较难理解的是下面的例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之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有人将这个“胜”理解为胜过,超过。但是“胜过,超过”的“胜”是去声。这里“绝胜烟柳满皇都”的平仄是:平平仄仄仄平平。“胜”字只能是平声。这个“胜”读平声,明代袁子让已注意到了,他在《字学元元》卷七《古人押用之例》中说:“后唐宋人祖此,皆有押用,或平押仄,或仄押平……‘胜’读如升,如‘见人忘却道胜常’,‘绝胜烟柳满皇都’是也。”因此,这里“胜”当理解为能禁受,相称,相当;上下文中指比得上,配得上。“绝胜烟柳满皇都”意思是早春的景色完全比得上烟柳满皇都时的景色。

再如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遥遥,秋尽江南草木雕。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千古传颂的名篇。其中的“教”有人理解为让,使。但是“教”作“让,使”讲唐宋时代读平声。例证如,王昌龄《出塞》二首之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其中“不教胡马度阴山”平仄是:平平仄仄仄平平。“教”是动词,但只能是平声。罗隐《金钱花》:“占得佳名绕树芳,依依相伴向秋光。若教此物堪收贮,应被豪门尽劚将。”其中“若教此物堪收贮”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教”只能是平声。韩偓《草书屏风》:“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其中“若教临水畔”的平仄是:平平平仄仄。“教”只能是平声。“玉人何处教吹箫”的平仄是:平平仄仄仄平平。如果“教”作“让,使”讲,那么读平声,句末就成了“三平调”。因此,根据变调构词的规律,这个“教”应当理解为教化,指教。“玉人何处教吹箫”意思是你在哪里指教美人吹箫呢。这样一理解,杜牧的原意就清楚的表达出来的:“教”的去声读法是个庄重的词儿,作者在想象韩绰狎妓的场合用这个词,带有戏谑的口吻,表明他跟韩绰彼此熟稔,关系亲密,也意在宽慰老友放松悲秋的情绪,对老友的关爱之情也就洋溢在这轻松的口吻中了。

4 帮助确定平仄的格式。例如:卫象《古词》:“鹊血雕弓温未干,鷿鹈新淬剑光寒。辽东老将鬓成雪,犹向旄头夜夜看。”这里“辽东老将鬓成雪”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将”只能是仄声(名词)。卢纶《张仆射塞下曲》六首之一:“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里“欲将轻骑逐”平仄是:平平平仄仄。“将”只能是平声,“骑”只能是仄声(名词)。杜甫《恨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问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这里“胡骑长驱五六年”平仄是:仄仄平平仄仄平。“骑”只能是仄声。这都容易理解。杜甫《散愁》二首之二:“闻道并州镇,尚书训士齐。几时通蓟北,当日报关西。恋阙丹心破,沾衣皓首啼。老魂招不得,归路恐长迷。”这里“尚书训士齐”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尚”只能是平声,读cháng(今读shàng)。《广韵》市羊切:“尚,尚书,官名。”

某些平仄类型中,有的字可平可仄。但是具体诗句或词句的用字中,那些可平可仄的地方字调必然是平,或是仄,不可能是既平又仄。从求真的要求来说,我们该刨根问底。只有按照具体诗词中平仄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我们才能知道唐宋时代的诗人词人对可平可仄的类型的具体选择趋向。例如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这里“暝色入高楼”的平仄是:仄仄仄平平。“暝”可平可仄。但是它是“冥”的滋生词,在词中是“夜”的意思,只能读去声。《广韵》“暝”读莫经切,意思是“晦暝也”;作“夕也”讲才读莫定切。因此,“暝色入高楼”真正的平仄是:仄仄仄平平。

5 帮助确定平仄格式中正确的读音。例如杜荀鹤《题所居村舍》:“家随兵尽屋空存,税额宁容减一分。衣食旋营犹可过,赋输长急不堪闻。蚕无夏织桑充寨,田废春耕犊劳军。如此数州谁会得,杀民将尽更邀勋。”这里“田废春耕犊劳军”的平仄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劳”只能是仄声,因此当读lào。

6 帮助确定上下文中是否有对仗及对仗的具体方式。例如杜甫《题张氏隐居》二首之一:“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涧道余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仇兆鳌《杜诗详注》“冰”下注:“去声。”又曰:“冰雪,犹言冻雪,冰读去声。”这是一首七律,“涧道余寒历冰雪”的平仄是:仄仄平平仄仄仄。第五个字本来是可平可仄的,可是仇氏却注成仄声,可见不是平仄的需要。这里之所以注成去声,是因为“涧道余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形成对仗。“林丘”是定中结构,意思是有树林的山丘,“冰雪”也必须是定中结构。“冰”属变调构词,水在零度或零度以下结的固体,名词,平声;结冰,凝结,动词,去声。如果“冰雪”的“冰”读平声,“冰雪”就是名词性的并列结构;如果读去声,“冰雪”就是一个定中结构,意思是冻雪。因此了解到“冰”的滋生词词义为“凝结”,就能帮助判定诗中的“冰雪”跟“林丘”是定中结构跟定中结构形成对仗。


 关于“读从平声,义从去声”

古代的诗歌押韵有这样一种规律:“读从平声,义从去声”,或者:“读从去声,义从平声”。例如杜甫《陪李金吾花下饮》:“细草偏称坐,香醪懒再沽。”仇兆鳌注“称”:“义从去声,读用平声。”其中“细草偏称坐”的平仄是:仄仄平平仄。“称”只能是平声。但是“称”作“相称”讲,“称坐”即宜坐。而“相称”的“称”是去声。这句诗采用去声的词义,而采用平声的读音,所以说是“义从去声,读用平声”。(孙玉文按:程悦同志将“细草偏称坐”校勘为“细草称偏坐”,见告:“细草偏称坐”的“偏”仇兆鳌没有注音,应该是平声。那么“细草偏称坐”平仄是“仄仄平仄仄”,这种句式一般下文要第三字变平声相救,但是下文没有救(“懒”上声),因此仇兆鳌要解释成“读从平声义从去声”。根据异文“称偏坐”【仇氏以异文为非】,一方面平仄变为“仄仄仄平仄”,可以救,也存在少量不救的情况,格式上过得去;另一方面对仗符合。)

可见所谓“读从平声,义从去声”,是指上下文中用A声调,却按B调的字义来理解;或者用B声调,却按A调的字义来理解。

我们要注意:有些本来不是“读从平声,义从去声”,有人却注上“读从平声,义从去声”,这是后人对具体字的古代音义之别了解不够所致。例如“重”字。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仇兆鳌给诗题“重”注音:“平声。”给“杯重把”的“重”注音:“义从平声,读从去声。”又《怀锦水居止》二首之一:“天险终难立,柴门岂重过。”仇兆鳌给“重”注音:“义从平声,读从去声。”《课少竖锄斫舍北果林枝蔓,荒秽净讫移床》三首之二:“吟诗重回首,随意葛巾低。”仇兆鳌给“重”注音:“义从平声,读从去声。”上面的“重”都是用作副词,意思是重新,再。这个用法原来读去声,不读平声。“重”平去二读的发展线索是:原始词,平声,重叠。滋生词,去声,增加,加上;虚化为副词,重新,再。近代以后,“重”作“重新,再”讲又读成了平声。仇兆鳌是清代人,那时候,作“重新,再”讲的“重”已经读成了平声。他不知道这个“重”本读去声,拿后代的音义配合习惯去范围古代,结果有“义从平声,读从去声”之语。

学术界对某些变调构词的字样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但是有些具体问题已经提出来了。这是可喜的进步。例如“思”字,原始词读平声,意思是“思考,想问题”和“想念”。滋生词读去声,原来大家都知道它的名词义“心绪,情怀”,不知道去声读法还有一个动词的意思“伤感,悲愁”。但是郭芹纳先生《“思”字异读之例外的时代补说》敏锐地观察到唐诗中有一些“思”“是动词却作仄声”。这是重要的发现。他举出“思”作动词读去声的用例有以下13例。结合“思”读去声有“伤感,悲愁”的意思,我认为这13例的“思”大都应作“伤感,悲愁”讲,以为郭先生论文之补充。这里对“思”处在非仄不可的位置上的8例重新作一番分析:(1)张九龄《同綦毋学士月夜闻雁》:“月思关山笛,风号流水琴。”结合上下文可知,这里的意思是月亮使笛声伤感,晚风使琴声悲号。(2)杜甫《哭韦大夫之晋》:“南过骇苍卒,北思悄联绵。”这里“北思”可以理解为因想起了以前在北方的聚首而伤感。(3)杜甫《释闷》:“天子亦应厌奔走,群公固合思升平。”这里“思升平”意思是为升平之日的逝去而伤感。(4)杜甫《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十迪》:“知君苦思缘诗瘦,太向交游万事慵。”这里“苦思”即愁苦。李白《戏赠杜甫诗》:“借问年来何瘦生?只为从前作诗苦。”这里“苦”相当于“苦思”。(5)刘禹锡《酬令狐相公亲仁郭家花下即事见寄》:“一吟相思曲,惆怅江南春。”这里“一吟相思曲”按一般的平仄格式是“平平平仄仄”,其中第一字,第三字可平可仄。“相思”作平平居多,这里是平仄,“思”只能理解为思念。这一例才算“义从平声,读从去声”。(6)刘禹锡《秋夕不寐寄乐天》:“萤飞过池影,蛩思绕阶声。”这里“蛩思”可以理解为蟋蟀伤感;是拟人手法。(7)刘庭绮《铜雀台》:“即今西望犹堪思,况复当时歌舞人。”这里“堪思”就是可悲。(8)冷朝阳试帖诗《立春》:“梅花将柳色,偏思越乡人。”这里“思越乡人”可以理解为“使越乡人伤感”。

郭先生还注意到,“当‘思’字处在句中一、三、五的位置时,其平仄本可以不论,然而旧时的诗家却往往予以强调”。郭先生举的5例是:(1)杜甫《雨晴》:“天路看殊俗,秋江思杀人。”仇兆鳌《杜诗详注》“思”注成去声,其实这里“思杀人”就是“愁杀人”。(2)杜甫《江月》:“江月光于水,高楼思杀人。”仇氏也注成去声。这里“思杀人”仍然是“愁杀人”的意思。我认为诗家之所以把这些“思”注成去声,正说明他们懂得“思”在上下文中应该理解为“伤感,悲愁”。(3)孟浩然《凉州词》二首之二:“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这里“思杀”就是十分悲愁的意思。(4)独孤及《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摧。”这里“思妇”意思是伤感的妇人。(5)宋鼎《酬故人还山》:“思鸟吟高树,游鱼戏浅沙。”这里“思鸟”即“悲鸟”。通过对郭芹纳先生举出的“思”读去声作动词讲的用例的分析,更可以说明,唐代诗人仍然把“思”的“伤感,悲愁”义读成去声。

古诗押韵和平仄格式中,绝大多数都是“音义契合”的,只有极少的部分是所谓的“读从平声,义从去声”。王力先生《汉语诗律学》谈到“声调的辨别”,花很大篇幅讲四声别义(也即“变调构词”),如果音义一般不契合,在研究诗律学的著作中辨别四声别义就没有价值。可见王力先生注意到了近体诗中一般是音义契合的。为什么古人创作诗词时能音义契合?理由很简单:无论是押韵还是平仄,都必须建立在语言事实的基础上,作家不可能创造语言。不同的音和不同的义结合在一起,这是一个语言事实。古人创作诗词当然不能离开这样的语言事实。

后人所谓“读从平声,义从去声”,这除了对变调构词有误解,还有几种情况,也是导致人们作出“读从平声,义从去声”之论的原因:(1)语音的变化。顾况《李供奉弹箜篌歌》“重(‘实可重’)”作“重视”讲,本读上声,却跟“弄,送”等去声字相押;权德舆《送陆太祝赴湖南幕同用送字》叶“重(‘定缘宾礼重’),送,梦”,韩愈《人日城南登高》叶“弄,冻,用,从,共,送,葑,纵,偬,重(‘幽寻宁止重’)”,孟郊《送从弟郢东归》叶“梦,重(‘贫别愁更重’),动,共”,李贺《春怀引》叶“洞,重(‘柳结浓烟花带重’),凤,冻,送”,“重”都是作“重量大”讲,本读上声,却读成了去声。这是因为唐代中晚期全浊上声变成了去声。(2)表达的需要。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里“上”作“上面”讲本读去声,却跟上声“响”相押。(3)破读的消失。例如“廷”: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盗寇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這裡“北极朝廷终不改”的平仄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廷”处在非平不可的位置上。“廷”作“朝廷”讲本读去声,南北朝时期开始读成了平声,杜诗也用作平声。(4)方音问题。例如“栖”。王驾《社日》:“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这里“豚栅鸡栖半掩扉”的平仄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栖”只能是平声。但是根据《笺注本切韵》(伯3696)、《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二》、《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唐韵残卷》(蒋斧印本)、《广韵》、《集韵》,“栖”作“鸟类栖息于林木;栖息,止息”讲读平声,作“鸡窝,鸡栖息的地方”讲读去声,王驾的“栖”作“鸡窝”讲,却读平声,这可以考虑用方音来解释。其实,这里真正的“读从平声,义从去声”,只有第二种才算,其它都不能算“读从平声,义从去声”。

无论如何,古代诗歌的押韵确实存在着“读从平声,义从去声”或者“读从去声,义从平声”这样一种现象,但是这是例外现象,不是主流,更主要的押韵规律是:当一个字“两声各义”时,常常是读A调时取A调的字义,读B调时取B调的字义。这里有一个原则:理解上下文中某字的字义,应该音义结合。只有碰到上下文中押A调,而按照A调的字义讲不通时,才可以按B调的字义来理解;或者押B调,而按照B调的字义讲不通时,才可以按A调的字义来理解。也就是说,“读从平声,义从去声”或“读从去声,义从平声”这一种解释只有在“读从平声,义从平声”或“读从去声,义从去声”的规律不起作用时,才发挥效能。我们在解释古代诗歌的用韵或平仄格式时,应该将变调构词的音义结合关系真正弄清楚,根据音义契合的原则去理解古书。当一个具有变调构词的字,根据音义契合的原则在上下文中真正讲不通并且讲得不对时,才可以考虑作出“读从平声,义从去声”这样的解释。

这里提到了“讲不通并且讲得不对”的问题。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考虑到有人可能会想:对于有些变调构词的字,不一定要按它的本来读音去解释,上下文中似乎也能讲得通。这就牵涉到“讲得通”和“讲得对”的问题。讲得通不一定讲得对。我们理解古人的作品的用字,不能满足于“讲得通”,只满足于讲得通,而不管讲得对不对,这就不符合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把上下文的字义讲对了,也就必然把字义讲通了;所以科学的做法是,既要把上下文的字义讲通,又要把它讲对。


参考文献


1 郭芹纳:《诗律》,商务印书馆,2004;《诗律与校勘》,载《中国语言学》(第一辑),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郭芹纳《“思”字异读之例外的时代补说》,载《古汉语研究》2007年第3期

2 郭在贻:《古代汉语词义札记(一)》,载《郭在贻文集》(第一卷),中华书局,2002

3 鲁国尧:《论宋词韵及其与金元词韵的比较》,载《鲁国尧语言学论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4 孙玉文:《语词札记十则》,载《语言学论丛》(第二十一辑),商务印书馆,1998;《谈李商隐〈锦瑟〉诗中“思华年”的“思”》,载《书品》2000年第6期,中华书局;《从音义结合的角度训释唐诗几个语句中的词义》,载《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四集),商务印书馆,2007;《汉语变调构词研究》(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7

5 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58


附记:本文初稿写成后,蒙郭芹纳、邵永海先生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谨致谢忱。

本文发表在《中国训诂学报》第2辑,商务印书馆,2013年。

编辑:陈同学,Ausic

推荐阅读


1. 学苑 | 孙玉文:“中国古典学”之我见

2. 连载①丨孙玉文:谈传统小学中形音义互求的方法——读《说文解字注》札记之一

3. 连载②丨孙玉文:谈传统小学中形音义互求的方法——读《说文解字注》札记之一

4. 连载③丨孙玉文:谈传统小学中形音义互求的方法——读《说文解字注》札记之一

5. 连载④丨孙玉文:谈传统小学中形音义互求的方法——读《说文解字注》札记之一

6. 连载⑤丨孙玉文:谈传统小学中形音义互求的方法——读《说文解字注》札记之一

7. 连载⑥丨孙玉文:谈传统小学中形音义互求的方法——读《说文解字注》札记之一


孙玉文教授部分著作推荐



汉语变调构词考辨

商务印书馆

2015年4月



上古音丛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年1月




汉语变调构词研究(增订本)

商务印书馆

2007年1月




古代汉语经典精读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年9月


语言服务资源共享



学术资讯分享

学术资源共享

学术交流共进

还有实用干货和更多福利

尽在语言服务资源共享群

欢迎加入




长按二维码添加小编为好友

小编拉你进群

(请备注“资源共享”)


语服书苑



语言服务官方微店“语服书苑”

正式开通

欢迎扫码进店购买心仪图书

如果你是作者或者出版社编辑

想出版自己的作品

或者想推广销售语言类图书

欢迎添加小编微信洽谈哦

(联系方式见上)


语言服务

微信号:Language-service

投稿邮箱:yuyanfuwu@yeah.net

详情可后台回复“投稿交流”了解

合作及出版事宜请添加小编微信恰谈

yixianzhizhi0803

欢迎留言并分享至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