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The Innovation | LAMOST: 十年一镜览星河

HL Yan & YH Zhao TheInnovation创新 2022-04-25

导 读


LAMOST(郭守敬望远镜)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兼具大口径和大视场的光谱巡天望远镜。自2011年起,LAMOST巡天已经发布了1700余万条天体光谱,构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天文光谱数据库。来自LAMOST的巡天数据推动了天文研究中诸多前沿领域的重要进展,尤其是拓展了我们对于银河系以及其中各类天体的认知(图1)


图1 图文摘要


天文学是一门以观测为基础的科学。400年前伽利略第一次将望远镜指向夜空,随后天文望远镜便成为了人类认识宇宙的有力武器。彼时的天文观测多是针对某个天体或某个区域,随着天文望远镜的发展以及人类对宇宙难以抑制的好奇,天文学家不再满足于仅仅研究特定目标或区域,而是雄心勃勃的想要将一大片,乃至整个夜空中的所有天体全都普查一遍。这种形式的天文观测叫做“巡天”


不难想象,巡天需要望远镜兼具大视场和大口径,也就是既要“看的广”,又要“看得远”。在这种需求下,LAMOST诞生了。LAMOST的全名为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rge Sky Area Multi-Object Fiber Spectroscopy Telescope),是天文领域的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成之后,它还被冠名为郭守敬望远镜(郭守敬是我国元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图2是LAMOST的结构和光路系统。天体的光从夜空入射到主动改正镜Ma,之后被反射至球面主镜Mb,最后在焦面上成像。

图2 LAMOST的结构与光路示意图


LAMOST是反射式施密特望远镜应用薄变形镜面主动光学加拼接镜面主动光学技术,在有效口径4米的情况下视场可以达到5度之广。它可以同时观测近4000个目标,是光谱获取效率最高的望远镜之一。图3展示了由LAMOST所拍摄的不同类型天体光谱和每年巡天的“足迹”范围。LAMOST在第八次数据释放时(DR8),已经对外发布了1700余万光谱,早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体光谱数据库。

图3 LAMOST光谱示例与巡天足迹

LAMOST绝大部分光谱都来自于银河系中的天体。银河系是人类的家园星系,但我们对其理解其实还很有限,这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真实写照。同时,银河系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在单颗恒星层面进行“解剖式”研究的星系,也是我们研究其他星系的参照标准,就像太阳之于恒星一样。

LAMOST最基础最核心的科学价值是其目前所观测到的1700余万条光谱,以及由此所推导出的各类天体的基本信息(例如温度、表面重力、元素丰度等)。它们是天文学家研究各类天体属性的基础,也正是这些数据,让我们重新认识了银河系。图4展示了LAMOST DR8中所有恒星最常用的几组物理参数信息。

图4 LAMOST第八次数据释放所公开的恒星物理参数信息(图中共~600万颗恒星)

得益于巡天的光谱数据,现在我们已经知道银河系盘(银盘)并非是一个平坦的盘(图1),相反,它在演化历史中一直被扭曲和扰动着。与众多较小星系(后称矮星系)的并合被认为是形成我们今天看到的银河系盘的一个关键原因。这些矮星系的物质被银河系所吸引和剥离,最终成为分布在银河系周围的星流。图1中的浅蓝色星流就是此类事件的历史遗迹之一,即人马座矮星系的残骸。我们通过LAMOST的数据发现或研究了很多类似的遗迹。

再举一个LAMOST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银河系的例子。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们认为银河系的直径大约只有10万光年,但在LAMOST数据的帮助下,现在我们已经清晰地知道银河系至少有20万光年之大

除了改变对银河系的认知,LAMOST海量光谱还如同蕴藏宇宙财富的宝库一般,让天文学家发现了大量有趣的天体。例如,LAMOST发现了一颗绕着“虚空”旋转的恒星,并最终在“虚空”中发现了能吞噬一切的怪物——黑洞(图5);发现了锂丰度最高的恒星,其锂含量是太阳的3000多倍;发现了一类新的系外行星族群“热海星”,为行星的形成理论提供了新线索。当然,它的发现远不止于此,还有“宇宙活化石”贫金属星、“银河系的博尔特”超高速星、会“变脸”的类星体、来自其他星系的“流浪”恒星等等,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展开了。

图5 通过视向速度变化发现恒星级黑洞示意图

LAMOST十年巡天,遍览星河,寥寥千字无法尽言其科学发现。目前基于LAMOST数据所发表的科学论文已经近千篇,其中很多都改变了我们对于宇宙的认知。这些成绩,即便是万字长文恐也难以面面俱到,但终究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总结与展望


LAMOST巡天已经进入下一个阶段。自2018年开始,其已经顺利启动了新的巡天模式——中分辨率巡天。中分辨率光谱(R ≡ λΔλ∼7500)能够揭示更精细的谱线结构,提供天体更高精度的物理参数、化学丰度以及视向速度等信息。中分辨率数据使得LAMOST巡天在更高精度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进行“时域天文”研究,特别是强化在双星演化、变星、恒星形成区、发射线星云、致密天体等热点领域的研究。在不久的将来,LAMOST还将进一步升级改造,从而迈入高精度和超大规模数据量的新时代,以更好地拓展未来的巡天观测及科学目标。




扫二维码|查看原文


原文链接:https://www.cell.com/the-innovation/fulltext/S2666-6758(22)00020-0

本文内容来自Cell Press合作期刊The Innovation第三卷第二期以Review发表的“Overview of the LAMOST survey in the first decade” (投稿: 2021-04-23;接收: 2022-02-06;在线刊出: 2022-03-08)。


DOI: https://doi.org/10.1016/j.xinn.2022.100224


引用格式:Yan H., Li H., Wang S., et al. (2022). Overview of the LAMOST survey in the first decade. The Innovation. 3(2),100224.




作者简介

闫宏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星云计划研究员。南京大学理学学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天体物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天体化学丰度、银河系化学演化等领域的研究,LAMOST运行团队核心成员之一。主要成果入选“2018年中国十大天文科技进展”。获国家级人才项目支持,中国天文学会第八届“黄授书”奖等。

赵永恒,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LAMOST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 中国天文学会常务理事。1990年于南京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天文学和天体物理研究, 包括活动天体的理论研究、高能天体的观测分析、多波段观测、数据分析技术、天文信息技术以及LAMOST项目的科学研究和工程管理等工作。




往期推荐

01

The Innovation | James Webb太空望远镜今日发射升空

► 点击阅读

02

The Innovation | X射线观测揭示银河系中PeV宇宙线的可能来源

► 点击阅读

03

The Innovation | 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的发展与未来

► 点击阅读

04

The Innovation | “蝌蚪”撞日


► 点击阅读

05

The Innovation │ 嫦娥回家:新样品 · 新机遇 · 新突破

► 点击阅读

06

Discovery | FAST的里程碑


► 点击阅读

07

太阳爆发磁绳的演化特征


► 点击阅读

08

The Innovation | 思想和自然的多重艺术:黑洞和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致密天体

► 点击阅读

09

Go to Mars | 列星安陈:中国“天问”


► 点击阅读




期刊简介



扫二维码 | 关注期刊官微


The Innovation 是一本由青年科学家与Cell Press于2020年共同创办的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向科学界展示鼓舞人心的跨学科发现,鼓励研究人员专注于科学的本质和自由探索的初心。作者们来自全球44个国家;每期1/3-1/4通讯作者来自海外;已被92个国家作者引用。目前有190位编委会成员,来自21个国家;50%编委来自海外;包含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31位各国院士;领域覆盖全部自然科学。The Innovation已被DOAJ,ADS,Scopus,PubMed,ESCI等数据库收录。秉承“好文章,多宣传”理念,The Innovation致力于在海内外各平台推广作者文章。


期刊官网1(Owner):

www.the-innovation.org

期刊官网2(Publisher):

www.cell.com/the-innovation/home

期刊投稿(Submission):

www.editorialmanager.com/the-innovation

商务合作(Marketing):

marketing@the-innovation.org




Logo|期刊标识

See the unseen & change the unchanged

创新是一扇门,我们探索未知;  

创新是一道光,我们脑洞大开;  

创新是一本书,我们期待惊喜;  

创新是一个“1”,我们从此走起。



第3卷第1期

第2卷第4期

第2卷第3期

第2卷第2期

第2卷第1期

第1卷第3期

第1卷第2期

第1卷第1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