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未来的中国博物馆应该是什么样?——二十余年海外博物馆从业经历,沈辰老师谈21世纪博物馆

更多好书尽在 文物出版社 2021-09-26


西方博物馆就一定是先进的吗?

西方博物馆的经验可以“拿”来学吗?

博物馆工作真的可以参照博物馆实践指南一类的书籍吗?

海外博物馆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就一定适合中国国情吗?

……

在博物馆领域,西方博物馆往往代表着“成熟”“先进”,中国的博物馆算是后起之秀,一直在朝着前方的西方博物馆努力追赶着。那么今后中国博物馆的发展方向在哪里?中国博物馆如何汲取西方博物馆发展思路中的养分,而不是亦步亦趋地拾人牙慧?


《众妙之门:六谈当代博物馆》

沈辰老师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后留学美国加拿大,1997年获得多伦多大学人类考古学博士,同年入职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在这座西方著名的百年博物馆已经工作二十余年。

在这本书中,沈辰老师希望通过自己二十余年的博物馆从业经历,能够对中外博物馆的发展方向展开一些思考、讨论和提问。它不是一本介绍西方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的书。尽管在一些案例中,沈辰老师会介绍海外博物馆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但是,这些经验并不一定适合中国国情下的博物馆发展。他希望尽他所能让国内的博物馆同行通过了解西方博物馆的运行方式和方法,将来能够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博物馆的发展之路。



穷则思变


“2012年底的一天,也就是在我上任ROM世界文化部(现改名为艺术与文化部)负责人的第二年,当时的馆长珍妮特·卡丁(Janet Carding)召开了一次紧急内部会议。会上通知说,董事会批准了博物馆做出全面人事减员百分之十的决定,目的是为博物馆每年运营预算节省出300万加币的开支。”

经济衰退导致的西方博物馆行政预算缩减,使得他们必须通过举办一系列高水平、高质量的展览吸引更多的观众,走出现在的困境。



ROM“出自深海:蓝鲸的故事” (Out of the Depths: the Blue Whale Story)展览。2014年,九条濒危海洋哺乳生物蓝鲸在加拿大东海岸纽芬兰湾区搁浅身亡,其中有两条临近居民区,给当地居民带来潜在的生态挑战。ROM的哺乳动物研究人员受政府请求,对死亡的蓝鲸做了解剖处理,骨架运回博物馆,心脏做了塑化处理。两年后,以此研究为基础,ROM推出原创展览,展出了世界体量最大的现存生物标本和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塑化心脏


反观中国博物馆,自2008年免费开放以来,博物馆财政收入“零增长”,事业编制“零增长”。尽管故宫博物院凭借“萌萌哒”文创产品,营业额屡创新高,但是某种程度上受益于自身“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性质。反观其他绝大多数的非民营博物馆,“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的性质成为其愈发“举步维艰”的原因之一。中国博物馆“穷”的冰山一角已经揭开,在当下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又如何帮助中国博物馆谋求新的生存之道?



Curator与策展人制度


1997年沈辰老师入职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成为一名curator。但谁是curator?西方语境下curator扮演着什么角色?沈辰老师认为curator是博物馆灵魂。他们负责相关领域的常设展厅、展览以及与藏品有关的一切事物及研究;他们负责相关领域的藏品征集、管理和研究;他们从事相关学科的前沿研究并发表成果;他们积极参与博物馆公共传播事务,参与社区活动;他们与博物馆捐赠者和家庭培养感情,并保持友好联系;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和博物馆未来的curator。



博物馆中的curator通过策展、活动、传播,进而去面对公众、服务公众,需要深入浅出地把自己的理论与学问传播给公众。沈辰老师多年来坚持在ROM会员杂志上给会员科普研究成果。这里发表的文章都会由编辑改编成通俗易懂的文字,让普通大众接受博物馆的前沿学科研究和展览



Curator需要与博物馆捐赠者和家庭培养感情,并保持友好联系。这是因为西方博物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私人募捐的力量,且私人收藏是博物馆文物征集的重要来源之一。2018年初,一位从不在博物馆领域内做慈善的印裔加拿大成功人士,因为与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南亚艺术和文化的curator有过接触,并被她的南亚文化研究和她对博物馆的热爱所感动,捐赠500万加币用来支持博物馆南亚艺术与文化的开拓事务


国内博物馆界,对策展人和策展人制度的讨论如火如荼,多家博物馆积极推行青年策展人制度。Curator能否直接翻译为策展人?中西方背景下的策展人在财政、管理等方面存在制度性差异,在国内推行策展人制度能否照搬国外经验?



未来的中国博物馆应该是什么样?


或许以上的问题在这本书中并不能找到直接的答案,但我们是否能跟随沈辰老师的笔触和思路,在脑海中描绘出这样的画面?

·走进博物馆,观众可以看到精心策划的高潮迭起、层次分明的展览,因为看懂了展览而体验到观展的愉悦;看到博物馆研究以及诠释文物和艺术的权威,认识到博物馆中让人信服的研究能力和让人敬佩的研究团队。

·走进博物馆,观众能够看到当代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发现博物馆可以涉及更多别的文化机构还不能涉及的民生大计。观众来到博物馆,可以真正体验到博物馆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是社区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走进博物馆,观众能够感受到他们现在的生活是和文化遗产息息相关的,可以通过展览和实物进一步体会和理解文化遗产的价值观和伦理观,也能够理解为什么当代博物馆应该“为明天收藏今天”。

·走进博物馆,观众能够看到通过引进西方博物馆的展览讲出的中国故事,以及用中国文物讲解的世界大历史,认识到全球化下世界文化的趋同和变异,深度认识中国艺术和文化在世界历史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走进博物馆,观众可以主动参与对展览中艺术作品的诠释和理解,在尊重知识和认同权威的前提下,为艺术和文化的诠释提供多角度的观点。而博物馆更加与时俱进,接纳不同的声音和观点。


引言选读

在这本书里,我希望通过自己二十余年的博物馆从业经历,能够对中外博物馆的发展方向展开一些思考、讨论和提问。本书的目的是讨论当代博物馆走向未来之路的一些问题,所以它不是一本介绍西方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的书。希望有兴趣的读者,不要将这本书作为博物馆实践指南一类的读物。尽管在一些案例中,我会介绍海外博物馆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但是,这些经验并不一定适合中国国情下的博物馆发展。我的想法很简单,想邀请大家和我一起来思考一个基本问题:我们在当下,在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为什么还需要博物馆,需要什么样的博物馆?

如果我们理解了这个问题,在构建新的博物馆时,我们的硬件软件、人力物力、雄才韬略就会沿着自己的道路去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那个时候,我们不再是亦步亦趋地拾人牙慧,而是真正地超越西方博物馆,成为“二十一世纪博物馆”的典范。

围绕这个问题,本书将从六个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是“什么是二十一世纪的博物馆。”二十一世纪博物馆和以传统博物馆为代表的二十世纪博物馆有着显著的区别。一方面,我们强调传统博物馆的核心是藏品以及围绕藏品所做的保护、研究、展示和教育。另一方面,我们见证了博物馆的“巨变”。博物馆为何要变,如何变,变成什么?又怎么必须是“万变不离其宗”?转型中的博物馆为什么可以成为我们这个新时代中可以口口相传并引以为傲的社会文化机构?这些问题都将在这一部分中予以探讨。

其次,我们将试图探讨博物馆中的“灵魂人物”—curator。直到现在西方博物馆中的这一核心岗位职责还没有完全和国内博物馆的相应岗位对应起来,或许这也是国外和国内博物馆体制不同的一个具体表现。本章基于个人经历主要讨论了 curator 的职责和义务,由此希望读者能进一步理解为什么 curator不能简单翻译为博物馆的“策展人”。虽然馆长、宣教员、志愿者等职位也十分关键,但是我更愿意将 curator视为博物馆的“灵魂”。他们既是负责藏品研究的研究员又是主持策划展览的策展人,两者不可分离,也不可相互取代。他们更是博物馆关联社区和公众的具体实现者。

接下来我们将关注博物馆最重要的“产品”—展览。在这里,我们需要基于策展的目的与策略,重新思考“博物馆为什么要做展览”。我们可能都有一个共识,即博物馆中的展览和其他商业展览相比理应不同,但是却不一定说得清这背后的原因。博物馆的策展策略应该是什么?如何才能策划一个成功的博物馆展览?策展的问题又引出另外两个概念—“释展”和“评展”。这是两个各有明确归属的概念,但是实际上关心的却是同一个问题:如何让观众看得懂展览。告别高高在上,做让观众喜爱的展览,是二十一世纪博物馆的一个基本功能。通过释展和评展,我们希望,不仅要让观众看懂展览、喜欢展览,还要让他们尽可能理解展览传达的策展思想。

第四个方面围绕着博物馆藏品展开。从欧美博物馆在殖民时代入藏世界艺术和文化入手,去理解全球化下博物馆的历史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第三世界的发展,博物馆藏品的文化归属和对它们的阐述成了今天博物馆要为多元文化社会做出的交代。认识和发挥海外博物馆馆藏文物在全球化下的文化属性,是二十一世纪博物馆实现其民众文化枢纽职能的一个重要职责。而新时代转型后的博物馆,其藏品为我们和公众搭建起一个升华文物及其文化属性的深度讨论平台。

第五个方面讨论的是博物馆与文化遗产。博物馆不应只是研究和展示藏品,更应该思考和理解居于藏品之上的精神因素。如果说形而下的物质体现是博物馆藏品,那么形而上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就是博物馆精神。在这一章中我们会讨论博物馆如何选择收藏今天的文物。只有了解了博物馆文化遗产的价值观和伦理观,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为明天收藏今天”。当代社会的文化遗产价值不再通过博物馆展示的物质文化藏品来衡量和判断;应该在目前多元文化、多元政治的社会中,通过把我们的历史和现实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进而深度体现和表达出来。

最后,我们需要讨论博物馆与当代社会的关系。作为一个主体,博物馆如何能够发挥其参与甚至是主导社会焦点的能动性?博物馆如何为当代社会极为关注的社会问题提供探讨的平台和视角?博物馆是否能够为政府和社区分忧,来共同寻找一些关键问题(如气候变化、种族问题、性别歧视、全球化、老龄化等)的解决之道?走向社会的博物馆,不只是扩大向观众开放的规模,也不只是“卖萌”的文创或“时尚”的短视频,而是应该用博物馆沉淀下的文化遗产之道,来为社会搭建过去与未来的“彩虹桥”,让博物馆成为社区中的一分子。

如果说,建构一座二十一世纪的博物馆好比是建一艘豪华邮轮,目的在于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登船,去领略和欣赏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那么,对于上了船的游客而言,除了邮轮的硬件设施要舒适齐全之外,更需要了解邮轮的目的地、沿途路标和休闲攻略,这也是越来越多的游客更在意的事情。对于我们博物馆人来说,打造这艘邮轮之前,必须先明确它的目的和功能—是适应变化莫测的深海远洋,还是去领略风景宜人的江河湖泊;是提供大百科全书式的全面服务,还是精心打造私人订制式的深度体验?都需要我们去明确、完善和实施。

或许这个比喻并不十分准确,但我希望能够传达这样一层意思:建构新的博物馆,不能只求大、只求新、只求全,而应是真正地、实效地将博物馆的功能置于“为人民服务”的目标和策略之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公众服务,为他们制定教育活动或项目。通过他们的“口碑”来引领更多有相同需求的公众“登船游览”。博物馆通过明确目标来发现他们的公众,公众通过体验来寻找他们心目中的博物馆,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当博物馆的目标和公众的志趣相匹配时,这种博物馆就是最适合他们的生活品位和情趣,让他们能够去学习、休闲、求知、娱乐的博物馆。不同时境、不同环境、不同心态下的公众,需要不同类型的博物馆以及不同形式的展览,来帮助他们寻找求知的体验、探索无穷的自然和历史的奥秘、解答社会变化的困惑和难题。

博物馆若能如斯,夫复何求!



目录

引言

一谈 二十一世纪博物馆:穷则思变

两份作业

万变不离其宗:博物馆的宗旨

为什么是“穷则思变”?

变化的基石:什么是二十世纪博物馆?

转变的方向:什么是二十一世纪博物馆?

二谈 博物馆的灵魂:谁是 curator

名片上的尴尬

两份招聘公示的差别

彼得的故事:学术和公众

从三星堆到兵马俑:curator 的策展

博物馆的灵魂: curator

三谈 博物馆为什么做展览:策展、释展和评展

为什么博物馆需要有展览策略?

策展:几个相关问题

释展:如何能让观众看懂展览

评展:不是观众问卷和社交媒体的刷屏

什么是成功的展览

四谈 全球化下的博物馆:时空对话中的艺术收藏

全球化下的博物馆

詹姆斯馆长着急了

特纳邦姆夫妇的捐赠

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的两匹中国马

ROM的中国文物收藏

故宫里的《俄太子东游记》

历史与当代:全球化下的中国艺术

五谈 博物馆文化遗产之道:形而上

《多伦多宣言》:当代社会中文化遗产的价值与伦理

吴大澂的玉璧:作为文化遗产的藏品

赛装节和家庭相机:文化遗产的认同

多伦多市长的礼物

传教士的中国岁月

六谈 博物馆走向社会之路:任重道远

收门票的博物馆也可免费参观

一份姗姗来迟的道歉

文身、第三性与证据房间

开放与包容:当代博物馆的精神

余论:走进“众妙之门”

附录

“博物馆”定义摘要

《多伦多宣言》— 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的相关性与应用性

后记


内页展示


书  名

众妙之门:六谈当代博物馆

定  价(元)

88.00

著  者

沈 辰

出版日期

2019年11月

开  本

16开

ISBN

978-7-5010-6297-3

文物出版社官方旗舰店

《众妙之门:六谈当代博物馆》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

供稿:艺术图书中心

编辑:零露

文物出版社

坚持特色,精益求精;

服务公众,分享阅读。

长按识别二维码,马上关注我们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