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庆125周年系列学术活动|我们该如何专业地学习研究新思想

请收藏 浙大马院 2022-07-15


5月17日,“名师·校友  云端课堂”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庆125周年系列学术活动第二讲以线上腾讯会议的形式顺利举行。本讲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代玉启老师作“我们该如何专业地学习研究新思想”的主题分享。



代玉启老师以自身在学习新思想和授课过程中的困惑为切入口,围绕“我们是谁” “学习研究新思想的理路”和“学习研究的目的”三个方面展开讲解。


首先,明确自身角色定位。代玉启老师强调,作为马克思主义学习者和研究者,应当提高学科意识、研究意识,做到“为人”与“为文”的统一、日常与研究的一体化,真正契合马克主义理论学科的特质。


其次,明确研究路径和方式。代玉启老师先强调了新思想的整体定位:聚焦于治国理政,以重大问题为导向。随后,代玉启老师借用习总书记讲话,指出学习研究新思想的定位与要求——“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启发大家真正做到“学、思、践、悟”,并将其作为一种自觉的精神追求。代玉启老师指出,在学习方式上,做到“比学、精学、泛学”,即“守一望多”;在研究角度上,区分学术研究与宣传阐释;在学习研究对象上,关注文本版本与话语类型。在具体方式上,代玉启老师建议,一是原原本本学习,高质量吸收好观点;二是保持距离观察,以学术讲政治;三是多维贯通研究,将最新的理论与现实、以往理论、原理贯通起来思考,明确其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历史逻辑。此外,代老师还结合“七一讲话”和十九届六中全会讲话的原文,示例讲解了在研究中应如何将政治性的“命题”转化为学理性的“话题”。


最后,领会研究目的和意义。代玉启老师强调,学习研究新思想能够帮助我们积累庞大的背景知识、确定分析问题的框架、前瞻国家和个人态势,其落脚点在于守本心、储势能、借巧力、担使命,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代玉启老师的分享生动形象,既有鞭辟入里的理论解析,又有鲜活生动的案例呈现,让人受益匪浅,为同学们学习和研究新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新闻中心

图文:张楚媛

编辑:谢雨欣


//推荐阅读//

1.学术动态|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术成果推介(第13期)

2.学术动态|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术成果推介(第12期)

3.学术动态|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术成果推介(第11期)

4.学术动态|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术成果推介(第10期)

5.学术动态|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术成果推介(第9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