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曲闽南歌,牵动两地情,温州人为什么会说闽南话?

鹏陈万语 行游环宇 2023-10-12

2023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我要上春晚”栏目,发布了一条舞蹈节目视频——《擂鼓迎归帆》,并配发文字:“鼓声清扬,舞步灵动,《擂鼓迎归帆》点亮百年非遗技艺,让传统文化焕然新生。”

据称,群舞《擂鼓迎归帆》是根据温州洞头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脚擂鼓”改编而创作,通过艺术创作转化为舞蹈形式,以期通过作品的呈现,挖掘“脚擂鼓”的文化历史。

令人感到惊讶的是,浙江省温州地方歌舞,竟然是用“纯正”的闽南语泉州腔演唱的。

该节目的配乐,是一首用闽南语演唱的温州《乞鸟歌》,并以“地道的泉州府城腔闽南语”演唱。

《乞鸟歌》的歌词:“乞鸟乞溜溜,恁昂去泉州,泉州好所在,爱去毋爱来。娘阿娘,不要哭,十日八日就会到;头帆拔起嗦嗦吼,二帆拔起到宫口。鱼盐一布袋,鳗鲞几十尾。哥呀寄来啊娘配,叫你勤心做空缺,不要整日想别处”。

这首“闽南语泉州腔”演唱的歌曲,令大泉州人感到亲切又熟悉,毕竟这样的腔调才能称得上“正宗”的泉州音,而有别于闽南语的“厦门和漳州腔”。

《乞鸟歌》是一首充满生活情趣,韵律优美的闽南歌小调。

而“乞鸟”的闽南语读作“kei jiao”(客鸟),也就是喜鹊。

歌词借着渔家姑娘的演唱来表达妻子对远航外出丈夫的思念之情。

尤为可贵的是,温州洞头区至今竟然仍保存着300多年前地道的泉州腔府城音。

据称,1991年,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县地名普查时发现,在该县竟然有150多个闽南语区的村居。不同姓氏的宗谱中,记载着有一半的先祖分别来自泉州市及所辖的惠安、晋江、南安、安溪、永春、石狮等地。

这次普查发现,较早、规模较大迁来温州洞头的是康熙年间。

到了清雍正年间,增设玉环厅之后,也有泉州籍人迁居温州。

清朝建立初期,南方各地反清复明组织风起云涌,特别是泉州地区的郑成功拥兵自重,割据闽南,一心“思明”,成了清廷的心腹大患。

于是,清廷颁布了《禁海令》。

顺治十三年(1656年)六月颁布了《禁海令》。严格禁止商民船只私自入海,不允许用大陆的产品、货物进行海上贸易,有违禁者,不论官民,俱行正法,货物充公,违令者之财产奖给告发之人;负责执行该禁令的文武各官失查或不追缉,从重治罪;保甲不告发的,即行处死;沿海可停泊舟船的地方,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如有从海上登岸者,失职的防守官员以军法从事,督抚议罪。

严苛的《禁海令》又有哪个百姓胆敢不从?连触犯的文武官员都要“从重治罪”。

商民船不得下海,而沿海居民大多以海为生,失去了大海又何以生存?

到了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又颁布了《迁界令》。

顺治十八年(1661年),《迁界令》开始实行,清政府勒令东南沿海五省滨海三十里的边民迁离故土,并沿内迁三十里处开挖两丈余深、两丈余宽的壕沟,临沟筑起四尺余厚、八尺余高的城墙,每五里设一个炮台、二个烟墩、三十里屯兵。

《禁海令》与《迁界令》防的就是郑成功军事集团。

笔者认为,将沿海居民内撤三十里,福建沿海特别是泉州地带,宋元时期是全世界最繁华的海港大都市,聚集着百万以上众多的人口。将沿海居民内撤三十里,“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哪有地方可容纳这么多安居乐业近千年的居民?

于是,泉州人只得沿着海岸线“北上南下”,往北到浙江温州地区,往南到广东潮汕一带。

因此,形成潮汕与温州讲闽南话的历史成因。

浙江某些学者认为,温州许多地区讲闽南方言是因为毗邻福建。

可是,笔者认为,福建毗邻浙江温州的宁德地区并不讲闽南方言。换言之,从福建泉州沿海岸线到浙江的温州,中间隔了“莆仙方言、闽东方言(包括福州话)”,在这段沿海五六百公里的地段隔了两种不同的方言区,不符合语言传播的逻辑规律。

那么,清代《禁海令》颁布后,泉州沿海居民便沿着海岸往北迁居,最先到达的就是温州的苍南与平阳。因此,这里是闽南泉州人最早落脚的地方。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藩之乱”的平定,到了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台湾收归大清版图后,清廷才取消海禁。

这个时候,暂居温州苍南与平阳一带的泉州籍居民,由于人口众多,大多又是渔家人,一部分又迁居到温州海岛的洞头。因此,才会出现记载迁入洞头的泉州人发生在康熙年间。

而地处海岛的洞头,交通相对闭塞。因此,经过300多年后,仍保留较为“纯正”的闽南话泉州腔。

我们从歌谣中的“恁昂去泉州,泉州好所在,爱去毋爱来”中,可以看出,这些“泉州游子”对故土的怀念以及对亲人的眷恋之情。

另一个可以佐证的是,洞头人过去以番薯为主食,以鳗鲞为佳肴;喜欢吃鱼菜米一块煮成的咸粥咸饭;现在元宵迎火鼎,七月七拜七星娘娘,冬至节用米粉捏做小巧玲珑的小动物“鸡母狗馃”(泉州叫“鸡母狗仔”)以祈求六畜兴旺等,这些习俗与泉州传统的习俗相同。

浙江温州的闽南语区,不但传统习俗相同,连传统技艺文化也一脉相承,如温州的布袋戏、木偶戏等,这些都是泉州著名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往期精彩



东南亚国家的“峇峇娘惹”属于哪类族群?

泉州,究竟有多少阿拉伯人后裔?

《世界遗产》为什么选择泉州

惠安女,究竟是哪支民族?

晋江,有一片藏在现代都市里的传统古建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