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紫禁城“花木秘史”到延禧宫秘室,故宫摹画师讲述“不一样的故宫”

民进网 2020-09-05

点击上方“民进网”可快速关注


时至4月,寂静的故宫春色满城。 

今年是故宫建成600周年,在闭馆70多天后,故宫博物院开通“云游故宫”直播,吸引超1亿人围观。 

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故宫博物院首席模搨官、终身聘用专家、故宫博物院摹画组组长常保立,在故宫工作了40余年。日前,常保立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以历代大内摹画艺术传承的角度,结合自己在故宫工作多年的经历,分享给大家那些在记忆中本逐渐隐去远行在紫禁城昔年的复往趣事。

常保立



民进会员,故宫博物院首席模搨官、终身聘用专家、故宫博物院摹画组组长






明清宫廷旧藏绘画,常以历代紫禁城花木为素材


南方+:本次故宫云直播是以“春游”为主题的,您最喜欢故宫春天的哪一处?直播镜头中扫过的后宫花草又是否能从承传古画摹搨艺术角度加以解读?


常保立:春天是故宫最美的季节,花一茬接一茬地开放。先是腊梅迎春桃三杏四,紧接着是玉兰海棠芍药牡丹。年初岁尾,乍暖还寒时分,多松柏的北方梅花少,明代的许多北地画家将新春杏花权且当作是花瓣五出暗香浮动的梅花,画的梅花实以杏花为蓝本,杏花味有着隽雅淡淡的沁甜香气,直入赏者心脾,是非常浅的淡红粉色,画的杏枝有时借以梅干,两相交互,相由心生,如清代邹一桂的《杏花春燕图》。

玉兰因为彼日时节气候花期较晚,得五一节的时候才开,我们那会儿还都穿着毛衣,仰着头看,蓝天下,大朵白白玉兰压着柔韧的枝条徐徐低垂落地开花。在玉兰、海棠、牡丹寓意极具象征中,赏陈老莲有他独到的晚明中钩古意《玉堂富贵图》。看着玉树临风的佚名宋代《海棠蛱蝶图》就又不免令人想起了唐五代时期就已经直壁宫帷重彩盛行的,唯皇家独有的大型蓬壁贴落画“铺殿花”,落地儿天青的画面上满布白紫二色玉兰花,下著粉芍药绿水仙而不留纸绢空白。

明 陈老莲《玉堂富贵图》

这些在宫中常见的花卉题材也就自然地被运用到后宫壁上的“贴落画”中来,贴落画以是宫中室内装潢重色的巨大壮观、堂皇富丽,尝使人在空间立体的宫殿恍然仙境里因虚实难辨而心地陡升。宫中高大“贴落画”竟能达到10米以上之长,这些重彩花卉大多都是根据宫里实际植有的花木创作的,但这些画不好保存,纸绢经年岁月日复中难免酥脆易损。

当然还有丁香。宫里的丁香有三种,紫丁香、白丁香,还有一种紫白相间的。丁香香味沉郁馥纷,时近傍晚,香色愈沉,浓浓香气总是把枝头压得低低,縈散后宫幽径。画丁香花工笔画勾勒起来特别费神,线条细碎,为宜饱满,时以点染。御花园、慈宁花园的牡丹魏紫、姚黄、赵粉、二乔更是熟读东风周郎铜雀春深名句的乾隆皇帝最爱,尝命郎世宁以西法图绘子孙永保,牡丹国色的后面就是胜过牡丹的芍药了,赵昌、钱选多有为清隽自秀的白芍药写生传为国宝。此外还有稍晚些的粉红榆叶梅,明黄的刺儿梅和气味淡聒丝丝的太平花,太平花白清溢,不是梨花的肥白鼓涨,是以淡点有清松柏花槐间。

宋 佚名《牡丹图》


大内更早的绯碧二色桃花可见故宫典藏宋人《碧桃图》中钩勒线赋色以载,桃花树干是紫铜古色的,些许光洁。至于城墙根儿边片片蓬开的紫花苜蓿蒲公英、车前野蓟毛地黄、桑葚枣花枸杞子、红苋荠菜苣荬菜,更是红黄粉紫的合着早春的二月兰遍布宫中大小庭院一齐涌向甬道,给向以华贵富丽的宫廷皇家以野卉特有的菜根草芥之香。

宋 佚名《碧桃图》


那些宫里杏儿、枣儿核桃和柿子时鲜们的往时记忆


南方+:故宫对大家而言是祖国文化瑰宝,而在故宫工作了40多年,宫中日长,在您心目中,工作时是否会平添了一些“家”的生活意趣?

常保立:在故宫中,从清谷天听喜鹊跃花开枝朵间,到中秋月拾几个风吹落地的红枣核桃,寂静深宫日复日,就只有伴随着案头手中笔的那架永远嘀嗒走着的老座钟了。上世纪70年代末25岁刚考入故宫时,我在文华殿摹画,循着蜂鸣,踏着粉瓣,落英青草径,青春正美好。门前左右的几十株明代高大的满树海棠枝杈被脂粉红绯的香气压得都搭了地,正缤纷洒洒的极尽花季之能。迈门入院则白皮松黄花侧柏松香味道扑鼻。晨起进殿,南面的那扇大窗户只要往外一推,大柏树下准有一杈带着露水的竹枝挤进来洒几滴在书案上,竹叶的早香清气味随之铺满画卷。

常保立上世纪70年代末考入故宫,在慈宁宫后冷宫摹画。

文华殿,常保立摹画窗前的大柏树。

早年在慈宁宫后“冷宫”上班的时候,枣树就更多了,五月满院子都是浓香枣花蜜味道时节,就知道赶上了“大年”,夏满后结的枣儿一定多了。说时入秋,早上在院子里捡上几颗枣,午休时洗净放碗里再扣上白米饭,核小皮儿薄的明宫枣非常甜,也就忘记了月薪30元的日子清苦。秋冬就摘几个落地柿子,暖阳下的旧窗台就秀上了满满的几个橙黄。

南院寿康宫那会儿正锁着当钟表文物库房,现在已按历史原状整饬好可参观,隔着道道宫墙,当时还真不知道那院里种着梨树。夏秋之季,就见群鸦每日忙着由内往外叼东西,嘴中沉甸甸乌鸦就飞不高,在低空擦着屋顶,一个个地跑趟往来运输,不知道怎么,有一天一只正在飞的乌鸦突然“啊”的叫唤了一声,嘴里有个东西“吧嗒”就掉到我们面前的地上了,大家这才知道墙那边梨熟了,春天一定是梨花满院,早年间应该是乾隆母亲喜欢观赏侍弄的梨花。

说起海棠花,我们院里还有个真故事。摹画室前有一棵沙果树,就是许多文人都喜欢画的那种歪脖树,以入画易表沉思研磨。有年秋天这棵树枯萎了,庭园科那边来看,树干都空了,就打算锯了,尺把多高的粗根茎,做个古木笔筒正合适,可庭园那边把它拽走了。没想到的是,次年开春后,在已经平复的原土地上钻出来很多根芽,这棵树很快变成数十根枝条疯长,一下子就冒上房顶,且开满了花,但却不是往年沙果花的模样。

等秋天挂果细看是坠满压弯了的一树酸涩海棠时,我这才明白,应该是早在明代就开始嫁接这棵果木时,当以海棠用作下面的砧木,上边接穗的却是沙果,就因为甜甜沙沙的沙果好吃。不成想500年后接的沙果树死了,但下边的海棠根却还憋屈顽强地活着,无奈被压的岁月太久远,铆足了500年累积的愤懑,当其生命能量被猛然释放,一下子就蹿了出来,只为证明自己原来本是棵海棠。

春天是故宫最美的季节。


故宫里的成群乌鸦真是太多了,但却从不见宫中有其粪便


南方+:这次故宫云直播中,网友提到听到了乌鸦叫,主播也回应说“宫里的乌鸦特别多”。您跟宫里的鸟儿有没有一些相处趣事?

常保立:院里的乌鸦和喜鹊老打架,喜鹊会左右交替走,乌鸦却只会双腿儿蹦。有时候我们会把不多的剩饭拿出来喂它们,但是,抢食个头大的乌鸦打不过个头小却喜群攻的喜鹊,就飞上树吃起了核桃。青核桃沉沉厚厚的挤满了枝头,可奇怪的是北风深秋后,从树上掉下来的尽是啄破了外皮又钻透内壳的那种带着钻洞的空核桃了,后来,才知道是乌鸦在树上钻了一层又一层把最里面的核桃仁吃光,但青核桃却仍挂在树上不掉,哈:这得多高的乞食技巧啊!要知道核桃枝极脆易折,而核桃壳那层青皮还有剧毒,真不明白乌鸦是怎么做到吃光果仁既中不了毒核桃又掉不下来,年复一年,至今这还是个谜。

故宫里的成群乌鸦真是太多了,但却从不见在宫中有其粪便,但夜晚它们全飞到王府井、五棵松那边的大杨树上去了,也许那儿更方便。只知一天到晚的时不时聒噪叫唤,尤其是黄昏冬日,我们快下班时,乌鸦们也会定点开会,时间一长听惯了,我们甚至都能分辨出乌鸦群内的老中青三代,在它们一致发音长短高低粗细不等的肯定语叫唤声中,有时也会偶然有个别者叫一声疑问声调的“啊”?还真有不一样的。

南方+:不少观众呼吁未来能“云观赏”到故宫的未开放区域,这些未开放区域又有哪些您所感知到需要留意的风景?

常保立:经过历年努力,故宫里仍有20%的区域不对外开放,比如大内春华门里高大的雨花阁,这是一座藏传佛教的密宗佛堂,我有幸因工作原因也只是几十年才进去过一次。

雨花阁在清代是乾隆皇帝诵经念佛的汉藏风格融合的建筑,古制延以,诸多佛像具用真金,殿顶镀的也都是库金,是宫中数十座佛堂中最高大的一座。院内庄严雄伟的中正十殿依次南北排开,墙外毗邻的就是明万历母亲李太后的念佛处英华殿,进门正中有乾隆皇帝御题菩提树歌勒石碑记,殿前遮天蔽日的月台左右院子里,两棵明万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手植的巨大菩提树,是中国北方北京仅有的两棵。

极其神秘的雨花阁春华门大门门缝,这里以后也不会开放。


进入这道门后,就是明万历母亲李太后念佛处英华殿,全中国北方唯一、她亲手栽种的两棵大菩提树在此。


这种热带植物,在处于温带的中原冬寒北地很难存活,所以一般北方的古寺都会种长寿的松柏银杏树以象征,但是惟这两棵活了下来,易地生长了400多年的它们枝柯树冠异常茂盛。粗壮的两棵菩提当然自不一般,左右东西各十几根直径如水桶般粗的树干坐北朝南第依殿下,从根底分支向上直指云天。和一般菩提树叶边缘极其齐整不同的是,此两株树叶边儿是连波锯齿状,每年全树满挂带有丝状向心的圆圆棕色籽粒,名曰“金线菩提”珍希无比。菩提叶可以用来恭绘菩萨,可得细画。齐白石画的贝叶网络清晰,上头有一只蝉和这同理。有时候我们也仿学古人宫中旧藏,取两片叶子写一段佛经或画一个罗汉。关于这两棵菩提树也存在争议,有后学者考证称是椴树,但目前还没有确定结论。

如果开馆了,坐落在寿安宫的故宫博物院图书馆也非常值得去。后卷殿四衬着两层明式彩画转角围廊阁楼,本是为明代的仁圣皇太后住所建的院落,这个季节,西府海棠正是垂地纷披的时刻。海棠没开之前的花骨朵是抱得羞涩的团团胭脂色,盛开后就又变成纷纷扬扬的洋红色间以浅绯红色,花瓣里面则是最后从边儿逐渐层分成粉白相许的渐变色,待御后淡白而花落。海棠艳而不俗,傍晚半开欲闭时分最美,自古以来典雅致远,以致历朝文人诗客长歌赋咏,苏轼自是当有“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海棠簇放,蜜蜂亦多,本不大的嗡嗡响声更是使去阅览室借书的人由不得不听着它蹑脚轻轻走过。

“故宫猫”现在少说有百十只,它们常是我的创作灵感来源


南方+:您的作品常常出现“猫”这一角色,您是否有画过故宫的猫,或者说故宫猫是否给您一些创作灵感,能分享一些相关的创作故事吗?


故宫猫“白点儿”曾因连续猜中6场世界杯比赛成为网红,但后来它因病去世,故宫博物院还专门为白点儿注册了微博号。


游客在逛故宫时也常会将镜头对准故宫的猫。


常保立:故宫的猫都是从古代宫里的猫代代繁殖过来的,现在少说有百十只。这些白色长毛狮子猫,紧毛的黄色狸花猫,有时就会突然从宫中沿院墙的古代青石排水道中钻出来一只。它们很警觉,走道时一点儿声音都没有,除了春季“闹猫”,一般来去无声,故宫也因为有了它们而绝少鼠患,保护了文物。


常保立以故宫猫为灵感创作的虎步水墨猫。


在摹画工作之余,会有感而发,我的一幅作品里画的就是宫里的暹罗猫,它的耳朵和鼻子是乌黑的,身上却是明晃晃的鸭绒黄色。古代各国对于中原王朝多有进贡,其中会有这种进贡来的猫,还有古画中的京巴、狮子狗,有些本身也是进贡来又繁衍的。


根据故宫猫创作的老猫课徒猫。


冬天雪后,宫内气候寒冷,多日积雪不化时,就会发现怕冷的猫们不得已的脚印,但有些脚印比较大时,我们会认为是狐狸一类的夜行动物,因为古代北京的皇宫是历代迁徙才定在这里的,经金元明清的土木建设,会有野生动物偶然被圈了进来而藏匿悄然繁衍,至于小的脚印,黄鼠狼之类就更多些,白天也能见到。

延禧宫曾是故宫所藏书画的库房,穿过层层关卡才能进入其中


南方+:有哪些角落是少为外人熟知,但背后大有故事的?

常保立:此前电视剧《延禧攻略》很火的时候,许多人跑来参观,却发现跟电视剧里所看到的不一样。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延禧攻略》说的是清代的事,虽然现在位置还在那,但内容早就变了。因故宫有些古建曾经遭遇过雷击起火,所以许多宫殿都是明清历朝后来重建的。


故宫东筒子,入延禧宫苍震门需要从这里走进去。


民国初年,在原址上建起了现在的延禧宫,是故宫历代所藏书画的库房,直到我入宫那时还是,每次领文物原件都要从东筒子长街大内宫墙最高大的苍震门进去。冬日北京风特别大,得使足全身气力从门缝借力使劲挤进去,待我回身时,门早哐当一声被北风砰然关上了。

几道门后,进入画库,室内有扇三个人对暗号密码才能自动弹开的、时从老上海定制的用德国进口钢板焊成约近一尺厚的防盗钢门,进了这道有两排铁锹把粗的钢棍插入墙体的防盗门就会看到一排排灰色铸铁的锅炉整齐列在那里,我第一次进去确实也吃了一惊,打开立门后才知,这些似炉实为防爆的重家伙原来是那时最高级最好的保险柜,国宝宋画就在那铺着紫红色大绒的内膛里一轴轴地立着呢,随轴转可选取,极其安全。听老一辈人讲为防炸弹连那嵌着厚厚的铁窗的屋墙都灌满了铅,以至现在早已辟为展厅后,游客观众入内仍会发现因手机没有信号而不能接打电话。


从故宫东筒子长街进入延禧宫,大内宫墙最高的苍震门。当初,常保立作为摹画组长经常奉命进入设在这个门内的故宫书画大库房领典藏文物来摹画。

我只记得满屋子弥漫的都是世代为保护国宝画作因放得足足而散出的樟脑球味儿。领典藏文物画作原件要在铺着墨绿毡子的大桌子上开卷验完实况后登录和签上出入库人及我的名字,然后,从装有历朝皇帝皇后妃子龙袍朝服的织绣组门前走出延禧宫。只身走出长长的东筒子经过游人如织的珍宝馆、花房到僻静的南三所,那真是怀揣着国宝去摹画。当时只有7个人的故宫书画组保管着的国宝典藏书画大库,要是把所有保险柜打开,光拉开抽屉不看画再合上就得三个月,一共得有多少轴啊,乾隆《石渠宝笈》中宝贝东西真多。至于“水晶宫”这个未完成的半拉西式建筑则是清末慈禧时那一段历史的见证。

故宫就像村口那棵大树,宜子孙后代以护佑和果实


南方+:数据显示,这次云游故宫直播活动吸引超1亿人围观,您怎么看故宫的“出圈”能力和独特的吸引力?

常保立:故宫首先是故宫,然后才是博物馆,当博物馆三字被现代联系并提出后,中国古代动态大博物馆式的生活就真的进了博物馆了。历代皇宫辗转的最后故地及宝藏自然有别于其他博物馆,此时的故宫以他特有的皇家典藏建筑及传承有序的藏品共同营造的特定硕大空间,成了连接古代与现代复往穿越的通道。

《我在故宫修文物》播出之后,除祖国各地游客及国际友人外,连许多从来不来故宫的北京人也来围观了。别的一些博物馆可能像“仓储超市”那样,将文物从仓库摆上“货架”供观众隔着玻璃目取所好就行了。但故宫不是,从天安门入端门进入午门之后,会在它依次第进巨型浩瀚的物理空间中,内心沉浸于我华夏族群历史的述祖递极时,灵魂找到所在归属,从而唤起对祖国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如穿越般回到了600年前,从明清第往回溯知道先秦两汉晋唐宋元,洛阳、长安、汴梁、临安、南京、北京。从其中的梁柱、高拱、飞檐、彩画、阳光下琉璃瓦的光泽中去感悟出我们中华族群之伟大,做为子孙引以自豪。故宫的历史何止是600年,它承载的是:世界上唯一从没间断过的一整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

在没有导航和GPS的往时,古代的都城有自己的坐标,那就是中国历代劳动者共建代进的璀璨文明后面起推动作用的中原文化,九州方圆,文化一旦自信,后劲助推能量之巨大,代以扎根心中,就成了在我们心中灵魂深处越长越壮的那颗大树。像北方人老家庄头有一棵大槐树,南方人老家的村口也必有一棵大榕树,我们小时候不管走多远,看到它就知道到家了,从此明白了不应忘记来时路。

故宫就像是中国村头前的一棵大树,在人们渐悟自觉自信中引领着中华文化传统的必然回归,入宫睹物思绪大开,一下就回到了几千年前,血浓于水,当我们在历史长河之中徜徉,血脉认亲,瞬间即入,一代又一代的我华夏先古人铸就了的这棵中华参天大树,宜子孙后代以护佑和果实。


这次的故宫云直播活动吸引了过亿人次观看。

摹画需要匠人的心力,但决不是匠气


南方+:借助诸多纪录片、综艺节目,我们了解到了更多故宫和在这里工作人们的故事,也看到了故宫人的沉静、敬业和专注,您眼中的故宫人是怎样的?这份沉静笃定来源于什么?

常保立:进入故宫之后,庄严雄伟的硕大古代皇家宫殿建筑群铸就凝重的历史空间会即刻让你与喧嚣的现今外界隔离,巨能气场足以能够让你沉得下心来。在安静的工作室内,老式钟摆的滴答声被放大了,窗外布谷鸟的叫声甚至能穿过这个花季,久远啭长,700年前元代赵孟頫的《幽篁戴胜图》真迹在武英殿内展出,殿外就是真的戴胜鸟在古槐下咕咕叫着飞来飞去。心宁静而专注摹画致远,何况我们与闹市隔着宽阔的护城河和高大的城墙,大内搨官宫墙内,这时候真就没有了闹市里的人来车往的世间场景,时间一下子就慢下来了。我们的摹画古法是宫中一代代先师口传心授动态承传的,历史上《兰亭集序》《韩熙载宴图》等许多画作已经在散佚失却了原件的情况下,人工摹本就在其中起着极其重要等同原件的史上纪纲功效。

我干的是自唐代贞观年间就有明确史上记载的,大内摹搨官冯承素没有干完的事业,正是在他奉太宗旨摹成王羲之《兰亭序》后的一千三百年,我们今天还能观赏到两晋人的风采。作为一个深宫中默守摹画古法传绝学的工作者,我热爱这份职业。读书,走路,思考,在长年的摹画国家一级重要文物时的发现中研究,我乐意把这些奉献给大家。总觉得一定有后人会来承传这门重要的工作,“以法蜡之”的古传人工复制摹画需要匠人的心力,但决不是匠气,历时代作者风格功力之不同,摹经典古画的研究,比创作一张画还难。

常保立上世纪70年代末考入故宫,在慈宁宫后冷宫摹画。艺术品的珍贵,在于不可重复性,传世经典尤其是这样,创作一张时画不好,需要再画一张已经不易,但是我们修复后再复制的许多古书画却大多是只有这一件的孤本,“最模糊处最分明”这是个道理,在黑糊糊的古画不清楚中找清楚再弄模糊了,谈何容易。我们所做的就是通过研究去发现它最初时的构成语境,然后在还原摹搨中尽最大限度之可能把这些画中历史内存有意义的东西厘清楚,通过摹本复原工作,得以完成保护传世经典中的传统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

高科技虽带来了不少便利,但是最根本的东西还得是靠人


南方+:近年,故宫不断借助科技的力量更新讲故事的方法,此次云直播即为一次尝试,科技力量对您的摹画工作带来怎样的影响?

常保立:高科技再发达,没有人是不可以的。现在有电脑喷绘仪,但是它弄不出来朱砂、石绿、石青、蛤粉及金箔的天然矿物质颜色的颗粒的多棱体折射方解宝光和金属色相色度的光泽,光熠和手感度之致,它喷绘的效果不够立体,我现在依然相信手动和人工实践的力量。高科技虽带来了不少便利,但是最根本的东西还得是靠人。听辞如泣,观风似面,先人所创造出来的皇皇经典千年过去,依然熣灿充满活力而有温度。 



虽然身居在华贵无上的皇宫大内,但午休时,我有时会到空漠无人的城墙根儿边的黄土地上挖一点苜蓿枸杞蒲公英什么的野菜,下班后,再加上食堂买的三个馒头,一家三口晚餐也有了,菜根的生活才能操笔时更知我历代先人夯筑中华千秋功业的不易,而在寂静的大内宫中,承传古法传统兢兢业业。

每日下班后锁门时,搬掉几层电闸后,层层上锁层层退出,几十年日复一日,每道门总是习惯地看了又看,锁了还看,就怕有闪失遗漏的时候,这是职业操守,习以为常后的不由自主,我想不只我这样,先人一代代也这样,这样才能为后人保有一个完整的故宫,既然先人宜以子孙,那我们就一定要子孙永保。

END


来源:南方+   记者:刘长欣、万璇    图片:新华社,部分为受访者供图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民进网站抗击疫情专题。

更多推荐

在看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