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楼市的一些实话

子木 子木聊房 2023-01-14
文/子木

假期这几天,没弄工作也没有聚会,呆在家里,望着东湖围炉煮茶。
一壶茶、一本书、几粒花生米就把时间打发了,难得的惬意。
总想着给大家写一篇新年寄语,但每次打开笔记本又默默合上了,这种油尽灯枯的感觉已经困扰了我很多年。
我一直把搞研究写文章比作盖房子,每次邀请大家到屋里来,总得“有所获得”,不然就是叨扰,没礼貌。
也正是这种心理,熬死不计其数可怜的脑细胞,熬秃了脑袋,唯有心中一腔热血,还在默念着男人至死是少年。‍‍‍‍‍‍‍‍‍‍‍‍‍‍‍‍‍‍‍‍‍‍‍‍‍‍
翻看了去年所有文章,突然有一个想法,就是把这些文章比较有用的废话提炼出来。
希望在这种快餐文化的时代,帮大家强化一些记忆,在2023年面临房事的时候,有应对的思路,再不济过年酒桌上也能拉着隔壁不明所以的张三李四侃侃而谈。
字数较多,不着急慢慢读。

01‍
房子不在多,在精,和谈恋爱一样,要宁缺毋滥。

02‍‍
一线城市的买家是全国有钱人的汇集,而这种汇集俨然是冲着顶尖资源和资产避险去的,而不是单纯的“人口产业”逻辑。

03‍
房价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使用好了,可以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驱动城市飞轮结构,达成更高的成就;使用不好,就是一地狼烟随风去。

04‍
现在的楼市其实可研究空间已经比较小了,因为城镇化处于一个高度时,任何资产的价值都会被价格表现出来。

05‍
楼市能不能好起来,并不看成本,而是信心和收入。

06‍
买房一定要控制杠杆,房贷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一生中背负最大的债务,现金流一断杠杆就会塌方,冷市房子卖不出去,连对冲风险的机会都没有。

07‍
房地产“剩者为王”的时代,实力再强不如命长。

08‍
豪宅注重圈层,改善房注重空间,刚需房注重功能。

09‍‍‍
不要一味的看空或者看多,而是能在两者之间聚焦于微观概念,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出合理的资产配置,这才是买房思路成体系的表现。

10‍
涨价去库存目前只适合高能级城市,高能级城市居民在获得资源、平均收入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而低能级城市更应该先补足基本收入,让收入驱动房价回暖,才是正道。

11
这个世界上特别好的投资机会其实都给不到普通人手里,甚至绝大多数金融机构并非是帮人理财,而是杜绝普通人发财的可能性。

12
房地产已经深度绑定经济,房价过分下调,往往意味着连带经济同步下行,最先攻击的还是买不起房子的刚需一族,到时候首要考虑的是工作问题,而不是能否买得起房子。

13‍‍‍
疫情最后的胜利者一定是“获得和使用杠杆能力”的城市和人。

14
未来国内楼市会形成一种奇怪的现象,一部分人抢跑,一部分人抢入,双方擦肩而过,互相嫌弃,就如同现在的天气,穿棉袄的跟穿短裤的擦肩而过,总要细细打量一番。

15
历史上豪宅市场跟刚需+改善市场,出现过很多次背离,主要在于富人追求避险,而非富人集群更源于居住。

16
牛市靠势,熊市靠质;大环境要屈,小环境要伸。

17
2020-2021年,如果这个城市没有出现向上的行情,那意味着这个城市大概率会掉入房价阴跌的陷阱,同理于地段,2023年以及以后也难有行情。

18
买房最大的弱点,第一个是贪,第二个是懒。

19
你以为别人用钥匙打开了你的信息茧房,结果是被拎出来割了韭菜。楼市是全国信息最不对称的地方,一旦有人免费的、大规模的告诉你这个事情100%能赚钱,那100%是不赚钱的。

20
城市基本面决定房价天花板的高度。

21
无论是哪个维度的叙述,房地产目前都找不到1:1的平替品,即使是现在盛极一时的新能源产业,都无法跟房地产正面对抗。

22
经过几十年过度发育的房地产,已经出现了极其复杂的病症。最主要的病症是房子太多,也可以说是结构性供给过剩,尤其是三四线城市房子总量已经超过了当地居民人口总量。

23‍
买房,并不是单纯的商品买卖,而是投资,是对未来生活的规划。

24
大城市的房子注定是奢侈品。未来的中国年轻人可进可退,想进,就去大城市奋斗,条件艰苦但机会较多;想退,就去小城市,舒适自由,过云淡风轻的养老生活。

25
什么是房地产投资?低位买进,高位卖出,重点在卖,而不在买。

26
现象不是独立事件,而是连续的结果。放开限购或者放松政策,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利好,也有可能是利空,这时候还要分析“行情所处的阶段”。

27
接下来的住房需求,是小城市人口腾挪到大城市的买房需求,以及所有刚需业主想要住更好房子的“升级需求”。

28
2022年的房地产利好是创造历史的,无论是门槛还是成本,都是前所未有对买方让利,但同时也是对居民购买力的真正大考。

29
每一轮房地产周期,只要行情冷淡,没有人说自己是刚需,但只要房价上涨,遍地都是刚需。

30
当货币足够充分时,是可以跳跃出供需逻辑实现单边行情。
每一轮放水,距离货币超发中心的城市,房价会带来一波“势”。

31
中央千方百计护盘,地方抓耳挠腮防止房价下跌。因为中国楼市居民部门的负债太高,家家户户都有月供,一旦房价跌破首付,资不抵债,银行就会寻求自保,费尽心思从买房人手里找钱。
一旦买房人手里没钱,大规模被迫断供,马上会形成系统性金融风险,从而传导至经济大盘。

32
房地产税的出台是必然趋势,因为当增量市场捞不到油水之后,只能从存量市场去找,但它只是一个税收工具,不会影响楼市的根本逻辑,会在短期内利空行情,但长期修复后,又没有什么大的关系。

33
房地产-土地财政逻辑能运行下去的基础是,烂尾楼必须从中国彻底消失。

34‍
事实证明,一个地方的成功与失败,取决于政府是否愿意主动去争取,去布局,努力打造优质的市场营商环境。招商引资做到位了,才有充沛的岗位和工作机会,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才是人口持续流动聚集的原因。

35
特殊时期做投资,讲的是心态和抗风险能力,如果感觉两者都不具备,那就把钱好好捂在口袋,就跑赢了大部分投资者,不亏当赢。

36
如果手里钱不够,但又没其他选择,可以选刚需小户型超高层。但一定要在社区出现衰退现象前,把它卖掉,早日逃离。

37‍‍
你以为的天花板,在别人眼里可能只是地平线,同理,你的地平线也可能是别人的天花板。因此人跟人不要比,要看和学。

38‍‍‍
投资的过程,80%的时间都是在忍耐和等待中度过的,真正快乐的时光不足20%。最重要的一点是,投资收益是“非线性”的,你要耐得住80%的寂寞。

39
怎么判断小区是否走入衰败呢?去看小区里树,草坪里的花和草吧。当它们已经杂草丛生、花朵逐渐枯萎,再无人关照时,也就是真正逃离的开始。

40
房地产表面上是实体建造业,但背后却是涉及数万亿级的金融生意,央行派发流动性的媒介,这决定了它的大而不能倒。

41
人的本能其实就是鸵鸟思维,遇到袭击时,便把头埋进沙里,以为没人看得见自己的身体。

42
房产投资其实是“普适概念”,无论刚需还是改善,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房子不涨价,即使住一辈子,下一代拿到手依然有卖的行为,只要卖就会涉及投资。

43
股市投资得看庄家脸色,普通投资者动不动挨上一刀,除非业绩华丽的龙头企业,其他公司财务报表跟股价走势,很难对称匹配。

44
对于买房人来说,一定要懂得“克制”,降价力度最狠的盘不要买,别问为什么。

45
如果没有互联网平衡信息差,中国俨然就是不同的社会形态,是以十年为单位划分的割裂时空,但纵使如此,财富两头会无限拉大,中间财富圈层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主要波动在于资产性收入,而不是工资收入。

46
房产投资不要只考虑牛市涨幅,更要考虑熊市跌幅。供大于求,牛市房价都不会涨,涨也是虚涨;供小于求,熊市都很难下跌,跌也是错杀。

47
当大潮结束后,没有产业和人口支撑的城市,一定会被房地产反噬,这是千年不变且不可逆转的铁律。

48
刚需是市场的原动力,改善是市场的驱动力。

49
无论承认与否,中国旅游海景房市场的历史已经画上句号,这场横跨近40年的房地产价值运动,接近尾声。

50
价格相同的房子,也会因为地段、房龄、户型、物业甚至是周期,产生不同的价值分化!

51
买房三分靠运气,七分靠认知。
信息密度+知识厚度+思维高度+格局广度=认知体系

52
衡量一个人的能力,永远不是在繁荣昌盛的时候,有多么光鲜亮丽,而是在黑暗严酷的环境后,有多大的反弹力。

53
买卖房,要跟着“势”走,大势在行情,中势在地段,小势在产品。

54
人很少因为通胀而破产,而都是为了跑赢通胀而破产。

55
公摊面积之所以不取消,是看似合理的房价粉饰了高房价的外表,让老百姓有了一个能承受的区间。

54
所有经济体,无一例外,都是用货币超发来对冲危机。金融危机,印钞票;疫情,印钞票:战争,还是印钞票。现代货币体系决定了“钱变毛”的历史规律,是无法逃避的。

55
一个城市的房价,不取决于普通年轻人的购买力,而是一个城市的财富均值。

56
无论是融合还是独创,新区能不能做成,在于跟中心区的距离,距离越近,资源越容易导入,建设成本越低,成功概率就越大,这是城市、企业和人才共同投票的结果。

57
多空两派一直都是自持“立场”,而不是“观点”。立场用屁股决定脑袋,也就输了真实。

58
房子买对是资产,资产是升值的,你会越来越顺,换更大的房子,改善生活;买错就是负债,一笔砸手里,都是心病,严重的可能一辈子都翻不了身。

59
中国楼市这艘大船,一直都不会以任何人的意志航行。

60
县城是一个封闭的“道场”,天空很窄。

61
当你所处的城市,逐渐东北化的时候,这时候就要禁止投资买房,甚至大胆些,租房也可以,把钱放在更值钱的地方。

62
把握行情要反人性,选择地段和产品则要顺人性,甚至预判人居的走势,这决定了你的房子投资价值。

63‍‍
房地产投资谨防三大深坑:伪卫星城、“灯下黑”合作区和产城融合区。

64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如果有,也会被时间车轮碾碎。

65
在心动之前,从裤兜里掏钱之前一定要默念,“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投资最大的忌讳就是“贪小”。

66
风来,闷声发大财,风去,苟住见朝夕。

67
严重依赖房地产经济的地方债务会集中显现,当经济车轮彻底停止后,一些城市会陷入衰败。盛世有多繁荣,败世就有多颓丧。

68
当下的中国,正处于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劳动力“迁徙潮”。我们用四十年走了别人两百年的路,那么背负的沉重一定会继续裹挟这个民族向前推进。

69
风往哪个方向吹,草就要往哪个方向倒,年轻的时候,我也曾经以为自己是风,可是最后遍体鳞伤,我才知道,原来我们都是草。

70
只经历过春夏秋的人,哪里知道还会有四季。而经历过四季的人,更应该懂得珍惜当下。

就这些吧,这几天忙着过年了,买了两盏大红灯笼冲冲喜气,2023年注定是一个风来运转、不负昭华的喜年,大家好好过,健康过。房子终究是身外之物,生活和眼前人才是最值得关注的。‍
全文完,如有所获,那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多谢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