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讲座“中国电影在海外”在北外成功举办

2017-05-23 北外海外汉学研究中心

2017年5月22日下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一个亚洲”2017系列讲座第四讲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三层报告厅成功举办。主讲人周铁东教授作了题为“中国电影在海外”的演讲。讲座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梁燕教授主持。

在周教授看来,由于文化的异质,以及话语方式、产业结构和电影理念的迥异,面对全球市场竞争,中国电影如何与海外市场对接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从总体而言,海外市场是国内市场的延伸,国内外市场相辅相成,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其实与国内市场的大发展大繁荣是同一话题。一个强劲的电影产业必须具有强大的国内市场和强势的出口政策,只要国内市场达到饱和之后才会实现自然而然的溢出。

周教授首先分析了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营销中存在的实际技术问题,比如类型定位不明确,影片片名的市场定位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影片说明书的格式与规范欠缺等。所以在电影翻译过程中就必须根据国际游戏规则和目标市场的目标观众的定位诉求来进行“变译”甚至二度创作。具体做法就是要剔除文化鱼刺、进行文化变译,周教授通过列举《霍元甲》与“杰特李的无所畏惧”等实例具体讲述中国电影如何与海外市场对接,如何把好故事讲好。

接下来周教授通过类型是一种创作方法,类型是一种营销手段,类型是一种工业属性,类型是一种价值表征这四个方面来具体说明介绍电影的类型定位对电影产品市场潜力的重要性。而电影公司通过概念测试(Concept Testing)、片名测试(Title Testing)、定位研究(Positioning Study)、广告测试(Advertising Testing)等来进行观众调研,定位电影的目标观众,确定什么样的广告和推广活动能对这些目标观众产生效果。

最后周教授指出无论什么故事,若要在大银幕上呈现,它必须“可拍摄”,“可融资”,“可营销”,“可观赏”,这“四可”要素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缺一不可。作为电影从业者,其终极任务就是如何构建以下四个“三位一体”:

作者/文本/读者:即如前述,必须确立这三者之间的三角平衡和三角循环,以达到转播交流的目的。

作品/产品/商品:必须将自己的作品制作成产品然后再包装成商品才能最终实现其作为作品的价值。

投资人/电影人/观众:必须将这三者视为相辅相成的“同一”才可能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共生系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构成一个共同的“我们”。

类型/市场/观众:电影的百年实践证明,类型是勾连资本与观众的最有效方式,是与观众对话、对资本负责的最成功实践,类型就是市场,市场就是观众。

最后,周教授介绍道,文化是浅表的,人性是深邃的,在构建故事的时候,必须突破文化的表层,直达人性的深处。不仅仅要讲述仅属于我们中国文化的“人情故事”,更要讲述承载着普世价值的“人性故事”。只有这样,我们的作品才能变成产品,才能变成商品,才能跨越市场边界,才能克服文化折扣,最终实现我们作为“作者”所创作出的“作品”的价值。

讲座的演讲内容结束后,周教授与各位老师同学关于电影观众诉求调研、作家表达等方面展开积极互动,最后梁燕教授对本次讲座作了精彩总结,整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自由电影学者,多所国内外院校和研究机构客座教授和客座研究员,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译审,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前总经理。

自1984年以来,对国内外电影产业进行过全方位的研究,并于1995年到2005年在好莱坞工作十年,实地学习并考察了好莱坞成功的运作方式,对好莱坞电影具有比较精深的了解。多年来一直在中国电影集团负责电影进出口工作,曾任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总经理历时八年。

30多年来,为国内外电影报刊撰写长短文章600余篇,出版译著和著述达15部,翻译和撰写的文字累计约800万字。所译《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被艺术院校定为教材并成为业内人士的必读书,电影产业理论专著《号脉电影——周铁东电影杂论》亦广受业内外好评。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王辉撰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