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吃完火锅后,广东一男子患“怪病”!这件事要注意→



这两天
多股冷空气已经发货
呼呼的冷风想必勾起不少人吃火锅的欲望
不过火锅虽好
吃的时候也有讲究


近日
深圳一男子就因一顿火锅吃了不少苦头

然而,他却不是食物中毒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就此发布提醒



到底咋回事?


前不久
家住深圳罗湖的林叔(化名)
因为莫名拉肚子、恶心等症状
挂了家附近医院的消化内科
医生一听述求:
大概率就是普通的肠道问题,便开了药物

但是服用了几天都不见效
不仅疲乏、腹胀、恶心,林叔还发现自己变“黄”了
小便呈浓茶色
眼白和身体的皮肤带着淡黄色
“像小黄人一样”

突然变“黄”,肯定有问题...

林叔便换了一家医院
同样是消化门诊
医生马上给林叔做了进一步的检查
发现他的黄疸指数 286.4(正常值在20左右)
林叔被诊断为急性戊型肝炎

戊肝是一种“病从口入”的病毒
转院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后
该院的朱医生
赶紧询问林阿叔在这段时间内的饮食情况
林叔细想,平常吃的都是家常菜
除了一周前家庭聚餐吃了羊肉火锅!

戊肝病毒的潜伏期约在2~8周左右,医生推测有可能部分食材在涮火锅过程中没有充分煮熟,才导致了健康损害。

针对林叔的情况,医护人员给予了护肝,退黄及维持内环境稳定治疗;经过约半个月的精心治疗,他的病情才逐渐好转。

那么,戊肝又是什么病?

原来
戊肝和甲肝乙肝一样
都属于病毒性肝炎

医生介绍戊肝知名度不大,但杀伤力很强!比甲肝更高发,病死率也更大根据全国疫情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戊肝发病率持续超过甲肝,居急性病毒性肝炎之首且病死率约为甲肝的10倍

因为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与甲肝相似,有以下特点——

①暴发流行均由于粪便污染水源所致。散发多由于不洁食物或饮品所引起。
②隐性感染多见,显性感染主要发生于成年。
有春冬季高峰。

戊肝发病主要集中在大于45岁的中老年人群于60岁老年人的发病率增幅最大,这可能与老年人生理功能下降、抵抗力较差等因素有关;男性感染戊肝的概率高于女性,孕妇感染戊肝病死率高达20%-30%。

此外,戊肝在肝病人群中容易发展为重症肝炎。临床数据显示,乙肝、脂肪肝、酒精肝等基础肝病一旦与戊肝重叠感染,病死率高达17.7%。因此,基础肝病的患者在积极治疗基础肝病的同时,也要做好戊肝的预防。

戊肝病毒有哪些传播方式?

1.消化道传播

可通过污染生活用水、餐具、蔬菜水果等直接或间接经消化道传播,食用未煮熟的猪肉、猪肝、贝壳类海产品等也可引起戊肝病毒食源性传播。

2.血液传播

输入带戊肝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3.母婴传播

孕妇感染戊肝后,可引起流产和宫内死胎,还可能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导致新生儿患上急性戊肝。


其实

戊肝是吃出来的病

街坊们要记得管住口、勤洗手

戊肝目前没有特效药

有条件的话建议接种戊肝疫苗

这是预防戊肝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


同时,不要“贪鲜嫩”
生熟厨具要分开
定期清洁冰箱,不同食物分开摆放

关于肝炎,这些必须知道!

最后
DV君为大家准备了一份护肝小贴士
赶紧收藏起来吧~


戊肝

确实比较少听到啊

但这不代表我们可以不去重视


转发周知!

综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深圳大件事、人民日报,如有侵权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往期精选



热门视频推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吃完火锅后,广东一男子患“怪病”!这件事要注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