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温经典|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精读会纪要(四)

请收藏 浙大马院 2022-06-09



10月21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精读会”第四次读书活动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大楼105室举办,本次读书活动精读的篇章是《资本论》“第二版跋”、“法文版序言和跋”、“第三版序言”、“英文版序言”及第一章第一小节,由我院丁堡骏教授和刘召峰教授领读。我院研究生及其他院系学生近20人参与。


“第二版跋”中,考夫曼对马克思的辩证法进行了高度总结和准确概括,具有非常高的学习价值。马克思从学习黑格尔到批判黑格尔,强调自己的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本质区别,这是马克思运用“逻辑与历史一致”方法的具体表现。丁老师辨析了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庸俗经济学两者本质差别,指出前者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方式,后者将经济学界定为纯粹数理推导的学科,从而否定西方经济学以“经济人假设”为理论前提,指出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把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理解为贯穿始终、不可更改的存在,只是形而上学地理解辩证法,只有“对现存事务的肯定的理解”,而看不到“对现存事务否定的理解”,这与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有明显的界限。丁老师告诫同学们要学会把辩证法运用到自己的学术研究中,看到每一位学者研究的时代局限性,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刘老师对“第二版跋”最后一段做了解释,指出两个问题,一是现实生活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以永恒的观点来理解现实生活,是不符合实际的;二是人类社会发展是分阶段的,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规律,具有特殊性,因而也是历史的,是暂时的必然。


在“法文版序言和跋”中,马克思批判了“法国人总是急于追求结论”,这在我们今天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刘老师和丁老师强调要明白马克思所说的“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虽然《资本论》前几章很难读,但为了获得真理也要坚持下去。“英文版序言”指出了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如何产生的论述与“三位一体”公式的根本区别,工人是先生产剩余价值,后被分割为利润、利息和地租。


针对《资本论》的序言和跋,丁老师认为马克思《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这篇文章可以补充为“俄文版序言和跋”,这对理解马克思思想的完整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马克思在面对俄国社会民粹派和自由派都借用《资本论》的观点进行理论论战时,对俄国当前的革命形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明确指出俄国公社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这篇文章对当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商品章第一小节主要考察了商品的两个因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马克思首先介绍了对商品使用价值进行研究的原因及内容,并逐步过渡到交换价值及价值这两个概念上,运用了从现象分析到本质的叙述方法,体现了其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刘老师针对 “财富的社会的形式”和“财富的物质的内容”两者的差别做了补充,指出这两者的差别也就是“生产的社会形式”和“生产的物质内容”的差别,商品、产品资本、交换价值等就属于“社会形式”,这对于理解《资本论》具有根本性地位。


此外,刘老师批判了传统教科书中两处错误,一是将马克思主义定义成“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十分不恰当。马克思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上研究其上层建筑,马克思是在站在历史发展的基点上,得出人类发展的一般规律。二是把“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理解为“物的使用价值是有用性”是错误的,应该是商品体本身是有用的,而不是商品体的有用性,两者有区别。


此次读书活动,同学们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进一步感受到《资本论》的理论魅力,在活动结束后积极和老师进行探讨交流、受益匪浅。



文字:马甜甜丨新闻中心  梁慧

编辑:新闻中心  陈铁峰


//推荐阅读//

1.名家讲堂|安启念:唯物史观新解

2.重温经典|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精读会纪要(三)

3.重温经典|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精读会纪要(二)

4.以梦为马,乘风破浪|浙江大学2020年运动会圆满落幕

5.和时间交朋友|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顺利开展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坚守|传承|创新|发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